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8 09:3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合格性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组成,总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2.计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来后将答题卡交上,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日要求。请把止确答案的字母填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见另页)
1.下图为(东汉中期后期政局变化示意图》,图中AB两处应为
A党锢之祸、太后摄政 B.宦官得宠、党锢之祸
C.宦官专权、皇帝亲政 D.外贼专权、宦官得宠
2.曹操统一了北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类定了基础,在战乱时代是做了一定贡献的。但是由于不是汉朝的“正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这一现象说明这部小说
A.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 B.评判历史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C.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 D.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历史人物
3.下图是唐关道子的名作《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该商反映了
A天人合一的意境 B.画风的神秘和浪漫
C.中外文化的交融 D.世俗化的审美情趣
4.在历史学习中,正确的时空观念尤为瓜要。与下图巾①对应的是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5.有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以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熙熙攘镶的商市生活、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A.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 B.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兴起
C.古典文化已达到顶峰 D.市民文化冲击了贵族文化
6.下图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
A.两汉以前的传统文化缺少贞节观念 B.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塑造减弱
C.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 D.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7.据统计,“三言二拍”中以商人为主人公或重要角色的小说有40多篇,另加间接涉及商业、商人的作品,大致占整个著作的四分之一;商人多为积极正面的形象,勤奋、诚信、乐善好义,他们把商业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这种现象
A.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不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D.说明拜金主义观念盛行
8.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法律条文 出处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炸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纹” 《唐律疏议·斗讼律》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
“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
A.伦理文化前后相继 B.法律制度随意性强
C.宗法制度逐渐淡化 D.人文主义影响法制
9.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谊幼宜分住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认为西方的科技值得学习
10.法国大主教樊国梁在法军攻陷北京的当天记道:“街上防全其多,皆以米袋为之。除拳匪及屋内官兵不计外,街上驻守之官兵其数至少也达一千五,皆持快枪.”他记述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H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1905年7月28日,孙中山在东京对陈天华、宋教仁等人说,会党“其间人才太少,无一稍可有为之人以主持之。去岁柳州之役,彼等问关至香港招纳人才,时余在美国而无以应之地若现在有数十百人者,出而联络之…天下事从此定矣”。在这一呼吁下
A成立了兴中会 B.爆发武昌起义
C.成立了同盟会 D.成立中华民国
12.北京学生发动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人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莘莘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
A.五四运动是企N性水而运动 B.五四运动有广泛的胖众基础
C.经济诉求是运动的必门标 D.军队支持是胜利的爪要原因
13.1947年1月和1948年3月,国先后提出两个新方案,对先前的对日要求“赔偿方案”进行大柄度修改,到了1949年5月干脆宜布取消了日本的一切赔偿。类国对日政策的变化基于
A.美苏争夺世界树权 B.日本经济发展困难
C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D.中国大陆形势变化
14.1962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的扩大工作会议决定,缩短工业生产建设战线,大量减少城镇人口,加强农业战线,增加农业生产和日用品生产,保证市场供应等。中共中央此举意在
A.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B.反思错误着手改革经济体制
C.调整措施以改普经济困难形势 D.放弃行政手段凸显市场作用
1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以此为指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
A.经济建设 B.拨乱反正 C.解放思想、实串求是 D.改革开放
16.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炽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为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为175天。在娱乐日里,奴隶角斗、斗竹、戏州、赛车等活动的费用皆由国库支出。这段材料说明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是
A.农业发展的落后 B.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C.统治者箝侈腐化 D.过于重视节日文化
17.11世纪时,教皇帕斯卡尔二世否认教会从前以封土形式领有的土地是封土,宜布教会不再充当国王和其他世俗封建主的封臣,不再履行封臣义务。其主要意图是
A.维护救会权成 B.削弱封建王权
C.抑制土地兼并 D.强化封臣制度
18.史料记载,阿克苏姆王国的阿杜利斯是著名的港口,对外输出象牙、犀角,龟甲,对内则输人谷物、酒和粗布等,这说明阿克苏姆
A.自然资源丰富 B.手工业较发达
C.农业比较落后 D.对外贸易繁荣
19.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人欧洲,为欧洲仗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材料反映的是
A.三角贸易 B.价格革命 C.商业革命 D.商业危机
20.《全球通史》中写道:“德国的工业化…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的主要原闪是德意志
A.资源贫乏成发展瓶颈 B.各邦经济发展不平衡
C.邦国间战争相互损耗 D.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
第二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见另页)。
21.近现代外交的转变见证了中国崛起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部分条约内容—节选
条约 内容—一节选
《南京条约》(1842年) (英商在中国)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善后章程(1842年) 英国商民……与内地居民发生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
《虎门条约》(1843年)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黄埔条约(1844年) 佛兰西人亦一体可以建造礼拜堂、医人院、周急院…倘有中国人将佛兰西礼群堂,坟地触犯毁坏,地方官照例严拘重惩。
材料二1943年,通过谈判,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学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斯的条约:接着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比照当今世界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缘政治更加复杂多变,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成胁持续蔓延…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因际秩序的维护者”…全西系统地展现为玻解世界难题的中国智悲与玫力于同世界各国携手发展的中国方案,形成了强大的中国感召力,照亮了指向未来的人类历史进步之路。
一一解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照亮人类进步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强樱取的特权。(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3年中国外交能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中闲为照亮“指向未来的人类历史进步之路”而做出的努力。(6分)
22.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因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居杀和折磨。更悲修的是,斯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于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斯西班牙(阿兹持克帝回),到17世纪初只刺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因里劳动。
——玉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织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一一从人类观点视之一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悠·克罗斯比《厨伦布大交换》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4分)
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合格性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A D B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C A C A D C D
二.非选择题
21.(1)特权: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传教权。(8分。每点2分)
(2)原因: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6分。其中三点即可,意思相似酌情给分)
(3)努力: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以联合国为中心,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理念的“一带一路”倡议并被写人联合国决议;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6分。其中三点即可,意思相似酌情给分)
22.(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出现。
(6分。要求三点)
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4分。两点)
(2)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6分。要求三点)
(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4分。两点,意思相似的酌情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