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第1章第3节《动物细胞》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第1章第3节《动物细胞》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7 18:0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细胞》教学设计
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二节“植物细胞”内容的自然延续。本节的实验活动也以第二节中实验知识与技能作为铺垫。
学生在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之后,自然就想知道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两类细胞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又有哪些不同之处?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活动安排的内容,就是依据这种想法进行设计的。这体现了教材在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时,利用了学生已有的一些前概念的思想。
本节中的实验活动,因为有了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经验,因此,实验活动的难度不大。 但需要教师理解的是,教材选择的材料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一方面因为材料取自学生自身,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保证学生顺利地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另一方面,由于口腔内壁上脱落的细胞较少,而且有不少是食物残渣,因此,采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无形地增加了学生操作的难度。教师需要在教会学生取材以及后期染色方面多加指导。
关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同上一节一样,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后获得相关知识。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中,强调要将上皮细胞放置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中,其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便于观察细胞,特别是观察到细胞核。
在讲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教材在正文中总结出“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从教材呈现这一重要概念的位置来看,教材是非常重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概念的,概念的形成是有事实性材料来支撑的。不仅如此,教材还在“科学家的故事”栏目中,介绍了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的过程和成功的原因,以及细胞学说建立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全面理解“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的重要意义。
教材设计了“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活动,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活动,进一步巩固加深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的知识;另一方面,制作模型的材料成本并不高,如果注意卫生是完全可以食用的,这也无形地激发了学生动手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说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异同点。
【过程与方法】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2.尝试制作动物细胞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3H铅笔,绘图纸;各种各样的果冻,彩色糖粒,果脯,小塑料食品袋,线等物品;上课前漱口。
教师:生理盐水,稀碘液,高锰酸钾溶液(质量分数为1%~5%),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清水,琼脂。
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课件,展现复习内容:1.制作临时玻片有几个步骤?2.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
【学生】回答内容:1.制作临时装片的“七字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液泡和线粒体)。
【教师】上节课就有同学说:“老师,我真想看看自己身上的细胞呀,它和植物细胞一样吗?”这节课就可以实现愿望了。
【学生】可是怎么看呢?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导复习,设学习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课件,打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找准学习方向。
【教师】出示实验题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口腔上皮细胞在什么部位?怎样取得?
【教师】看着老师准备的用具,想一想?给学生展示取材工具,进而进行演示实验。
【学生】认真听取老师的实验讲解,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过程。
【设计意图】演示实验示范,规范操作,问题促思,关注细节。
【学生】发现牙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师引导、示范)。
【教师】再来认识一下其他的材料用具,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出疑问:生理盐水有什么作用?
【教师】讲述生理盐水的应用原理。
【设计意图】认识材料用具,以便正确使用。
【教师】根据上两课的经验,向学生提问:有了前两节课的经验,我们已经轻车熟路了,要想观察细胞,首先应做什么?
【学生】回答:制作临时装片。
【教师】安排分组实验,实验要求:
1.方法步骤不变:擦→滴→刮→涂→盖→染→吸;
2.直接染色:擦→滴→刮→涂→染→盖→吸;
3.变化染色剂:使用高锰酸钾与碘液有何不同?
4.变化取材部位:刮上颚与刮侧壁结果有何不同?
选择一种方案制片,相邻同学尽量选择不同的方案,以增加对比性。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操作,继续让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教师”协助各小组完成实验。“小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学生观察细胞结构,交流制片结果,分析成因。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实验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材料用具,借鉴前面所学的方法,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下制片的过程吧。
【设计意图】强调因果,注重分析,师生互动,明究原理。
【教师】检查学生实验情况,提示学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规范操作。提出实验时间要求,培养学生的严谨操作习惯。
【学生】各组讨论、交流、合作。
【设计意图】提高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效率。
【教师】巡视,提示,参与讨论。
【学生】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然后同学间交换观察。借鉴老师摆放的示范镜。发现由于取材、染色的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效果。
【设计意图】交流、讨论中提高操作技能。
【教师】要求学生实验结束后的讨论、交流。促进提高,加深记忆。根据染色的结果区分细胞的结构,注意细胞数量的多寡、分散状况如何?分析原因。
【学生】交流实验所得: 1.取材于口腔内侧壁,细胞数量较多,但不易分散;取材于上颚,细胞数量少,但分散较好,便于个体观察。2.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染色的结果较有层次:细胞核呈棕色,细胞质呈紫红色,细胞膜无色,效果不错。绘图。学生依照自己观察到的细胞,实事求是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图,注出各部分名称,较好的绘图在全班展示。
【教师】指导、提示、评价。
【教师】课件展示动物细胞结构图,要求学生根据所看的结果,完成绘图。
【学生】积极自学绘画生物简图的方法,观察,绘图。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自主学习。规范绘图,领悟方法。
【教师】 课件展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对比图,引导学生进行区分。要求再来认识人体或动物体一些其他的细胞。
【学生】归纳总结人体或动物体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表达交流,取得共识。
【设计意图】加强对细胞的认识。
【教师】拓展部分,播放蛙的红细胞和体表上皮细胞的观察微课视频。
【学生】认真观看。
【教师】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审题,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一、制作临时装片方法步骤:
1.方法步骤不变:擦→滴→刮→涂→盖→染→吸;
2.直接染色:擦→滴→刮→涂→染→盖→吸;
3.变化染色剂:使用高锰酸钾或碘液
4.变化取材部位:刮上颚或刮侧壁结果
二、用显微镜观察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三、认识动物细胞
1.细胞膜 2.细胞质 3.细胞核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活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创新,乐于通过亲自探究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开学初,学生探究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初步掌握了对照实验的设计,同时通过前几节课的训练,大部分学生有了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础,又考虑到学生上完本节实验课后,要等一段时间才会到实验室上课,所以我充分利用本节课对学生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首先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老师点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提出问题,并设计方案解决,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巩固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然后学生带着探究问题,制作并观察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进一步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技能和观察技巧,并体验探究的乐趣;通过展示探究结果,讨论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扩大了对实验的认识;在观察几种动物细胞的基础上,概括出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设计表格来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提高了学生归纳比较的能力;通过“动植物细胞模型”的展示,将不易观察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微小结构形象化、立体化,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基本掌握了动物细胞的结构,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