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12-14 00:00:0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7八下·肥城期末)雌蛙与雄蛙之间抱对的意义是(  )
A.抓住雌蛙,防止雌蛙逃走
B.培养感情,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配偶关系
C.雌蛙与雄蛙之间的识别
D.雌蛙与雄蛙同时排出卵细胞和精子,提高卵细胞受精的可能性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故答案为:D
【分析】雌蛙和雄蛙之间抱对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时排卵、排精,提高了精子与卵的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
2.小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招人喜爱。你能说出幼体蝌蚪与成体青蛙的显著区别吗?(  )。
A.陆生、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
B.陆生、用肺呼吸、有尾、有四肢
C.水生、用肺呼吸、有尾、无四肢
D.水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小蝌蚪是青蛙的幼体,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但其生活和生育都离不开水,故答案选D。
【分析】小蝌蚪是青蛙的幼体,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但其生活和生育都离不开水。
3.(2017八下·西城期末)青蛙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
A.体温不恒定 B.受精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
C.皮肤辅助呼吸 D.变态发育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由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这是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根本原因。
4.(2017八下·萍乡期末)在美国南部等地发现的畸形蛙约占10%,致畸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空气污染 B.水域污染 C.土壤污染 D.人类捕杀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北美洲发现多处的畸形青蛙是生活环境中维生素A复合物含量过高造成的,其中含有视黄酸,它是一种激素,能控制脊椎动物几个重要方面的发育过程,它的过量也会导致人类的生育畸形.在美国,靠近湖泊和河流的湿地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畸形的青蛙,有的只有3条腿,有的前两条腿缺失,有的后腿长了3条或4条.这一消息引起了世界各地的环保专家和人士的震惊和密切关注.对此,有人认为是寄生虫捣的鬼,有的认为罪魁祸首是杀虫剂,还有的则认为是臭氧层破坏造成紫外线过多污染环境而致动物畸形.其中最大的可能是水源污染所致.目前可以确认的是水源受到多种物质的污染,包括特殊的杀虫剂、重金属、氯化物,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化学物质的污染.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受精过程在水里进行,青蛙在发育时,其胚胎直接浸泡于水中,更容易受到水中致畸物的影响,幼体蝌蚪必须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受水环境的影响大.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蛙致畸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青蛙的发育特点方面来切入.
5.下列与娃娃鱼生殖和发育方式一样的动物是(  )
A.鲍鱼 B.鲸鱼 C.蝾螈 D.鳄鱼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娃娃鱼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故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
A、鲍鱼是软体动物,软体动物大多数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A错误;
B、鲸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B错误
C、蝾螈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与娃娃鱼一样都属于两栖动物;因此生殖和发育方式一样都是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C正确.
D、鳄鱼属于爬行类,体内受精,卵生.D错误.
故选:C.
【分析】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6.青蛙的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  )
A.蛙的卵巢中 B.雄蛙的精巢中
C.雌蛙的泄殖腔内 D.水中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在繁殖季节,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水中环境.
故选:D.
【分析】在繁殖季节,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7.下列关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叙述错误的是(  )
A.雄蛙能鸣叫,招引雌蛙来抱对
B.畸形蛙的出现说明环境条件能影响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需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D.雌雄蛙抱对后会产下受精卵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蛙鸣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是求偶行为.青蛙两两“抱对”可提高受精的几率,都属于繁殖行为,A正确;
B、环境条件也能影响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如畸形娃的出现,B正确.
C、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属于变态发育,C正确;
D、青蛙的受精方式是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D错误.
故选:D
【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两栖动物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较大,适于变态发育.如青蛙、蟾蜍,蝾螈.
8.下列有关青蛙形态结构和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裸露,表面有黏液,可辅助呼吸
B.发育时先长后肢,后长前肢
C.繁殖季节,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
D.抱对即进行体内受精,幼体蝌蚪用鳃呼吸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青蛙的成体皮肤裸露,表面有粘液,可辅助肺呼吸,A正确.
B、青蛙发育时先长后肢,后长前肢,后肢发达,趾间有蹼,能跳跃和划水,B正确.
C、繁殖季节,雄蛙鸣叫,招引雌蛙抱对,C正确.
D、青蛙经过抱对后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体用皮肤辅助肺呼吸,D错误.
故选:D
【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
9.一位同学在调查本地动物资源中,发现本地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那麽当地环境可能是怎样的(  )
A.温暖湿润 B.常年寒冷
C.炎热干燥 D.工业化大城市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说明是湿润、温暖的环境,因为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等.寒冷、干燥的环境都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长,工业化大城市的水体污染严重,不利于青蛙的生存.
故选:A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温动物,生殖离不开水.据此解答.
10.(2017八下·吉林期末)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体内受精 B.雌雄抱对 C.雄蛙鸣叫 D.变态发育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A、B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接着卵细胞在水中形成受精卵,为体外受精,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B正确,A错误.
C、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蛙通过悦耳的鸣叫来吸引雌蛙,C正确.
D、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就变态发育.
11.(2017八下·钦州港期中)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 见表),其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情况 环境条件
3.4 5﹣2.2 5亿年 种类多,两栖动物繁盛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
2.2 5亿年至今 种类减少,两栖动物走向衰退 气候干燥,水域减少
A.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差
B.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
C.两栖动物产生了巨大变异
D.两栖动物的神经系统不发达
【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距今大概2.45﹣2.25亿年,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两栖动物繁盛.而距今2.25亿年至今,水域逐渐减少,气候干燥,两栖动物走向衰退.这说明两栖动物的生存离不开水.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雌雄个体将生殖细胞产在水里,在水里完成受精.两栖动物的幼体的发育必需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引起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即适者生存.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即不适者被淘汰.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环境变化是自然选择的根本原因(外因),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弱肉强食即生存竞争是自然选择的方式,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两栖类繁盛;后来气候干燥,水域减少,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因此只有在有水的环境中两栖类动物才能适者生存.在没有水比较干燥的陆生环境中,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故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是导致两栖类由盛到衰的主要原因.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环节条件,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据此答题.
12.(2017·云南)青蛙与家蚕生殖发育过程的相同点是(  )
①变态发育②不经过蛹期③将卵产在水中④有性生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和家蚕二者的发育的起始点都是受精卵,都属于有性生殖.青蛙和家蚕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属于变态发育,其中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卵是产在水中,而家蚕的卵是产在植物的叶等无水的环境中.
故选:D
【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13.(2017·丰都)“蛙满塘,谷满仓.”一只青蛙一天捕食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则二百余只,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
A.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B.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D.雌雄同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
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故选:A.
【分析】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14.(2017·广东)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
B.青蛙产下的卵块中含有受精卵
C.小蝌蚪的发育在水中进行
D.成蛙水陆两栖,用鳃和皮肤呼吸
【答案】B,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A、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A正确;
B、青蛙的卵块含有没受精的卵细胞和已受精的受精卵,B错误;
C、蝌蚪生活在水中,所以青蛙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C正确;
D、成娃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D错误.
故答案为:BD.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
15.下列有关蝌蚪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中,有错误的是(  )
A.蝌蚪要经常浮向水面用肺呼吸
B.蝌蚪有一个时期,心脏胃一心房,一心室,只有一条循环路线
C.蝌蚪的形态,结构都很像鱼
D.蝌蚪后期会长出四肢
【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蝌蚪可以用鳃呼吸水中的氧气,不需要要经常浮向水面用肺呼吸,A错误;
B、蝌蚪有一个时期,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只有一条循环路线,是正确的.
C、蝌蚪的形态、结构都很像鱼,是正确的;
D、蝌蚪后期会长出四肢,是正确的.
故选:A
【分析】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如蝌蚪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而青蛙身体分头、躯干、四肢;蝌蚪有尾无四肢,青蛙有四肢无尾;蝌蚪的鳃和侧线消失,青蛙的眼睛大而突出,口腔宽阔.但它们的生活习性完全不同,蝌蚪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蝌蚪有一个时期,心脏为一心房,青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二、判断题
16.(2016八上·赫章期中)水生的动物也是在水中完成生殖发育的.(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解:大多数水生的动物是在水中完成生殖发育的,但两栖动物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两栖动物的幼体是蝌蚪,它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例如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③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④用鳍游泳等.⑤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
17.(2017八下·雅安期中)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影响不大.(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青蛙、蟾蜍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在水里发育,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因此,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影响很大.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解答时可以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特点方面来切入.
18.(2015八上·黄山期末)青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而不是蝌蚪.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19.小蝌蚪在发育成成蛙的过程中,由于水污染而发生畸形(如长出5条腿),这种现象就叫变态发育 。(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变态发育的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而由于水污染而发生畸形(如长出5条腿),这种现象属于畸形发育,而不是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
【分析】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青蛙变态发育的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0.两栖动物就是水陆两栖生活的动物,包括我们熟悉的青蛙、鳄、乌龟等。(判断对错)
【答案】(1)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根据两栖动物的定义,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故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乌龟和鳄属于爬行动物。
【分析】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两栖动物的特征。
三、综合题
21.美国一项环境调查表明,一种使用比较广泛、使用剂量较低的除草剂,虽然在过去它的毒性只是一般,但现在已经极大地阻碍了青蛙正常的性发育,使得它们雄性变为雌性或变成“不雌”也“不雄”的“阴阳蛙”.这说明,向环境持续投放各种化学物质,哪怕只有一点点剂量,也可能干扰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如内分泌系统的分泌和调节功能,从而对生物造成某种损害.
(1)在这个事件当中,导致出现“阴阳蛙”的污染物是   ,向环境持续地投放   都可能对生物造成某种损害.
(2)青蛙是   受精,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发育离不开   ,幼体用   呼吸.
(3)经过   发育,可以在陆地生活,成体用   呼吸,从其生殖和发育的特征看,两栖动物是由   开始向   过渡的类型.
【答案】(1)剂量较低的除草剂;各种化学物质
(2)体外受精;受精卵;水;鳃
(3)变态;肺和皮肤;水生;陆生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由资料可知,导致出现“阴阳蛙”的污染物是剂量较低的除草剂,干扰了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向环境持续投放各种化学物质,都可能对生物造成某种损害,所以我们应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做事,认真研究自然发展规律,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青蛙是体外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所以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发育离不开水,幼体用鳃呼吸.(3)青蛙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许多差异,属于变态发育,经过变态发育,可以在陆地生活,成体用皮肤辅助肺呼吸,从其生殖和发育的特征看,两栖动物是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类型.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它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了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它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它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小蝌蚪游过去,叫:“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大了,快跳上来吧!”它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跳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它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1)这则童话描写了青蛙的发育过程.读完后我们知道:由蝌蚪发育到青蛙的过程中先长出   肢,后长出   肢,最后尾巴   .
(2)蝌蚪生活在   中,用   呼吸.其呼吸器官与成蛙   (相同/不同).
(3)鲤鱼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因为鲤鱼属于   类动物.蝌蚪长得像鱼但不是鱼,因为蝌蚪属于   类.
A、鱼 B、两栖 C、爬行 D、哺乳.
【答案】(1)后;前;消失
(2)水中;鳃;不同
(3)A;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小蝌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接着尾巴逐渐消失,最后成了小青蛙,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2)小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3)鲤鱼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属于鱼类;小蝌蚪是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类动物.
【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23.(2017八下·万盛期末)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蛙的发育经历了[①]   ,[②]   ,[③]   和[④]   四个时期.
(2)这种发育方式叫做   .
(3)②时期的青蛙幼体用   呼吸,生活在水中.
(4)④时期的青蛙用   呼吸,   辅助呼吸.
【答案】(1)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变态发育
(3)鳃
(4)肺;皮肤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解:(1)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青蛙:①受精卵→②蝌蚪→③幼蛙→④成蛙.(2)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3)幼体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4)成蛙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故答案为:(1)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变态发育 (3)鳃 (4)肺;皮肤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4.表1是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问题:
表1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3~25 250 245
B 自来水 500 16~18 250 65
(1)从表1可知,导致B组孵化率较低的因素可能是   .
(2)某同学认为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去做:
表2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3~25 250
B 池塘水 500 16~18 250
C 自来水 500 23~25 250
D 自来水 500 16~18 250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较高,说明   .
②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较高,说明   
③比较表l和表2的实验方案,更好一些的是   ;理由是   .
【答案】(1)水温和水源的问题
(2)水温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温度较高(22﹣25℃),孵化率高;水质对蛙卵的孵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有利于孵化;表2;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由表1看出A组与B组实验上存在两点不同①水温②水源,结果B组孵化率较低,原因可能出在水温,也可能出在水源,还可能与水温和水源都有关.(2)①A组与B组的变量是水温,C组与D组的变量也是水温,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水温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温度较高(22﹣25℃),孵化率高.②A组与C组的变量是水源,B组与D组的变量也是水源,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水质对蛙卵的孵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有利于孵化.③对比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表2的实验方案更好些.因为表2形成对比时可以有单一变量.
【分析】(1)根据表一中水质和水温的不同分析;(2)根据表二中A、B两组是水温不同;C、D两组也是水温不同;A、C组的不同是水质;B、D组的不同也是水质.据此分析解答.
四、实验探究题
25.某同学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想探究一下“环境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三个相同的鱼缸,各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为甲、乙、丙.
②分别把5克化肥、5克洗涤剂作为污染物放入甲、乙两个鱼缸中.
③从池塘中采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平均分为三份,同时放入三个鱼缸中.
④将三个鱼缸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定时进行观察和现象记录.
试分析回答:
(1)该同学的实验方案中,作为对照组的是哪一个鱼缸?   ;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2)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环境污染物会影响青蛙受精卵的孵化”,则预期的实验现象应该是   .
(3)通过本实验,该同学还发现青蛙的发育和其它动物有不同之处,其受精卵孵化出的幼体   要经过   才能成为幼蛙.
(4)如果把丙缸中发育成的幼蛙均分成A、B两组,然后把A组的皮肤表面涂上油脂后放在潮湿的草丛中,B组直接放在潮湿的草丛中,则   组的幼蛙可能会很快死亡,原因是   .
(5)当青蛙发育成熟后,雄蛙会频频发出“呱、呱、呱”的叫声,雌蛙会应声而至,并与雄蛙进行抱对.在这里,雄蛙的叫声起到了   的作用.
【答案】(1)丙;各鱼缸中已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2)甲、乙两个鱼缸中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低于丙鱼缸
(3)蝌蚪;变态发育
(4)A;青蛙(两栖动物)需要用皮肤辅助呼吸
(5)吸引雌蛙(求偶)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没有做任何处理的是对照,该实验方案中的丙没有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A组和B组经过了处理为实验组.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各鱼缸中已孵化的蛙卵的数量.(2)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环境污染物会影响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由于分别把5克化肥、5克洗涤剂作为污染物放入甲、乙两个鱼缸中,而各种污染物可能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丙没有做任何处理.所以预期的实验现象应该是:甲、乙两个鱼缸中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低于丙鱼缸.(3)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中的卵生.其发育过程中由于幼体(蝌蚪)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不同,这种发育称为变态发育发育.(4)由于青蛙(两栖动物)需要用皮肤辅助呼吸,如果把丙缸中发育成的幼蛙均分成A、B两组,然后把A组的皮肤表面涂上油脂后放在潮湿的草丛中,B组直接放在潮湿的草丛中,则A组的幼蛙可能会因皮肤无法辅助呼吸很快死亡.(5)当青蛙发育成熟后,雄蛙会频频发出“呱、呱、呱”的叫声,雌蛙会应声而至,并与雄蛙进行抱对.在这里,雄蛙的叫声起到了吸引雌蛙(求偶)的作用.
【分析】两栖动物的特点是属于脊椎动物,生殖为有性生殖,卵生,变态发育.
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一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单一实验变量.因此,两个实验中,如果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则这两个实验就成为对照实验.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7八下·肥城期末)雌蛙与雄蛙之间抱对的意义是(  )
A.抓住雌蛙,防止雌蛙逃走
B.培养感情,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配偶关系
C.雌蛙与雄蛙之间的识别
D.雌蛙与雄蛙同时排出卵细胞和精子,提高卵细胞受精的可能性
2.小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招人喜爱。你能说出幼体蝌蚪与成体青蛙的显著区别吗?(  )。
A.陆生、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
B.陆生、用肺呼吸、有尾、有四肢
C.水生、用肺呼吸、有尾、无四肢
D.水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
3.(2017八下·西城期末)青蛙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
A.体温不恒定 B.受精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
C.皮肤辅助呼吸 D.变态发育
4.(2017八下·萍乡期末)在美国南部等地发现的畸形蛙约占10%,致畸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空气污染 B.水域污染 C.土壤污染 D.人类捕杀
5.下列与娃娃鱼生殖和发育方式一样的动物是(  )
A.鲍鱼 B.鲸鱼 C.蝾螈 D.鳄鱼
6.青蛙的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  )
A.蛙的卵巢中 B.雄蛙的精巢中
C.雌蛙的泄殖腔内 D.水中
7.下列关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叙述错误的是(  )
A.雄蛙能鸣叫,招引雌蛙来抱对
B.畸形蛙的出现说明环境条件能影响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需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D.雌雄蛙抱对后会产下受精卵
8.下列有关青蛙形态结构和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肤裸露,表面有黏液,可辅助呼吸
B.发育时先长后肢,后长前肢
C.繁殖季节,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
D.抱对即进行体内受精,幼体蝌蚪用鳃呼吸
9.一位同学在调查本地动物资源中,发现本地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那麽当地环境可能是怎样的(  )
A.温暖湿润 B.常年寒冷
C.炎热干燥 D.工业化大城市
10.(2017八下·吉林期末)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体内受精 B.雌雄抱对 C.雄蛙鸣叫 D.变态发育
11.(2017八下·钦州港期中)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 见表),其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情况 环境条件
3.4 5﹣2.2 5亿年 种类多,两栖动物繁盛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
2.2 5亿年至今 种类减少,两栖动物走向衰退 气候干燥,水域减少
A.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差
B.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
C.两栖动物产生了巨大变异
D.两栖动物的神经系统不发达
12.(2017·云南)青蛙与家蚕生殖发育过程的相同点是(  )
①变态发育②不经过蛹期③将卵产在水中④有性生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2017·丰都)“蛙满塘,谷满仓.”一只青蛙一天捕食害虫少则五六十只,多则二百余只,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
A.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B.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D.雌雄同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14.(2017·广东)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
B.青蛙产下的卵块中含有受精卵
C.小蝌蚪的发育在水中进行
D.成蛙水陆两栖,用鳃和皮肤呼吸
15.下列有关蝌蚪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中,有错误的是(  )
A.蝌蚪要经常浮向水面用肺呼吸
B.蝌蚪有一个时期,心脏胃一心房,一心室,只有一条循环路线
C.蝌蚪的形态,结构都很像鱼
D.蝌蚪后期会长出四肢
二、判断题
16.(2016八上·赫章期中)水生的动物也是在水中完成生殖发育的.(判断对错)
17.(2017八下·雅安期中)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影响不大.(判断对错)
18.(2015八上·黄山期末)青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判断对错)
19.小蝌蚪在发育成成蛙的过程中,由于水污染而发生畸形(如长出5条腿),这种现象就叫变态发育 。(判断对错)
20.两栖动物就是水陆两栖生活的动物,包括我们熟悉的青蛙、鳄、乌龟等。(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21.美国一项环境调查表明,一种使用比较广泛、使用剂量较低的除草剂,虽然在过去它的毒性只是一般,但现在已经极大地阻碍了青蛙正常的性发育,使得它们雄性变为雌性或变成“不雌”也“不雄”的“阴阳蛙”.这说明,向环境持续投放各种化学物质,哪怕只有一点点剂量,也可能干扰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如内分泌系统的分泌和调节功能,从而对生物造成某种损害.
(1)在这个事件当中,导致出现“阴阳蛙”的污染物是   ,向环境持续地投放   都可能对生物造成某种损害.
(2)青蛙是   受精,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发育离不开   ,幼体用   呼吸.
(3)经过   发育,可以在陆地生活,成体用   呼吸,从其生殖和发育的特征看,两栖动物是由   开始向   过渡的类型.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它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了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它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它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小蝌蚪游过去,叫:“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大了,快跳上来吧!”它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跳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它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1)这则童话描写了青蛙的发育过程.读完后我们知道:由蝌蚪发育到青蛙的过程中先长出   肢,后长出   肢,最后尾巴   .
(2)蝌蚪生活在   中,用   呼吸.其呼吸器官与成蛙   (相同/不同).
(3)鲤鱼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因为鲤鱼属于   类动物.蝌蚪长得像鱼但不是鱼,因为蝌蚪属于   类.
A、鱼 B、两栖 C、爬行 D、哺乳.
23.(2017八下·万盛期末)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蛙的发育经历了[①]   ,[②]   ,[③]   和[④]   四个时期.
(2)这种发育方式叫做   .
(3)②时期的青蛙幼体用   呼吸,生活在水中.
(4)④时期的青蛙用   呼吸,   辅助呼吸.
24.表1是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问题:
表1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3~25 250 245
B 自来水 500 16~18 250 65
(1)从表1可知,导致B组孵化率较低的因素可能是   .
(2)某同学认为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去做:
表2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组别 水源 水量(mL)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3~25 250
B 池塘水 500 16~18 250
C 自来水 500 23~25 250
D 自来水 500 16~18 250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较高,说明   .
②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较高,说明   
③比较表l和表2的实验方案,更好一些的是   ;理由是   .
四、实验探究题
25.某同学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想探究一下“环境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三个相同的鱼缸,各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为甲、乙、丙.
②分别把5克化肥、5克洗涤剂作为污染物放入甲、乙两个鱼缸中.
③从池塘中采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平均分为三份,同时放入三个鱼缸中.
④将三个鱼缸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定时进行观察和现象记录.
试分析回答:
(1)该同学的实验方案中,作为对照组的是哪一个鱼缸?   ;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2)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环境污染物会影响青蛙受精卵的孵化”,则预期的实验现象应该是   .
(3)通过本实验,该同学还发现青蛙的发育和其它动物有不同之处,其受精卵孵化出的幼体   要经过   才能成为幼蛙.
(4)如果把丙缸中发育成的幼蛙均分成A、B两组,然后把A组的皮肤表面涂上油脂后放在潮湿的草丛中,B组直接放在潮湿的草丛中,则   组的幼蛙可能会很快死亡,原因是   .
(5)当青蛙发育成熟后,雄蛙会频频发出“呱、呱、呱”的叫声,雌蛙会应声而至,并与雄蛙进行抱对.在这里,雄蛙的叫声起到了   的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故答案为:D
【分析】雌蛙和雄蛙之间抱对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时排卵、排精,提高了精子与卵的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
2.【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小蝌蚪是青蛙的幼体,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但其生活和生育都离不开水,故答案选D。
【分析】小蝌蚪是青蛙的幼体,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但其生活和生育都离不开水。
3.【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由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这是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根本原因。
4.【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北美洲发现多处的畸形青蛙是生活环境中维生素A复合物含量过高造成的,其中含有视黄酸,它是一种激素,能控制脊椎动物几个重要方面的发育过程,它的过量也会导致人类的生育畸形.在美国,靠近湖泊和河流的湿地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畸形的青蛙,有的只有3条腿,有的前两条腿缺失,有的后腿长了3条或4条.这一消息引起了世界各地的环保专家和人士的震惊和密切关注.对此,有人认为是寄生虫捣的鬼,有的认为罪魁祸首是杀虫剂,还有的则认为是臭氧层破坏造成紫外线过多污染环境而致动物畸形.其中最大的可能是水源污染所致.目前可以确认的是水源受到多种物质的污染,包括特殊的杀虫剂、重金属、氯化物,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化学物质的污染.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受精过程在水里进行,青蛙在发育时,其胚胎直接浸泡于水中,更容易受到水中致畸物的影响,幼体蝌蚪必须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受水环境的影响大.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蛙致畸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青蛙的发育特点方面来切入.
5.【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娃娃鱼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故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
A、鲍鱼是软体动物,软体动物大多数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A错误;
B、鲸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B错误
C、蝾螈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与娃娃鱼一样都属于两栖动物;因此生殖和发育方式一样都是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C正确.
D、鳄鱼属于爬行类,体内受精,卵生.D错误.
故选:C.
【分析】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6.【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在繁殖季节,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水中环境.
故选:D.
【分析】在繁殖季节,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7.【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蛙鸣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是求偶行为.青蛙两两“抱对”可提高受精的几率,都属于繁殖行为,A正确;
B、环境条件也能影响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如畸形娃的出现,B正确.
C、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属于变态发育,C正确;
D、青蛙的受精方式是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D错误.
故选:D
【分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两栖动物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较大,适于变态发育.如青蛙、蟾蜍,蝾螈.
8.【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青蛙的成体皮肤裸露,表面有粘液,可辅助肺呼吸,A正确.
B、青蛙发育时先长后肢,后长前肢,后肢发达,趾间有蹼,能跳跃和划水,B正确.
C、繁殖季节,雄蛙鸣叫,招引雌蛙抱对,C正确.
D、青蛙经过抱对后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体用皮肤辅助肺呼吸,D错误.
故选:D
【分析】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
9.【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说明是湿润、温暖的环境,因为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等.寒冷、干燥的环境都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长,工业化大城市的水体污染严重,不利于青蛙的生存.
故选:A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温动物,生殖离不开水.据此解答.
10.【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A、B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接着卵细胞在水中形成受精卵,为体外受精,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B正确,A错误.
C、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蛙通过悦耳的鸣叫来吸引雌蛙,C正确.
D、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就变态发育.
11.【答案】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距今大概2.45﹣2.25亿年,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两栖动物繁盛.而距今2.25亿年至今,水域逐渐减少,气候干燥,两栖动物走向衰退.这说明两栖动物的生存离不开水.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雌雄个体将生殖细胞产在水里,在水里完成受精.两栖动物的幼体的发育必需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达尔文认为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引起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即适者生存.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即不适者被淘汰.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生存环境变化是自然选择的根本原因(外因),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弱肉强食即生存竞争是自然选择的方式,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两栖类繁盛;后来气候干燥,水域减少,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因此只有在有水的环境中两栖类动物才能适者生存.在没有水比较干燥的陆生环境中,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故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是导致两栖类由盛到衰的主要原因.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环节条件,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据此答题.
12.【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和家蚕二者的发育的起始点都是受精卵,都属于有性生殖.青蛙和家蚕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属于变态发育,其中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卵是产在水中,而家蚕的卵是产在植物的叶等无水的环境中.
故选:D
【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13.【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
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故选:A.
【分析】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14.【答案】B,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A、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A正确;
B、青蛙的卵块含有没受精的卵细胞和已受精的受精卵,B错误;
C、蝌蚪生活在水中,所以青蛙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C正确;
D、成娃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D错误.
故答案为:BD.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
15.【答案】A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蝌蚪可以用鳃呼吸水中的氧气,不需要要经常浮向水面用肺呼吸,A错误;
B、蝌蚪有一个时期,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只有一条循环路线,是正确的.
C、蝌蚪的形态、结构都很像鱼,是正确的;
D、蝌蚪后期会长出四肢,是正确的.
故选:A
【分析】蝌蚪与成蛙在形态结构上有显著差异,如蝌蚪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而青蛙身体分头、躯干、四肢;蝌蚪有尾无四肢,青蛙有四肢无尾;蝌蚪的鳃和侧线消失,青蛙的眼睛大而突出,口腔宽阔.但它们的生活习性完全不同,蝌蚪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蝌蚪有一个时期,心脏为一心房,青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鱼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解:大多数水生的动物是在水中完成生殖发育的,但两栖动物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两栖动物的幼体是蝌蚪,它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例如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③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④用鳍游泳等.⑤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青蛙、蟾蜍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在水里发育,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因此,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影响很大.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解答时可以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特点方面来切入.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受精卵孵化为蝌蚪,刚孵化的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用头部的两侧的鳃呼吸,长出内鳃的蝌蚪,外形像一条鱼;长出四肢的幼娃,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幼娃逐渐发育成蛙.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而不是蝌蚪.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解:青蛙变态发育的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而由于水污染而发生畸形(如长出5条腿),这种现象属于畸形发育,而不是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
【分析】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青蛙变态发育的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0.【答案】(1)错误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根据两栖动物的定义,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故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乌龟和鳄属于爬行动物。
【分析】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两栖动物的特征。
21.【答案】(1)剂量较低的除草剂;各种化学物质
(2)体外受精;受精卵;水;鳃
(3)变态;肺和皮肤;水生;陆生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由资料可知,导致出现“阴阳蛙”的污染物是剂量较低的除草剂,干扰了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向环境持续投放各种化学物质,都可能对生物造成某种损害,所以我们应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做事,认真研究自然发展规律,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青蛙是体外受精,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所以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发育离不开水,幼体用鳃呼吸.(3)青蛙的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许多差异,属于变态发育,经过变态发育,可以在陆地生活,成体用皮肤辅助肺呼吸,从其生殖和发育的特征看,两栖动物是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类型.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后,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2.【答案】(1)后;前;消失
(2)水中;鳃;不同
(3)A;B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小蝌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接着尾巴逐渐消失,最后成了小青蛙,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2)小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3)鲤鱼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属于鱼类;小蝌蚪是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类动物.
【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23.【答案】(1)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变态发育
(3)鳃
(4)肺;皮肤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
【解析】【解答】解:(1)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如青蛙:①受精卵→②蝌蚪→③幼蛙→④成蛙.(2)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3)幼体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4)成蛙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故答案为:(1)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2)变态发育 (3)鳃 (4)肺;皮肤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24.【答案】(1)水温和水源的问题
(2)水温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温度较高(22﹣25℃),孵化率高;水质对蛙卵的孵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有利于孵化;表2;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由表1看出A组与B组实验上存在两点不同①水温②水源,结果B组孵化率较低,原因可能出在水温,也可能出在水源,还可能与水温和水源都有关.(2)①A组与B组的变量是水温,C组与D组的变量也是水温,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水温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温度较高(22﹣25℃),孵化率高.②A组与C组的变量是水源,B组与D组的变量也是水源,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水质对蛙卵的孵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有利于孵化.③对比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表2的实验方案更好些.因为表2形成对比时可以有单一变量.
【分析】(1)根据表一中水质和水温的不同分析;(2)根据表二中A、B两组是水温不同;C、D两组也是水温不同;A、C组的不同是水质;B、D组的不同也是水质.据此分析解答.
25.【答案】(1)丙;各鱼缸中已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2)甲、乙两个鱼缸中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低于丙鱼缸
(3)蝌蚪;变态发育
(4)A;青蛙(两栖动物)需要用皮肤辅助呼吸
(5)吸引雌蛙(求偶)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1)没有做任何处理的是对照,该实验方案中的丙没有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A组和B组经过了处理为实验组.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各鱼缸中已孵化的蛙卵的数量.(2)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环境污染物会影响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由于分别把5克化肥、5克洗涤剂作为污染物放入甲、乙两个鱼缸中,而各种污染物可能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丙没有做任何处理.所以预期的实验现象应该是:甲、乙两个鱼缸中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低于丙鱼缸.(3)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中的卵生.其发育过程中由于幼体(蝌蚪)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不同,这种发育称为变态发育发育.(4)由于青蛙(两栖动物)需要用皮肤辅助呼吸,如果把丙缸中发育成的幼蛙均分成A、B两组,然后把A组的皮肤表面涂上油脂后放在潮湿的草丛中,B组直接放在潮湿的草丛中,则A组的幼蛙可能会因皮肤无法辅助呼吸很快死亡.(5)当青蛙发育成熟后,雄蛙会频频发出“呱、呱、呱”的叫声,雌蛙会应声而至,并与雄蛙进行抱对.在这里,雄蛙的叫声起到了吸引雌蛙(求偶)的作用.
【分析】两栖动物的特点是属于脊椎动物,生殖为有性生殖,卵生,变态发育.
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一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单一实验变量.因此,两个实验中,如果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则这两个实验就成为对照实验.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