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因为我国水资源()
A. 地区分布不均 B. 季节分布不均
C. 年际变化大 D. 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21世纪是“水的世纪”,人人都应节约用水,下列不属家庭节水的是( )
A.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 推广节水器具
C. 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D.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造成我国水资源时间上分布不均的直接原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季风气候 D. 地形地势
读下列漫画,完成问题。
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缺乏
B. 我国南方城市不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C. 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状况
D.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我国南水北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实现。读图,回答问题。
如今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京杭大运河又作为北上到达京津的输水通道,其调水水源主要来自( )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海河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是( )
A. 自北向南逐渐减少 B. 自西向东逐渐减少
C. 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D. 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
我国南水北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实现。读图,回答问题。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 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 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C. 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 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读长江流域以北、以南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以下措施,能有效缓解我国水土资源匹配不协调问题的是( )
A. 跨流域调水 B. 节约用水 C. 兴修水库 D. 保护水资源
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丙属于( )
A. 丰水带 B. 多水带 C. 平水带 D. 少水带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缺水严重的西北、华北地区。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由南向北经过的省区是( )
A. 川、陕、冀、京 B. 鄂、陕、冀、京
C. 鄂、豫、冀、京 D. 渝、鄂、冀、京
我国水资源缺乏,分布又很不均衡,而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水的需求却日益增加,使得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图是“中国水资源及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调节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 )
A. 修建水库 B. 大量开采地下水
C. 跨流域调水 D. 实施人工降雨
读我国近20年来导致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污染物类型构成扇形图,完成问题。
从污染物类型构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 )
A. 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 B. 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
C. 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 D. 生活污染和多类型污染
读“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该图反映出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 东多西少 B. 南多北少
C. 东南多,西北少 D. 夏秋多,冬春少
下列工程能够用于调节水资源时间变化的是( )
A. 南水北调工程 B. 引黄入晋工程 C. 节水改造工程 D. 三峡水利工程
如图是我国内蒙古高原某地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
A. 荒漠化 B. 盐碱化
C. 水污染 D. 过度开采地下水
能够缓解华北平原春旱的重大工程是( )
A. 葛洲坝工程 B. 沿海防护林工程
C. 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工程 D. 南水北调工程
读图完成问题。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学生能积极参与的是( )
A. 海水淡化 B. 节约用水 C. 修建水库 D. 人工降雨
我国江河多年来平均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在时间和空间的分配很不均匀。下列错误的是( )
A. 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B. 北纬40°附近的海河流域和华北地区供水充足
C.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D. 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完成问题。
占全国的百分比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水资源 80% 14.7%
人口 53.5% 44.4%
耕地 35.2% 59.2%
据图可知,我国( )
A. 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B. 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
C. 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D. 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工农业产品)和服务时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据此完成问题据测算,生产1kg肉类比生产1kg素菜所耗虚拟水更多。以下生活方式最节水的是( )
A. 私车出行的肉食者 B. 绿色出行的肉食者
C. 私车出行的素食者 D. 绿色出行的素食者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读南水北调图,完成下题。
(1)中国的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_水系的水调到缺水的______、______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东线利用我国著名的______河作为输水主干河道;中线从______上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从而解决______地区的缺水。三条线路中经过人口最稀疏的是______线方案。
(4)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______(合理、不合理)。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哪些具体的节水措施?(写出两点)①______②______。
读如图,回答问题。
图甲: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
图乙:我国北部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
(1)据图甲分析,我国南、北方地区相比,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小的是______(南方或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大的是______(南方或北方)地区。
(2)图甲中A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容易造成______灾害。
(3)图乙中水资源总量最少的地区是______。
(4)图乙中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是______地区,人为原因是______。
(5)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而修建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该工程______线方案起点在丹江口水库。
如图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的 40%,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春降水少,春旱严重。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淡水供应紧张。
(1)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资源主要来自______水系,该工程可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线是______运河,该输水线在山东省西部穿过______河。东线工程自南向北经过的平原依次是______、______,沿途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
(3)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
读“我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河流径流量的大小,表明我国水资源的多少。我国西部非季风区的河流比东部季风区河流数量______,径流量要______,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______。
(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河流数量比北方地区要______,径流量要______,这说明我国东部水资源的分布是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河流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_。
(4)大致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______,北方不足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如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A对,BCD错。
故选A。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日常生活中节水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掌握常见的家庭节水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21世纪是“水的世纪”,这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也表明水资源已经相当紧张,主要是人类利用的不合理和严重的污染造成的,因此需要我们从个人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用洗涤剂和清洁剂;污水处理、达标排放主要指的是企业用水,对污染以后的水要进行处理才可以排放。
故选D。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造成我国水资源时间上分布不均的直接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掌握季风气候对水资源分布的影响是解题关键。
【解答】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时间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造成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直接原因是季风气候,夏季风的特点是温和湿润,冬季风的特点是寒冷干燥。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解析】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故A叙述正确;
我国南方地区虽然水资源丰富,但南方地区的城市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故B叙述错误;
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矛盾,故C叙述正确;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故D叙述正确。
故选:B。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概况,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B
【解析】解:南水北调工程是从我国水量最大的长江调水,支援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京杭大运河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东线输水线路。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
考查南水北调的水源,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常见题目。
6.【答案】C
【解析】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故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牢记即可。
7.【答案】D
【解析】解: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根本目的是改变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不均匀的现状,以满足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的需要。不能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不是它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促进了地区资源分配、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了重大推动作用。依据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跨世纪的四大工程等知识来解答此题。
该题是热点问题,又是常考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了解该工程的建设目的和重要意义。
8.【答案】A
【解析】解:由图可知,我国水土资源匹配不协调。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是尽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故选:A。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结合水资源分布概况理解记忆。
9.【答案】C
【解析】解:根据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我国可分为缺水带、少水带、平水带、多水带和丰水带。图中丙位于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南部,属于平水带。故C正确。
故选:C。
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可分为缺水带、少水带、平水带、多水带和丰水带。
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径流带的分布,结合地图理解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湖北(鄂)、河南(豫)、河北(冀)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故选:C。
近几十年来,中国进行了多项跨流域调水工程;目前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中国最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本题考查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经过的省份,结合图示识记即可。
11.【答案】C
【解析】解: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把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弥补缺水地区的用水不足,跨流域调水是调节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
故选:C。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理解我国水资源和开发与利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同一时间,此地旱彼地涝;同一地区,此时旱彼时涝。这一切,对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2.【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生活污染占65.0%,工业污染占22.4%,其他占比较小,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我国的水资源环境污染已经十分严重,根据我国环保局的有关报道:我国的主要河流有机污染严重,并呈不断扩大才趋势,水源污染日益突出。大型淡水湖泊中大多数湖泊处在富营养状态,水质较差。另外,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局部地区的部分指标超标,污染问题每况愈下.由于一些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地面的坍塌和沉陷,地裂缝和海水入侵等地质问题,并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海洋的污染情况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东海污染量最重,唯有南海的水质还较好,但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该题考查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的来源,结合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的内容理解。
13.【答案】B
【解析】解:读图,数据显示我国北方大部分河流水量少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反映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的现状。
故选:B。
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读图理解答题即可。
14.【答案】D
【解析】解: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选项中的三峡水利工程就可以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问题,南水北调、引黄入晋可以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节水改造工程是在节约用水方面的措施。
故选:D。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
考查解决水资源利用中的工程措施,掌握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5.【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知,水井周围地区由草地变为沙地,说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周围地区土地沙化,故D正确。
故选:D。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结合图中信息理解读图即可,属于中等题。
16.【答案】D
【解析】解:国家为了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而实施的重大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该工程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的春旱问题。
故选:D。
依据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概况来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华北平原自然灾害的解决方法,理解解答即可。
17.【答案】B
【解析】解: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学生能积极参与的是节约用水,海水淡化、修建水库、人工降雨都超过了中学生的能力范围,B对,ACD错。
故选:B。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够理想,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有些地区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剧了用水的困难程度。
本题考查中学生的节水问题,要理解记忆。
18.【答案】B
【解析】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分布从时间上看,夏秋季丰富,冬春季欠缺。故A正确;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尤其是在北纬40度的近海流域和华北地区,供水严重不足。故B错误;
我国水资源从空间上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故C正确;
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故D正确;结合题意。
故选:B。
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考查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状况,结合课本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9.【答案】D
【解析】解:读表可得,我国北方地区人口较多,但水资源缺乏,故A错误;
我国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故C错误;
我国的南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我国的南方地区人地矛盾最突出,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我国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我国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我国的南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我国的南方地区人口多,耕地资源少,我国的南方地区人地矛盾最突出。据表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耕地、水资源和人口的分布,读图解答有效,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比较记忆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与耕地分布特点。
20.【答案】D
【解析】解:生产lkg肉类比生产lkg粮食所耗虚拟水更多,因此素食者比肉食者节约用水;私车出行比绿色出行消耗水多;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中国水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虽然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多达28000亿米3,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只有2100米3,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0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够理想,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有些地区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剧了用水的困难程度。
本题考查节约用水的方式,理解题干提供的地理信息答题即可。
21.【答案】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跨流域调水 长江 华北 西北 京杭运 汉江 华北 西 多 少 不合理 一水多用 及时关闭水龙头
【解析】解:(1)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把丰富的长江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共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其中东线从江都取水,利用我国著名的京杭运河向北输水到天津,中线从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调水,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在三条线路中西线经过的地区人口最稀疏。
(4)由图中饼形图可知,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少,所以我国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我国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
(5)日常生活中,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有:一水多用、及时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等。
故答案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跨流域调水;(2)长江;华北;西北;(3)京杭运;汉江;华北;西;(4)多;少;不合理;(5)一水多用;及时关闭水龙头。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把丰富的长江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利用我国京杭运河向北输水到天津,中线从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调水,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西线经过的地区人口最稀疏。
(4)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少,我国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
(5)日常生活中,我国要做到:有一水多用、及时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等。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南水北调工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此题综合性较强。
22.【答案】北方 北方 旱涝 西北地区 黄淮海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南水北调工程 中
【解析】解:(1)据甲图分析,我国南、北方地区相比,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小的是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大的是北方地区。
(2)图中A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年大部分降水集中于夏季,夏季降水占全年的75%左右,所以旱涝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非常不利。
(3)乙图中水资源总量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地区,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8%。
(4)乙图中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7%左右,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5)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该工程中线方案起点在丹江口水库。
故答案为:(1)北方;北方;(2)旱涝;(3)西北地区;(4)黄淮海;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5)南水北调工程;中。
(1)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小的是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大的是北方地区。
(2)图中A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非常不利。
(3)乙图中水资源总量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地。
(4)黄淮海流域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5)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该工程中线方案起点在丹江口水库。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所学知识点和图中的信息理解解答,此题综合性较强。
23.【答案】长江 空间 京杭 黄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 耕地 降水少且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 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较严重
【解析】解:(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调到严重缺水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该工程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线是京杭运河,该输水线在山东省西部穿过黄河。东线工程自南向北经过的平原依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沿途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3)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降水少且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人为原因是: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较严重。
故答案为:
(1)长江;空间;(2)京杭;黄;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耕地;(3)降水少且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较严重。
(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线是京杭运河,该输水线在山东省西部穿过黄河。东线工程自南向北经过的平原依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3)华北地区降水少且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污染较严重。
本题考查了南水北调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牢记即可。
24.【答案】少 小 东多西少 多 大 南多北少 长江 80%以上 20%
【解析】解:(1)我国河流径流量的大小,表明我国水资源的多少。我国西部非季风区的河流比东部季风区河流数量少,径流量要小,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河流数量比北方地区要多,径流量要大,这说明我国东部水资源的分布是南多北少。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河流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该河流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4)大致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不足20%,我国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布特点是地多水少,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布特点是水多地少。
故答案为:(1)少;小;东多西少;(2)多;大;南多北少;(3)长江;(4)80%以上;20%。
(1)我国西部非季风区的河流比东部季风区河流数量少,径流量要小,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河流数量比北方地区要多,径流量要大,我国东部水资源的分布是南多北少。
(3)我国河流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
(4)大致以长江流域北界为界,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不足20%。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解答,牢记即可。
第1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