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四节 常见的碱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在酸和碱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氢元素 B.氧元素 C.碳元素 D.硫元素
【答案】A
【知识点】酸、碱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酸和碱的定义回答就可以,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解答】解: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所以从组成上看,酸和碱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氢元素.
故选:A.
2. 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A.消石灰 B.苛钠性 C.石灰石 D.生石灰
【答案】A
【知识点】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正确;
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错误;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错误;
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
故选A.
【分析】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钙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是消石灰,据此解答.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会引起人体不适,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有多种。下列利用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是( )
A.Na2CO3 B.Al2O3 C.Al(OH)3 D.NaHCO3
【答案】C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A、碳酸钠和盐酸可以反应,但不属于中和反应,故A错;
B、三氧化二铝可以和盐酸反应,但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B错误;
C、氢氧化铝是属于碱,可以和盐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C对;
D、碳酸氢钠是弱碱性的物质,能够和盐酸发生反应,但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微溶于水,能导电
B.对皮肤、衣服等有腐蚀作用
C.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将氢氧化钙与粘土、沙子混合,用做建筑材料
【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具有腐蚀性,能用作建筑材料,据此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能形成自由移动的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水溶液具有导电性,故A正确;
B、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具有腐蚀性,故B正确;
C、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C错误;
D、将氢氧化钙与粘土、沙子混合,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坚硬的碳酸钙,用做建筑材料,故D正确;
故选C.
5.下列物质中既可以降低土壤的酸性,又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
A.NaOH B.Ca(OH)2 C.CuSO4 D.NaCl
【答案】B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可与硫酸铜混合配制波尔多液.
【解答】解:A、烧碱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能用于配制波尔多液,故A错误;
B、熟石灰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可与硫酸铜混合配制波尔多液,故B正确;
C、硫酸铜可以用于配制波尔多液,但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C错误;
D、食盐氯化钠显中性,不能用于降低土壤的酸性,也不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D错误.
故选B.
6.下列关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它们的水溶液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量
C.它们的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都会变质
D.氢氧化钠可用来生产肥皂,氢氧化钙可用来杀菌消毒及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A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A错误;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量,故B正确;
C、它们的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都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可用来生产肥皂,氢氧化钙可用来杀菌消毒及改良酸性土壤,故D正确;
故选:A.
7.下列关于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含有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B.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D.电离出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答案】A
【知识点】酸、碱的概念;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准确把握碱的定义: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的化合物叫做碱.注意“只有”这个词.而且碱的水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解答】解:A、含有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有很多,如碱式碳酸铜,但水不属于碱.A说法错误;
B、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说法正确;
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说法正确;
D、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的化合物叫做碱.D说法正确.
故选:A
8.不能与烧碱反应的物质是( )
A.硝酸 B.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钾 D.氯化铁
【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硝酸属于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属于碱,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
D、氯化铁属于盐,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 D.都含有氢和氧元素
【答案】B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碱具有氢氧根离子,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溶液中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所以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故选:B.
10.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较长时间,该溶液中的( )
A.氢氧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 B.氢氧化钠的质量变小
C.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D.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答案】B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较长时间时,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同时溶液中的水不断蒸发.
【解答】解:A、因为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因为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C、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减小,而溶液的质量变化情况无法确定,因此不能确定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变化情况,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减小,而溶液的质量变化情况无法确定,因此不能确定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变化情况,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1.下列物质可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区分开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紫色石蕊试液 D.酚酞
【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氧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均显碱性,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2.下列物质久置于敞口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烧碱固体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碳酸钠晶体
【答案】A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盐的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各物质久置于敞口的容器中,从质量增加的原因考虑,变质必须是发生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且导致质量增加;浓硫酸吸水质量会增加但不会变质;浓盐酸挥发会使质量减少;碳酸钠晶体是十水碳酸钠(Na2CO3 10H2O),在空气中易风化而质量减少.
【解答】A、烧碱固体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并且质量增加了,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质量增加,但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质量减少,且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碳酸钠晶体Na2CO3 10H2O属于结晶水合物,在空气中易风化,失去部分或全部的结晶水,质量减少,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3.氢氧化钠固体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 而潮解,会 变质,化学方程式 .
【答案】吸收空气的水分;吸收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氢氧化钠固体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的水分,发生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由于生成了碳酸钠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吸收空气的水分;吸收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
14.检验盐酸和其它溶液中能产生氯离子的化合物的物质是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 。
【答案】硝酸银;NaHCO3+HCl=NaCl+H2O+CO2↑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检验氯离子使用的是硝酸银溶液解答,小苏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据此解答。
【解答】检验氯离子,通常的检验方法是,使用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银溶液(即滴有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当然,也可以先滴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来检验之。具体方法是,先取少量的待检物于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银溶液,振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溶液中含有Cl-。小苏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硝酸银 NaHCO3+HCl=NaCl+H2O+CO2↑
15.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填化学式) ,用熟石灰制成的石灰浆粉刷墙壁,过几天就变得白而坚硬,其变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Ca(OH)2;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用熟石灰制成的石灰浆粉刷墙壁,过几天就变得白而坚硬,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Ca(OH)2;CO2+Ca(OH)2═CaCO3↓+H2O.
16.石灰水露置于空气中容易 而产生一层白膜,写出石灰水在空气中变质的方程式 .石灰水露置于空气中,溶液的质量变 了,质量分数变 .
【答案】吸收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小;小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首先我们知道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瓶子内壁的白色固体是CaCO3沉淀.CaCO3沉淀是由Ca(OH)2的水溶液吸附空气中的 CO2生产的.
【解答】解: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即白膜)和水,由于生成了沉淀,溶质质量减少故溶液的质量会变小,质量分数变小.
故答案为:吸收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小;小.
17.洗涤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洗涤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清洗汽车修理工手上的油污,用汽油
B.清洗久置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的白色固体,用热水
C.清洗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壁上留下的红色物质,用稀硫酸
D.清洗厨房餐具上的油污,用 .
【答案】A;洗涤剂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汽油是很好的溶剂,可以溶解油污;
B、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物质是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
C、铜的化学活动性不活泼,所以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D、沾有油污的厨房餐具,可以用洗涤剂,利用乳化作用.
【解答】解:A、汽油可以溶解油污,所以汽车修理工可以用汽油洗涤手上的油污;故A正确;
B、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物质是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用热水不能清洗掉,故B错误;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壁上留下的红色固体是铜,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不能用稀硫酸浸泡除去除去,故C错误;
D、沾有油污的厨房餐具,可以用洗涤剂,利用乳化作用清洗油污,故填:洗涤剂.
故选A;填:洗涤剂.
三、探究题
18.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获得了两种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1)如果他想验证某瓶气体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碳,他应该选用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想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他应该选用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澄清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
(2)氢氧化钠;2NaOH+CO2=Na2CO3+H2O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的化学性质进行解答:二者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生成的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故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有浑浊现象;NaOH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等质量的溶液中含NaOH多,Ca(OH)2少,所以NaOH溶液吸收CO2效果好.
【解答】解:(1)用澄清石灰水验证某瓶气体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碳;因为CO2能与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而CO2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2)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因为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两者分别溶于等量的水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更好;
故答案为:(1)澄清石灰水; Ca(OH)2+CO2=CaCO3↓+H2O;(2)氢氧化钠; 2NaOH+CO2=Na2CO3+H2O.
19.如图所示的“化学多米诺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A,可观察到D中的液体沿导管流进C,在C中反应产生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D中的液体能沿导管流进C试管的原因是: .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密闭空间中的二氧化碳,装置内压强减小,水被压进来了
(2)CO2+2NaOH=Na2CO3+H2O;2H2O2 2H2O+O2↑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打开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分液漏斗的活塞A,氢氧化钠溶液流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烧瓶B中,瓶内气体被吸收而气体减少压强减小,试管内C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瓶而使管内压强减小;随试管C内压强减小,试管D内液体倒吸入C而与黑色固体接触,放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
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可判断黑色固体为二氧化锰,而流入的无色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
根据以上对装置中变化的分析,完成B、C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打开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分液漏斗的活塞A,氢氧化钠溶液流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烧瓶B中,瓶内气体被吸收而气体减少压强减小,试管内C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瓶而使管内压强减小;随试管C内压强减小,试管D内液体倒吸入C;(2)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接触后,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二氧化碳气体被流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吸收,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由于试管C内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减少而使压强减小,试管D内无色液体流入试管C内而与黑色固体接触而产生氧气,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试管C内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密闭空间中的二氧化碳,装置内压强减小,水被压进来了;(2)CO2+2NaOH=Na2CO3+H2O,2H2O2 2H2O+O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四节 常见的碱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在酸和碱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氢元素 B.氧元素 C.碳元素 D.硫元素
2. 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A.消石灰 B.苛钠性 C.石灰石 D.生石灰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会引起人体不适,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有多种。下列利用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是( )
A.Na2CO3 B.Al2O3 C.Al(OH)3 D.NaHCO3
4.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微溶于水,能导电
B.对皮肤、衣服等有腐蚀作用
C.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将氢氧化钙与粘土、沙子混合,用做建筑材料
5.下列物质中既可以降低土壤的酸性,又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
A.NaOH B.Ca(OH)2 C.CuSO4 D.NaCl
6.下列关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它们的水溶液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量
C.它们的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都会变质
D.氢氧化钠可用来生产肥皂,氢氧化钙可用来杀菌消毒及改良酸性土壤
7.下列关于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含有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B.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D.电离出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8.不能与烧碱反应的物质是( )
A.硝酸 B.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钾 D.氯化铁
9.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 D.都含有氢和氧元素
10.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较长时间,该溶液中的( )
A.氢氧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 B.氢氧化钠的质量变小
C.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D.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11.下列物质可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区分开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紫色石蕊试液 D.酚酞
12.下列物质久置于敞口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烧碱固体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碳酸钠晶体
二、填空题
13.氢氧化钠固体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 而潮解,会 变质,化学方程式 .
14.检验盐酸和其它溶液中能产生氯离子的化合物的物质是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 。
15.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填化学式) ,用熟石灰制成的石灰浆粉刷墙壁,过几天就变得白而坚硬,其变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 .
16.石灰水露置于空气中容易 而产生一层白膜,写出石灰水在空气中变质的方程式 .石灰水露置于空气中,溶液的质量变 了,质量分数变 .
17.洗涤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洗涤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清洗汽车修理工手上的油污,用汽油
B.清洗久置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的白色固体,用热水
C.清洗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壁上留下的红色物质,用稀硫酸
D.清洗厨房餐具上的油污,用 .
三、探究题
18.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获得了两种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1)如果他想验证某瓶气体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碳,他应该选用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想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他应该选用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如图所示的“化学多米诺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A,可观察到D中的液体沿导管流进C,在C中反应产生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D中的液体能沿导管流进C试管的原因是: .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酸、碱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酸和碱的定义回答就可以,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解答】解: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所以从组成上看,酸和碱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氢元素.
故选:A.
2.【答案】A
【知识点】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正确;
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错误;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错误;
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
故选A.
【分析】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钙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是消石灰,据此解答.
3.【答案】C
【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A、碳酸钠和盐酸可以反应,但不属于中和反应,故A错;
B、三氧化二铝可以和盐酸反应,但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B错误;
C、氢氧化铝是属于碱,可以和盐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C对;
D、碳酸氢钠是弱碱性的物质,能够和盐酸发生反应,但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具有腐蚀性,能用作建筑材料,据此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能形成自由移动的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水溶液具有导电性,故A正确;
B、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具有腐蚀性,故B正确;
C、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C错误;
D、将氢氧化钙与粘土、沙子混合,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坚硬的碳酸钙,用做建筑材料,故D正确;
故选C.
5.【答案】B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可与硫酸铜混合配制波尔多液.
【解答】解:A、烧碱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能用于配制波尔多液,故A错误;
B、熟石灰氢氧化钙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可与硫酸铜混合配制波尔多液,故B正确;
C、硫酸铜可以用于配制波尔多液,但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C错误;
D、食盐氯化钠显中性,不能用于降低土壤的酸性,也不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A错误;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量,故B正确;
C、它们的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都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可用来生产肥皂,氢氧化钙可用来杀菌消毒及改良酸性土壤,故D正确;
故选:A.
7.【答案】A
【知识点】酸、碱的概念;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准确把握碱的定义: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的化合物叫做碱.注意“只有”这个词.而且碱的水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解答】解:A、含有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有很多,如碱式碳酸铜,但水不属于碱.A说法错误;
B、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说法正确;
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说法正确;
D、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的化合物叫做碱.D说法正确.
故选:A
8.【答案】C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硝酸属于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属于碱,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
D、氯化铁属于盐,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B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碱具有氢氧根离子,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溶液中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所以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故选:B.
10.【答案】B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盛有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较长时间时,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同时溶液中的水不断蒸发.
【解答】解:A、因为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因为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C、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减小,而溶液的质量变化情况无法确定,因此不能确定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变化情况,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减小,而溶液的质量变化情况无法确定,因此不能确定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变化情况,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1.【答案】B
【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氧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均显碱性,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2.【答案】A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盐的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各物质久置于敞口的容器中,从质量增加的原因考虑,变质必须是发生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且导致质量增加;浓硫酸吸水质量会增加但不会变质;浓盐酸挥发会使质量减少;碳酸钠晶体是十水碳酸钠(Na2CO3 10H2O),在空气中易风化而质量减少.
【解答】A、烧碱固体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并且质量增加了,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质量增加,但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质量减少,且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碳酸钠晶体Na2CO3 10H2O属于结晶水合物,在空气中易风化,失去部分或全部的结晶水,质量减少,故D错误.
故选A.
13.【答案】吸收空气的水分;吸收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氢氧化钠固体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的水分,发生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由于生成了碳酸钠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吸收空气的水分;吸收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
14.【答案】硝酸银;NaHCO3+HCl=NaCl+H2O+CO2↑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检验氯离子使用的是硝酸银溶液解答,小苏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据此解答。
【解答】检验氯离子,通常的检验方法是,使用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银溶液(即滴有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当然,也可以先滴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来检验之。具体方法是,先取少量的待检物于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银溶液,振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溶液中含有Cl-。小苏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硝酸银 NaHCO3+HCl=NaCl+H2O+CO2↑
15.【答案】Ca(OH)2;CO2+Ca(OH)2═CaCO3↓+H2O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用熟石灰制成的石灰浆粉刷墙壁,过几天就变得白而坚硬,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Ca(OH)2;CO2+Ca(OH)2═CaCO3↓+H2O.
16.【答案】吸收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小;小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首先我们知道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瓶子内壁的白色固体是CaCO3沉淀.CaCO3沉淀是由Ca(OH)2的水溶液吸附空气中的 CO2生产的.
【解答】解: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即白膜)和水,由于生成了沉淀,溶质质量减少故溶液的质量会变小,质量分数变小.
故答案为:吸收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小;小.
17.【答案】A;洗涤剂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汽油是很好的溶剂,可以溶解油污;
B、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物质是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
C、铜的化学活动性不活泼,所以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D、沾有油污的厨房餐具,可以用洗涤剂,利用乳化作用.
【解答】解:A、汽油可以溶解油污,所以汽车修理工可以用汽油洗涤手上的油污;故A正确;
B、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物质是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用热水不能清洗掉,故B错误;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壁上留下的红色固体是铜,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不能用稀硫酸浸泡除去除去,故C错误;
D、沾有油污的厨房餐具,可以用洗涤剂,利用乳化作用清洗油污,故填:洗涤剂.
故选A;填:洗涤剂.
18.【答案】(1)澄清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
(2)氢氧化钠;2NaOH+CO2=Na2CO3+H2O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的化学性质进行解答:二者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生成的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故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有浑浊现象;NaOH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等质量的溶液中含NaOH多,Ca(OH)2少,所以NaOH溶液吸收CO2效果好.
【解答】解:(1)用澄清石灰水验证某瓶气体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碳;因为CO2能与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而CO2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2)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因为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两者分别溶于等量的水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更好;
故答案为:(1)澄清石灰水; Ca(OH)2+CO2=CaCO3↓+H2O;(2)氢氧化钠; 2NaOH+CO2=Na2CO3+H2O.
19.【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密闭空间中的二氧化碳,装置内压强减小,水被压进来了
(2)CO2+2NaOH=Na2CO3+H2O;2H2O2 2H2O+O2↑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打开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分液漏斗的活塞A,氢氧化钠溶液流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烧瓶B中,瓶内气体被吸收而气体减少压强减小,试管内C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瓶而使管内压强减小;随试管C内压强减小,试管D内液体倒吸入C而与黑色固体接触,放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
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可判断黑色固体为二氧化锰,而流入的无色液体为过氧化氢溶液;
根据以上对装置中变化的分析,完成B、C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打开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分液漏斗的活塞A,氢氧化钠溶液流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烧瓶B中,瓶内气体被吸收而气体减少压强减小,试管内C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瓶而使管内压强减小;随试管C内压强减小,试管D内液体倒吸入C;(2)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接触后,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二氧化碳气体被流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吸收,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由于试管C内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减少而使压强减小,试管D内无色液体流入试管C内而与黑色固体接触而产生氧气,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试管C内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密闭空间中的二氧化碳,装置内压强减小,水被压进来了;(2)CO2+2NaOH=Na2CO3+H2O,2H2O2 2H2O+O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