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夸张的脸》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张奇特夸张的脸,提高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想象能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运用各种线条、形状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形象。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体会绘画创作的乐趣,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绘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人物头像头像的基本画法,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有个性化的人物夸张的脸。
2、难点:以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对夸张的脸的不同变化的特殊理解,五官的夸张变形,塑造出一个有个性的脸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因为是第一次见面,所以他特地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才艺表演,大家想不想看啊?恩,看来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他了,下面请看大屏幕!2.播放视频:小提琴协奏曲
3.同学们觉得他的表演有意思吗?他是通过什么来表演的呢?(面部表情),而且他的面部表情怎么样啊?(特别夸张)非常的好,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这节课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夸张的脸》4.板书:《夸张的脸》(
二)、新授。
1.脸部表情是我们心情与情绪的自然流露。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表情也非常的丰富多彩,那你们见过哪些比较夸张的脸部表情呢?哪个同学来告诉老师?大哭、大笑、愤怒、惊恐、滑稽、惊讶、惊喜、疑问......非常的好!
2.下面老师将和大家做一个“小游戏——夸张的面部表演”老师这里有很多小纸条。每张纸条上有一个表情,哪些同学最擅长表演,大胆上来试一试,我们大家一起猜一猜!①不小心吃到辣椒的样子(扇风)②收到惊喜的礼物,特别开心。(高兴的又蹦又跳,拍着手)③很着急的样子(来回跺脚)④愤怒的表情。(叉腰,撅嘴)大家表演的非常的生动形象,也非常的勇敢,为他们的勇气和表演鼓掌。
(三)、欣赏评价。其实我国古代艺术家早就利用夸张的脸来表现不同的意义。
1.青铜人头像(商代):青铜造像,出土于我国四川的三星堆遗址。古人认为眼睛大可以看得更远,耳朵大能使听力提高,包括鼻子、耳朵等都是有意识地将比例放大的。这样夸张的脸部造型是当时人们崇拜的形象。
2.北方多闻天王明):在我国传统造像艺术领域中,表现神话人物的比例甚多。仔细观看北方多闻天王面部,可以发现人物脸部正常的五官比例,都进行了夸张表现。圆睁的双眼,厚厚的嘴唇,宽阔的鼻翼让我们觉得气势逼人,威武庄严。
3.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
4.非洲面具:部落秘密会社组织的执法者带着面具惩罚品行不端者,首领命令属下带着面具征收捐税、宣传防火,巫医戴着面具给病人医治等。在这样的活动中佩戴面具,一是代表着权利与威望,可以给人以震慑;二是可以掩盖身份和面貌,有效的防止别人报复。
5.傩面具:起源于原始宗教。在远古时期,一遇天灾人祸,只能用傩祭,这一种原始宗教祭祀的巫术活动来祈告神灵,驱邪逐魔,弭灾纳祥。它不仅驱鬼.避邪,而且祈福佑吉、除病灭灾、镇宅、求子、兴旺,给商业带来无限生机等等。
(四)、现代漫画欣赏。在我们生活当中,一些艺术家为了更加突出某些人的面部特征,在绘画当中就刻意的把人的五官进行了夸张变形,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1.成龙:抓住了大鼻子的特征,进行夸张变得更大。
2.李勇:抓住了长脸的特征,将脸部变瘦,下巴拉长,拉宽。
3.周杰伦:将原来的小眼睛缩小,变得更小。把嘴巴的特征也表现的更加明显。
4.王宝强:夸张了他的眉毛和嘴巴牙齿。
5.小沈阳:夸张了他表演时的表情。
(五)、1. 同学们找到绘画“夸张的脸”的规律了吗?夸张变形、组合添加
2.我国古代艺术家总结出了画诀: 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泪下落。 画人怒,立眉瞪眼牙紧咬。画人愁,皱眉锁眼嘴角掉。
3.教师示范作画。(不同的脸型)
(六)、实践阶段:作业: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形象要求:1.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 2.构图饱满。 3.色彩鲜艳。
(七)、展示与评价
1.自评:你画的是什么样的表情,哪些地方进行了夸张?
2.互评:你觉得他画的怎么样?你比较喜欢哪些地方?不喜欢哪些地方?说说你的建议。
3.教师点评:是否运用到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构图是否饱满,色彩是否鲜艳。
(八)、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吗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九)、知识拓展1.夸张的脸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进行表示
2.选用另外一种材料制作一张夸张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