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北师大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北师大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28 14:5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春市北师大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训练可以提升运动成绩,某短跑运动员科学训练前后百米全程测试中,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t3时刻后,运动员训练前做减速运动,训练后做加速运动
B.0 t1时间内,训练后运动员的平均加速度大
C.0 t2时间内,训练前、后运动员跑过的距离相等
D.t2 t3时间内,训练后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小
2.如图所示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微粒运动就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即布朗运动
B.乙图中食盐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因此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C.丙图中小草上的露珠看起来比较明亮是光在水中的全反射现象
D.丁图中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逐渐增大
3.分子动理论以及固体、液体的性质是热学的重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
B.用吸管将牛奶吸入口中是利用了毛细现象
C.从单一热源吸热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做功,这是不可以实现的
D.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使液体表面有一种收缩趋势
4.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弹簧连接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则该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单摆在周期性的外力作用下做受迫运动,则外力的频率越大,单摆的振幅越大
C.大街上警车尖叫着从行人旁疾驰而去,行人听到警笛声音由高变低,可利用此现象的原理来进行测速
D.机械波在某种介质中传播时,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点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干涉现象
B.图中光照射不透明的圆盘,在圆盘的阴影中心出现了一个亮斑是光的折射现象
C.图中肥皂膜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D.图中佩戴特殊眼镜观看立体电影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6.有几名少年在荡秋千,现把秋千看成单摆模型,图为小明在荡秋千时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荡秋千时,其周期为
B.该秋千的绳子长度约为10 m
C.小明荡到图中对应的b点时,速度最小
D.图中a点对应荡秋千时的最高点,此时回复力为零
7.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变压器原线圈两端所接电压U按图乙正弦规律变化,定值电阻R=5 Ω,相同的灯泡L1、L2电阻恒为10 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开关闭合时,理想电压表示数为7.07 V
B.当开关闭合时,理想电流表示数为1 A
C.当开关由闭合到断开,L1变亮,L2变暗
D.当开关由闭合到断开,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大
8.在足够高的塔顶上以v0= 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 = 10m/s2),从抛出至位移大小为15m这段时间内,小球(  )
A.平均速度可能为5m/s,方向竖直向下 B.通过的路程可能为55m
C.平均速率可能为5m/s D.平均速度可能为15m/s,方向竖直向下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玉兔二号”月球车在太阳光照射不到时,由同位素电池为其保暖供电。Pu238衰变时放出粒子,生成X原子核,产生大量的射线,Pu238半衰期为88年,则(  )
A.X原子核的核子数为234
B.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C.X原子核和粒子的结合能之和大于Pu238原子核的结合能
D.经过44年后,电池中的Pu238原子核数将剩为原来的一半
10.如图所示,某小型水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100 kW,发电机的电压U1=250 V,经变压器升压后向远处输电,输电线总电阻R线=8 Ω,在用户端用降压变压器把电压降为U4=220 V。已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线=5 kW,假设两个变压器均是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输出的电流 B.输电线上的电流
C.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 D.用户得到的电流
1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甲所示,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能发出不同频率的光,其中只有频率为va、vb两种光可让图乙所示的光电管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分别用频率为va、vb的两个光源照射光电管阴极K,测得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能量为13eV的光子照射可以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第4能级
B.这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最多辐射4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
C.图丙中的图线b所表示的光是氢原子由第4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
D.若,则光电管的逸出功为11.43eV
1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则在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
B.BC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化量与气体温度变化量成正比
C.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加
D.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13.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像,质点Q为介质中x=0.5 m处的质点。由图可知(  )
A.t=0.1 s时刻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
B.t=0.15s时刻质点P的加速度最大且沿y轴正方向
C.质点P到达波谷时,质点处于减速状态
D.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0.2sin(10πt+7π/4)
三、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4分)
14.(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
(1)若想减小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间距,该同学可______。(单选)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2)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测得第1条亮条纹中心到第n条亮条纹中心之间的距离为 x,则单色光的波长的表达式λ=_______。
(3)在测量某单色光的波长时,所得图样如图乙所示,调节仪器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一条亮条纹A的中心,测量头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______mm。移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条纹B的中心,测量头游标卡尺的示数为16.2mm。已知双缝挡板与光屏间距为0.4m,双缝相距0.2mm,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nm。
15.(8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附导线、50Hz低压交流电源、复写纸、纸带)、长木板(附有滑轮)、小车、重物、细绳、刻度尺、天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右侧,重物通过细绳跨过定滑轮与小车相连,定滑轮右侧的细绳与长木板平行,小车后面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
(1)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中,本实验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之前,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对小车进行“平衡摩擦力”操作;
(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打出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标出的点是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测量数据如下:
,,,,,;
(4)通过研究纸带上的这些实验数据,发现这些实验数据呈现出规律性:、、、、 大致相等,这一规律表明,小车在长木板上的运动属于_____________运动;
(5)在充分利用本实验得到的测量的数据,可以求得小车加速度________,打点计时器在打下P点时小车的速度__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6)如果实验过程中交变电流的实际频率小于50Hz,而处理实验数据的时候是按照电流的频率等于50Hz做的,这将导致求出的加速度a的值比实际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四、解答题(本题3小题,共34分)
16.(8分)如图所示,在长为57cm且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上的竖直玻璃管内,用4cm高的水银柱封闭着51cm长的理想气体,管内外气体的温度相同.现将水银从管侧壁缓慢地注入管中,直到水银面与管口相平.外界大气压强p0=76cmHg,且温度不变.求此时管中封闭气体的压强.
17.(11分)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太空科普课。王亚平在水膜里注水,得到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接着又在水球中央注入一个气泡,形成了两个同心的球,如图所示,是通过球心O的一条直线,并与球右表面交于C点。一单色细光束平行于从B点射入球体,当没有气泡时,光线从C点射出,已知水球半径为R,光线距的距离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求:
(1)水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
(2)当球内存在气泡时,光线经过气泡全反射后,仍沿原方向射出水球,若水球半径及入射光线与的距离均不变,求此时气泡的半径大小以及光线在水球中传播时间。
18.(15分)5G自动驾驶是基于5G通信技术实现网联式全域感知、协同决策与智慧云控,相较传统“单车式”无人驾驶,具有革命性演进。通常,无人驾驶单靠传感器,视野局限在100—300米,有了5G技术加持,相当于有了“千里眼”的感知能力。同时,5G网络超低延时的特性,让“汽车大脑”可以实时接收指令,极大提高了汽车运行的安全性。A、B两辆5G自动驾驶测试车,在同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B车在A车前,A车的速度大小为v1=8 m/s,B车的速度大小为v2=20 m/s,如图所示。当A、B两车相距x0=28 m时,B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 m/s2,从此时开始计时,求:
(1)A车追上B车之前,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
(2)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
(3)如果是“单车式”无人驾驶,B车刹车后A车要0.5 s才开始刹车,在题设条件下,为避免两车相撞,则A车的加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2021-2022学年度高二物理期末考试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D C D B C B AC BC CD BD ACD
实验题
14. B (1分) (2分) 11.4 (1分) 600(2分)
15. (1)天平 (2)不需要 (3)接通电源 释放小车 (4)匀变速直线 (5) (6)偏大 (每空1分)
简答题
答案 85cmHg
解析 设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以玻璃管内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
初状态p1=p0+ph1=80cmHg,V1=51cm×S,(2分)
末状态p2=p0+ph=(76+h) cmHg,V2=(57cm-h)S,(2分)
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2分)
代入数据解得h=9cm,则p2=85cmHg.(2分)
17.【答案】(1);(2),
【解析】(1)无气泡时,光路如图所示
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4分)
(2)当有气泡时,根据光路可逆,光路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2rcos30°=R (2分)
解得 (1分)
光线在水球中运动路程为s=2r (1分)
光速为 (1分)
运动时间为 (1分)
联立解得 (1分)
18. 【答案】(1)64m;(2)16s;(3)
【解析】(1)当A、B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根据速度关系可得
1 (1分)
代入数据,可得
此时有
(1分)
(1分)
则有
(1分)
(3)B车刹车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为 (1分)
所发生的位移为 (1分)
此时有 (1分)
可见此时A车并未追上B车,而是在B车停止后才追上,之后A车的运动时间为
(1分)
故可得时间为
(1分)
(3)B刹车后A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1分)
当A车刹车减速至0时刚好追上B车时此时B车速度为,A车的加速度最小,即有
(3分)
代入数据解得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