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课题下方有学习提示。根据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得出学习任务:1.找出主人公的成长历程;2.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诉的是主人公从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了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启发我们不断追寻心中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目标】
1.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所经历的过程。
3.试着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重难点】
找出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所经历的过程;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在上节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奇异的幻象,多么神奇啊!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在童话世界里遨游,去听一听一粒种子的心愿,看一看它的成长历程。(板题:那一定会很好)
解读略读课文提示
课题序号旁的星号,表示本文是略读课文。
回顾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1)可以根据“学习提示”的建议展开学习。
(2)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些,了解大意就行。
(3)如果有个别的字、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阅读课题下方的学习提示,得出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找出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二是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三、学习生字
展示“缩、努”等8个字并标注拼音。
再从文中截取它们的词语(若无则找出常见词语),加以理解字的意思。
出示“锯子”“斧子”“手推车”图片,让同学们加深印象。
四、默读课文
提示学生: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五、对陌生词语进行解释
包裹:包;包扎。
努力:把力量尽力使出来。
调皮:顽皮,好开玩笑。
费力:耗费力量。
吃力:费劲儿。
摇晃:摇摆。
满意: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
舒展:伸展张开;不蜷缩。
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六、梳理课文内容
提问: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主人公最初是一粒种子,后来长成了大树,接着变成了手推车,之后又被做成了椅子,最终成为了木地板。
2.将课文分段落。
(1)(第1-3自然段):种子被泥土包裹着,想站起来,后来终于钻出地面,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2)(第4-7自然段):高大的树变成了一辆手推车,终于会跑了。
(3)(第8-9自然段):手推车跑起来感到很费力,后来被农夫和儿子拆了,做成了一把椅子。
(4)(第10-12自然段):椅子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被年轻的农夫拆了,拼成了木地板,他感到很舒服。
七、提出问题
1.主人公在每一段历程中都有什么愿望,它是如何实现的?(从书中的相关语句找出答案)
阶段 愿望 实现途径
种子 站起来 长成大树
大树 做一棵会跑的树 被做成手推车
手推车 坐在休息一会儿 被做成椅子
椅子 躺下 被拼成木地板
木地板
表格①
2.“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那一定会很好,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热爱和期待。
3.在漫长的经历中主人公为什么愿望不一样?
不同的境遇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时期需求也是不同的。我们都要像主人公一样享受每一个阶段,让我们的每一段经历都变得幸福而美好。
4.怎样理解文章结尾“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这句话?
因为它又可以在阳光下静静地呼吸空气,这种感受与“一棵树”时的情境是大体一致的。
组织讲故事
1.要求:
(1)要讲出主人公在每段历程中的愿望和实现情况。
(2)可以根据想象,加入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2.提示:可借助表格①
九、解析文中词句
1.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这真难受。”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紧紧”“缩成一团”具体说明种子的“难受”,这也是它萌生想“站起来”这一愿望的起因。
2.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钻”“站”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种子为了梦想而做的努力。
3.这棵树的树叶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农夫把树砍倒了。——“向着”“拂动”写出了树想让农夫把自已砍走,表现得很主动。
4.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地响。——拟声词“吱吱嘎嘎”形象地写出了手推车由于年代久远,不堪重负所发出的声音。
5.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舒展”“躺在”“舒服”这几个词语把木地板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木地板实现愿望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十、推出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记叙一颗种子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先后变成一棵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最后变成木地板的历程。启发我们不断追寻心中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十一、布置作业
1.借助表格,讲故事给家人听。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一、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车吱(zī zhī)的一声停下了。
(2)我问了好几遍,他都没有吱(zī zhī)声。
二、选字填空。
【拆 折】 分( ) 曲( ) ( )除 ( )扣
【推 准】 ( )动 标( ) ( )备 ( )车
【经 茎】 ( )叶 ( )书 ( )过 根( )
三、写出下列字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写近义词:
调皮--( ) 拂动--( ) 费力--( )
(2)写反义词:
费力--( ) 调皮---( ) 真正--( )
找出课文里的拟声词,再写几个这样的词。
(1)课文里的拟声词:
(2)我写的拟声词:
五、照样子写句子。
例:它长成一棵树。它长成一棵高大的树。
(1)花园里开满了花。
(2)妈妈买了一件衣服。
答案:
一、zhī zi
二、拆、折、拆、折 推、准、准、推 茎、经、经、茎
三、(1)顽皮 摇动 用力 (2)轻松 乖巧 虚假
四、(1)哗哗哗、呼呼、吱吱嘎嘎
(2)轰隆隆、哗啦啦、叽叽喳喳(参考)
五、(参考)(1)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2)妈妈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