第2章 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是( )
A.温度和空气 B.生物因素和水
C.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D.光和水
2.春天的田野,花开遍地,蜜蜂、蝴蝶翩翩飞舞。对于一只蜜蜂来说,它的环境是( )
①阳光 ②空气 ③温度 ④其他蜜蜂 ⑤花 ⑥蝴蝶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对于生活在田野里的一株玉米来说,影响其生活的生态因素有( )
A.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水等因素
B.田野里的动物、其他种类的植物、微生物等
C.这片田野里的其他玉米
D.以上三项均是
4.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盛豆苗稀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下列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一山不容二虎 D.万物生长靠太阳
6.黄蜂的腹部有黑黄相间的条纹;变色龙随环境改变体色;凤蝶的颜色与盛开的花朵十分相似。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角度来看,这三种动物的体色分别属于( )
A.警戒色、保护色、拟态 B.警戒色、拟态、保护色
C.保护色、拟态警、戒色 D.拟态、警戒色、保护色
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蚯蚓能疏松土壤 B.水质污染
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座青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B.“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士、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这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青山”中动物的数量总是多于植物的数量
D.“青山”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人类可以随意砍伐“青山”中的树木
二、探究题
9.某生物课外小组的学生在花园中做调查时发现,在比较湿润的角落里,比如花盆、瓦块等下面,容易找到鼠妇。于是他们想探究“环境湿度对鼠妇的分布否有影响 ”,并按照如下方法步骤进行了实验:①选择一个大小合适的遮光盒子(盒子上有观察口、可以观察到内部情况),②盒子一半铺上湿纸巾,另一半干纸巾(纸巾种类、厚度等一样);③选择20只大小相似的鼠妇,放入盒中,两边各放10只;④静置2分钟后,在保证环境相对安静的情况下,每隔1分钟观察干土和湿土中鼠妇的个数,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
观察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干土中鼠妇个数 8 5 3 6 5 2 1 1 2 1
湿土中鼠妇个数 12 15 17 14 15 18 19 19 18 19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他们的发现和所提出的研究问题,实验假设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这个变量属于环境中的_____(非生物/生物)因素。
(2)他们选择的实验装置为遮光盒,原因是____________。
(3)如果第一次实验后,发现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否定原来的假设,直接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C.反思实验过程,实验操作中是否存在失误
D.检查实验装置是否符合实验方案的设计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又叫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它们的关系包括:捕食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竞争关系等。综上,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春天的田野,花开遍地,蜜蜂、蝴蝶翩翩飞舞”对于蜜蜂来说,阳光、空气、温度是影响它的非生物因素;其它蜜蜂、蝴蝶、花是影响蜜蜂的生物因素。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D
4.B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藻类植物生长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草对生物豆苗生长的影响,B符合题意。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禾苗生长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C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是春天来了,温度上升,水里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水对禾苗的影响,对禾苗的滋润,故B不符合题意。“一山不容二虎”属种内竞争关系,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故C符合题意。“万物生长靠太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阳光对万物的影响,是阳光普照大地,万物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茁壮成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7.A
8.A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一个整体,如一座青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士、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这体现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错误。“青山”中动物的数量总是少于植物的数量,因能量是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C错误。“青山”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类不能随意砍伐“青山”中的树木,D错误。故选A。
9.(1)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环境湿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环境湿度;非生物(2)为了避免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3)A
解析:(1)根据他们的发现和所提出的研究问题,实验假设应该是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环境湿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他们要控制的变量是环境湿度,其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这个变量属于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2)他们选择的实验装置为遮光盒,原因是为了避免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有利于控制单一变量。
(3)出现实验结果和预想的不一致,可能是假设的问题,可以重新进行假设;可能是制定计划时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来进一步探究;可能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可以重新进行假设。科学探究是严谨的,不能因为一次实验结果就否定或推翻原来的假设,要检查原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或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或实验操作中是否存在失误,不能否定原来的假设,直接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故选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