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川教版七上2.2《数据录入与统计》第二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川教版七上2.2《数据录入与统计》第二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7-27 17:5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川教版(2019)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2节 数据录入与统计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第2课时 共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数据录入与统计》第二课时,上节课已经对数据进行了录入,并对表格进行了美化,今天的学习主要为数据的加工和处理,将为以后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学生能通过分析调查与研究项目,学习数据分析的方法及操作。
学情分析 初一新生中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接触电子表格,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接触能很好的理解电子表格的用处和强大功能,对电子表格的术语和操作都十分的生疏。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有一定的差距,但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能熟练地操作电子表格。
教学目标 学会加工与处理数据; 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通过思考,讨论让学生逐步养成好的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学会加工与处理数据。 教学难点: 自动填充柄、公式法、函数、排序。
教学流程 教师批注
课堂导入 上节课已经对数据进行了录入,并对表格进行了美化,今天的学习主要为数据的加工和处理。 引入WPS文字。
教 学 过 程 复习导入: 面对表格中的数据,我们该如何对其进行数据加工呢? 二、数据加工 (一)数据加工需求分析 根据采集的数据,利用“WPS表格”的功能,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数据进行加工与处理。 任务四: 请根据本组采集的数据,参照上表,在“WPS表格”中完成“调查问卷数据加工需求表”。(为了教学顺利开展,本节课采用课本上的数据加工需求表) (二)数据加工 我们已收集到每个同学“学习型上网时长”和“非学习型上网时长”的数据,还想知道每个同学“上网总时长”则需要插入新的一列存放“上网总时长”的数据。 (1)插入列 在第3题和第4题所在列之间插入列,用于放置每个同学“上网总时长”的数据。 (2)用公式法计算每个学生上网总时长 每个同学上网总时长为:上网总时长=学习型上网时长+非学习型上网时长,例如:E3=C3+D3。 思考: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计算上网总时长? (3)自动填充公式 我们求了第一个同学的“上网总时长”,其他同学都需要逐一单独计算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我们可以使用自动填充来解决这个问题。 任务五: 尝试对老师下发的数据进行计算。 三、数据分析 大家对“中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卷数据表”进行了简单加工与计算,还想对其进行以下分析。 (一)找出上网时间最长的男同学和女同学(排序) 问题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计算出的上网总时长进行排序,先对“性别”排序,再对“上网总时长”排序。 任务六: 对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排序。 (二)非学习型上网时长的分段人数(自动筛选) 问题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重新建立一个与非学习型上网时长人数相关的表格(如图)。在之前处理的数据表中用自动筛选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将结果填入表格。 任务七: 请用自动筛选对“学习型上网时长”分段人数的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问卷需求和数据加工需求,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为后面的数据分析做准备。 教师讲解,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加工。 教师讲授排序和自动筛选的功能,学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
课堂小结 (一)数据加工 1、数据加工需求分析 2、数据加工 (1)插入列 (2)用公式法计算 (3)自动填充公式 (二)数据分析 1、排序 2、自动筛选
课后作业 完成任务四到任务七的全部内容。
教 学 反 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