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7 21:0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一.汉字书写(共1小题)
1.观察汉字的结构,把本课的生字认真地写一写。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读读本课的生字,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这些生字。试着完成下面的练习。
(1)“毁”: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
(2)“宏”:   结构,部首是    ,音序是    。
(3)“销”:部首是    ,除部首外要查    画。
3.给生字注音。
损失    皇帝    玲珑    剔透   
杭州    蓬莱    瑶台    宏伟   
宋代    侵略    统一    销毁   
瑰宝    灰烬   
4.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除去,解除。②毁掉,烧掉。③卖出。
销售    撤销    销毁   
5.请试着用两个独体字组成一个形声字,并写一个词语。
例:辟十玉→璧(完璧归赵)
   +   →   
   +   →   
三.选择题(共6小题)
6.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把它选出来。(  )
A.蓬莱 B.圆林 C.宏伟 D.幻想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侵略(luè) 陵园(líng) 灰烬(jìn)
B.郊区(jiāo) 剔除(tī) 建筑(zhù)
C.大殿(diàn) 笼罩(lǒng) 毁掉(huǐ)
D.宏大(hóng) 瑰宝(guī) 奉命(fèng)
8.西洋景观(  )
A.景象 B.观看 C.庙宇 D.看法
9.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B.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C.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D.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
10.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在我们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比喻)
B.柏油路被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也要被晒化了。(夸张)
C.那些绝崖石缝中的松树难道是靠人栽种养活的吗?(反问)
D.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对偶)
11.下列对圆明园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不但建筑风格独特,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B.圆明园是皇家园林,它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C.圆明园由圆明园、绮春园组成。
四.语言表达(共2小题)
12.将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播种 收获 浇水 买种 翻地
   
13.名:①名字;名称②名声;声誉③著名的;出名的 ④名义⑤量词。
(1)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2)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3)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4)你不该以读书为名,整天混日子。    
五.连线题(共1小题)
14.把有关联的项目用线连起来。
六.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
15.拓展阅读
圆明园 残柱
几支残柱,
兀立着。
有人说,这是历史的
历史的耻辱柱。
我说,不,
侵略者的野心
焚去了一卷诗章,
却留下了
民族心中的惊叹号!
(1)“几支残柱,兀立着。”这句诗带给你的感觉是   
(2)“一卷诗章”在这里是指   
(3)“惊叹号”不仅是   的形状像惊叹号,更表明了中华民族   
16.阅读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藏   
珍贵   
销毁   
(2)我会用“不但……而且……”造句。
   
(3)第一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是什么
   
(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5)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划横线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6)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17.课后提升。
圆明园祭
冯峥
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
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yī lǎn wú yú。
然而,在凄厉的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渊阁的浩瀚藏书……
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啊,一个xī mò rú jīn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及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致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震颤的心灵共鸣。
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记》……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
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致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
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
有好心人曾kāng kǎi shī shě,要把圆明园重新修建。
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城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
这是历史的悲哀!
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
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
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的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嵘屹立,傲骨常在!
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wēi rán yì lì,奔向辉煌的未来!
(1)看拼音写词语。
yī lǎn wú yú     xī mò rú jīn    
kāng kǎi shī shě     wēi rán yì lì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刻意:   
②嘱托:   
(3)“我”为何刻意要去圆明园?而朋友们又为何劝说“我”不要去?   
(4)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18.课外阅读
泰山上的挑夫
子夜,我和爸爸来到岱宗坊,开始了对五岳之尊泰山的攀登。
天是墨蓝色的,那镶嵌在墨蓝色天幕上的闪烁的繁星是那么明亮。刀劈斧削般的岩石竟然有那么多奇形怪状。而山石上耸立的松柏更是云雾般的朦胧。什么美妙的乐曲能同山涧里潺(chán)潺的溪水声相比呢?更何况还有蛙鸣,蝉唱,不知名的昆虫的低吟……爸爸拿着手电边走边指点,有时停在一个地方,一讲就是老半天。我饶有兴味地看着、听着。红门、王母池、斗母宫、经石峪、回马岭……都被我们甩在身后了。我脑子里萦(yíng)绕着唐槐、汉柏、金刚经以及各种各样有关泰山的神话、传说,走在这夜幕笼罩下的山路上,果然是别有一番情趣!‖
当红日出山、天色大亮的时候,我们已坐在中天门熙熙攘攘的茶社里了。也许是太疲劳的缘故吧,我仰看那白云缭绕的泰山主峰上的南天门,对攀登泰山极顶简直有些失掉信心了。
忽然,爸爸指着攀登在山路上的一队挑夫让我看。“那是干什么的?”我问。
“挑夫!泰山上的挑夫!”爸爸激动地大声说。我很奇怪,爸爸为什么这样激动!
那一队挑夫在茶社门前停下来休息。爸爸迎上前去和为首的一位中年汉子攀谈起来。我端详着那位中年挑夫:古铜色的脸上布满风刀霜剑刻下的皱纹,眼睛里闪着坚毅的光芒;一件对襟布褂没有系扣,裸露着胸脯,结实而丰满;胳膊上、肩头上以及腿部的肌腱,鼓得高高的。我想,即使最好的体操运动员,也不一定会有这样健美的肌体吧!
“当天能来回吗?”爸爸问道。
“能。一天至少一趟!”他平静地回答。“您不累吗?”我脱口而出。
“哈哈!”他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小朋友,你想,肩上百把斤的担子,脚下百把里的山路,能不累吗?”
“那您为什么非干这活儿?”
“傻孩子!和你上学念书一样,这是我们的工作。”他严肃起来,一板一眼地说:“现在国家在奔?四化?,发展旅游事业,不光国内,许多外国朋友也慕名来逛泰山。要是山上没有旅馆,没有饭店,那住在哪里?吃什么?要吃、要住,就离不开咱这挑担子的。不错,这活是累,是苦,可你不干,我不干,谁干呢?”
“要是用机器运输就好了。”
“对,这样就省劲多了!所以,你们从小得好好念书,长大了搞出机器来。
可是你记住,就是机械化了,也得干。不花力气,图省劲,干什么也不行……好,你们歇着吧,俺们该走啦。”说着,就招呼同伴们去挑担子。‖
他们又上路了,踏上了攀登东岳之巅的最艰难的旅程!他们迈着坚定的步子,用不急不缓的稳健动作换着肩,走着“之”字形,奋力地攀登。我望着他们的背影,耳边又响起那位中年挑夫的话,心里不禁翻腾起来……泰山上的挑夫啊!您的运输工具和方式是落后的,您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是,您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人格是多么高尚啊!您坚毅、勇敢、无私无畏,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您挡住。我们的祖国,是多么需要这种挑夫精神啊!……我猛然想起自己,我不也应该做一名祖国的挑夫,挑起革命重担,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伟大祖国的腾飞而献身吗?……
想到这里,我再也沉不住气了,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我放开喉咙大声喊道:“爸爸,走啊!追挑夫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熙熙攘攘:   
猛然:   
(2)按文中“‖”划分的段落,写出段落大意。
   
(3)“我”在泰山看到的中年挑夫是什么样子?请用“~~~~”画下来。
(4)“挑夫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5)“想到这里,我再也沉不住气了,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这句话的意思是
   
七.习作(共1小题)
19.在家中,在学校中,你都打扫过卫生。想一想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就写哪一次。注意把打扫卫生的过程中你怎么想怎么做的、卫生状况在打扫前打扫后有什么不同写具体。
14 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汉字书写(共1小题)
1.【解答】故答案为: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解答】(1)“毁”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殳”,音序是“H”。
(2)“宏”是上下结构,部首是“宀”,音序是“H”。
(3)“销”的部首是“钅”,除部首外要查7画。
故答案为:
(1)左右 殳 H;
(2)上下 宀 H;
(3)钅7。
3.【解答】答案为:
sǔn huáng lóng tī
háng lái yáo hóng
sòng qīn tǒng xiāo
guī jìn
4.【解答】销售:推销商品,使之卖出。“销”卖出的意思。故选③。
撤销:撤掉解除的意思。“销”除去,解除的意思。故选①。
销毁:毁掉,消灭的意思。“销”毁掉,烧掉。故选②。
故答案为:
③①②
5.【解答】依据例子,是两个相同独体字横向并列组成的字,即:
王+龙→珑(小巧玲珑)
火+尽→烬(化为灰烬)
故答案为:
王+龙→珑 小巧玲珑
火+尽→烬 化为灰烬
三.选择题(共6小题)
6.【解答】ACD、正确;
B、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故“圆林”错误。
故选:B。
7.【解答】A.有误,“侵略”的“略”应读“lüè”。
B、C、D正确。
故选:A。
8.【解答】西洋景观:西洋景观:“西洋”:泛指欧、美国。西洋景观的意思是欧、美国的景象。
“观”在本词中的意思是景象。
故选:A。
9.【解答】A、B、C正确。
D.有误,这个句子是疑问句,句末用问号。
故选:D。
10.【解答】A.有误,句中将“波涛”赋予人的行为特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B、C、D正确。
故选:A。
11.【解答】《圆明园》本文通过描述圆明园的布局、圆明园风格各异的建筑、景观和收藏的珍贵文物及英法联军强盗般的掠夺,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对侵略者的仇恨,也激起读者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不但建筑风格独特,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它是一座皇家园林,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故答案A和B说法正确,答案C说法错误。
故选:C。
四.语言表达(共2小题)
12.【解答】按操作顺序顺序排列,应该是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
故答案为: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
13.【解答】(1)风景名胜:指风景著名。名:著名的。故选:③。
(2)三千多名:是数量词。名:量词。故选:⑤。
(3)举世闻名: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而且很有名誉。名:名声。故选:②。
(4)以读书为名:指以读书为名义。名:名义。故选:④。
故答案为:
(1)③;
(2)⑤;
(3)②;
(4)④。
五.连线题(共1小题)
14.【解答】答案:
杭州﹣西子湖﹣苏堤春晓;
金华双龙洞﹣石钟乳;
济南﹣趵突泉﹣小泉;
北京﹣圆明园﹣买卖街。
六.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
15.【解答】(1)考查了句子意思的理解。读“几支残柱,兀立着”这句诗,我们眼前展现出了是几根孤零零的被烧毁的柱子,所以带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孤独、凄凉。
(2)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理解。“焚去了一卷诗章”中的“一卷诗章”在这里暗指圆明园曾经有过的辉煌和美丽。
(3)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理解。“民族心中的惊叹号”中的“惊叹号”有着双重意思,不仅是残柱的形状像惊叹号,更表明了中华民族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决心。
故答案为:
(1)非常孤独、凄凉。
(2)圆明园曾经有过的辉煌和美丽。
(3)残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决心。
16.【解答】(1)考查了对近义词的理解。收藏:收起来保存。故近义词为“珍藏”。
珍贵:价值高;意义大。故近义词为“宝贵”。
销毁:熔化毁掉。故近义词为“毁灭”。
(2)考查了学生造句的能力。用“不但……而且……”造句,要求分句间的关系是递进关系。如:小明不但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3)考查了文段的结构方式。熟读第一自然段,首句“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总写圆明园建筑宏伟,并且有珍贵的历史文物。接着分述有哪些珍宝。最后“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又总写它是博物馆、艺术馆。所以本段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
(4)考查了对文段意思的理解。熟读第一自然段可知,因为圆明园里有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5)考查了对词意意思的理解。从“凡是”“任意”这两个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侵略者的可耻嘴脸,激起了我们的愤恨。我们要牢记这段屈辱史,要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6)考查了读文后的感受。要求结合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我想说,我们不要忘记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故答案为:
(1)珍藏; 宝贵; 毁灭。
(2)小明不但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3)总﹣﹣分﹣﹣总。
(4)因为圆明园里有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5)从中体会到侵略者的可耻嘴脸,激起了我们的愤恨。我们要牢记这段屈辱史,要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6)我想说,我们不要忘记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17.【解答】(1)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和音节,拼写成的词语是:一览无余、惜墨如金、慷慨施舍、巍然屹立。
(2)考查了理解词语。①刻意:用尽心思的意思。②嘱托:叮嘱托付的意思。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的内容可知,“我”刻意去圆明园是想去祭圆明园,所以“我”要去。而朋友以为“我”是去看风景,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故劝“我”别去。
(4)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作者发出的心声:圆明园的“耻辱”我们要永不忘记。要想不被人欺负,就要自身强大,所以我们还要发奋图强,用智慧和力量建设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傲视世界的强国。
故答案为:
(1)一览无余 惜墨如金 慷慨施舍 巍然屹立;
(2)用尽心思的意思。
叮嘱托付的意思。
(3)“我”是想去祭圆明园,所以“我”要去。而朋友以为“我”是去看风景,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故劝“我”别去。
(4)圆明园的“耻辱”我们要永不忘记。要想不被人欺负,就要自身强大,所以我们还要发奋图强,用智慧和力量建设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傲视世界的强国。
18.【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热闹拥挤。猛然:突然。
(2)本题考查归纳段意。根据划分好的段落找到关键语句进行概括,根据“子夜,我和爸爸来到岱宗坊,开始了对五岳之尊泰山的攀登。”“走在这夜幕笼罩下的山路上,果然是别有一番情趣”,可以这样概括第一段:子夜,我和爸爸来到岱宗坊攀登泰山,来到这里果然是别有一番情趣。根据“爸爸迎上前去和为首的一位中年汉子攀谈起来。”及对话内容,可以这样概括第二段:写在途中我们和挑夫的谈话。根据“我猛然想起自己,我不也应该做一名祖国的挑夫,挑起革命重担,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伟大祖国的腾飞而献身吗”,可以这样概括第三段:写我要做一名祖国的挑夫,挑起革命重担,为中华崛起,为祖国腾飞而献身。
(3)本题考查根据要求在原文找句子。找到原文中对中年挑夫外貌进行描写的句子“古铜色的脸上布满风刀霜剑刻下的皱纹,眼睛里闪着坚毅的光芒;一件对襟布褂没有系扣,裸露着胸脯,结实而丰满;胳膊上、肩头上以及腿部的肌腱,鼓得高高的。”划线即可。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依据原文中的议论性语句作答,在记叙文中议论性句子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人物的精神,点明文章的主旨等作用,“您坚毅、勇敢、无私无畏,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您挡住。我们的祖国,是多么需要这种挑夫精神啊!”就点明了挑夫精神的内涵:是坚毅、勇敢、无私无畏、任何困难都不能挡住的精神。
(5)本题考查关键语句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我望着他们的背影,耳边又响起那位中年挑夫的话,心里不禁翻腾起来……泰山上的挑夫啊!您的运输工具和方式是落后的,您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是,您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人格是多么高尚啊!您坚毅、勇敢、无私无畏,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您挡住。我们的祖国,是多么需要这种挑夫精神啊!……我猛然想起自己,我不也应该做一名祖国的挑夫,挑起革命重担,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伟大祖国的腾飞而献身吗?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在挑夫精神的鼓舞下,我再也沉不住气,决心肩负革命的重担,为中华崛起、祖国腾飞而献身,所以,觉得全身都是力量。
故答案为:
(1)形容人来人往,热闹拥挤。忽然、突然。
(2)第一段:写子夜,我和爸爸来到岱宗坊攀登泰山,来到这里果然是别有一番情趣。
第二段:写在途中我们和挑夫的谈话。
第三段:写我要做一名祖国的挑夫,挑起革命重担,为中华崛起,为祖国腾飞而献身。
(3)古铜色的脸上布满风刀霜剑刻下的皱纹,眼睛里闪着坚毅的光芒;一件对襟布褂没有系扣,裸露着胸脯,结实而丰满;胳膊上、肩头上以及腿部的肌腱,鼓得高高的。
(4)是坚毅、勇敢、无私无畏、任何困难都不能挡住的精神。
(5)在挑夫精神的鼓舞下,我再也沉不住气,决心肩负革命的重担,为中华崛起、祖国腾飞而献身,所以,觉得全身都是力量。
七.习作(共1小题)
19.【解答】范文:
记一次打扫卫生
今天下午放学铃声响了,我们班今天值日的同学都去了棋类训练班下棋了。我自告奋勇和几个同学在教室打扫卫生。
首先,我们把椅子放在桌子上。大家分工合作,我被分到打扫第4小组。为了把这个小组扫得更干净,我从第一个座位开始,一直在努力地扫地。扫到第五个座位的时候,我忽然看到第二个座位又有许多碎小的垃圾。“刚刚才扫的垃圾为什么会跑到哪里呢?”我自言自语地说:“坏家伙为什么会跑那么远?看我怎么收拾你。”于是,我拿着扫把和垃圾铲来到第二个座位,小心翼翼地把垃圾扫到了垃圾铲里。这一次,垃圾就像温顺的小狗似的全都走进垃圾铲里了!
看着其他同学都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心里感到非常快乐。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