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同步练习(A)
一、单选题
1.随神舟飞船一起遨游太空的有珙桐、鹅掌揪的种子各50克,这是我国迄今为止首次进行珍稀濒危林木航天诱变育种实验.下列有关太空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常选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为实验材料
B.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微重力、强辐射等因素诱发基因突变
C.太空育种能提高突变率,短时间内获得优良的变异类型
D.若诱变当代没出现人们所需的优良性状,则淘汰该品种,所以诱变育种浪费了很多原材料
【答案】D
【知识点】诱变育种
【解析】【解答】解:A、太空育种常选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为实验材料,A正确;B、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微重力、强辐射等因素诱发基因突变,B正确;C、太空育种能提高突变率,短时间内获得优良的变异类型,C正确;D、诱变育种需要大量处理诱变材料才能获得所需性状,但不能说诱变育种浪费了很多原材料,D错误.
故选:D.
【分析】航天育种是诱变育种,利用失重、宇宙射线等手段诱发生物基因突变.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是成功率低,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此外需要大量处理诱变材料才能获得所需性状.
2.(2020高二上·双鸭山开学考)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
A.红细胞易变形破裂
B.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C.信使RNA中的一个密码子发生了变化
D.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发生了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
3.(2020高二上·深圳月考)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杂合子个体因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所以不表现出镰刀型贫血症状,还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致病基因的出现对个体是不利的
B.该病不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出来
C.该病杂合子个体中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表达的机会均等
D.该致病基因的产生是碱基对发生增添、缺失、替换的结果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A、携带者对疟疾具较强抵抗力,表明该致病基因的出现对生物体抵抗疟疾是有利的,A错误;
B、该病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出来,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携带者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杂合子个体中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表达的机会均等,C正确;
D、该致病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发生替换的结果,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之一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存在A=T、G=C的数量关系,则(A+G)/(T+C)=1。2、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
4.(2020·遂宁模拟)下图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原理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突变基因编码血红蛋白时需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作原料
B.突变后的基因,其腺嘌呤的数目多于胸腺嘧啶的数目
C.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由①链上的密码子决定的
D.该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间期,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A、突变基因编码血红蛋白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需要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需要氨基酸作原料,A正确;
B、突变后的基因,其腺嘌呤的数目等于胸腺嘧啶的数目,B错误;
C、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由③链上的密码子决定的,C错误;
D、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间期,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原因是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即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而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
5.(2017·揭阳模拟)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因为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有利的
B.基因突变是有害的
C.基因突变的有害性是相对的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编码的异常蛋白质是无活性的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解:ABC、携带者的后代可能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但其对疟疾具较强抵抗力,表明基因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AB错误,C正确;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编码的异常蛋白质是有活性的,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C.
【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图解如下:
由此可见,其产生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6.(2020高二上·深圳月考)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能导致D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或滞后
B.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C.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方式中对性状影响较小的通常是增添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A、终止密码子不在DNA上,A错误;
B、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导致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B正确;
C、基因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方式中,替换引发的突变对性状影响一般较小,C错误;
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最易发生于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导致生殖细胞发生突变)。2、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7.(2020·泰州模拟)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紫外线等物理因素可损伤DNA分子而诱发基因突变
B.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基因中的碱基属于基因突变
C.亲代个体产生的突变基因大多数能传递给子代个体
D.如果体细胞中基因突变的频率过高易导致个体死亡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紫外线等物理因素可能损伤碱基,改变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进而诱发基因突变,A正确;
B、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导致基因结构改变,从而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
C、亲代个体产生的突变基因,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如果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可以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如果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传递给后代,对于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则可以通过体细胞传递给后代,C错误;
D、基因突变多数是有害的,频率如果过高有可能会导致个体死亡,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般不能遗传。(2)诱发因素可分为:
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4)基因突变的特点:a、普遍性; b、随机性;c、低频性 d、多数有害性 e、不定向性。
8.(2019高一下·陆良期末)基因突变的原因是( )
A.DNA变成了蛋白质
B.DNA中的基因结构发生了局部改变
C.DNA中的基因数目减少或增多
D.DNA变成了RNA
【答案】B
【知识点】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解析】【解答】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DNA可以转录形成RNA,进而控制蛋白质合成,A、D错误,A错误;基因突变的原因是DNA分子中基因结构发生局部改变,B正确;DNA中的基因数目减少或增多,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9.(2020·拉萨模拟)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B.长期使用农药会定向改变害虫抗药性基因频率
C.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因此突变后的基因都能遗传给后代
D.细菌和病毒也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答案】B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错误;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随机的,害虫的抗药性是自身变异的结果,但是农药的长期使用会对害虫加以选择,使害虫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B正确;
C.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属于可遗传变异,如果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C错误;
D.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细菌和病毒也能发生基因突变,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0.(2020高三上·射洪月考)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信息有所不同
B.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促进细胞凋亡,该基因可能是抑癌基因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细胞中不正常的基因
D.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或抑癌基因突变都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答案】C
【知识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A、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信息有所不同,A正确;
B、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促进细胞凋亡,该基因可能是抑癌基因,B正确;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细胞中正常的基因,C错误;
D、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或抑癌基因突变都可能引起细胞癌变,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11.(2020·包头模拟)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的细胞中都含有一个原癌基因和一个抑癌基因
B.原癌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能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
C.抑癌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能调节细胞周期并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进程
D.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
【答案】D
【知识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遗传物质,不含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的细胞中也不一定只含有一个原癌基因和一个抑癌基因,A错误;
B、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B错误;
C、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C错误;
D、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12.(2020高二上·齐齐哈尔开学考)下列不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A.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互换
B.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
C.精子与卵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的组合
D.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答案】C
【知识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精子与卵细胞在受精时染色体上基因的组合不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基因重组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D错误。
【分析】1、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2、类型:
(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3、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3.(2020高二上·青冈开学考)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
B.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和新性状
C.基因重组有助于物种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生存
D.非同源染色体的片段互换不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B
【知识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解析】【解答】A、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A正确;
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B错误;
C、基因重组可产生大量的变异类型,为生物进化提供大量的原材料,有助于物种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生存,C正确;
D、非同源染色体的片段互换不属于基因重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重组的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2、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3、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4.(2020高一下·成都期末)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造成兄弟或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能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C
【知识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错误;
B、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B错误;
C、基因重组是造成兄弟或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C正确;
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5.(2020高三上·武威开学考)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答案】C
【知识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A、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通过基因工程创造的,A项错误;
B、非同源染色体间的局部交换导致染色体变异,B项错误;
C、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进行基因重组,C项正确;
D、根尖属于体细胞,一般不发生基因重组,且不容易传给下一代,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料,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据此答题。
二、综合题
16.(2020高二上·青冈开学考)下图表示人体内一个细胞进行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a)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突变产生的基因a和基因A的关系为 。
(2)若细胞乙为精原细胞,不同性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时期有 和 。
(3)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 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1)等位基因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蛋白质的结构直接
【知识点】基因、蛋白质、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1)突变产生的基因a和基因A的关系为等位基因。(2)若细胞乙为精原细胞,不同性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时期有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3)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内一个细胞进行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a)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解旋过程,需要解旋酶;②表示DNA复制过程;③和④都表示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基因a是由基因A突变(碱基对的替换)形成的。
17.近年来,有关肿瘤细胞特定分子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迅速.研究发现,蛋白X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由原癌基因X编码.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细胞DNA的复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肿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因是 .
(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X的 和 可判断其是否转录和翻译.检测成人多种正常组织后,发现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 .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测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 .
【答案】(1)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将复制后的核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mRNA;蛋白质;原癌基因X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3)维持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知识点】癌症的预防与治疗
【解析】【解答】解:(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因是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将复制后的核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2)转录是合成信使RNA过程,而翻译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虽然各种体细胞中都有原癌基因,但只有一定的细胞才表达,这说明原癌基因X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3)通过题目信息可知,原癌基因是通过控制受体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细胞内信号传导,表达产物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启动DNA分子复制,从而调控细胞正常的分裂过程.
【分析】1、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2、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选择性表达).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18.(2020高三上·阆中开学考)山羊的低繁和高繁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H、K决定。现有一个数量足够大的自然种群,存在低繁和高繁两种表现型的雌、雄个体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H、K这两个基因间差异的原因是 。
(2)若利用杂交的方法确定自然种群中高繁、低繁性状的显、隐性,最简便的方法为 。
(3)现已确定高繁为显性性状,由基因H决定,则高繁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山羊的有角(A)和无角(a)为另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杂合子在雄性中表现为有角,在雌性中表现为无角。现有纯种的高繁有角山羊与纯种的低繁无角山羊雌雄若干,现判断基因H、K与基因A、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实验思路为 。若子代结果为 ,则说明基因H、K与基因A、a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1)基因突变
(2)选择表现型相同的个体自由交配,出现性状分离的群体其亲本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不出现性状分离的群体其亲本的表现型为隐性性状
(3)HH或HK;让纯种的高繁有角雌山羊与低繁无角雄山羊杂交产生F1,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或F1雌山羊与亲本中的低繁无角雄山羊杂交)产生F2,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高繁有角∶高繁无角∶低繁有角∶低繁无角=3∶3∶1∶1(或高繁有角∶高繁无角∶低繁有角∶低繁无角=1∶3∶1∶3)
【知识点】交配类型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1)H、K为一对等位基因,这两个基因的碱基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等位基因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突变。(2)在一个数量足够大的自然种群中,选择表现型相同的个体自由交配,出现性状分离的群体其亲本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不出现性状分离的群体其亲本的表现型为隐性性状,且此种方法简便易行。(3)已知高繁为显性性状,则群体中高繁的基因型为HH或HK。已知杂合子在雄性中表现为有角,在雌性中表现为无角,由雄性中存在杂合子,说明控制有角和无角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均可让纯种的高繁有角雌山羊HHAA与纯种的低繁无角雄山羊KKaa杂交产生F1(HKAa),让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或F1雌山羊与亲本中的低繁无角雄山羊杂交)产生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为(3高繁∶1低繁)(1有角∶1无角)[或(1高繁∶1低繁)(1有角∶3无角)],即高繁有角∶高繁无角∶低繁有角∶低繁无角=3∶3∶1∶1(或高繁有角∶高繁无角∶低繁有角∶低繁无角=1∶3∶1∶3)。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显现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在完全显性的正常情况下,杂合子个体表现显性性状。
1 / 1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同步练习(A)
一、单选题
1.随神舟飞船一起遨游太空的有珙桐、鹅掌揪的种子各50克,这是我国迄今为止首次进行珍稀濒危林木航天诱变育种实验.下列有关太空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常选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为实验材料
B.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微重力、强辐射等因素诱发基因突变
C.太空育种能提高突变率,短时间内获得优良的变异类型
D.若诱变当代没出现人们所需的优良性状,则淘汰该品种,所以诱变育种浪费了很多原材料
2.(2020高二上·双鸭山开学考)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
A.红细胞易变形破裂
B.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C.信使RNA中的一个密码子发生了变化
D.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发生了变化
3.(2020高二上·深圳月考)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杂合子个体因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所以不表现出镰刀型贫血症状,还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致病基因的出现对个体是不利的
B.该病不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出来
C.该病杂合子个体中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表达的机会均等
D.该致病基因的产生是碱基对发生增添、缺失、替换的结果
4.(2020·遂宁模拟)下图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原理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突变基因编码血红蛋白时需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作原料
B.突变后的基因,其腺嘌呤的数目多于胸腺嘧啶的数目
C.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由①链上的密码子决定的
D.该变异发生在减数分裂间期,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
5.(2017·揭阳模拟)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因为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有利的
B.基因突变是有害的
C.基因突变的有害性是相对的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编码的异常蛋白质是无活性的
6.(2020高二上·深圳月考)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能导致D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或滞后
B.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C.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方式中对性状影响较小的通常是增添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7.(2020·泰州模拟)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紫外线等物理因素可损伤DNA分子而诱发基因突变
B.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基因中的碱基属于基因突变
C.亲代个体产生的突变基因大多数能传递给子代个体
D.如果体细胞中基因突变的频率过高易导致个体死亡
8.(2019高一下·陆良期末)基因突变的原因是( )
A.DNA变成了蛋白质
B.DNA中的基因结构发生了局部改变
C.DNA中的基因数目减少或增多
D.DNA变成了RNA
9.(2020·拉萨模拟)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B.长期使用农药会定向改变害虫抗药性基因频率
C.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因此突变后的基因都能遗传给后代
D.细菌和病毒也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10.(2020高三上·射洪月考)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信息有所不同
B.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促进细胞凋亡,该基因可能是抑癌基因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细胞中不正常的基因
D.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或抑癌基因突变都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11.(2020·包头模拟)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的细胞中都含有一个原癌基因和一个抑癌基因
B.原癌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能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
C.抑癌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能调节细胞周期并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进程
D.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
12.(2020高二上·齐齐哈尔开学考)下列不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A.四分体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互换
B.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
C.精子与卵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的组合
D.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13.(2020高二上·青冈开学考)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
B.基因重组能产生新基因和新性状
C.基因重组有助于物种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生存
D.非同源染色体的片段互换不属于基因重组
14.(2020高一下·成都期末)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造成兄弟或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能发生基因重组
15.(2020高三上·武威开学考)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二、综合题
16.(2020高二上·青冈开学考)下图表示人体内一个细胞进行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a)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突变产生的基因a和基因A的关系为 。
(2)若细胞乙为精原细胞,不同性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时期有 和 。
(3)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 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7.近年来,有关肿瘤细胞特定分子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迅速.研究发现,蛋白X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由原癌基因X编码.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细胞DNA的复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肿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因是 .
(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X的 和 可判断其是否转录和翻译.检测成人多种正常组织后,发现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 .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测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 .
18.(2020高三上·阆中开学考)山羊的低繁和高繁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H、K决定。现有一个数量足够大的自然种群,存在低繁和高繁两种表现型的雌、雄个体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H、K这两个基因间差异的原因是 。
(2)若利用杂交的方法确定自然种群中高繁、低繁性状的显、隐性,最简便的方法为 。
(3)现已确定高繁为显性性状,由基因H决定,则高繁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山羊的有角(A)和无角(a)为另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杂合子在雄性中表现为有角,在雌性中表现为无角。现有纯种的高繁有角山羊与纯种的低繁无角山羊雌雄若干,现判断基因H、K与基因A、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实验思路为 。若子代结果为 ,则说明基因H、K与基因A、a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诱变育种
【解析】【解答】解:A、太空育种常选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为实验材料,A正确;B、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微重力、强辐射等因素诱发基因突变,B正确;C、太空育种能提高突变率,短时间内获得优良的变异类型,C正确;D、诱变育种需要大量处理诱变材料才能获得所需性状,但不能说诱变育种浪费了很多原材料,D错误.
故选:D.
【分析】航天育种是诱变育种,利用失重、宇宙射线等手段诱发生物基因突变.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是成功率低,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此外需要大量处理诱变材料才能获得所需性状.
2.【答案】B
【知识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
3.【答案】C
【知识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A、携带者对疟疾具较强抵抗力,表明该致病基因的出现对生物体抵抗疟疾是有利的,A错误;
B、该病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出来,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携带者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杂合子个体中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表达的机会均等,C正确;
D、该致病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发生替换的结果,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之一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存在A=T、G=C的数量关系,则(A+G)/(T+C)=1。2、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
4.【答案】A
【知识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A、突变基因编码血红蛋白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需要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需要氨基酸作原料,A正确;
B、突变后的基因,其腺嘌呤的数目等于胸腺嘧啶的数目,B错误;
C、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由③链上的密码子决定的,C错误;
D、基因突变可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间期,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原因是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即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而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
5.【答案】C
【知识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解:ABC、携带者的后代可能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但其对疟疾具较强抵抗力,表明基因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AB错误,C正确;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编码的异常蛋白质是有活性的,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C.
【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图解如下:
由此可见,其产生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6.【答案】B
【知识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A、终止密码子不在DNA上,A错误;
B、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导致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B正确;
C、基因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方式中,替换引发的突变对性状影响一般较小,C错误;
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最易发生于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导致生殖细胞发生突变)。2、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7.【答案】C
【知识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紫外线等物理因素可能损伤碱基,改变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进而诱发基因突变,A正确;
B、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导致基因结构改变,从而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
C、亲代个体产生的突变基因,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如果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可以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如果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传递给后代,对于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则可以通过体细胞传递给后代,C错误;
D、基因突变多数是有害的,频率如果过高有可能会导致个体死亡,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般不能遗传。(2)诱发因素可分为:
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4)基因突变的特点:a、普遍性; b、随机性;c、低频性 d、多数有害性 e、不定向性。
8.【答案】B
【知识点】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解析】【解答】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DNA可以转录形成RNA,进而控制蛋白质合成,A、D错误,A错误;基因突变的原因是DNA分子中基因结构发生局部改变,B正确;DNA中的基因数目减少或增多,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9.【答案】B
【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错误;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随机的,害虫的抗药性是自身变异的结果,但是农药的长期使用会对害虫加以选择,使害虫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B正确;
C.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属于可遗传变异,如果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C错误;
D.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细菌和病毒也能发生基因突变,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0.【答案】C
【知识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A、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信息有所不同,A正确;
B、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促进细胞凋亡,该基因可能是抑癌基因,B正确;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细胞中正常的基因,C错误;
D、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或抑癌基因突变都可能引起细胞癌变,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11.【答案】D
【知识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遗传物质,不含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的细胞中也不一定只含有一个原癌基因和一个抑癌基因,A错误;
B、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B错误;
C、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C错误;
D、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12.【答案】C
【知识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精子与卵细胞在受精时染色体上基因的组合不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基因重组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D错误。
【分析】1、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2、类型:
(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3、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3.【答案】B
【知识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解析】【解答】A、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A正确;
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B错误;
C、基因重组可产生大量的变异类型,为生物进化提供大量的原材料,有助于物种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生存,C正确;
D、非同源染色体的片段互换不属于基因重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重组的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2、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3、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4.【答案】C
【知识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错误;
B、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B错误;
C、基因重组是造成兄弟或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C正确;
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意义:(1)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5.【答案】C
【知识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A、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通过基因工程创造的,A项错误;
B、非同源染色体间的局部交换导致染色体变异,B项错误;
C、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进行基因重组,C项正确;
D、根尖属于体细胞,一般不发生基因重组,且不容易传给下一代,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料,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据此答题。
16.【答案】(1)等位基因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蛋白质的结构直接
【知识点】基因、蛋白质、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1)突变产生的基因a和基因A的关系为等位基因。(2)若细胞乙为精原细胞,不同性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时期有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3)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内一个细胞进行分裂时发生基因突变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a)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解旋过程,需要解旋酶;②表示DNA复制过程;③和④都表示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基因a是由基因A突变(碱基对的替换)形成的。
17.【答案】(1)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将复制后的核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mRNA;蛋白质;原癌基因X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3)维持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知识点】癌症的预防与治疗
【解析】【解答】解:(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因是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将复制后的核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2)转录是合成信使RNA过程,而翻译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虽然各种体细胞中都有原癌基因,但只有一定的细胞才表达,这说明原癌基因X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3)通过题目信息可知,原癌基因是通过控制受体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细胞内信号传导,表达产物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启动DNA分子复制,从而调控细胞正常的分裂过程.
【分析】1、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2、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选择性表达).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18.【答案】(1)基因突变
(2)选择表现型相同的个体自由交配,出现性状分离的群体其亲本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不出现性状分离的群体其亲本的表现型为隐性性状
(3)HH或HK;让纯种的高繁有角雌山羊与低繁无角雄山羊杂交产生F1,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或F1雌山羊与亲本中的低繁无角雄山羊杂交)产生F2,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高繁有角∶高繁无角∶低繁有角∶低繁无角=3∶3∶1∶1(或高繁有角∶高繁无角∶低繁有角∶低繁无角=1∶3∶1∶3)
【知识点】交配类型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1)H、K为一对等位基因,这两个基因的碱基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等位基因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突变。(2)在一个数量足够大的自然种群中,选择表现型相同的个体自由交配,出现性状分离的群体其亲本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不出现性状分离的群体其亲本的表现型为隐性性状,且此种方法简便易行。(3)已知高繁为显性性状,则群体中高繁的基因型为HH或HK。已知杂合子在雄性中表现为有角,在雌性中表现为无角,由雄性中存在杂合子,说明控制有角和无角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均可让纯种的高繁有角雌山羊HHAA与纯种的低繁无角雄山羊KKaa杂交产生F1(HKAa),让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或F1雌山羊与亲本中的低繁无角雄山羊杂交)产生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为(3高繁∶1低繁)(1有角∶1无角)[或(1高繁∶1低繁)(1有角∶3无角)],即高繁有角∶高繁无角∶低繁有角∶低繁无角=3∶3∶1∶1(或高繁有角∶高繁无角∶低繁有角∶低繁无角=1∶3∶1∶3)。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显现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在完全显性的正常情况下,杂合子个体表现显性性状。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