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8 12:5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字词书写
1.给下面的拼音写出准确的汉字:
(1)山lǎng rùn(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3)舒活舒活筋骨,dǒu sǒuDǒu sǒu( )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4)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ān shì( )地睡着
(5)看吧,由chéng qīng( )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6)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duān zhuāng( )而又沉思了。
(7)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DuōBī rén( )。
(8)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xī xī lì lì( ),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9)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 )了。
(10)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 )的,笑着,走着。
二、选择题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什么地方我曾经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吗?是在另一个地方的花园里吗?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
D.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逝世,其著作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校召开的新学期开学大会上,两个七年级1班的同学因为拾金不昧受到了学校的表扬。
B.我们相信,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那些不怀好意的国家或个人说什么、做什么,都动摇不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C.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绿,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D.一月的济南,在北方这个城市还是冬季,但人们并没有感觉到寒意。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应和(huò) 干涩(sè) 慈爱(cí) 翩翩起舞(biān)
B.看护(kàn) 菜畦(wā) 倾诉(qūn) 咄咄逼人(duō)
C.济南(jì) 溪水(qī) 嘹亮(liáo) 终年贮蓄(chù)
D.窠巢(gě) 静谧(bì) 撑伞(zhǎng) 召开会议(zhāo)
三、基础知识综合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那水呢,( )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青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1)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
(2)文中加点字“贮”查( )部,“贮”的正确解释是( )
A.收藏 B.储存;积存 C.储蓄(钱财) D.收获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四、情景默写
6.在学校组织的《校园诗词大会》上,命题老师出示了下列两幅图片,请你为其配上恰当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
(1)春天像小姑娘,__________,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2)曹操《观沧海》中极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壮阔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以大景与小景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
(5)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作寄托思念朋友情感的载体。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8.填空。
(1)《春》是一篇_____(体裁),作者朱自清,字_____,原名自华,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_____》,散文集《_____》《欧游杂记》《你我》等。其散文多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使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和意境美。
(2)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_____图、_____图、_____图、_____图、_____图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3)文章写春花运用了从_____到_____的顺序和_____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春花__、__、香气浓郁的特征。
六、名著阅读
9.名著阅读。
“三打白骨精”的孙悟空,因师父误解而被逐回花果山。后来是什么原因促使孙悟空离开花果山,重新保护师父唐僧踏上西天取经的正途?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0.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的景物有______,渲染了____________的气氛。
1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八、课外阅读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3.把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填补出来。
(1)()观之,兴正浓。
(2)()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4.文中最能表现“我”享受“物外之趣”的句子有哪些?
15.请你大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我”鞭驱虾蟆时的心理活动和可能会有的语言(含语气语调)一起描绘出来。
九、现代文阅读
外婆的世界
李娟
①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②我在阿尔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③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④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我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密密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橱馆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地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⑤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地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尔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她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⑥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拉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系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有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⑦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陶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⑧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一一奇异的,难以想象的孤独的世界,如蚕茧般的世界。
⑨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⑩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根布条。终于痛哭出声……
选自《文汇报》2017年4月19日,有删改)
16.文章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17.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加点的词。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运就看见外婆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2)将句子画线的内容改成“这里有各种颜色的鱼……”,好不好?为什么?
在水族馆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
18.外婆在“我”家生活期间和离开时都在门把上系了布,目的有什么不同?
19.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外婆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20.发挥想象,在文章结尾加上一段“我”对外婆的真情告自。(不少于40字)
住的梦
老 舍
①在北平与青岛住家的时候,我永远没想到过:将来我要住在什么地方去。在乐园里的人或者不会梦想另辟乐园吧。在抗战中,在重庆与它的郊区住了六年。这六年的酷暑重雾,和房屋的不像房屋,使我会做梦了。我梦想着抗战胜利后我应去住的地方。
②不管我的梦想能否成为事实,说出来总是好玩的:春天,我将要住在杭州。二十年前,我到过杭州,只住了两天。那是旧历的二月初,在西湖上我看见了嫩柳与菜花,碧浪与翠竹。山上的光景如何?没有看到。三四月的莺花山水如何,也无从晓得。但是,由我看到的那点春光,已经可以断定杭州的春天必定会教人整天生活在诗与图画中的。所以,春天我的家应当是在杭州。
③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在那里,我虽然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在我所看见过的山水中,只有这里没有使我失望。它并没有什么奇峰或巨瀑,也没有多少古寺与胜迹,可是,它的那一片绿色已足使我感到这是仙人所应住的地方了。到处都是绿,而且都是像嫩柳那么淡,竹叶那么亮,蕉叶那么润,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润的绿色都在轻轻的颤动,仿佛要流入空中与心中去似的。这个绿色会像音乐似的,涤清了心中的万虑,山中有水,有茶,还有酒。早晚,即使在暑天,也须穿起毛衣。我想,在这里住一夏天,必能写出一部十万到二十万的小说。
④假若青城山去不成,求其次者才提到青岛。我在青岛住过三年,很喜爱它。不过,春夏之交,它有雾,虽然不很热,可是相当的湿闷。再说,一到夏天,游人来的很多,失去了海滨上的清静。美而不静便至少失去一半的美。最使我看不惯的是那些喝醉的外国水兵。秋天,游人都走开,这地方反倒更可爱些。
⑤不过,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论天气,不冷不热。论吃食,苹果,梨,柿,枣,葡萄,每样都有若干种。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棠,恐怕就是乐园中的禁果吧,连亚当与夏娃见了,也必滴下口水来!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红的螃蟹刚好下市,而良乡的栗子也香闻十里。论花草,菊花种类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西山有红叶可见,北海可以划船——虽然荷花已残,荷叶可还有一片清香。衣食住行,在北平的秋天,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即使没有余钱买菊吃蟹,一两毛钱还可以爆二两羊肉,弄一小壶佛手露啊!
⑥冬天,我还没有打好主意,香港很暖和,适于我这贫血怕冷的人去住,但是“洋味”太重,我不高兴去。广州,我没有到过,无从判断。成都或者相当的合适,虽然并不怎样和暖,可是为了水仙,素心腊梅,各色的茶花,与红梅绿梅,仿佛就受一点寒冷,也颇值得去了。昆明的花也多,而且天气比成都好,可是旧书铺与精美而便宜的小吃食远不及成都的那么多,专看花而没有书读似乎也差点事。好吧,就暂时这么规定:冬天不住成都便住昆明吧。
⑦在抗战中,我没能发了国难财。我想,抗战结束以后,我必能阔起来,唯一的原因是我是在这里说梦。既然阔起来,我就能在杭州,青城山,北山,成都,都盖起一所中式的小三合房,自己住三间,其余的留给友人们住。房后都有起码是二亩大的一个花园,种满了花草;住客有随便折花的,便毫不客气的赶出去。青岛与昆明也各建小房一所,作为候补住宅。各处的小宅,不管是什么材料盖成的,一律叫作“不会草堂”——在抗战中,开会开够了,所以永远“不会”。
⑧那时候,飞机一定很方便,我想四季搬家也许不至于受多大苦处的。假若那时候飞机减价,一二百元就能买一架的话,我就自备一架,择黄道吉日慢慢飞行。
(一九四五年五月《民主世界》)
21.请你围绕“住的梦”,补齐横线上的内容。
(1)春天,作者选择住在“杭州”,因为这里春色美丽就像生活在诗与图画中。
(2)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以取得语言生动的效果,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所用的手法及作用。
①它并没有什么奇峰或巨瀑,也没有多少古寺与胜迹,可是,它的那一片绿色已足使我感到这是仙人所应住的地方了。
②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棠,恐怕就是乐园中的禁果吧,连亚当与夏娃见了,也必滴下口水来!
23.请简要分析标题“住的梦”的内涵。
24.有人曾经说:“‘居者有其屋’的理想,自古以来就是普通百姓的梦。对于老舍来说,他‘住的梦’其实是精神层面的,说到底是在寻找一个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色彩的精神家园。”请你说说从全文的内容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舍。
十、作文
25.请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②全文不少于500字;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 朗润 酝酿 抖擞抖擞 安适 澄清 端庄 咄咄逼人 淅淅沥沥 吝啬 花枝招展
2.B
3.B
4.D
5.(1) 青亮 清亮
(2)B
(3)不但 况且
6.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 (1)花枝招展的 (2)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3)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4)小桥流水人家 (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8. (1)散文 佩弦 踪迹 背影 (2)春草 春花 春风 春雨 春忙 (3)上 下 侧面 繁密茂盛 色彩绚丽
9.宝象国唐僧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10. 杨花、子规 悲凉、凄清
1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遭贬谪朋友的关心、劝慰以及惆怅之情。
1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月亮人格化,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色彩,把明月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托明月把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表达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与关切。
13.⑴余⑵余余余之余
14.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15.略
16.①外婆每天趴在阳台上等我回家;②我带她出去闲逛;③我解开外婆系在门上做标记的布条;④我上班时将地反锁在家里;⑤我看到外婆系在门上的布条,痛哭出声。
17.(1)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时的神态,表现了外婆在陌生城市的孤独和对我的依赖。
(2)不好,因为不合说话者的身份,通过对外婆质朴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在面对新鲜事物时的惊奇和意真。
18.在“我”家生活期间,外婆是为了通过布条找到我的家,离开时,是为了提醒我。
19.①奇异的世界。她出来闲逛,喜欢东张西望,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②难以想象的世界。她,总是糊里糊涂,也记不住回家的路;③孤独的世界,她在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没有熟悉的生活环境,是孤独的。③如蚕茧般的世界。她想回到家乡,那里有她思念的食物,有她思念的旧人,但又舍不得离开。
20.外婆,对不起,是我太自私了,我没有能力弟带你离开这里,却希望你在我身边,忽视了你孤独与无助,忽视了你对故步的思念,让你受苦了,希望回到故乡,你的世界能够不再孤独。
21. 示例:夏天,作者选择住在“青城山”,因为这里的绿色会像音乐似的涤清了心中的万虑。 秋天,作者选择住在“北平”,因为这里的衣食住行,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 冬天,作者选择住在“成都或昆明”,因为这里的天气好,花多,有书读。
22.①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指出青城山没有什么奇峰巨瀑,也少有古寺胜迹,接着笔锋一 转写青城山的“绿”带给人的奇妙感觉,表达了作者对青城山的“绿”的喜爱与赞美。
②运用夸张的手法,趣味横生,表现了北平吃食的美味诱人。
23.①梦想清明和美,现实酷暑重雾太多。战时,住重庆及其郊区六年,受酷暑重雾困扰,梦想战后在春夏秋冬可随性居住;战时房屋不像房屋,梦想战后有自己带花园的小三合房。②梦想静,现实闹。住的地方有时游人成群,美而不静便至少失去半的美”;战时会议太多,梦想永远“不会”。③梦想“阔”,现实贫。抗战时期,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梦想战后能安居乐业,过上闲适生活。
24.示例:我看到了一个不惧怕困苦的环境,依然热爱自然和生活,心中充满阳光的老舍。文中写他抗战时期住的地方酷暑重雾,房屋不像房屋,这样的环境下他渴望夏季住到“到处都是绿”的青城山,希望秋天住到衣食住行没有一项不满意的北平……现实的黑暗不仅没有让他颓丧,反而让他在想象中、在梦中畅想着“幸福、快乐、美好的”与自然与书亲密接触的生活。这些让我看到了一个精神世界丰满、积极向上的老舍。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