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九年级上册《沁园春· 雪》(第2课时)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本九年级上册《沁园春· 雪》(第2课时)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7 20:26:41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沁园春·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及诗歌的写作背景,背诵默写诗歌。
2.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3.品味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体会词作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4.领会词作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情感。
【学习重点】
1.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2.品味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体会词作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学习难点】
品味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体会词作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学习时间】
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根据提示填空或默写句子。
⑴《沁园春·雪》中总写北国风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作者展开瑰丽想象,化静景为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词中描写作者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沁园春·雪》中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其作为革命领袖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2.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⑴请把“惜”字领起的句子写到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作者在词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诫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不足。
⑶“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
⑷请谈谈你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理解。
二、合作探究
本文语言准确、精炼,请同学们细心揣摩品味下列语句,体味这一特点。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句中的“折腰”改为“赞美”好吗?为什么?)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句中的“略输”改为“尽输”,句意表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句中的“稍逊”能否改为“全无”?为什么?)
4.只识弯弓射大雕。(“只识”改为“识得”行吗?为什么?)
课堂总结
1.归纳中心
2.艺术特色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沁园春·长沙
——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体会作者在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感受《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的共同之处。
2.当年《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提出的“怅寥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沁园春·雪》中是否有了回答?
五、课堂检测
阅读《沁园春·雪》,回答问题。
1.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⑵欲与天公试比高。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任选其中一种修辞手法作简要赏析。
3.上下两阕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朗读结尾句子"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应使用怎样的语气、语调 本句在全词的作用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1.课下朗读毛泽东诗词,并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
一、1.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⑵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⑶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⑷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⑸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⑵D
⑶承上启下,由上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转入下文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议论。
⑷“俱往矣”三字把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历代帝王的英雄过去一笔带过。“数”“看”二字说明过去的历史人物毕竟有他们的局限性,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才是祖国山河的真正主人,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
二、1.诗句中的“折腰”意为倾倒,展示了英雄人物为祖国山河倾倒的心情,并揭示出为之奋斗的动机。改为“赞美”,不合词的韵律,且少了形象性。“娇”是一种女性美,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一个“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2.文采,本指辞采、才华,秦皇、汉武兼有文治,“略输文采”指才华稍差一些,在叹惋中有褒有贬,在肯定中指出不足,改后则变为全盘否定。
3.原词贬中含褒,肯定其文治才能并指出不足,而改后完全否定其文采。
4.对于成吉思汗的评论,词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语带嘲讽。“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不仅使议论形象化,而且使人浮想联翩。用“只”限制“识”,意味委婉,贬谪更严厉。
三、1.本文借景抒怀,通过描写北国雪景,纵论历代英雄,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歌颂了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人民群众,抒发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
2.⑴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词的上阕是写景。有概括描写:辽阔的北国漫天飞雪,大地冰封:有具体描写:长城内外,白雪覆盖,滔滔黄河,停止奔流,群山如银蛇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如蜡象奔驰。其中,有静态描写,有动态描写。有想像描写:雪后天晴,红装素裹,更加妖娆。这些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北国严冬的雪景图,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下阕是议论兼抒情。由江山的多娇,想到为之倾倒的历代英雄,引出一番议论,历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指出他们的不足。最后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全词写景与评论,密切关联,互相映衬。由于情感与景物相生,描写与议论结合,产生了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⑵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以及借代方法的运用。
静景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此句又是化静为动。这样动静结合,描写出北国壮丽的风光。借代主要体现在以“文采、风骚”代文治,以“弯弓射大雕”代武治上。
四、1.都展现出了毛泽东作为革命者的满怀豪情壮志和英雄主义气概,彰显了他心系国家和人民的情怀。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五、1.⑴“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⑵“欲”把“山”“原”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2.修辞手法:对偶、比喻、夸张。示例:比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群山比作“银蛇”,把高原比作“白象”,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雪覆盖的群山高原连绵起伏、活泼奔放的气垫与勃勃生机。
3.上阕以描写为主,下阕以议论抒情为主。好处: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4.应使用自豪、赞扬的语气和高亢、激昂的语调。座章显志,点明主旨,抒发诗人对当代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赞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沁园春·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及诗歌的写作背景,背诵默写诗歌。
2.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3.品味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体会词作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4.领会词作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情感。
【学习重点】
1.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2.品味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体会词作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学习难点】
品味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体会词作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学习时间】
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根据提示填空或默写句子。
⑴《沁园春·雪》中总写北国风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作者展开瑰丽想象,化静景为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词中描写作者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沁园春·雪》中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其作为革命领袖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2.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⑴请把“惜”字领起的句子写到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作者在词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诫他们要文武并重。
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不足。
⑶“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
⑷请谈谈你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理解。
二、合作探究
本文语言准确、精炼,请同学们细心揣摩品味下列语句,体味这一特点。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句中的“折腰”改为“赞美”好吗?为什么?)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句中的“略输”改为“尽输”,句意表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句中的“稍逊”能否改为“全无”?为什么?)
4.只识弯弓射大雕。(“只识”改为“识得”行吗?为什么?)
课堂总结
1.归纳中心
2.艺术特色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沁园春·长沙
——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体会作者在词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感受《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的共同之处。
2.当年《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提出的“怅寥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沁园春·雪》中是否有了回答?
五、课堂检测
阅读《沁园春·雪》,回答问题。
1.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⑵欲与天公试比高。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任选其中一种修辞手法作简要赏析。
3.上下两阕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朗读结尾句子"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应使用怎样的语气、语调 本句在全词的作用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1.课下朗读毛泽东诗词,并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