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3张PPT)
一年级上册·1单元
日月水火
第1课时
01
图字对照,
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8幅图中的事物是什么吗?
日
月
山
石
水
火
田
禾
日月水火
02
对应识字,
初探规律
观察这两个古代汉字,它们分别和课本中的哪两幅图相似呢?
日
“日”就是太阳,它每天都在天空中照耀着大地。
日出
日食
夸父追日
与“日”有关的现象有许多,还有“夸父追日”这样的神话故事流传至今。
月
“月”就是月亮,大多数晴天的晚上,我们都能看见它。月亮本身不发光,它的光是靠反射太阳光而来。
相信大家都看过月亮,月亮在不同时间的形状是不同的。它有时候弯弯的,像个弯刀;有时候圆圆的,像个圆盘。
日
月
左边是“日、月”的古代文字,右边是“日、月”的现代汉字,观察一下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日
月
形状大致相似,外面圆圆的轮廓变成了方形的。
形状大致相似,外面尖尖角的轮廓变成了开口的框;里面的竖变成了两横。
有很多字是聪明的古人根据事物的样子描摹创造出来的,现代人根据字的样子,大致就能猜出它的意思。这样的字就叫作象形字,本课我们学习的生字都是象形字。
象形字
水 火
这两个字表示的事物很常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它们。
水
结合我们刚才学过的内容,说说“水”的象形字和现代汉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你都见过哪些“水”?
河水
这些“水”,有的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的则需要我们去更远的地方才能看到。
海水
自来水
火
“火”的象形字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天空,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火柴 火苗 火锅 火山
着火 灯火 篝火 烈火
与“火”有关的词语
火山
火柴
火锅
水
日
月
火
水
日
月
火
下面老师将把带有“日、月、水、火”的图片、象形字和现代汉字的卡片分发给大家,图片与文字对应的同学站到一起,看看谁站得最快!
03
复现生字,
指导书写
横短竖长;
里面的横不碰到右侧;
横向笔画之间等距。
日
日
口
目
形状四四方方
中间无横
形状窄窄长长
中间有一横
形状窄窄长长
中间有两横
火
“火”字的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撇,仔细观察一下,说说这两撇有什么不同。
这一撇要先竖直写一段,然后再往左下撇。
这一撇是短撇,稍稍往左下写一笔即可。
火
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两撇的区别哦!
笔画捺
轻轻下笔
从左上向右下行笔
丶
笔画点
先轻后重
从左上向右下行笔
注意“火”字的笔顺
火
第二笔短撇略高于点,
第三笔竖撇在竖中线起笔。
火
第2课时
01
出示图片、字义,
复习所学
太阳
月亮
日
水
月
火
太阳
月亮
日
水
月
火
02
图字对照,
趣味识字
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山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石头,你能说说山和石头的样子吗?
哪个是“山”,哪个是“石”呢?
山
石
山脚
山腰
山顶
山
黄山
庐山
长白山
泰山
我国名山众多,风景优美。
石碑
英国巨石阵
石头
我们身边有很多石头,它们有的小、有的大,还有很多由石头做成的物品。
石雕 石器 岩石 石油
石榴 石破天惊 石墨
与“石”有关的词语
同学们,我们在上一课学过的这个四四方方的格子叫什么名字?和本课的哪个字很像呢?
田
“田”就是横竖交错的一块块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从古到今,它的字形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
稻田
田野
梯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很多“田”在城市里无法见到,但我们也需要多多了解它们哦!
同学们,你们知道田里都会种些什么吗?
我见过田里种蔬菜。
我见过种瓜果,还见过一些我不知道名字的农作物。
其实大家不认识的那些农作物几乎都是“禾”,“禾”可以泛指一切谷类作物。
禾
秋天成熟的稻穗会弯弯地垂下来。
象形字的这一弯描绘了作物成熟后的形态。
现代汉字中的“撇”就像垂下来的稻穗,横和下面的撇、捺就像弯弯的叶子。
石
田
山
禾
石
山
禾
田
03
复习规律,
拓展识字
你还记得吗?本课学的字都是象形字,它们是聪明的古人根据事物的样子描摹创造出来的,现代人根据字的样子,就能大致猜出它们的意思。
看看这几个图画的形状,你觉得它们像什么呢?
牛
木
鸟
云
A.花
B.果
C.草
A.花
B.果
C.草
√
A.兔
B.鼠
C.鱼
A.兔
B.鼠
C.鱼
√
04
对比生字,
指导书写
田
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日”字,你觉得“田”和“日”字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田
日
相同点:外面都有四四方方的框框。
不同点:“日”的框框窄长,“田”
的框框宽矮。
横折的横和折差不多长,
中间的横在横中线,
中间的竖在竖中线。
田
田
注意“田”字的笔顺
第一笔撇要平,写得短一些;
竖在竖中线;
最后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禾
禾
注意“禾”字的笔顺
本课,我们学习了8个象形字,初步了解了象形字的构字特点,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看到象形字也可以猜一猜它是什么字。大家回家查查资料,找一找其他的象形字。在小学阶段,我们还会学习其他造字的方法。汉字是美妙的方块字,每个字都有独特的来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一起去探索和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