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 导 讲 义1
教师 科目 物 理 上课日期 2013. . 总共学时 2
学生 年级 初升高 上课时间 第几学时
类别 基础 提高 # 培优
科组长签字 教务主管签字 校区主任签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质点和参考系的概念,懂得选择参考系描述运动
2)能够区分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
二、上课内容
1)知识点讲解
2)典型例题讲解
3)课堂练习
4)课后作业
三.课后作业
见“课后作业”
四、家长签名
(本人确认:孩子已经完成“课后作业”)_________________
第1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学内容】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即“机械运动”(以后往往简称为运动)的定义。“质点”,就是其中“物体”的一种最简单模型;而“参考系、坐标系”是确定位置及其变化的工具。
1.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考虑其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成是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物体模型称为“质点”。
需要注意的是,⑴ “质点”是一种为了研究方便而引入的“理想模型”,是一种最简单的模型(以后还会遇到刚体模型、弹性体模型、理想流体模型、理想气体模型等等)。⑵ 既然是模型,就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代替真实的物体。因此,要通过教材、例题及习题,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质点模型,要逐渐积累知识,而不必一开始就去死记硬背。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被选来作为对照(参考)的其他物体称为“参考系”。(以前的中学物理教科书上称为“参照物”,也很直观易懂。)
研究物体运动时需要参考系的意义在于,⑴ 有了参考系,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⑵选定了参考系后,才能知道和研究物体的运动。试设想,在茫茫的大海里,水天一色,如果没有太阳或星辰作参考,水手根本无法确定自己船舰的位置和向什么方向运动。⑶ 参考系选得不同,则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作出的结论也不同(见课本和后面例题)。
通常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如果不声明参考系,则默认以地面为参考系。
3.坐标系:为了定量研究运动,必须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这样才能应用数学工具来研究运动。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可以在这条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即以这条直线为坐标轴(x轴)。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一个坐标值(x)来确定。
如果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则需要建立平面坐标系。用两个坐标值(x,y)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思考题
例1 在研究火车从上海站到苏州或南京站的运动时间(通常只须精确到“分”),能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在研究整列火车经过一个隧道的时间(通常精确到“秒”),能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由此你得出什么看法?
拓展 :当然,以“误差大小”来决定是否能够应用“质点模型”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情况下不能用质点模型是因为有别的更加根本的原因。例如,在研究地球自转、杠杆受力矩而转动等物体转动的问题时,就不能把地球、杠杆看成质点。很小的物体也不一定就能看成是质点。例如,在研究原子的结构时,原子尽管很小,也不能看成是质点。
对于常见的物体的复杂运动——既有整体的移动、又有绕物体上某点的转动,比如快速打出去的一个弧圈球,在研究它能否过网时,我们可以暂时不考虑其转动,即先把它当作质点,研究其球心运动轨迹。这种把复杂运动分解成几个简单运动“逐个击破”研究的方法是很有效的。
例2敦煌曲子词中有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请用物理学知识解释“山走来”和“山不动,是船行”。你由此又得到什么看法?
拓展:其实,对于不同的参考系,非但得出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结论可能会不同,其他一些结论(例如运动的方向、速度有多大、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等)也会不同。前者见例3,后者见教科书P12。
例3 A、B两辆汽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直路上向东行驶,若以地球为参考系,A速度为6m/s,B速度为10m/s。⑴若以A为参考系,B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⑵若以B为参考系, A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⑶以A或B为参考系,地面的运动情况如何?
拓展:我们看到,参考系选择不同,结论也不同,为了避免每次都要说明参考系,一般约定,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如果不指明参考系,就默认地面为参考系。
在例3中,我们已经不加推导的利用了不同参考系的“速度变换关系式”,它很“直观”,但以后我们会知道,在高速运动时(速度接近光速),它不成立。
【典型例题】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成质点
2、下列情况不能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航天飞机的轨道
B、研究飞行中的直升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
C、计算从北京开往汕头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D、计算火车通过路口所用的时间
3、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联系在一起的
C、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时,发现旁边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飞虫,敏捷地把它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住子弹的原因是( )
A、飞行员反应快
B、子弹相对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行的没劲了
D、飞行员有手劲
【课堂练习】
1.关于质点的概念,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
A、任何细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任何静止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在研究某一问题是,一个物体可以视为质点,那么在研究另一个问题时,该物体也一定可视为质点。
D、一个物体可否视为质点,要看所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而定。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研究旋转效应的足球,可把足球看作质点
C、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的宇航员观察该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
D、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踪观察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可把飞船看作质点
3.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
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
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
4.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B、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
C、实际选取参考系时,应本着便于观测和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来进行,如在研究地面上的运动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做参考系
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它物体
5.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是选取的参考系是( )
A、月亮 B、云 C、地面 D、星
6、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 一定是静止的 B. 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
C. 一定是运动的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1)请在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
(2)哪个时刻离坐标原点最远 有多远
【课后作业】
1、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 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描述竹排的运动是以 为参考系的,描述群山的运动是以 为参考系的。
2、一个皮球从2m高处落下,与地面相碰后反弹跳起0.5m,则此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为 m,位移为 m,该球经过与地面多次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是 m.
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车上的人看到车上的木箱保持静止不动,这是选取_____ 为参考系的;若选取汽车为参考系,则路边的电线杆运动的情况是___________.
4.下面是我国宋代诗人陈与义所写的《襄邑道中》的绝句: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中描述“我”运动时选取的参照物是 。
5.在下列问题中,地球可视为质点的是( )
研究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 计算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比较东京和北京的时差 研究日食
A、 B、 C、 D、
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冒雨行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择汽车为参考系,雨滴是静止的
B、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坐在汽车里的乘客是静止的
C、选择汽车为参考系,路旁的树木在向西运动
D、选择乘客为参考系,刮雨器一定是静止的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表明了( )
A、坐在地上的人是绝对静止的
B、坐在地面上的人相对地球以外的其它星体是运动的
C、人在地球上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 以上说法都错误
8.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9、美国发射的哈勃望远镜在宇宙空间绕着地球沿一定轨道高速飞行,因出现机械故障,用航天飞机将宇航员送上轨道对哈勃望远镜进行维修.以 作参照系,宇航员相对静止时就可以实行维修工作;以 作参照系时,宇航员是在做高速运动.
10、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⑴哪个时刻离开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
⑵第几秒内位移最大?有多大?
⑶前3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大?
第2节 时间和位移
【教学内容】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点来表示。
举例:第2秒初、第2秒末、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
2、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有时简称为时间,在时间轴上用一段来表示。
举例:第1s内、3s内、前2秒、每节课45分钟……
平时所说“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例1:测量地图上路径表示的路程。――方法:可以在地图上沿旅行的路径放置一条棉线,然后把棉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地图的比例估算旅行者走过的路程。
路程只涉及物体运动轨迹的长短,并不涉及运动的方向。
当我们从某一点A运动到另一点B时,可以沿不同的轨迹、走过不同的路程,但位置的变动是相同的。在物理学中用位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
2、位移:用来表示物体(质点)位置的变化。可用一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举例:位移、速度、力、加速度……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举例:路程、温度、质量、体积……
3、运算法则:
标量的运算:代数加减法
例如:一个袋子中原有20kg大米,又放入10kg大米,则现在大米的质量是30kg。
②.矢量的运算:几何关系
思考与讨论: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
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在直线运动中,可用位置坐标表示运动物体的位置,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运动物体的位移。
例如:物体在时刻处于“位置” ,在时刻处于“位置” 。那么,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
例如: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是,末位置的坐标是,它的坐标变化量=?
【典型例题】
1.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哪一个物理量是标量( )
A.位移 B.力 C.路程 D.速度
2.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共持续13天
B.第5届东亚运动会开幕式于2009年12月5日晚上8点开始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湾举行
C.刘翔在东亚运动会110米栏的比赛中跑出了13.66秒的好成绩,夺得该项目的冠军
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
3.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数值不会比路程大
4.皮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4m、4m B.3m、1m C.3m、2m D.4m、2m
5.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它在连续第n秒末所对应的坐标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3 -8 2
A.第4s内的位移大小最大 B.第2s内的路程最大
C.前3s内的路程为2 m D.第5s内的位移大小最大
6.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
7.如图所示是一位晨练者每天早晨进行锻炼时的行走路线,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 m和5 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16 m,方向从A到C;16 m
B.8 m,方向从A到C;16 m
C.8πm,方向从A到C;16 m
D.16 m,方向从A到C;8π m
【课堂练习】
1、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几种提法中属于时刻的概念是 ,属于时间的概念是 。(填写序号)
①第2秒初 ②第2秒内 ③2秒内 ④前2秒 ⑤前2秒初 ⑥后2秒初 ⑦第2秒末
2、一质点由位置A向北运动4m到达位置B,接着向东运动3m到达位置C。求质点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C的位移和路程。
3、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如下表所示(质点在每一秒内都做单向直线运动)。
时刻/s 0 1 2 3 4
位置坐标/m 0 5 -4 -1 -7
几秒内位移最大? ( )
A.1s内 B.2s内 C.3s内 D.4s内
第几秒内位移最大? ( )
A.第1s内 B.第2s内 C.第3s内 D.第4s内
几秒内路程最大? ( )
A.1s内 B.2s内 C.3s内 D.4s内
第几秒内路程最大? ( )
A.第1s内 B.第2s内 C.第3s内 D.第4s内
4.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D.当质点作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5.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A.中国于2008年9月25日21:10点火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
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l10m米栏最好成绩
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
6.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是两个相同的物理量
B.路程是标量,即表示位移的大小
C.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7.路程与位移的根本区别在于( )
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
C.路程总是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D.路程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8.体育课上老师教大家拍球,球从1.5m高处落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1m处被接住.则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2.5m,2.5m B.2.5m,0.5m
C.1.5m,1m D.1.5m,0.5m
9.下列描述中指时间的是( )
A. 我昨晚熬夜学习了,直到凌晨1点15分才休息
B.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于2009年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C.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会期8天半
D. 2009年4月6日9时32分,意大利中部发生6.3级地震
10.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理解,哪些是正确的?( )
A.时刻就是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D.时间间隔是无数时刻的总和
11.小球从距地面2m高处自由落下,被地面反弹,在距离地面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该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3m 3m B.3m 1m C.3m 2m D.2m 3m
12. 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说法中表示时间的是( )
A.早上6时10分,列车从上海站出发
B.列车一共行驶了12小时
C.列车在9时45分到达途中的南京车站
D.在第9秒末
【课后作业】
1.如图1-2-5所示,一物体沿3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则沿哪条路径运动时的位移较大( )
图1-2-5
A.沿1较大 B.沿2较大
C.沿3较大 D.都一样
2.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
A.质量 B.路程
C.位移 D.时间
3.一列火车从长春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表示时间间隔的是( )
A.早上6∶00火车从长春出发
B.列车一共行驶了12小时
C.列车在9∶10到达中途沈阳北站
D.列车在沈阳北站停了15 min
4.南非世界杯开幕式于2010年6月11日21∶00时(北京时间)在约翰内斯堡举行,所有比赛历时31天.以上记录时间的数据分别指的是( )
A.时刻和时间间隔 B.时间间隔和时刻
C.都是时刻 D.都是时间间隔
5.如图所示1-2-7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2-7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
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 s内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单向直线运动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质点通过的位移相同,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
D.两个质点通过的位移相同,它们的路程一定相等
7.如图1-2-8所示,是一位晨练者每天早晨进行锻炼时的行走路线,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 m和5 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16 m,方向从A到C;16 m
B.8 m,方向从A到C;8π m
C.8π m,方向从A到C;16 m
D.16 m,方向从A到C;8π m
图1-2-8
8.如图1-2-9所示,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处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A.25 m、25 m
B.65 m、25 m
C.25 m、-25 m
D.65 m、-25 m
图1-2-9
9.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s甲、s乙之间的关系是(标准体育场内侧跑道为400 m)( )
A.x甲>x乙,s甲s乙
C.x甲>x乙,s甲>s乙 D.x甲10.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 m比5 m小
D.-10 ℃比5 ℃的温度低
11.如图1-2-6所示,质点从A点出发逆时针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其位移的大小为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若质点运动1周,则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在此运动过程中质点的最大位移是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
图1-2-6
12.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已知有下面几种说法:
①第4s初;②第4s内;③2s内;④前3s;⑤前4s初;⑥后2s初;⑦第3s末
其中属于时刻的有_____ _____,属于时间的有________ ____(填写序号)
13.一个皮球从4m高的地方竖直落下,碰地后反弹跳起1米,它所通过的路程是 m,位移大小是 m,该皮球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整个过程中皮球的位移是 m,方向 。
14.质点从坐标原点O沿y轴方向运动到y=4m后,又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坐标为(-3,4)的B点,则质点从O运动到B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位移大小是________m.
15.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到B点静止,如图1-3所示。若AC=100m,BC=30m,则质点通过的路程是 m,发生的位移是 m,位移的方向是 。
图1-3
16.一个热气球携带一物体从地面(t=0时刻)升到40 m高空时(t=t1时刻)与物体分开,物体又上升了10 m高后开始下落(t=t2时刻).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从离开气球时开始到落到地面时(t=t3时刻)的位移为 m,通过的路程为 m.
17.某人沿半径r=50m的圆形跑道跑步,从A点出发逆时针跑过3/4圆周到达B点,试求由A到B的过程中,此人跑步的路程和位移。
18.傍晚小明在学校校园里散步,他从宿舍楼(A处)开始,先向南走了60m到达食堂(B处),再向东走了80m到达实验室(C处),最后又向北走了120m到达校门口(D处),则
(1)小明散步的总路程和位移各是多少?
(2)要比较确切地表示此人散步的最终位置,应该用位移还是用路程?
19.一质点由位置A向北运动了4m,又转弯向东运动了3m到达B点,在此过程中质点运动的路程?运动的位移?
20.如图1-2-10所示,某人沿半径R=50 m的圆形跑道跑步,从A点出发逆时针跑过3/4圆周到达B点,试求由A到B的过程中,此人跑步的路程和位移.
图1-2-10
21.某人从水平地面上的A出发,先向正东走了40 m到达B点,接着又向正北方向走了30 m到达C点,求:
(1)这两个过程中人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整个过程中人的路程和位移.
图1-2-11
星火小测
(30分钟内完成)
1.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 ( )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做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做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看做质点
D、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做质点
2.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
B、三个中总有一人或两人是讲错的
C、如果选择同一参照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就都对了
D、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照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就都对了
3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那么,甲、乙、丙对地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匀速下降
D、上述结论均不正确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一定是体积极小的物体
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问题,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视为质点
5、某人坐在甲船中,他看到乙船在运动,那么相对河岸两船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
A.甲船不动,乙船在运动 B.甲船运动,乙船不动
C.甲、乙两船都在运动 D.甲、乙两船运动方向一样,且运动快慢相同
6、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一定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 )
A.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
7.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A.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B.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晚8时在广州开幕
C.刘翔创造了13.09秒的110米栏的较好成绩
D.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在“神七”飞船外完成了历时 20分钟的太空行走
8.下列叙述中表示时刻的是( )
A.第5秒初 B.第5秒内
C.第5秒 D.5秒内
9.以下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质点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与路程相同
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和路程相同
10.一支长150 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员从队尾前进300 m后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员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则在此全过程中,通信员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