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辛亥革命
探究预习提纲: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并概括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历史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文,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了解孙中山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史料支持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辛亥革命。通过了解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及其革命纲领,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通过了解中华民国建立前后的斗争历程,进一步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 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方法〗
网络平台教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问题教学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亮点
1.网络平台教学,知识容量大。
2.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比较适合学生的课堂活动,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比较自然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
3.根据初中学生具有好胜和集体荣誉感强的特点,课堂采用小组竞赛形式,大部分问题的回答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学习自觉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4.讲述历史小故事和问题竞答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中华民族在20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看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做是它最终结出的硕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来看,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是为近代化留下了虽然菲薄却又极其珍贵的物质遗产,维新派的历史功绩则是为近代化留下了虽然昙花一现却影响深远的政治遗产。这样,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的艰难和曲折,成为呼唤辛亥革命到来的社会要求和强大动力,而早期近代化的最初成果,则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本课共有三目,分别是“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都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本课的主线:准备――爆发――结果。
学情分析
1.这是网络班教学的尝试,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信息技术较强,学生平时喜欢竞争,民主气氛较浓,又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八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本课根据课标的要求有两个层次:一是知识层次,二是运用层次。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对知识层次的东西已基本上能自己解决,像“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这个要求,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中提供的各种历史信息,学会自主学习。而对于“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个第三层次的目标,则可让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探究的方式去实现。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学习小组的解说、讨论活动,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习体会,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3.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播放有关音像资料,创设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或引起学生共鸣。教师就有关问题启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真正有感而发,最后达成共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采用小组为单位,竞争回答课堂提问,以积分的形式评出本课“最佳学习小组”,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误区分析
1.基础知识误区。
课程标准只要求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不要增加更多内容,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
本课常见的错误就是史实模糊,历史概念不清。如容易混淆兴中会与同盟会的含义、辛亥革命与武昌起义的含义,封建帝制的结束与封建制度的结束也是不同的。历史基础知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掌握知识是提升能力的前提。
2.方法误区。
教学目标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过程与方法误认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的教学过程和运用的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制定过于拔高、过于笼统。
课前准备
1.学生按小组收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有关故事(可根据课文内容的先后顺序,各小组抽签分别准备)。
2.教师提出思考题: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这个思考题是各个小组都要准备的,并且要尽量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史料。
3.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书籍名称等查找资料的途径。
4.学生课前明确分工,选出组长、发言人,主动查找资料,收集图片、照片、音像资料、文字资料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解说词、制作课件等。组内交流,以便于上课时,能快捷调出所用资料;同时,要设计多种表达方式来归纳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编演历史剧小品。
5.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分配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从中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教学过程〗
〖教案点评〗
“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要求且易于操作。
教学设计依据历史课标来重新整合学习内容,按照初中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即从创设情景感受历史,到探究原因分析历史,再提升认识评价历史的问题探究式学习,学生在这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去了解辛亥革命,培养分析、归纳、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思维能力,并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一往无前”“再接再厉”的精神所感动,使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新课程要求的历史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教学设计的突出之处是利用网络平台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提供大容量资料的优势,向学生展示有关辛亥革命的各种历史材料,以学习小组进行议论、辩论并派代表陈述交流本组对辛亥革命的看法,能很好地解决“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一教学难点问题,又显示了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服务的良好前景,为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提供了范例,值得肯定。但是,如果能把辛亥革命设计为更具开放性的问题,如“辛亥革命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辨,对于突破思维定势、拓展思路、培养创造性思维则效果更好。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课程标准〗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学生看书列提纲,把握全课知识结构;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公车上书”;通过收集资料、介绍资料了解严复及其译著《天演论》;通过观看录像、合作探究、历史短剧表演了解戊戌变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难点 如何让学生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大背景下,维新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一样,在推动中国近代化步伐的同时,更承担了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之道的历史使命。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维新变法运动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的政治思想传统,同时又对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起了良好的思想启蒙作用。
本课按照事件的兴起、发展、高潮和结局这一线索分三个子目进行了介绍:“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运动序幕;“警世洪钟《天演论》”――推动了运动的发展;“短暂的百日维新”――是运动的高潮。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初步具备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教师准备
1.收集《走向共和》《近代春秋》的音像资料,“公车上书”后社会反响的文字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3.指导学生准备戊戌变法历史短剧。
学生准备
收集维新派推动变法运动发展的活动资料,以及有关严复和《天演论》的资料。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案点评〗
本教学设计充分地体现了历史课改理念,有以下几处亮点:
1.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起引导、组织作用。本课要求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都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是由学生自己得出。
2.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如看书、讨论、收集资料、介绍资料、分析资料、编演历史短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多种能力。
3.注意情感教育的渗透。通过多媒体展示形象的历史画面、学生表演历史短剧创设浓厚的历史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第12课 社区历史小调查
――学习与探究之二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历史课要贴近社会、关注现实的新课程理念出发,培养学生探索、搜集、调查和分析与自己切身相关的社会人文现象的能力。通过对社区历史,特别是对姓氏、籍贯、移民等这些与深圳城市特色相关问题的调查,形成对社区历史渊源、文化特色、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探究、分析、展望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各种途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社会历史资料的学习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技能和强化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并在调查探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土(社区)历史文化现象的了解,培养学生不但要爱国同时也要爱乡、爱家的观念;通过对深圳特区历史的探究,树立理性、科学地看待移民文化的学术精神,认同形成“来自全国各地的开拓者共创深圳特区繁荣”的观念;在社区的调查行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品质。
〖活动准备〗
1.按班级同学姓氏或籍贯分组,查阅整理各姓氏源流及历史人文资料;
2.调查班级同学籍贯地的分布及迁居深圳的原因、职业分布等;
3.了解比较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移民的原因、流向、特点;
将上述调查结果整理成可供演示的文本材料。
(以上活动准备由学生在课外完成)
〖活动过程〗
1.导入
放映反映客家人历史文化的录像片(或幻灯片),以客家人举族南迁的史实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引出本活动的主题:
社区“姓氏、籍贯、移民”情况的调查
2.展示有关姓氏源流的调查成果
学生活动
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分组介绍班级同学各自姓氏的历史人文情况(来历、迁徙、分布、家族名人、籍贯地等)
教师活动
对学生展示的资料进行质疑(可鼓励同学一同质疑)、归纳、评价。
3.讨论姓氏文化对生活的影响
学生活动
谈对家族、血缘、祖籍地的看法和感受,以切身的事例说明姓氏文化对生活的影响,并表达对自己姓氏、家族的感情。
教师活动
引导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
4.了解统计班级同学的籍贯地分布情况及迁居深圳的原因
学生活动
将班级同学的籍贯地分布情况及移居深圳的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并根据统计情况与中国历次大移民的情况进行对比,再得出结论性的评述。
(此活动环节可考虑邀请学生家长谈他们移民深圳的原因和在深圳创业的历史)
教师活动
协助、指导学生的统计,并根据上述活动的内容,发掘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熟悉的,可供深入、扩展的探究性学习课题。
5.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开发出新的探究性课题
课题探究方向:
深圳“新客家”现象――深圳新移民祖籍地的人文特征、新移民的社区活动、行业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等。
6.交流调查研究方法、落实课题的承担任务
学生活动
有调查经验的同学谈自己调查研究的方法及调查过程中是如何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
教师活动
归纳、完善学生调查研究的方法,赞扬在调查过程中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并强调这种精神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将上述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精神运用于新的探究性课题中。
〖活动拓展〗
师生共同创建“新客家”专题学习网站。
网站建设宗旨:以对姓氏、籍贯、移民等文化现象的探究性学习为契机,以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为背景,让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下,从客家人文历史的发源、改革开放后深圳“新客家”移民浪潮的出现、新老客家共创特区繁荣,以及移民文化的发展趋向等方面,来整合各学科知识和社会文化资源,为学生探究、关注、展望本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构筑交互性学台,加强学生课堂联系现实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养成学生积极投身社会生活、亲身体验实践过程,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分析、富有情感的学习方式。
〖教学活动过程实录〗
班级:
时间:
师:先给大家看一样东西(出示钟氏灯笼),你们知道这是谁家的灯笼吗?
生:是钟同学家的!
师:为什么?
答:因为灯笼上有钟姓,我们班姓钟的只有钟同学。
师:看来我问得太简单了。不过简单之中,却有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作为社会人都有一个符号――姓氏。姓氏包含了许多历史的信息,姓名不但能区别不同的个体,而且还能区别人的血缘、家族,甚至是生活地域。
前一段时间,为了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对各自的姓氏源流和籍贯地等作了一些探究和调查。现请两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他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好不好?(生齐答:好!)听完他们的介绍后,你们可以向他们提出质疑。
张姓同学:大家好。很荣幸在这里介绍我的张姓。张是左右结构的汉字,“弓”旁。相传黄帝的第五子――挥,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弓箭,于是黄帝便命挥为督造弓箭的“弓长”,“弓长”合在一起便是“张”,这就是张姓的来历。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中国最早发明家的后代!弓箭的发明,是工具进步的一大飞跃,请大家看看我祖先的高科技产品――各式各样的弓箭。张氏的“郡望”是――清河,所以有“天下张氏出清河”之说。祠堂号“百忍堂”,说明了张氏祖先希望后代凡事要忍,以和为贵。张氏家族的名人古代有张良、张衡、张之洞等,现代有张学良,还有我最喜欢的歌星张惠妹等。我们为“张”氏而骄傲!
生:请问:为什么说弓箭的发明是工具进步的一大飞跃?
张:在弓箭发明以前,人们捕获猎物或和敌人搏斗都是近身的,但是弓箭的发明大大延长攻击距离,既减少了伤亡,又提高了效率。所以说是工具进步的革命性飞跃。
生:你在表中把“张之洞”列为古代名人,这是错误的。他是近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张:哦!是我搞错了,谢谢你的指正!(师生鼓掌)
师:好,接下来有请韩姓同学。
韩姓同学:“张”姓是以职务为姓,而我的姓氏却是以国为姓――姓“韩”。(放幻灯片并逐片解说)我们的家族有许多名人,如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汉代名将――韩信,唐代文学家――韩愈。下面请看我祖先的光辉形象。(放图片)
我的祖籍地在河南新野,虽然我对那里不熟悉,但是我还是从我爷爷口中听到许多关于河南新野的故事。这是“汉议事台”――我们新野标志性古建筑。
欢迎同学们提出问题。
生:刚刚你讲了新野的“汉议事台”,能不能讲讲它的来历?
韩:汉议事台就是东汉末年的一些政治家们商议大事的地方。
生:为什么你的姓是以“国”为姓?
韩:因为战国七雄里面有一个韩国,它是春秋时晋国分成的三个诸侯国其中之一,那时的韩国人,大多就以“韩”为姓。
生:《三国演义》中多次提到新野,你能不能讲讲有关新野的故事?
韩:有“火攻博望坡”和“火烧新野”,是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协助刘备指挥的第一场战役。
师:通过两位同学对自己姓氏调查的介绍和回答质疑,增加了我们许多姓氏的知识。下面我们根据上述介绍,归纳出姓氏有哪些来源。
生:“张”是以官职为姓。
生:“韩”姓是以国名为姓。
师:(完善修正同学们的归纳,并形成板书):
姓氏主要来源:以职业(务)为姓
以地名为姓
师:姓氏的来源很复杂,但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两种。我想问一下,当决定你姓什么的时候,你的家长有没有跟你商量?生:不商量!一般来说,姓氏是事先注定的,也就是说你还没有出生,就注定了要跟父母姓。
师:这是为什么?
生:是血缘的关系。
师:那么,你热爱你的姓氏吗?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历史课要贴近社会、关注现实的新课程理念出发,培养学生探索、搜集、调查和分析与自己切身相关的社会人文现象的能力。通过对社区历史,特别是对姓氏、籍贯、移民等这些与深圳城市特色相关问题的调查,形成对社区历史渊源、文化特色、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探究、分析、展望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各种途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社会历史资料的学习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技能和强化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并在调查探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土(社区)历史文化现象的了解,培养学生不但要爱国同时也要爱乡、爱家的观念;通过对深圳特区历史的探究,树立理性、科学地看待移民文化的学术精神,认同形成“来自全国各地的开拓者共创深圳特区繁荣”的观念;在社区的调查行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品质。
〖活动准备〗
1.按班级同学姓氏或籍贯分组,查阅整理各姓氏源流及历史人文资料;
2.调查班级同学籍贯地的分布及迁居深圳的原因、职业分布等;
3.了解比较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移民的原因、流向、特点;
将上述调查结果整理成可供演示的文本材料。
(以上活动准备由学生在课外完成)
〖活动过程〗
1.导入
放映反映客家人历史文化的录像片(或幻灯片),以客家人举族南迁的史实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引出本活动的主题:
社区“姓氏、籍贯、移民”情况的调查
2.展示有关姓氏源流的调查成果
学生活动
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分组介绍班级同学各自姓氏的历史人文情况(来历、迁徙、分布、家族名人、籍贯地等)
教师活动
对学生展示的资料进行质疑(可鼓励同学一同质疑)、归纳、评价。
3.讨论姓氏文化对生活的影响
学生活动
谈对家族、血缘、祖籍地的看法和感受,以切身的事例说明姓氏文化对生活的影响,并表达对自己姓氏、家族的感情。
教师活动
引导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
4.了解统计班级同学的籍贯地分布情况及迁居深圳的原因
学生活动
将班级同学的籍贯地分布情况及移居深圳的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并根据统计情况与中国历次大移民的情况进行对比,再得出结论性的评述。
(此活动环节可考虑邀请学生家长谈他们移民深圳的原因和在深圳创业的历史)
教师活动
协助、指导学生的统计,并根据上述活动的内容,发掘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熟悉的,可供深入、扩展的探究性学习课题。
5.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开发出新的探究性课题
课题探究方向:
深圳“新客家”现象――深圳新移民祖籍地的人文特征、新移民的社区活动、行业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等。
6.交流调查研究方法、落实课题的承担任务
学生活动
有调查经验的同学谈自己调查研究的方法及调查过程中是如何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
教师活动
归纳、完善学生调查研究的方法,赞扬在调查过程中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并强调这种精神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将上述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精神运用于新的探究性课题中。
〖活动拓展〗
师生共同创建“新客家”专题学习网站。
网站建设宗旨:以对姓氏、籍贯、移民等文化现象的探究性学习为契机,以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为背景,让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下,从客家人文历史的发源、改革开放后深圳“新客家”移民浪潮的出现、新老客家共创特区繁荣,以及移民文化的发展趋向等方面,来整合各学科知识和社会文化资源,为学生探究、关注、展望本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构筑交互性学台,加强学生课堂联系现实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养成学生积极投身社会生活、亲身体验实践过程,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分析、富有情感的学习方式。
〖教学活动过程实录〗
执教:胡江平
班级:深圳市东湖中学初二(8)班
时间:2002年11月6日
师:先给大家看一样东西(出示钟氏灯笼),你们知道这是谁家的灯笼吗?
生:是钟同学家的!
师:为什么?
答:因为灯笼上有钟姓,我们班姓钟的只有钟同学。
师:看来我问得太简单了。不过简单之中,却有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作为社会人都有一个符号――姓氏。姓氏包含了许多历史的信息,姓名不但能区别不同的个体,而且还能区别人的血缘、家族,甚至是生活地域。
前一段时间,为了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对各自的姓氏源流和籍贯地等作了一些探究和调查。现请两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他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好不好?(生齐答:好!)听完他们的介绍后,你们可以向他们提出质疑。
张姓同学:大家好。很荣幸在这里介绍我的张姓。张是左右结构的汉字,“弓”旁。相传黄帝的第五子――挥,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弓箭,于是黄帝便命挥为督造弓箭的“弓长”,“弓长”合在一起便是“张”,这就是张姓的来历。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中国最早发明家的后代!弓箭的发明,是工具进步的一大飞跃,请大家看看我祖先的高科技产品――各式各样的弓箭。张氏的“郡望”是――清河,所以有“天下张氏出清河”之说。祠堂号“百忍堂”,说明了张氏祖先希望后代凡事要忍,以和为贵。张氏家族的名人古代有张良、张衡、张之洞等,现代有张学良,还有我最喜欢的歌星张惠妹等。我们为“张”氏而骄傲!
生:请问:为什么说弓箭的发明是工具进步的一大飞跃?
张:在弓箭发明以前,人们捕获猎物或和敌人搏斗都是近身的,但是弓箭的发明大大延长攻击距离,既减少了伤亡,又提高了效率。所以说是工具进步的革命性飞跃。
生:你在表中把“张之洞”列为古代名人,这是错误的。他是近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张:哦!是我搞错了,谢谢你的指正!(师生鼓掌)
师:好,接下来有请韩姓同学。
韩姓同学:“张”姓是以职务为姓,而我的姓氏却是以国为姓――姓“韩”。(放幻灯片并逐片解说)我们的家族有许多名人,如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汉代名将――韩信,唐代文学家――韩愈。下面请看我祖先的光辉形象。(放图片)
我的祖籍地在河南新野,虽然我对那里不熟悉,但是我还是从我爷爷口中听到许多关于河南新野的故事。这是“汉议事台”――我们新野标志性古建筑。
欢迎同学们提出问题。
生:刚刚你讲了新野的“汉议事台”,能不能讲讲它的来历?
韩:汉议事台就是东汉末年的一些政治家们商议大事的地方。
生:为什么你的姓是以“国”为姓?
韩:因为战国七雄里面有一个韩国,它是春秋时晋国分成的三个诸侯国其中之一,那时的韩国人,大多就以“韩”为姓。
生:《三国演义》中多次提到新野,你能不能讲讲有关新野的故事?
韩:有“火攻博望坡”和“火烧新野”,是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协助刘备指挥的第一场战役。
师:通过两位同学对自己姓氏调查的介绍和回答质疑,增加了我们许多姓氏的知识。下面我们根据上述介绍,归纳出姓氏有哪些来源。
生:“张”是以官职为姓。
生:“韩”姓是以国名为姓。
师:(完善修正同学们的归纳,并形成板书):
姓氏主要来源:以职业(务)为姓
以地名为姓
师:姓氏的来源很复杂,但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两种。我想问一下,当决定你姓什么的时候,你的家长有没有跟你商量?
生:不商量!一般来说,姓氏是事先注定的,也就是说你还没有出生,就注定了要跟父母姓。
师:这是为什么?
生:是血缘的关系。
师:那么,你热爱你的姓氏吗?
生:热爱!因为这是家族和血缘的标志。
师:我们现在用一个包含你姓氏的成语,来表达对自己姓氏的热爱,好吗?(众生:好!)
钟同学: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就是说钟氏一个个都是正直、刚强的英雄好汉。
李同学:张冠李戴。不要把张的帽子戴到李的头上去了,就是说我们李家的人做事是有规有矩的。
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师:你姓“王”还是姓“寇”?
王:当然姓“王”,“王”是尊贵的象征。
师:“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一种旧的历史观点,但是“寇”姓历史上也出过名人,谁能说出其中一个?
生:寇准,是北宋时期的爱国将领。
雷同学:“如雷贯耳”“春雷滚滚”“雷声震天”。
师:啊!我差点要捂耳朵了,“雷”姓是小姓,但声音却很响,有什么含义?
生:雷声催人奋进,提醒我们不但要努力学习,还要出人头地,声名远扬。
师:好!你人小志气大。在实际行动中可千万不要“雷声大,雨点小”哦。(众笑)
林同学:不管你姓“雷”也好,姓“钟”也好,所有的姓氏都包含在我的“林林总总”之中。我们林姓包容性强、目光远大,比如有“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师:大家不但用成语表达了对自己姓氏的热爱之情,又从中演绎出对自己激励的含义,这很好!树有根,水有源,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和启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己的姓氏呢?
姓氏时刻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由此产生的姓氏文化又影响我们的生活,大家能不能以自己切身经历和体会,谈谈姓氏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陈同学:我们老家的村子只有“陈”“杨”两个大姓,所以在学校里同学们不是姓“陈”就是姓“杨”。后来来了一个姓“黄”的插班生。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姓“黄”,又是外地人,所以大家都歧视他,经常捉弄、嘲笑他。老师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就跟我们讲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还说这位姓“黄”的同学说不定与黄继光有血缘关系呢。从这以后大家对这位姓“黄”的同学都很敬佩,说他是黄继光的后代。
师:看来那位“黄”姓的同学是沾了家族名人的光咯。在乡村大姓歧视小姓的现象确实存在,这种狭隘的姓氏观念,是我们要摒弃的。所幸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现象是越来越少了。在我们深圳,就不存在这种现象,这说明了开放地区的文化包容性。
方同学:小学时我从老家转学到深圳,在新学校我一个同学都不认识,刚好班上有位同学和我同姓“方”,她就很主动地跟我聊天,就好像老朋友一样。
师: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碰到一个同姓的人,特别容易沟通,这也是常见现象。这表明了中国人有较强的宗族观念。
林同学:我妈妈单位有个年轻人,他姓“卞”,就是“下”字上面加一点,因为我妈妈单位就他一个年轻人,而且就他一个姓“卞”,因此大家就叫他小“卞”。叫的人无意,听的人有心,常弄得小卞非常难堪,最后只好求大家别叫他小卞(便)了。(众笑)
郑同学:我父亲厂里有个姓“康”的师傅,我们经常叫他“康师傅方便面”呢。
师:看来姓氏有时会带来一点小麻烦。
郑同学:我觉得我们姓“郑”是最吃香的,比如,副班长或副厂长,如果他姓“郑”的话,大家就会叫他“正”班长,“正”厂长。
师:这是占了姓氏的便宜。
钟同学:姓很重要,有时同班同学同名不同姓,如果叫“小华”两个都会应你,所以必须加上一个姓,才分得开。
王同学:我看过一些民俗资料,说过去女子在嫁人之后,不能用自己的名字,只能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丈夫的姓,称之为“某某氏”。假如这个女子姓“洪”,她丈夫姓“希”,大家想想,她应该叫什么?
生齐说:希洪氏(西红柿)。(笑)
师:这个例子很有趣。
沈同学:大家都知道我姓“沈”,总喜欢把我与笑星沈殿霞相提并论。沈殿霞虽然在香港大紫大红,可是她的体形怎么可以和我的苗条身材比呢?(众笑)何况我们沈家的名人还不止沈殿霞一人,比如在明朝就有写《梦溪笔谈》的科学家――沈括。(掌声。)
师:大家很踊跃地谈了姓氏在我们生活中的有趣现象,但是姓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它对生活的影响要比我们刚刚说到的深远得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继续探究。
讲到姓氏就难免要涉及与姓氏有关的概念――“郡望”和“籍贯”,比如开始时“张”姓同学就说张氏的“郡望”(姓氏起源地)是在?
众生:清河郡。天下“张”姓出清河。
师:我们班还有几个姓“张”的同学。我想问一下张驰同学,你填写个人资料时,在“籍贯”一栏,你是填“山东清河”吗?
张同学:不是,填福建三明。
师:也就是说你的远祖在山东的清河,你的近祖在福建的三明,而你现在又跟随父母定居在深圳。那么,这是一种什么过程呢?
众生:迁移。移民。
师:如果一个姓氏固守在一个地方的话,是不会进步发展的,也就不会有今天丰富多彩的姓氏文化,所以每个姓氏都有不间断地迁移的历史。在我们学过的中国历史中,就提到过几次规模比较大的移民高潮。哪位同学能归纳一下相关的史实?
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止原六国的贵族联合起来复辟造反,就把他们赶到东南沿海最偏远的地方。
师:准确地讲是迁往岭南的越族地区。
王:西晋后期的永嘉年间,许多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北方战乱,北方的汉族大家族为了躲避战乱,举族南迁。这就是南方客家先民的由来。
周同学:唐以后的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黄河流域战乱不断,北方的百姓再次大规模南迁避祸。
师:这是中国古代几次著名的移民大潮。再看近代,随着清政府放宽了对百姓的出国限制和海外殖民地的开发,很多中国人到东南亚,甚至远涉重洋到美洲去谋生。这些到国外谋生的中国人被称为什么?
生:华侨。
师:这是中国近代较大规模的移民潮。讲到移民,我就想到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我们来看深圳人口增长图(放幻灯片),大家可以看到,建立深圳特区以前,原宝安县人口只有30多万人,到90年代初增长至300万人,据去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深圳的人口已达到700多万。短短20余年,深圳人口急剧增长了20多倍,显然这又是?
生:移民的结果。是中国现(当)代大规模的一次移民高潮。
师:我们把前面所提到的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几次移民高潮来对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迁移的方向都是向南。
生:还有南迁的作用是相同的,都为迁移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师形成板书):
生:不同的是:古代几次移民高潮的形成是被动的。或被政府强制迁移(如秦);或躲避战乱(如晋、五代十国)。近代华侨出国和现代移民深圳的高潮出现则是主动的,这是因为迁移地的大规模经济开发,为移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
师:对!其实我们43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能相聚在同一班级,就是现代移民现象的一个缩影。为此我们班的小吴和小邓同学曾经对班级同学的家庭移居深圳情况做了调查,并写了调查报告。下面请她们把调查报告给我们演示一下。(师生鼓掌)
小吴:(演示调查文稿)这是我和小邓合作的“班级同学姓氏、籍贯和移民情况的调查”,请看这些表格。我们调查的项目分“班级同学的姓氏比例”“迁居深圳的原因”“祖籍地”以及“郡望”等。我们班有43名同学,一共有27个姓,而且各姓氏的比例都不大,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这正反映了我们深圳这个城市的移民特色。
我们班有外省籍的同学8位,占了班级人数的19%,他们分别来自湖南、福建、山西、四川、安徽五省。广东籍的同学有35位,占了班级人数的81%,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以广东籍为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广东籍的同学中只有2位是深圳原住居民,而有19位同学来自潮汕地区,占了班级人数的44%,如果按籍贯地来划分的话,潮汕籍同学的比例是最大的。
大家再看班级同学的家庭迁居深圳原因的调查结果:经商的占62%、打工的占19%、工作调动的占14%、原居深圳的占15%。为什么经商的家庭会那么多呢?我们认为与前面所讲的班级同学籍贯分布有关联,因为我们班同学的家庭大多来自潮汕地区,潮汕人有经商的传统,我们所处的社区又是商业区,因此经商的家庭就多了。谢谢!
师:小吴和小邓的调查报告多次提到了“潮汕籍”这个概念,请问你们是如何界定“潮汕籍”这个概念的?
邓:“潮汕籍”是个传统的概念,指的是讲潮州话,分布在粤东沿海地区的居民。
师:他们的调查报告做得非常好!我这里也有一个和她们的调查报告相印证的数据资料(放“东湖中学初二年级潮汕籍学生数比例图”幻灯片),根据初二年级各班同学的调查汇总,全年级共有696位学生,其中潮汕籍学生有423位,占年级学生总数的47%,与我们班的比例基本相符。我们学校是按社区划片招生的,每个学生的后面都有一个家庭,这个数据表明了我们社区人口构成的什么特点?
生:潮汕人居多。
师:深圳有句俗语“宝安人的土地,潮汕人的市场”,可见潮汕人在深圳商业领域的影响。今天我们是想在姓氏、籍贯、移民等问题调查的基础上开发出下一阶段探究性学习的课题。请大家讨论一下,有哪些我们最熟悉的、最能反映我们社区的历史和特色的课题可供我们进一步开放探究?
生:(讨论后)我们社区是商业区,又以潮汕人居多,把“我们社区的潮汕人”作为我们调查探究的课题,大家看怎么样?
生:这个课题好,是身边的历史,能反映我们社区的特色。
生:我们大多是潮汕人,最熟悉情况,能调查到最真实、最生动的资料。
师:同学们的意见如何?
众生:同意!(鼓掌通过)
师:这是个好课题!要对这个课题进行探究,首先得通过调查掌握第一手的材料。调查如何进行?我们再请小吴同学来跟我们谈谈她的调查经验,看看能不能给我们以启发、借鉴。(同学们鼓掌)
吴:首先应明确课题的范围和要求,设计出调查项目,再根据调查项目逐项开展调查。调查完成后,对重点资料要核实,不要有错。然后将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最后写成报告。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课题组的同学还要注意合理分工、团结合作。
师:小吴和她的合作伙伴的调查研究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据我了解,你们在调查中碰到一些困难,有些同学不是很爽快地与你配合,或者他的确不知道家庭的情况,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吴:我们一方面做思想工作,一方面通过其他同学了解。如果这些办法都不灵,我们还有一招,争取到了教务处的支持,查学籍档案。
(教师形成板书):
调查研究方法:
师:我们确定了以“我们社区的潮汕人”作为社区历史调查的主题,我们还从同学那里学到了调查研究的方法,如何设计我们的调查项目呢?要设计好调查项目,我们必须对潮汕人要做一些基本的了解,也就是说我们来给生活中的潮汕人画画像。你们心目中的潮汕人是什么样子?
生:在我印象中潮汕人敢闯、敢拼。
师:请说具体一点。
生:潮汕地区人多地少,有向外发展的传统,在陌生的环境里,没有敢闯、敢拼的精神是不行的。
师:潮汕人有句豪言壮语――
潮汕籍学生:(用潮汕话齐说)爱拼才会赢!
师:他们往外发展主要从事什么行业呢?
生:以经商为多。
师:经商单靠敢闯、敢拼是不够的。
生:潮汕人勤劳、吃苦,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成功的大老板特别多。(自豪地)比如说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就是我们潮汕人。
生:他们还很团结。有人经商成功了,就拉上乡亲一起干,在我们学校附近的田背四路的灯饰、建材一条街,几乎都是潮汕人开的商铺。
师:在深圳有这么一句话“宝安人的土地,潮汕人的市场”。潮汕人作为一个外来群体能够在深圳商业界大有作为,除了上述这些主观因素外,在客观上,也体现了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我们谈了潮汕人的优点,能不能谈谈他们的缺点呢?
生:潮汕人很迷信。
师:这确实是潮汕人的普遍行为,我们去潮汕人的聚集区――东乐花园家访时,很容易辨认出潮汕人的家门,因为他们的家门都有共同的特征。
生:有八卦镜、避邪草。还有烧香的香台。
师:当然信仰自由是公民的权利,但在楼道上烧香可要注意防火安全哟,再说烟雾缭绕地烧香也容易污染小区的环境。
生:计划生育没做好。有多子多福的思想。
潮汕籍女生:还重男轻女。
师:能举例说明吗?
生:我家有个哥哥,平时我妈对我哥都好过于我。如果我与哥有争执,不对的总是我。
师:看得出来,你很委屈。
生:潮汕人爱打架,而且打群架。
师:刚刚讲到潮汕人很团结。这个团结用在创业上,是优点;但用在打群架上,那就不能提倡了。
生:主张“棍子底下出孝子”。很少过问我们的学习情况。
师:这是教育方法不当,对你们的学习也不够关心。这里我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潮汕人的原籍地区文化教育是很受重视的,从古到今涌现了许多的文化名人。移居深圳的潮汕人大多数都经商,平时很忙,有可能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前些时候《深圳商报》有好几个版面就是讨论了“赚钱重要还是教育子女重要”这个问题。看来,这是我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了。
我们讨论了潮汕人的优点和缺点,虽然有些看法不够全面,甚至失之偏颇,但我们基本上勾勒出了潮汕人的漫画像。这些潮汕人的有趣特点,为我们完成“我们社区的潮汕人”这个课题做了很好的铺垫,我们从中可以细化出一些调查项目(或者是说子课题)。比如讲:
敢闯、敢拼、精明、团结是潮汕人的“性格特征”;
人多地少是潮汕人向外的“迁移原因”;
潮汕人善经商,且行业经营的项目、地域成行成市,可以调查他们的“经营特色”或“行业分布”;
从潮汕人有勤劳、吃苦,坚忍不拔的表现,了解他们艰辛的“创业历史”。
我们的父辈可能迷信,可能重男轻女,可能忽视对你们的教育,但是他们确实敢拼,他们能有今天,不容易!这点大家能理解吗?
生:(大多数)理解。
师:潮汕人是深圳新移民中的优秀群体之一,但我们不能无视他们的缺点,因为这些缺点会影响潮汕人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我们通过对这些不良因素的调查,提出解决的办法和今后潮汕人的“发展方向”,将会有很好的学习效益和社会效益。
(教师形成板书):
师:(小结)今天我们在对姓氏、籍贯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特点、特别是我们社区的特点,开发出我们下一阶段探究性学习的课题“我们社区的潮汕人”及课题的调查项目,即潮汕人的:迁移原因、性格特征、经营特色、行业分布、创业历史和发展方向等。看来,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它就在我们身上,如果我们留意它、探究它,就会发现它丰富的内涵,同时得到深刻的启示。
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承担课题任务,你们可以2~3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组,先定调查项目,列出调查提纲,分工合作完成任务。你们可以请老师、家长或者各行各业的人士作为你们的导师,指导你们完成课题。
我期待着你们的成果出现!
〖教案点评〗
该节学习与探究活动抓住深圳是一座现代化移民城市这一特征,匠心独具地设计了“姓氏、籍贯、移民”课题,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姓氏、籍贯切入,联系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潮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了解、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移民与当地居民共创特区繁荣的历史,探究、关注深圳明天的发展。整个活动过程,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参与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中学习;教师是合作者,师生之间始终以一种平等、和谐和自由思想的关系共同探究新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但是,由于在内容结构安排上欠妥,前半部分,对姓氏的趣闻趣事及后半部分对潮汕人的谈论过长,使“来自五湖四海”的深圳人“迁居深圳的原因”、深圳的原住民,以及大家如何团结奋斗,共同促进深圳的发展变化谈论不够,使“活动目标”的达成受到一定影响。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探究预习提纲: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关作者的有关作品,查找相关资料,开展展示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恰当地选择、整理和运用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情况,能以陈独秀等人为榜样,学习他们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不惜为思想解放运动献身的精神。
〖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情况,由三个代表人物和三个代表内容组成: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口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推动新文化运动向前发展。教材内容的安排可以说是提纲挈领,独具匠心。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解放运动,为中国社会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教材通过选取三个代表人物来表现这一历史事件,既可以让教材内容形象化、富有趣味,又可以让学生掌握通过了解代表人物把握历史事件的方法。在处理教材时,拟以代表人物为基础,弄清人物与事件的联系、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程标准描述可以看出,本课内容大都属于“列举”“知道”“了解”层面的要求,目标不难达到。所以尝试性地把这节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设计成了以历史活动为主的课,把学习的重点由获取知识转向发展学生阅读、组织、合作、交流等多种历史学习能力和形成一定认识上。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是“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小组、“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陈独秀”小组、“白话文的倡导者――胡适”小组、“新文学的巨匠――鲁迅”小组。先提前安排任务,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预习课文,搜集资料,准备展示。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真正变成学生交流、展示与发展的平台。但由于本课本来就是一节知识课,所以展示交流活动并不是本节课的惟一内容,我把这节课设计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设问题情景,交代事件背景阶段。先创设辛亥革命后中国并没有走上真正的民主与富强、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下仍是一片黑暗的情景,后提出假设:“假如你生活在这个时代,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样做?”引导学生思考,目的是再现新文化运动发起的背景,让学生明白新文化运动是中华儿女在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后又一次寻求中国新出路的运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场”。第二阶段是历史情景展现阶段。这一阶段是本节课的重点,四个小组的成员分别利用图片、音像、多媒体或其他手段,展示各自内容,规定每组展示时间不得超过8分钟。第三阶段是课堂学习总结阶段,通过教师、学生两方面的评价,总结学习活动中的得失,适当指出在学习中的盲点,再出示由教师设计的本课知识结构卡片,师生共同完成,从而完成对本课知识上的总结,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卡片。
设计理念
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展示、发展的广阔平台。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学生已经接受了合作、探究、表现式的学习方式,具备了进行这种学习的一般能力,并且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培养的几个历史教学小助手也比较得力,能独立地有创见地组织、协调本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大多数学生对近现代史学习的兴趣较浓厚,找相关的资料也相对容易,所以完全可以把这节课设计成一节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本课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在教学中让三个小组完成这些内容。这样,学生能更深入地认识这些代表人物,更深刻地理解代表作品。最后通过总结、填知识结构卡片,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全面整体的掌握。
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为了让学生通过代表人物认识事件,再分析该事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我将设置历史问题情景、指导学生查找文献资料、指导纵向比较历史现象等,还尝试性地设立了“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小组,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拟定学习、活动草案,召开小助手会议,听取小助手建议,确定、布置活动任务。
2.指导、协助各小组制定本组活动安排表,指导小组准备。
3.布置教室,营造气氛。包括黑板美化设计,张贴三位代表人物的图像等。
4.协助学生制作多媒体展示材料,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卡片。
学生准备
1.制定本组活动方案,明确各成员任务。
2.分头查找资料、准备实物、撰写解说材料、编写短剧剧本等。
3.创办本组的历史小报,每组至少三份。
4.确定本组展示主持人,课余排练。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学习氛围
师:边用多媒体展示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残破、黑暗、混乱的图片,边用富有激情的语言介绍: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现,中国社会仍是一片黑暗:袁世凯依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度恢复帝制;国内军阀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还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国家形势越来越乱!同学们,如果你生在这个时代,面对这种局面,你有什么感受?你又将怎样做呢?
生:思考,回答。
师:相机点拨,引出本课。
面对越来越乱的国家局势,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接触西学、学习西学的同时,参照西方国家的经验,认为中国要有一个“文艺复兴”运动,于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革命,与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斗争,解放人民的思想。(投出动态效果的课题)
二、再现历史人物风采,感受新文化运动盛况
师:接下来是我们展示交流活动成果的阶段,请同学们积极参与,并认真做好笔记。首先请“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小组展示,大家掌声有请。
第一小组主持人:(多媒体出示解说内容,并有感情地解说)
新文化运动是五四前后文化运动的统称。它产生在辛亥革命后是有历史原因的……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而后以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人为这场运动的主要代表。这场运动中的重要人物还有钱玄同、王敬轩、沈尹默、李大钊、高一涵等人(屏幕投出相关人物图像)
……
第一小组主持人:介绍由本组主办的历史小报“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投影投示)
第一小组主持人:最后是我们搜集的历史记录短片《新文化运动》,请大家欣赏。
师:感谢第一小组精彩的展示,接下来请“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小组展示,我们掌声有请。
第二小组主持人:同学们,谈起新文化运动,我们会不由地想起一本杂志――《新青年》,提到《新青年》,又不能不说它的创办者――陈独秀。今天,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吧。(投出《新青年》与陈独秀,有感情地介绍)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人。……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发表了《敬告青年》《一九一六年》《吾人最后之觉悟》《宪法与礼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再论孔教问题》等文章,攻击专制统治,提倡共和立宪,批判孔孟纲常礼教,指斥忠孝贞节等都是奴隶道德,宣传人权与科学,表现了大无畏的创新精神。接下来请欣赏我组同学朗读的有关他的文章片断:
同学甲:(激情朗读)“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同学乙: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文学》中,这样评价陈独秀:“……文学革命的进行,最重要的急先锋是他的朋友陈独秀。陈独秀接着《文学改良刍议》之后,发表了一篇《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子……”
第二小组主持人: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到后来却没能跟得上历史发展的步伐,犯了历史错误,这确实让人感到痛心和惋惜。大家又有什么感受呢?可以谈谈吗?
生:思考,回答。
师:古语说:“人孰能无过”,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也为他坚持错误感到惋惜。他的经历的确值得我们思索啊。下面将要展示的是“白话文的倡导者――胡适”。 第三小组主持人:(投影出示胡适像,有感情地解说)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
1910年赴美留学,《新青年》问世不久,正在美国忙于写毕业论文的他,抽时间翻译了一篇俄国小说《决斗》,发表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上,这是《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1917年回国以后,胡适先后在《新青年》上发表倡导文学改良的文章和通讯,成为《新青年》颇有影响的重要撰稿人之一。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
新思潮、新文学的反封建内容需要新的形式去适应,白话文的提倡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他还率先尝试用白话写诗,中国第一首白话诗就是他写的《蝴蝶》,请欣赏:
同学二人:(有感情地朗诵)
蝴 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1917年2月
第三小组主持人:胡适不仅自己在倡导白话文方面身体力行,而且在课堂上言传身教,不遗余力。
同学甲:上台讲胡适让学生用文言文拟电报稿的故事。
师:感谢同学们的展示。尽管这位白话文的倡导者后来也未能走向我们期望的道路,但他在倡导白话文方面的确功不可没。下面请第四小组的同学展示“新文学巨匠――鲁迅”的风采。
投影出示鲁迅像与《自嘲》中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四小组主持人:提起鲁迅,人们没有一个不知道的。上学期咱们还在语文课上学习了他的《鲁迅自传》一文,深切感受了他彻底反封建、反压迫,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今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文化伟人,聚焦他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经历,感受他的风采。
同学甲:上台展示自己按课文内容提示刻出的三枚图章:“文章误我”“戛剑生”“戎马书生”,并用自己的话解释鲁迅当初刻三枚图章的用意。
同学乙:有感情朗读《狂人日记》片断。
第四小组主持人:上面同学朗读的是鲁迅在191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中的片断,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在小说中愤怒地揭露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之后,他又创作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白话小说,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下面是我们创作的短剧《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请欣赏。
同学五人:表现如下场景:
场景一:夜深了,在昏暗的灯光下,鲁迅正奋笔疾书;
场景二:鲁迅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编辑《新青年》;
场景三:鲁迅在大学课堂上对青年讲学,并寄厚望于青年。
第四小组主持人:最后是鲁迅知识竞答,请同学们积极参与。(投影出示试题)
1.《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小说中的狂人最后发出了的呐喊。
A.救救我 B.救救孩子 C.我不疯狂 D.别再吃人了
2.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把反封建的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典范。他在这一时期写的小说一般收录在。
A.《朝花夕拾》 B.《彷徨》 C.《呐喊》 D.《二心集》
三、总结展示活动,形成知识体系
师:看了同学们的展示,大家感觉怎样?还有什么话想对老师和各小组同学说吗?
生:踊跃回答。
师:谢谢同学们精心的准备和积极的参与!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本节我们所学的知识。(投影出示知识结构卡片)
生:与教师共同完成知识结构卡片。
作业
1.请把你对三位代表人物的感受写成一篇小论文,交给老师。
2.制作好本课的知识结构卡片,贴在课本上。
〖教案点评〗
这节课,积极转变教师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创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等方面做了有效尝试。尤其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1.对教材处理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务求最佳组合。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实际和本人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达到了“举一反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本课被创造性地设计成一节以活动为主的课,学生搜集、整理、引用史料的能力,组织、协调与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倾听、交流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锻炼,参与表现的意识得到了培养。
2.善于利用历史知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本课中设计的“如果你生在那个年代,对越来越乱的国家形势,你有什么感受?你又将怎样做?”一个问题,不仅达到了上述效果,还巧妙地提示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意义,可谓“一石三鸟”。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重视学生过程体验与多种感官的参与。如让学生编演历史短剧、制作图章、有感情朗读等,很好地吸引了学生。
4.设计理念“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展示、发展的广阔平台”新颖,体现出课改精神,并在课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5.注重教学小助手的培养,注意全体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实现“以不教代教”的效果。
6.教师设计的知识结构卡片独特而实用。在适当的时候出示后,由师生一道完成,并让学生贴在课本上,既完成了知识上的总结,又为学生提供了记忆的材料。
7.始终以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醒学生获取正确知识为原则,进行了灵活的评价。
总之,这篇设计新颖而又实用,不失为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案点评〗
此课案符合课改精神。
1.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过去由教师单一传授知识的方法,多种教学形式灵活使用,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联系现实学习历史,缩短了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而历史小品表演、办手抄报等,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3.多种教学形式的有效使用(自主学习、分析讨论、知识竞赛)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学习热情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