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认识声现象]
一、选择题
1.以下实验不能阐述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
B.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接近悬挂的小球,小球被弹开
D.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几乎听不见
2.嘹亮的军号声是由以下哪个物体振动发出的( )
A.军号 B.钢管 C.军号内的空气 D.人嘴
3.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停止,原因是 ( )
A.声音被手挡住了 B.声音被手吸收了
C.琴弦的振动变慢了 D.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4.下列能够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
A.岸上的行人听到河水的哗哗声
B.海边的人听到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C.水中的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
D.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马蹄声
5.如图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大。这个实验表明了 (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只在玻璃罩内传播
C.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一定能被人听到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D.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7.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空气、金属、水 B.金属、水、空气
C.金属、空气、水 D.水、空气、金属
8.林红同学在一根足够长、装满水的笔直自来水管的一端用铁锤敲打一下,小勇同学在另一端将耳朵伏在水管上听,则小勇同学能听到响声的次数是 ( )
A.1 B.2 C.3 D.4
9.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计时员分别根据看发令枪的烟和听枪声开始记录同一名运动员的成绩,若甲的记录结果为11.3 s,则乙的记录结果约为(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声音的传播速度取340 m/s) ( )
A.11.0 s B.11.3 s C.11.6 s D.11.9 s
10.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 1450 冰 3230
水(15 ℃)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 1531 铁(棒) 5200
A.声速大小可能跟温度有关
B.声速大小可能跟介质及介质的状态有关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
D.真空中声速是0 m/s
11.人们能看到蝴蝶在飞但听不到其飞行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这是因为 ( )
A.蚊子飞行时用力大
B.蝴蝶飞行时根本就不发声
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慢,低于人的听觉范围
D.蚊子数量多,蝴蝶数量少
12.如图图所示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象听不到人发出的声音
B.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比大象的大
C.蝙蝠既能发出超声波,也能听到超声波
D.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二、填空题
13.人讲话依靠 的振动发出声音;二胡在演奏的过程中是通过 的振动发出声音的;中国传统乐器唢呐在吹奏时是通过 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14.[2020·江西] 如图图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 而产生的,并通过 传入人耳。
15.“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16.如图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出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
17.在游泳池边敲钟时,正在游泳池里潜水的林红同学也听到了钟声。钟声主要是通过 传到林红耳朵的。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更 (选填“快”或“慢”)些。
18.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月球上“静寂无声”是因为 。
19.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的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通过 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0.某声源1 min内振动900次,则它发出声的频率是 Hz,此声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三、实验探究题
21.如图图所示,林红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中:
(1)如图图图甲所示,林红敲一下音叉,音叉发声,小球被弹开,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如图图图乙所示,林红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若在月球上做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球弹起。
2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广口瓶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图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手机铃声。
(2)当瓶中的空气被抽出变稀薄后,再拨打手机时,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 。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进一步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
23.如图图所示,小红与小丽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她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 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大小的声音讲话,如图图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3)如图图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图图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答案
1.D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面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发声是由音叉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接近悬挂的小球,小球被弹开,说明该声音是由音叉振动产生的,故C不符合题意;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抽掉里面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几乎听不见,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符合题意。
2.C 嘹亮的军号声是由军号内的空气振动发出的。
3.D
4.C 河水流动发声,通过空气传播被行人听到,说明气体可以传声,故A不符合题意。
波浪拍击礁石声,通过空气传到人们耳朵,说明气体可以传声,故B不符合题意。
岸上人的说话声,通过空气、水传到潜水员耳朵,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故C符合题意。
马蹄声通过大地传到人耳,说明固体能传声,且传声效果好,故D不符合题意。
5.C 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这样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当把空气全部抽出后听不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大。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6.D
7.B
8.C
9.A 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很大,所以当光从起点传播到终点时,光的传播时间是可以忽略的。由于声音和烟是同时产生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当人看见发令枪冒烟时,声音从起点才开始传播,那么声音从起点传播到乙计时员耳朵里的时间:
t声==≈0.29 s。
甲是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的,比较准确;乙是听到声音开始计时的,少记了0.29 s,因此乙记录下来的成绩:
t=11.3 s-0.29 s≈11.0 s。
10.C 声音在5 ℃的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450 m/s,声音在15 ℃的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470 m/s,故声速大小可能跟温度有关,故A正确;
由表中数据知,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在冰中传播的速度,故声速大小可能跟介质及介质的状态有关,故B正确;
声音在15 ℃的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470 m/s,而在软木中传播的速度是500 m/s,所以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一定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故C错误;
真空不能传声,故真空中声速是0 m/s,故D正确。
11.C 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 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人听不到声音;蚊子翅膀振动的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因此人能够听到蚊子的声音。
12.C 人的发声频率范围为85~1100 Hz,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20000 Hz,故大象能听到人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20000 Hz,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20000 Hz,故B错误;蝙蝠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000~120000 Hz,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0000~120000 Hz,故蝙蝠既能发出超声波,也能听到超声波,故C正确;据图可知,蝙蝠发声的频率范围是10000~120000 Hz,所以人只能听到蝙蝠发出的一部分频率的声音,故D错误。
13.声带 弦 空气柱
14.振动 空气
15.产生 传播
16.振动 空气 能量
17.水 快 敲钟时,在游泳池中潜水的林红也听到了钟声。钟声主要是通过水传到林红耳朵的。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更快些。
18.340 真空不能传声
(1)当空气温度是15 ℃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2)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会“静寂无声”。
19.鼓膜 听觉神经
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耳蜗等结构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0.15 不能
21.(1)振动
(2)空气 不能
(1)图甲中,敲一下音叉,音叉发声,小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图乙中,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小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不能看到小球弹起。
22.(1)能
(2)声音变小
(3)真空不能传声
23.(1)棉线(或固体)能够传声
(2)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3)手阻止了线的振动,使声音无法通过线来传播
(4)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