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物理机械能、内能及其转换达标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元宵节,小明同学为家人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汤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汤圆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煮汤圆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汤圈的内能
C.闻到了汤圆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D.水上方的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会升高
2、如图所示,运动员在一端固定一端有弹性的跳板上起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压弯跳板时,动能不变,跳板具有弹性势能
B.人离开跳板瞬间,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
C.人离开跳板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人在最高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
3、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J/(kg ℃) 物质 比热容/J/(kg ℃)
水 4.2×103 冰 2.1×103
酒精 2.4×103 铝 0.88×103
砂石 0.9×103 铜 0.39×103
A.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B.物质的比热容与自身的状态有关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炎热的夏天,沙滩烫脚而海水清凉,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海水吸收的热量多
4、能量是物理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通过学习知道:能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是有方向性的,且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下列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是陶罐电镀,在此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内能
B.图乙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图丙是直流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图丁是核电站工作流程,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5、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臀部的内能
B.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做功时,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C.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D.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6、起重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吊起重为G的物体,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7、关于四冲程汽油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吸气冲程,吸入气缸内的是空气
B.在压缩冲程,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在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在排气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打开
8、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通过打气筒压缩瓶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
B.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
C.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空气液化成白雾
D.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水蒸气液化成白雾
9、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并配备了秒表用来计时,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目的是保证水和食用油温度变化相同
B.实验中用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表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C.由图像可知,升高相同温度,食用油所需时间长,所以吸热能力强
D.由图像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水温度变化小,所以吸热能力强
10、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水 4.2×103 铝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铜 0.39×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用热水袋使身体变暖,是利用 的方法使人身体的内能增加;给自行车打气时,打气筒会发热,这是通过 的方法使打气筒的同能增加.
2、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 图所示的演示实验; 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 图。
3、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用水做冷却剂,是由于水的 较大的缘故。发动机温度降低是通过 方式减少内能的,当散热器中水的质量减少时,水的比热容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其飞轮转速为2400r/min,若一次对外做功750J,则该汽油机的功率为 W。
5、现有0.028kg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可以使10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 ℃[q洒精=3×107J/kg,c水=4.2×l03J/(kg ℃)]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用天然气灶将质量为 、初温为 的水加热到 ,消耗了 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天然气的热值为 )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天然气灶烧水的效率。
2、小王学习了有关热学的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1) 如果小王用燃气灶将质量为5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则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若小王烧水用的燃气灶使用的是热值为4.2×107J/kg的煤气,且燃气灶烧水时的热效率(热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为20%,则实际消耗的煤气为多少kg
(3)为了节约能源,小王对燃气灶进行了改进,使燃气灶的热效率得到了提高.若小王在同样的条件下将质量为5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可比原来节省0.04kg的煤气,则现在燃气灶烧水时的热效率为多少?
3、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2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求: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4、有一功率为40KW,热机的效率为25%的汽车正在一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此时油箱中仅剩下5kg的汽油。如果不考虑热机其他的能量损失,汽车以15m/s的速度向前行驶,问还可前进多少千米(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5、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向左运动,所受阻力为1150N,汽车牵引力功率11.5kW,其汽油发动机效率为25%(汽油热值是4.6×107J/kg)。
(1)在下图表示汽车的方框上画出汽车匀速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受力示意图。
(2)要求:画出汽车行驶的能量流向图
(3)求汽车运动100s内:
①发动机对汽车的牵引力多大?
②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③汽车通过的距离多长?
④发动机消耗汽油质量是多少?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
(1)如图1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地系着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弯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2)为了探究分子的某个特点,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在瓶中分别装着密度为1.3kg/m3无色的空气和密度为1.6kg/m3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①请写出上面瓶中应装的物质名称是 。
②若抽掉间隔的玻璃板,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现象是 。
③这个实验说明了气体分子 。
(3)图3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总是明显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
2、如左图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左图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 ℃。
(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 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右图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A.汤圆入锅后,温度升高,汤圆吸热,汤圆的温度也升高,内能增加,A符合题意;
B.煮汤圆时,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因为热量是从高温物体水传递到低温物体汤圆,只有能量的传递,没有能量的转化,B不符合题意;
C.闻到了汤圆的香味,说明气体分子在扩散,而扩散不仅仅发生在气体间,还可以发生在液体、固体,C不符合题意;
D.水上方的气压降低时,根据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沸点降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2、【答案】C
【解析】【解答】A.人压弯跳板时,人的速度会慢慢的变小,质量不变,动能变小,人的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跳板发生了弹性形变,跳板具有弹性势能,A不符合题意;
BC.人离开跳板瞬间,人的速度较大,动能较大,高度较小,重力势能较小,在上升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人在最高点时,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低,速度最小,动能最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处在高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3、【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表格可发现,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会不同,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铝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炎热的夏天,海滩烫脚而海水清凉,原因是砂石比海水的比热容小,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比热容表示物体的吸放热量的能力;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越大,温度差越小。
4、【答案】D
【解析】【解答】A.电镀是化学反应的过程,电镀过程中消耗电能,获得化学能,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是做功冲程,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能,B不符合题意;
C.图丙中没有电源,当开关闭合、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是发电机的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不符合题意;
D.图丁中核反应堆将核能转化为内能,内能通过汽轮机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核能发电厂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核能是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分为核裂变与核聚变,都会放出巨大的能量。
5、【答案】D
【解析】【解答】A.滑滑梯时,是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臀部发热,A不符合题意;
B.试管内水蒸气推动塞子做功时,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减小,B不符合题意;
C.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所以空气的内能增大,C不符合题意;
D.瓶内空气推动塞子时,将空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所以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6、【答案】B
【解析】【解答】起重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吊起重为G的物体,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质量、速度没变,动能不变,高度变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如果受到除重力里外其他的力,那么物体的机械能发生改变,除重力以外的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增加。
7、【答案】C
【解析】【解答】A.在汽油机的吸气冲程中,吸入气缸内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缸内的混合气体,对混合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不符合题意;
C.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符合题意;
D.在汽油机的排气冲程中,进气门关闭和排气门打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成气体的内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把气体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8、【答案】D
【解析】【解答】A.瓶底的水汽化会形成水蒸气,而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会减小,而不是增大,B不符合题意;
C.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水蒸气液化成白雾,而不是空气液化成白雾,C不符合题意;
D.瓶内的空气膨胀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白雾,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气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
9、【答案】D
【解析】【解答】A.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目的是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A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用加热时间表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升高相同温度,食用油所需时间短,所以吸热能力弱,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加热相同时间,水温度变化小,所以吸热能力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探究物体的吸热能力时,相同的加热器,可以使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当质量相同的物体吸收热量相同时,温度差越大,比热容越小。
10、【答案】D
【解析】【解答】A.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但比热容不同,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A不符合题意;
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比热容一定,与质量无关,100g水与50g水的比热容相同。B不符合题意;
C.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C不符合题意;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铜的比热容较小,由公式Δt= 可知,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比热容一定,与质量无关。
根据公式Q吸=cm(t-t0)分析,在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热量多,即加热时间长。
二、填空题
1、【答案】热传递;做功
【解析】【解答】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过程,做功是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并且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热水袋取暖,热水的内能转移到人的身体上,属于热传递的方式;打气筒压缩空气做功以及和筒璧摩擦生热,导致打气筒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了物体的内能.
【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间可以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物体间相互摩擦是做功改变内能。
2、【答案】乙;丙
【解析】【解答】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乙图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手压缩空气。所以是乙图。利用内能做功的冲程,是做功冲程,火花塞有火花,所以是丙图。
故答案为:乙;丙;
【分析】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答案】比热容;热传递;不变
【解析】【解答】 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热量,这些热量如不及时带走会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由公式 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与其它液体比较,因为水的比热最大,所以吸收的热量最多,冷却效果最好。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传递到水,使水的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当散热器中水的质量减少时,水的种类和状态不变,比热容不变。
【分析】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与其它液体比较,因为水的比热最大,所以吸收的热量最多。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4、【答案】做功;1.5×104
【解析】【解答】解:图中四冲程汽油机的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所以是做功冲程;
飞轮转速是2400r/min=40r/s,表示每秒飞轮转动40圈,汽油机每秒钟内完成20个工作循环,要经过80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40次;对外做功20次;
1s内汽油机做的功W=750J×20=15000J,
则该汽油机的功率P= = =1.5×104W。
故答案为:做功;1.5×104
【分析】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成气体的内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把气体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汽油机工作一个循环,包含四个冲程,活塞往返运动两次,曲轴连杆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结合题目条件计算即可。
5、【答案】40
【解析】【解答】完全燃烧0.028kg酒精放出的热量:Q放=q酒精m酒精=3×107J/kg×0.028kg=8.4×105J;
由热量完全被水吸收,Q吸=cmΔt=Q放,所以水温度升高值:Δt= =20℃,
可以使水的温度升高到:20℃+20℃=40℃.
【分析】根据燃料的质量和热值的乘积计算热量的多少,根据热量和比热容、质量,可以计算物体的温度差。
三、计算题
1、【答案】(1)解:天然气的质量: ,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答:天然气完全燃烧共放出了 的热量。
答:水吸收了 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为
(3)天然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答:天然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
【解析】【分析】(1)根据燃料的热值和质量的乘积计算热量;
(2)利用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乘积计算热量;
(3)根据物体吸收的热量和总热的比值,计算热效率。
2、【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4.2×103J/(kg ℃)×5kg×(100℃﹣20℃)=1.68×106J
答:水需要吸收1.68×106J的热量
(2)解:由题知Q吸=Q放×20%=1.68×106J
则Q放=8.4×106J。因Q放=mq,即8.4×106J=m×4.2×107J/kg
解得m=0.2kg。
答:实际消耗的煤气为0.2千克;
(3)解:改进后需要的天然气质量m′=0.2kg﹣0.04kg
放热为Q放′=m′q=(0.2kg﹣0.04kg)×4.2×107J/kg=6.72×106J
现在燃气灶的热效率为η= ×100%= ×100%=25%
答:现在燃气灶烧水时的热效率为25%。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计算热量;(2)根据热量和燃料的热值计算,燃料的质量;(3)根据燃料的质量和热值的乘积计算总热量;利用吸收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的比值计算热效率。
3、【答案】解:由图象可知,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的温度由10℃升高到80℃,水所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t0)=4.2×103J/(kg ℃)×2kg×(80℃﹣10℃)=5.88×105J
答: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为5.88×105J。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的乘积,计算热量。
4、【答案】解:P=40KW=40000W,
Q=mq=4.6×107J/kg×5kg=2.3×108J,
W=Qη=2.3×108J×25%=5.75×107J,
t= = =1437.5s,
S=Vt=15m/s×1437.5s=21562.5m≈21.56km。
答:还可前进21.56千米
【解析】【分析】利用 Q=mq 求得 汽油 燃烧放出的热量,利用 W=Qη 求得有用功,利用W=Pt求得运动时间,最后利用s=vt求得前进的距离.
5、【答案】(1)解:汽车匀速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受牵引力和摩擦力两个力作用,且两个力为平衡力,如下图所示:
(2)解:汽车行驶时把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还有一部分内能损失了,能量流向如下图所示:
(3)解:①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向左运动,所受阻力为1150N,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为1150N。
②牵引力做功为
③汽车通过的距离为
④汽油释放的热量为
消耗汽油质量是
答:①发动机对汽车的牵引力1150N;②牵引力做了1.15×106J功;③汽车通过的距离1000m;④发动机消耗汽油质量是0.1kg。
【解析】【分析】(1)二力平衡时,物体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2)汽油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还有能量损失;(3)物体受力平衡时,二力平衡时力的大小相等;根据功率和时间的乘积计算功的大小,根据功和力的比值计算距离;利用有用功和汽油机效率的比值计算燃料的热量,根据热量和热值的比值计算燃料的质量。
四、实验探究
1、【答案】(1)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空气;两瓶气体颜色变得均匀;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3)间隙
【解析】【解答】(1)观察图可知:用手轻轻地碰一下附着肥皂泡棉线的左边,这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而棉线被拉向右边,因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故这个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①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上面瓶中应装的物质名称是空气。
②若抽掉间隔的玻璃板,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现象是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两瓶气体颜色变得均匀。
③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图3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总是明显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水和酒精彼此进入对方,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分析】(1)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通过二氧化氮和空气的混合,可以探究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隙。
2、【答案】(1)58
(2)小于
(3)正确;由题意可知0-30s甲、乙所吸收的热量Q吸相同,由图可知温度变化Δt也相同,由 可知,因为m甲C乙。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此时乙的温度为58℃;(2)因为甲液体一直在吸收热量,所以第30s的内能小于第35s的内能;(3)小明的说法正确,由题意可知0-30s甲、乙所吸收的热量Q吸相同,由图可知温度变化Δt也相同,由 可知,因为m甲C乙。
【分析】先看清分度值,再读数;甲液体一直在吸收热量,内能一直在增加,0-30s甲、乙所吸收的热量Q吸相同,根据m甲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