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动物的行为(第1课时)
1.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段落,以逃避敌害。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繁殖行为 B. 防御行为 C. 攻击行为 D. 取食行为
2.“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描述的是燕子的( )
A. 贮食行为 B. 繁殖行为 C. 攻击行为 D. 防御行为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能够鸣叫的青蛙及其行为类型分别是( )
A. 雌蛙,繁殖行为 B. 雄蛙,求偶行为
C. 雄蛙,攻击行为 D. 雌蛙,社会行为
4.所有动物都具有的行为是( )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
5.下列动物活动中,具有社会行为特征的是( )
A.母鸡照看小鸡 B.工蚁饲喂蚁后
C.狗争夺骨头 D.蝰蛇吞食老鼠
6.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形成等级。______(判断对错)
7.动物的社会行为是动物群体中______个体______,______群体生活的行为。
8.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请据此回答:
(1)小红观察组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在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峰,它们分工合作,共同生活在一起,这种行为说明蜜蜂是具有______(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群行为)行为的昆虫,具有这种行为的动物还有______(符合题意的均可,至少举一例)
(2)在社群行为中,群体成员之间常利用动物“语言”联系,下面有关动物“语言”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A.动物之间具有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信号;B.动物的“语言”就是指动物之间有联系作用的声音;C.动物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信息;D.动物的各种行为),小红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一种______语言,通过这种信息交流(或通讯)相互传达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答案和解析
1.B 2.B 3.B 4.B
5.B 解析:母鸡照看小鸡,群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因此不属于社群行为,A错误。蚁群中有工蚁、蚁后、雄蚁、兵蚁,它们各司其职,工蚁饲喂蚁后,这种行为属于社群行为,B正确。狗争夺骨头是一种攻击行为,C错误。蝰蛇吞食老鼠,是一种捕食行为,D错误。
6.× 解析: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并不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都会形成等级,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7.不同;分工合作;共同维持
8.(1)D 蚂蚁、白蚁、猴子、狒狒、狼、大象、鹿 (2)A 动作
1第2节 动物的行为(第2课时)
1.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 )
A.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
2.动物在生活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行为,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孵卵都是(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取食行为 D.繁殖行为
3.在鸟类繁殖的季节里,亲鸟捉到小虫后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哺育小鸟。这一行为属于( )
A.领域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节律行为
4.关于下列动物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B.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
C.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 D.鸟类迁徙属于学习行为
5.动物行为形成,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______,受遗传物质的______,这是在漫长的______ 中逐渐形成。
6.观察动物走迷宫的实验,看出老鼠尝试错误的次数比蚯蚓要______,通过研究说明蚯蚓和老鼠的走迷宫的行为是常见的______行为。
7.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分隔成两部分,但是隔板的高度低于鱼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游向另一侧,若将小虾放在章鱼的另一侧,章鱼发现食物后,多次撞击玻璃板才能学会绕道取食,而猴子则可以很快学会绕道取食,请分析回答: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获得食物,都属于学习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______和_____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______动物也可以形成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______,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大大增强了______的能力。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A正确;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B正确;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但是遗传因素是基础而不是与遗传因素无关,C错误;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次数越少,D正确。
2.A 解析: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鸟类孵卵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都是先天性行为。
3.B 解析: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子代的哺育等;鸟类繁殖的季节里,亲鸟捉到小虫后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哺育小鸟,这一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4.D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A不符合题意。蜘蛛结网是蜘蛛一出生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B不符合题意。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学习行为,C不符合题意。鸟类的迁徙是鸟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D符合题意。
5.调节 控制 进化
6.少 学习
7.生活经验 学习 低等 复杂 适应环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