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8-24 20:2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拨中学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编写人:李晓东 审核人: 使用时间:
课 题 第1课 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识记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认识其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和后果。列举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 《南京条约》的条款以及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学习难点 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阅读课文,完成导学提纲中的内容,并在课本上勾画出重要的内容。)鸦片战争(第一次)(1840-1842年)爆发背景和原因背景: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形势 西方: 中国: 根本原因 (2) 直接原因: ①从18世纪中期起,英国向中国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从中国购买生丝、茶叶和药材。在两国的这种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 地位。②为了扭转 ,英国违背 ,向中国走私 。掠走中国大量 ,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健康。面对鸦片在中国的泛滥,两广总督 等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1839年6月, 在 海滩当众销毁大量鸦片。英国政府闻讯,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经过: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国军舰40多艘驶进 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英军见林则徐在广东戒备森严,就沿海北犯,到达天津白河口。直隶总督琦善同英军谈判,向英军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清政府一定惩治林则徐。不久,英军撤退。第二阶段( ---- 年):英国为给清政府施加更大压力,于1841年初英军扩大侵略战争,直接威胁广州,强占了 ,又攻占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1842年,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结果:失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主观: 。 失败原因
客观:英国 。根本原因: 。签订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危害《南京条约》割地破坏了中国的 主权,开了 的先例赔款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 ,阶级矛盾尖锐开埠打开了 门户,便利了资本主义 ,破坏 权议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 权附件《五口通商章程》 破坏了中国 自主权;扩大侵华利益;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虎门条约》影响① 遭破坏,由独立变为 。②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 和 ,被迫纳入世界市场。③冲击中国的 经济,被迫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1、认真阅读课本第1—5页,用蓝色或黑色笔独立完成课前预习,并用红笔在书中画出相关知识要点。
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分组展示总结板书:复习巩固检测达标 1、中国与英国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激烈冲突并走向战争呢?2、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勇杀敌、浴血抗战,涌现出了关天培、陈化成等一大批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可鸦片战争最终还是以清政府的彻底失败宣告结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3、你想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及其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吗?4、《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的理解【知识梳理】(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感知知识的整体性) 鸦 片 战 争走私鸦片背景: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目的: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危害: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虎门销烟背景: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时间:1939年3月措施:明察暗访,缉拿烟贩,强行收缴鸦片结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意义: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直接原因: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时间:1840年2月-1842年8月结果:清政府求和,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 内容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赔款2100万元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关税商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影响: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选择题
1.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
A.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  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C.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  D.维护清朝的统治
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1839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
B.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
C.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
D.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
3.下列不属于中国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5、“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6、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嘉庆皇帝和大臣孙玉庭的一段对话。
嘉庆问:“英国是否富强?”
孙玉庭答:“彼国大于西洋诸国,因此是强国;至于富嘛,是由于中国富彼才富,富不如中国。”
嘉庆:“何以见得?”
孙玉庭:“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然后转手卖给其他小国。如果我们禁止茶叶出口,则英国会穷得没法活命。”
嘉庆:“哈哈哈哈……”
孙玉庭:“嘿嘿嘿嘿……”
材料二:军事上,明末清初已引进并使用西方大炮。但后来,为了使八旗兵弓马的“技术特长”不致失传,清政府废用大炮等武器,恢复大刀、长矛、弓箭等冷兵器。水兵仍是帆船,以致西方的火枪大炮到这时被看成了妖术,军舰则被视为怪物。在鸦片战争中,广州守将对付英国人用的是“驱邪”的马桶、秽物等。
阅读上面材料,分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况鸦片的主要危害。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3)以上材料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的品质?
(4)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