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4.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
聚焦
地震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探索一: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①形成裂缝;
②岩浆喷涌;
③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
火山喷发的情景
阅读课本第30页,据图片和文字资料尝试分析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形成火山口湖
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在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凹陷,时间一长,积水成湖。而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形成了屹立在四周的山峰。
形成火山岛
叙尔特塞是冰岛外海的一座火山岛。它于1963年~1967年内海面下火山爆发而形成,岛的面积最大值2.7平方公里。之后,由于风和波浪的侵蚀,逐渐变小,到了2002年,其面积为1.4平方公里。2008年作为世界自然遗产。
探索二:火山喷发的成因
①高温高压
②地壳中薄弱地带
③岩浆中的大量气体
④地壳运动······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土豆泥
番茄酱
酒精灯
模拟实验
岩浆
火山
地壳深处高温状态
观察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眼睛看 平整的“岩层”有轻微的振动
眼睛看 在原本小孔位置出现裂缝
眼睛看 “岩浆”冒着气泡从“火山口” 溢出
眼睛看 “火山口”向外冒热气
耳朵听 听到“咕咚咕咚”的声音
实验现象
…… ……
火山喷发的成因
地壳
岩浆
薄
厚
厚
地壳下的岩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伴随大量气泡冲破地壳薄弱的部分喷涌而出。
厚
厚
火山口
冷却的岩浆
火山喷发的成因
封口的土豆泥如同地壳的薄弱地带,地壳越到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番茄酱受热喷涌而出的过程和炙热的岩浆喷发的过程一样,岩浆在遇到地壳的薄弱地带时,就会喷出地表。
探索二:火山喷发的成因
地壳的运动导致了火山的喷发。地壳越到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使得岩浆和气体在遇到地壳的薄弱地带时,就会喷出地表。
危害
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
益处
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探索三: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笔记知识点
火山喷发成因:地壳运动
作用
改变地表形态
火山口湖
火山岛
剧烈
对环境的影响
负面
正面1《地球的表面》探究记录表
探究目标:观察下列图片,描述地形地貌的特点并猜测形成的主要原因。
图片 地形地貌特点 形成原因
香港地质公园
长白山天池
敦煌雅丹地貌
黄土高原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我的发现 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2《地球的结构》活动记录单
探究目标 制作并观察地球内部结构模型。
探究过程 一、准备材料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黏土或者橡皮泥、尺子、小刀。 二、制作方法 1.用红色橡皮泥捏一个直径约三厘米的小球,作为 。 2.用黄色橡皮泥捏一个厚度约2厘米的平面,包裹小球,作为 。 3.最后用一层薄薄的蓝色橡皮泥包裹,作为 。 4.用小刀将制作好的模型对半切开。 三、观察记录 观察模型的剖面并填写各部分的名称。
我的评价 仔细观察我们做的模型,怎样改进模型: 。
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探究记录表
探究目标 通过模拟地震实验,推测地震的成因。
探究过程 1.用保鲜膜将剪成两半的盒子包裹起来; 2.将水、土和成泥,并铺在拼接的盒子中; 图1 图2 3.等到泥土变得有些干燥后,用手拉住小盒的两边,迅速拉开。 我观察到现象: 。 图3 4.同样,用手将另一个盒子向里挤压,我观察到的现象: 。 图4
我的发现 地震的成因: 。
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活动记录单
探究目标 通过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推测火山喷发的成因。
探究过程 1. 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在“小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 2. 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适当稀释),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带好护目镜,观察“火山”喷发现象。 【记录现象】可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记录看到的现象。
我的发现 根据模拟实验,我发现火山喷发的原因是: 。
5《风的作用》活动记录单
探究目标 认识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探究过程 (一)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 1. 用放大镜观察打磨前的岩石; 2. 用砂纸沿水平方向打磨岩石; 3. 再次用放大镜观察打磨后的岩石,记录实验现象。 打磨前打磨中打磨后岩石的样子
(二)思考题: 根据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推测下图中敦煌地区的地表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发现 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 。
6《水的作用》活动记录单
探究目标 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探究过程 1. 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并在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 2. 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顶部,观察“雨水”流过小山丘时,土壤和带有颜色的沙子分别怎样移动; 3. 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发生的变化,用图画、文字等形式描绘出土壤前后的样子。 土壤的样子降雨前 降雨后
我的发现 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有: 。
7《总结我们的认识》活动记录单
研究内容 有无植物覆盖会影响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吗?
我的预测 有植物覆盖,侵蚀程度 无植物覆盖,侵蚀程度
我的方法 1. 制作两个相同地形的小山丘,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 2. 用喷壶分别对两个小山丘从相同高度喷下同样多的水,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 3.比较两个小山丘降雨后的变化,记录下来。
改变的条件
不变的条件
实验现象 有植物覆盖的土地: 无植物覆盖的土地:
我的结论 有无植物覆盖 影响雨水对土地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