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川教版(2019)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3节 数据图表及分析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第1课时 共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数据描述的多样性、图表类型详解、图表的制作三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对应的图表类型,建立图表的操作,在众多类型的图表中重点介绍了常用的柱形图、饼图、折线图,并通过图表类型规划表让学生体会三种图表适合表达的数据关系、适用的场合。最后通过任务二让学生体会图表的制作。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熟悉了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运用Excel对数据表进行简单的处理和分析。本节课“图表类型的选取”以及“数据区域的选定”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理解图表与数据表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场景; 理解柱形图、折线图、饼图在反映数据上的区别; 能根据所要反映的数据情况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并建立图表。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柱形图、折线图、饼图应用场景详解; 2、根据图表向导制作柱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 教学难点: 1、建立图表时数据区域的选取; 2、根据所要反映的数据情况使用适当的图表类型来说明问题。
教学流程 教师批注
课堂导入 通过游戏导入新课,让同学们3秒钟之内找出最高的山和最矮的山。 通过课堂活动引入新课。
教 学 过 程 课堂活动: 很多同学说名字都没看完,也有同学答了黄山,看来3秒钟时间很有限啊。 那下面我们通过图表验证下,看看哪位同学回答对了。 这些山同学们看过吗?还没看过的同学可以利用假期时光跟家人一起去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 对比表格、文字、图表那种呈现数据比较有优势呢? 一、规划图表 向学生展示我们常见的几种图表类型,并解释每个图表的特点。 提问:同学们讨论,说出这三种图表所反映的侧重点? 柱形图:反映数据的大小; 折线图: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饼图:反映数据占总体的比例。 向学生展示3个不同情景,学生分析问题并选择合适的图表。 情景一:统计某明星粉丝年龄段所占的比例,你觉得哪个图更合适? 情景二:成都市分时段天气预报的变化趋势,哪个图表更合适? 情景三:比较国内各省份无症状感染者人数分布情况,哪个图表更合适? 任务一: 根据自己的统计结果在“WPS表格”中规划图表。 二、图表制作 教师讲解,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完成“非学习型上网时长”分段人数饼图制作。 1、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困难学生,提示先选中区域,后操作; 2、通过控制学生机,请完成的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其他同学演示其操作过程。 发现问题: 师展示一数据区域选错误的学生作品,请学生分析原因是什么? 解决问题: 师:强调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问题:区域的选择问题; 通过图片结果同学们不难发现,班级每天非学习型上网时长小于0.5小时的同学占比44%,大于2小时的同学占比10%,依据此表可以做出判断,本次调查的班级将近一半的同学每天上网用于聊天、游戏、逛微博等非学习型上网的活动时间都小于0.5小时。 知识拓展: 利用柱形图完成“非学习型上网时长”分段人数图表制作。 五、修饰美化图表 1、为图表增加图例和标题; 2、图表中的标题没有居中,字体和颜色不够美观; 3、图表太小; 4、饼图的颜色对比度不够。 任务二: 制作“学习型上网时长”分段人数统计图,并对其加以美化。 初步感知表表。 规划图表,加深理解。 讲解每种类型图表的特点。 根据场景选择合适的图表。 教师讲解基本步骤,引导学生完成图表的设计。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完成。
课堂小结 1、数据图表规划 根据图表适用范围及特点选择相应的统计图表类型。 2、制作图表 (1)制作饼图:掌握方法和步骤; (2)修饰美化图表:让图表更美观; (3)分析:对统计图表直观形象反映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课后作业 完成任务一、任务二的全部内容。
教 学 反 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