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五节 科学探究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光对玉米的发芽有影响吗?”这句话属于( )
A.假设 B.问题 C.结论 D.幻想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
【解答】解:在科学探究中,假设是对某一因素对实验对象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而作出的一种猜测,一般用陈述句来表达,假设要围绕提出的问题作出;而提出的问题要用疑问句来表示.所以“光对玉米的发芽有影响吗?”这句话属于问题.
故选:B
2.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组出现的是( )
A.有、无空气 B.温度和水分 C.有光和无光 D.25℃和0℃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照实验以及对照实验原则.据此解答.
【解答】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温度和水分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
故选:B
3.同学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在正中间放入20只鼠妇.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观察鼠妇向哪个方向运动.实验的假设是( )
A.湿度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B.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C.温度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D.空气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鼠妇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解答】解:同学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在正中间放入20只鼠妇.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观察鼠妇向哪个方向运动.这个实验中只有光这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光,所以实验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故选:B
4.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瓶口上的玻璃管是竖直向上的,乙瓶瓶口上的玻璃管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氧气 B.烧瓶瓶口 C.微生物 D.烧瓶的形状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据此答题.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如图,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甲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乙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
由上可知,甲乙两组的区别是甲组肉汤中有微生物,乙组的肉汤中无微生物,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微生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5.意大利的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很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了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要说明的是( )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据此解答.
【解答】解:A、通过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可以研究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A正确.
B、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实验可以研究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B正确.
C、通过第一次和第三次实验的可以研究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正确.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本题并未涉及,D错误.
故选:D.
6.某研究小组利用大小、发育状况相同的两只同种幼年狗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具体操作见下表,幼年狗甲后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结果又能继续发育,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组别 甲 乙
处理方法 破坏幼年狗的甲状腺 不做任何处理
实验结果 停滞发育 正常发育
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会影响幼年狗的发育
C.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D.该实验证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解: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蝌蚪的发育.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探究的是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蝌蚪的发育.
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A正确;
B、甲状腺激素会影响幼年狗的发育,B正确;
C、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正确;
D、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但该实验不能证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D错误.
故选:D
7.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
A.水温发生变化,金鱼呼吸的次数是否会受到影响?
B.金鱼呼吸次数可能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C.温度升高,金鱼的呼吸加快
D.温度的变化不影响金鱼的呼吸次数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结合实验具体分析解答.
【解答】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时,实验的变量是水温的不同.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不同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实验时,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误差,常需要设置重复组,求其平均值.该实验提出问题是:水温发生变化,金鱼呼吸的次数是否会受到影响?
故选:A
8.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杭州太子湾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
【解答】解: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关键.所以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选项A、B、D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并能作出相应的假设,而C选项杭州太子湾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无研究价值,而只是自己的一种观点想法.
故选:C.
9.科研人员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将香菇菌种经无菌操作后等量接种到两份相同的培养基中;②把接种后的培养基分别放在两个箱子中,在其中的一个箱子中央放入磁铁,另一个不放磁铁作为对照组;③每天观察测量并记录菌丝的长度.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A.水分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B.培养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C.磁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D.光照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否放入磁铁,即除了是否放入磁铁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磁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选项A、B、D的实验变量分别是水分、培养基、光照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某同学在探究“水对天竺葵生活的影响”时,选取甲乙丙三组生长状况基本相似的天竺葵,给甲组每天浇一次水,给乙组五天浇一次水,给丙组每天浇三次水.你认为下列对此探究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确定正确的是( )
A.甲组为实验组,乙丙两组是对照组
B.甲丙组为实验组,乙组是对照组
C.乙丙为实验组,甲组是对照组
D.甲乙为实验组,丙组是对照组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在探究“水对天竺葵生活的影响”时,选取甲乙丙三组生长状况基本相似的天竺葵,给甲组每天浇一次水,给乙组五天浇一次水,给丙组每天浇三次水.乙丙为实验组,甲组是对照组.
故选:C
11.“探究光对螳螂生活的影响”试验时,除了哪一条件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
A.温度 B.湿度 C.光照 D.水分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因此在设计“探究光对蟑螂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除了光照条件外,其他条件的选择都应相同.
故选:C
12.在生物探究实验设计中,要设置对照,下列几组对照中合理的是( )
A.光照与潮湿 B.室内与室外 C.23°与8° D.干燥与阴暗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A、光照与潮湿是影响实验的两个不同的因素,A错误;
B、室内与室外是影响实验的两个不同的因素,B错误,
C、23°与8°是高温与低温,是以温度唯一的变量,可以形成对照,C正确;
D、燥与阴暗是影响实验的两个不同的因素,D错误.
故选:C.
13.“制定计划”阶段的工作不包括( )
A.列出材料用具 B.设计对照实验
C.选出控制变量 D.记录实验数据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做实验前,要制定实验计划,实验计划包括:实验思路;准备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具;实验装置;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提出实施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而记录实验数据属于实施计划过程.
故选:D.
14.在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对照组和实验组中(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解答】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进行科学探究时,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它因素都相同.
故选:D
15.下列关于“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变量是水温
B.光照、空气等条件无需考虑
C.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5至10度
D.金鱼的鳃开闭1次,可计数金鱼呼吸2次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
【解答】解:在“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时,
A、实验的变量是水温,A正确;
B、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光照、空气等条件无需考虑错误,B错误;
C、温度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20℃以上,5至10度温度太低,C错误;
D、金鱼的鳃盖或口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1次,不是2次;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6.在科学探究时,我们应当善于 问题;依据已有的 ,通过思考,建立 ;再根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订探究的 ,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 ;然后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与大家一起_ ,对探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
【答案】发现并提出;科学知识;猜想和假设;计划;事实和证据;交流讨论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方式。它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
【解答】此题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要求了然于心。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源自问题的发现,经历的过程是: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报告与交流。如果收集的证据不支持假设,则需要重新提出假设并重新验证。
在科学探究时,我们应当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 ,通过思考,建立猜想和假设;再根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订探究的计划 ,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事实和证据;然后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与大家一起_交流讨论,对探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
17.在下列叙述中加点的内容,可能属于①②③中的某一种情况.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反应现象 ②反应条件 ③结果或结论。点燃蜡烛 ;从导管出来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此气体是二氧化碳 ;人呼出的气体使玻璃片上出现水珠 .
【答案】②;①;③;①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点燃蜡烛是反应条件;从导管出来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反应现象;证明此气体是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使玻璃片上出现水珠是反应现象.
【分析】比较①反应条件;②反应现象;③结果和结论三者含义的不同,并结合实例进行区别:点燃、加热等是反应条件,发光、放热、变色、燃烧等是反应现象,生成了什么物质是实验结论.
18.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某些化学工艺,如 、 、 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我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是属于化学工艺:造纸和火药,另外我国古代的瓷器烧制技术闻名于世界,我国是最早使用青铜器和冶炼铁的国家,对世界的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分析】研究我国化学的历史,了解化学会对人类的生活重要意义,激发学习化学的动力.
19.去年,厦门市决定在其海沧区投资逾百亿元建设PX(对二甲苯)项目,该项目建成后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但由于市民有不同意见而被暂缓建设.已知对二甲苯属于低毒有机物,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挥发的易燃液体,对呼吸系统及神经中枢有一定刺激作用.从材料中归纳出对二甲苯的任意两个物理性质 .假如你是厦门市民,你的意见是 (填序号)①反对在厦门建设PX项目②同意在厦门建设PX项目③其他意见.你的理由是 (任选一条)①将会带来环境污染,影响健康;将造成不安全因素;与城市发展理念不符.②不利因素可被控制;可增加财政收入;可增加就业机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机.③进行环保安全评价后再决定;将项目迁到更安全合适的地方建设;进行更广泛的民意调查后再决定.
【答案】有毒、有刺激性,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挥发,常温下呈液态(任意两个);①;三条中任写一条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属于物理性质的有毒、有刺激性,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挥发,常温下呈液态等等.(2)此题属于开放题型,灵活性非常强,从三项中选择一个进行解答即可.
【分析】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是针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防护的一类联系生活实际的一类题型.
三、综合题
20.小明设计了一个细菌培养实验:将甲、乙、丙三个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甲培养基上涂抹一下;洗手后用另一支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乙培养基上涂抹一下;丙培养基不涂抹。加盖封好后,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你认为他要探究的问题是: 。
(2)丙培养皿的作用是 ;培养基和培养皿在接种前经过 处理可以排除实验外其他细菌的干扰。你预期几天后, 培养皿内的细菌菌落较多。
(3)如果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期一致,你认为要养成怎样的卫生习惯? 。
【答案】(1)手上有没有细菌?
(2)对照;高温;甲
(3)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高温灭菌、培养皿的作用、卫生习惯.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的培养过程、高温灭菌的原因目的、培养皿的作用、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点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培养过程和原理.
【解答】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1)根据题意提出问题:手上有没有细菌?(2)丙培养皿的作用是对照作用,充分说明培养皿内的细菌来自手上.洗手前手上的细菌多,洗手后手上的细菌少,因此预期48小时后,甲培养皿上的细菌菌落最多.在接种前,培养基和培养皿应经过高温灭菌处理,以杀死其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排除实验外其它环境的污染.(3)根据实验,为了保证个人卫生,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1 / 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五节 科学探究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光对玉米的发芽有影响吗?”这句话属于( )
A.假设 B.问题 C.结论 D.幻想
2.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下列不能作为对照组出现的是( )
A.有、无空气 B.温度和水分 C.有光和无光 D.25℃和0℃
3.同学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在正中间放入20只鼠妇.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观察鼠妇向哪个方向运动.实验的假设是( )
A.湿度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B.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C.温度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D.空气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4.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瓶口上的玻璃管是竖直向上的,乙瓶瓶口上的玻璃管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氧气 B.烧瓶瓶口 C.微生物 D.烧瓶的形状
5.意大利的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很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了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要说明的是( )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6.某研究小组利用大小、发育状况相同的两只同种幼年狗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具体操作见下表,幼年狗甲后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结果又能继续发育,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组别 甲 乙
处理方法 破坏幼年狗的甲状腺 不做任何处理
实验结果 停滞发育 正常发育
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会影响幼年狗的发育
C.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D.该实验证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
7.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
A.水温发生变化,金鱼呼吸的次数是否会受到影响?
B.金鱼呼吸次数可能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C.温度升高,金鱼的呼吸加快
D.温度的变化不影响金鱼的呼吸次数
8.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杭州太子湾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9.科研人员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将香菇菌种经无菌操作后等量接种到两份相同的培养基中;②把接种后的培养基分别放在两个箱子中,在其中的一个箱子中央放入磁铁,另一个不放磁铁作为对照组;③每天观察测量并记录菌丝的长度.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A.水分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B.培养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C.磁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D.光照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
10.某同学在探究“水对天竺葵生活的影响”时,选取甲乙丙三组生长状况基本相似的天竺葵,给甲组每天浇一次水,给乙组五天浇一次水,给丙组每天浇三次水.你认为下列对此探究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确定正确的是( )
A.甲组为实验组,乙丙两组是对照组
B.甲丙组为实验组,乙组是对照组
C.乙丙为实验组,甲组是对照组
D.甲乙为实验组,丙组是对照组
11.“探究光对螳螂生活的影响”试验时,除了哪一条件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
A.温度 B.湿度 C.光照 D.水分
12.在生物探究实验设计中,要设置对照,下列几组对照中合理的是( )
A.光照与潮湿 B.室内与室外 C.23°与8° D.干燥与阴暗
13.“制定计划”阶段的工作不包括( )
A.列出材料用具 B.设计对照实验
C.选出控制变量 D.记录实验数据
14.在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对照组和实验组中(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15.下列关于“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变量是水温
B.光照、空气等条件无需考虑
C.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5至10度
D.金鱼的鳃开闭1次,可计数金鱼呼吸2次
二、填空题
16.在科学探究时,我们应当善于 问题;依据已有的 ,通过思考,建立 ;再根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订探究的 ,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 ;然后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与大家一起_ ,对探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
17.在下列叙述中加点的内容,可能属于①②③中的某一种情况.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反应现象 ②反应条件 ③结果或结论。点燃蜡烛 ;从导管出来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此气体是二氧化碳 ;人呼出的气体使玻璃片上出现水珠 .
18.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某些化学工艺,如 、 、 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19.去年,厦门市决定在其海沧区投资逾百亿元建设PX(对二甲苯)项目,该项目建成后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但由于市民有不同意见而被暂缓建设.已知对二甲苯属于低毒有机物,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挥发的易燃液体,对呼吸系统及神经中枢有一定刺激作用.从材料中归纳出对二甲苯的任意两个物理性质 .假如你是厦门市民,你的意见是 (填序号)①反对在厦门建设PX项目②同意在厦门建设PX项目③其他意见.你的理由是 (任选一条)①将会带来环境污染,影响健康;将造成不安全因素;与城市发展理念不符.②不利因素可被控制;可增加财政收入;可增加就业机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机.③进行环保安全评价后再决定;将项目迁到更安全合适的地方建设;进行更广泛的民意调查后再决定.
三、综合题
20.小明设计了一个细菌培养实验:将甲、乙、丙三个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甲培养基上涂抹一下;洗手后用另一支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乙培养基上涂抹一下;丙培养基不涂抹。加盖封好后,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你认为他要探究的问题是: 。
(2)丙培养皿的作用是 ;培养基和培养皿在接种前经过 处理可以排除实验外其他细菌的干扰。你预期几天后, 培养皿内的细菌菌落较多。
(3)如果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期一致,你认为要养成怎样的卫生习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
【解答】解:在科学探究中,假设是对某一因素对实验对象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而作出的一种猜测,一般用陈述句来表达,假设要围绕提出的问题作出;而提出的问题要用疑问句来表示.所以“光对玉米的发芽有影响吗?”这句话属于问题.
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照实验以及对照实验原则.据此解答.
【解答】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温度和水分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
故选:B
3.【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鼠妇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解答】解:同学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在正中间放入20只鼠妇.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观察鼠妇向哪个方向运动.这个实验中只有光这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光,所以实验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据此答题.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如图,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甲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乙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
由上可知,甲乙两组的区别是甲组肉汤中有微生物,乙组的肉汤中无微生物,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微生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据此解答.
【解答】解:A、通过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可以研究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A正确.
B、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实验可以研究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B正确.
C、通过第一次和第三次实验的可以研究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正确.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本题并未涉及,D错误.
故选:D.
6.【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解: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蝌蚪的发育.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探究的是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蝌蚪的发育.
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A正确;
B、甲状腺激素会影响幼年狗的发育,B正确;
C、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正确;
D、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但该实验不能证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D错误.
故选:D
7.【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结合实验具体分析解答.
【解答】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时,实验的变量是水温的不同.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不同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实验时,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误差,常需要设置重复组,求其平均值.该实验提出问题是:水温发生变化,金鱼呼吸的次数是否会受到影响?
故选:A
8.【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
【解答】解: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关键.所以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选项A、B、D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并能作出相应的假设,而C选项杭州太子湾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无研究价值,而只是自己的一种观点想法.
故选:C.
9.【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否放入磁铁,即除了是否放入磁铁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磁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选项A、B、D的实验变量分别是水分、培养基、光照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在探究“水对天竺葵生活的影响”时,选取甲乙丙三组生长状况基本相似的天竺葵,给甲组每天浇一次水,给乙组五天浇一次水,给丙组每天浇三次水.乙丙为实验组,甲组是对照组.
故选:C
11.【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因此在设计“探究光对蟑螂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除了光照条件外,其他条件的选择都应相同.
故选:C
12.【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A、光照与潮湿是影响实验的两个不同的因素,A错误;
B、室内与室外是影响实验的两个不同的因素,B错误,
C、23°与8°是高温与低温,是以温度唯一的变量,可以形成对照,C正确;
D、燥与阴暗是影响实验的两个不同的因素,D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做实验前,要制定实验计划,实验计划包括:实验思路;准备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具;实验装置;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提出实施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而记录实验数据属于实施计划过程.
故选:D.
14.【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解答】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进行科学探究时,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它因素都相同.
故选:D
15.【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
【解答】解:在“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时,
A、实验的变量是水温,A正确;
B、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光照、空气等条件无需考虑错误,B错误;
C、温度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20℃以上,5至10度温度太低,C错误;
D、金鱼的鳃盖或口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1次,不是2次;D错误.
故选:A.
16.【答案】发现并提出;科学知识;猜想和假设;计划;事实和证据;交流讨论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方式。它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
【解答】此题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要求了然于心。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源自问题的发现,经历的过程是: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报告与交流。如果收集的证据不支持假设,则需要重新提出假设并重新验证。
在科学探究时,我们应当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 ,通过思考,建立猜想和假设;再根据探究的目的和条件制订探究的计划 ,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事实和证据;然后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与大家一起_交流讨论,对探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
17.【答案】②;①;③;①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点燃蜡烛是反应条件;从导管出来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反应现象;证明此气体是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使玻璃片上出现水珠是反应现象.
【分析】比较①反应条件;②反应现象;③结果和结论三者含义的不同,并结合实例进行区别:点燃、加热等是反应条件,发光、放热、变色、燃烧等是反应现象,生成了什么物质是实验结论.
18.【答案】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我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是属于化学工艺:造纸和火药,另外我国古代的瓷器烧制技术闻名于世界,我国是最早使用青铜器和冶炼铁的国家,对世界的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分析】研究我国化学的历史,了解化学会对人类的生活重要意义,激发学习化学的动力.
19.【答案】有毒、有刺激性,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挥发,常温下呈液态(任意两个);①;三条中任写一条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属于物理性质的有毒、有刺激性,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挥发,常温下呈液态等等.(2)此题属于开放题型,灵活性非常强,从三项中选择一个进行解答即可.
【分析】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是针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防护的一类联系生活实际的一类题型.
20.【答案】(1)手上有没有细菌?
(2)对照;高温;甲
(3)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高温灭菌、培养皿的作用、卫生习惯.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的培养过程、高温灭菌的原因目的、培养皿的作用、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点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培养过程和原理.
【解答】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1)根据题意提出问题:手上有没有细菌?(2)丙培养皿的作用是对照作用,充分说明培养皿内的细菌来自手上.洗手前手上的细菌多,洗手后手上的细菌少,因此预期48小时后,甲培养皿上的细菌菌落最多.在接种前,培养基和培养皿应经过高温灭菌处理,以杀死其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排除实验外其它环境的污染.(3)根据实验,为了保证个人卫生,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