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2 地方史(第02期)【2022年全国各地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32 地方史(第02期)【2022年全国各地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8 14:31:0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第02期)
32 地方史
【选择题】
1.(2022年湖南长沙)2021年9月的一天,湖南省博物馆“汉风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某中学,湖南省博物馆专家依托本省文物资源,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介绍了悠久灿烂的汉代文化。下列文物中最可能被介绍给学生的是
A.四羊方尊 B.皿方罍 C.里耶秦简 D.素纱禅衣
2.(2022年湖南长沙)他改进的造纸术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
A.屈原 B.蔡伦 C.王船山 D.魏源
3.(2022年湖南郴州)书院是古代进行教育、学术研究和书籍校勘的重要场所,始于唐朝中后期,兴盛于宋。北宋有著名的“四大书院”,其中位于长沙的是
A.石鼓书院 B.濂溪书院 C.白鹿洞书院 D.岳麓书院
4.(2022年湖南郴州)郴州是一个“红得耀眼、美得心痛、玩得开心、活得幸福的旅游胜地”。下列选项能体现郴州“红得耀眼”的是
A.南昌起义 B.湘南起义 C.平江起义 D.秋收起义
5.(2022年湖南郴州)2022年6月5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送入太空,举国欢庆。我国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得益于一大批科学家的努力,其中为航天火箭发动机提供了关键材料的湖南科学家是
A.黄伯云 B.袁隆平 C.屠呦呦 D.刘筠
6.(2022年浙江绍兴)近代一位绍兴革命志士曾赋诗明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位革命志士是
A.徐锡麟 B.秋瑾 C.陶成章 D.何赤华
7.(2022年海南)目前,在海南发现了钱铁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落笔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大港村遗址、石贡遗址、付龙园遗址、凤鸣村遗址等,在以上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陶器残片。材料可以佐证海南
A.历史文化悠久 B.人类活动遗址最多
C.陆地开发最早 D.出土文物最为丰富
8.(2022年海南)将下列古代历史人物归为一类的依据是
A.开琼先驱 B.为民请命 C.杰出的文臣 D.有功于海南
9.(2022年重庆A卷)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有关“重庆大轰炸”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从1938年2月18日开始,日本对重庆的大轰炸持续了6年又10个月
B.1940年8月19日至20日,304架次日本飞机向重庆投弹900多枚
C.大轰炸造成重庆直接伤亡人口32829人,其中死亡16376人
D.大轰炸次数之多,历时之长,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惨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罕见
10.(2022年重庆A卷)据《新华日报》报道,1943年2月12日,“一元献机”命名典礼在重庆珊瑚坝机场举行,重庆人民购买的5架战斗机献交政府。这说明当时重庆
A.航空运输发展迅速 B.军工制造水平提高
C.人民积极支援抗战 D.出现参军参战热潮
【综合题】
1.(2022年湖南郴州节选)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某校九年级同学编制的“中华英雄谱”
时代 英雄人物 英雄事迹
古代 李冰 主持修筑都江堰
A 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郑成功 驱逐荷虏收复台湾
近代 林则徐 B
左宗棠 收复新疆
谭嗣同 参与戊戌变法,为变法流血牺牲
邓中夏 领导早期工人运动
现代 C 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
雷锋 走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
邓稼先 潜心研究原子弹
请你完善表中空格处的内容。
材料二 邓华,湖南郴县永宁乡(今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人。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华参加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等。解放战争期间,率部参加辽沈、平津等战役,组织指挥了海南岛战役。1950年,邓华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后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3 年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4年回国后,邓华历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摘编自共产党员网
(2)从材料二邓华将军的征战经历中,选取一个事件并简要分析其历史意义。
(3)郴州这块红色热土,英雄辈出。你还敬佩郴州的哪一位革命英雄?请简要说明理由。
2.(2022年浙江绍兴)某校学生以“绍兴交通”为主题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阅读各小组收集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组:交通地理浙东唐诗之路是绍兴交通史上的华彩篇章。学者一般认为,西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反映了浙东唐诗之路绍兴段的主线路。
《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 【唐】李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①。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②。 【注释】①镜湖:古代对鉴湖的别称。②青云梯:指天姥山高峻的山路。
第二组:交通历史萧甬线(萧山至宁波)是通过绍兴境内的第一条铁路,1937年初步建成,同年12月,为堵阻日军南侵,萧甬线钢轨全部拆除。1953年7月,铁道部开始重建萧甬线,1957年萧甬线全线贯通。
——摘编自《绍兴市志》
第三组:交通发展
2022年4月,绍兴喜迎交通新时代。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通车,将绍兴、杭州两地的商圈、景区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两地人们跨市地铁换乘,可享受“一次购票、一轮安检、一站换乘、一票通行”的便利,西湖边瞻仰岳飞,鉴湖畔怀念陆游……共享文化之旅。
(1)根据如图描述绍兴地区的地势特点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结合图文信息,在对应的图中画出浙东唐诗之路的主线路。
(2)运用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萧甬线“拆除”和“重建”的历史背景,并用一句话写出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3)根据材料,分析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的开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第02期)
32 地方史
【选择题】
1.(2022年湖南长沙)2021年9月的一天,湖南省博物馆“汉风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某中学,湖南省博物馆专家依托本省文物资源,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介绍了悠久灿烂的汉代文化。下列文物中最可能被介绍给学生的是
A.四羊方尊 B.皿方罍 C.里耶秦简 D.素纱禅衣
【答案】D
【解析】根据“汉风文化”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素纱禅衣是发现于湖南的汉代文物,符合题意,D项正确;四羊方尊和皿方罍是商代青铜器,里耶秦简是秦朝时期的竹简,都与“汉风文化”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2.(2022年湖南长沙)他改进的造纸术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
A.屈原 B.蔡伦 C.王船山 D.魏源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改进造纸术的是蔡伦,B项正确;屈原、王船山和魏源都与改进造纸术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3.(2022年湖南郴州)书院是古代进行教育、学术研究和书籍校勘的重要场所,始于唐朝中后期,兴盛于宋。北宋有著名的“四大书院”,其中位于长沙的是
A.石鼓书院 B.濂溪书院 C.白鹿洞书院 D.岳麓书院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D项正确;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排除A项;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濂溪书院,排除B项;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2年湖南郴州)郴州是一个“红得耀眼、美得心痛、玩得开心、活得幸福的旅游胜地”。下列选项能体现郴州“红得耀眼”的是
A.南昌起义 B.湘南起义 C.平江起义 D.秋收起义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1月12日,朱德、陈毅发动了郴州宜章年关暴动,打响了湘南起义第一枪,B项正确;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平江起义是指1928年7月,国民党军湖南省独立第5师一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湖南省平江县举行的武装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5.(2022年湖南郴州)2022年6月5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送入太空,举国欢庆。我国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得益于一大批科学家的努力,其中为航天火箭发动机提供了关键材料的湖南科学家是
A.黄伯云 B.袁隆平 C.屠呦呦 D.刘筠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伯云,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人,粉末冶金专家,是“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的发明人,为航天火箭发动机提供了关键材料,A项正确;袁隆平是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屠呦呦是药学家,创制了抗疟药物青蒿素、刘筠,湖南省武冈市人,是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鱼类及水生经济作物的生殖生理和人工繁殖及育种的研究,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6.(2022年浙江绍兴)近代一位绍兴革命志士曾赋诗明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位革命志士是
A.徐锡麟 B.秋瑾 C.陶成章 D.何赤华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秋瑾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她是浙江绍兴人,她作为浙江同盟会的负责人,准备在浙江绍兴响应徐锡麟起义,遭到清政府的镇压。“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体现了秋瑾为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B项正确;徐锡麟是辛亥先烈、安庆起义带头人,排除A项;陶成章是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何赤华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2年海南)目前,在海南发现了钱铁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落笔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大港村遗址、石贡遗址、付龙园遗址、凤鸣村遗址等,在以上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陶器残片。材料可以佐证海南
A.历史文化悠久 B.人类活动遗址最多
C.陆地开发最早 D.出土文物最为丰富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海南发现了钱铁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落笔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大港村遗址、石贡遗址、付龙园遗址、凤鸣村遗址等,在以上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陶器残片”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海南有许多石器时代的历史遗址,说明了海南历史文化悠久,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海南“人类活动遗址最多”、“陆地开发最早”、“出土文物最为丰富”,排除BCD项。故选A项。
8.(2022年海南)将下列古代历史人物归为一类的依据是
A.开琼先驱 B.为民请命 C.杰出的文臣 D.有功于海南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所示图片,结合所学,路博德,西汉汉武帝时期将领。元鼎六年(前111年),卫尉路博德以伏波将军的身份与楼船将军杨仆等进击岭南,结束了南越国地方政权家庭式统治,后将其属地岭南、交趾和海南诸地分置九郡,其中珠崖、儋耳两郡在海南;马援将军是汉代名将,征战过越南,收复过海南岛,巩固了东汉对南方各地的统治;冼夫人在海南期间不仅设置了崖州,,恢复了与中原的联系,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还多次平定匪贼叛兵,使百姓 安居乐业。有由此可见,三人均有公于海南,D项正确;开琼先驱是路博德,不是三人共同点,排除A项;路博德、马援将军主要是对外征战,冼夫人是进行制度改革,排除B项;路博德、马援是将军,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2年重庆A卷)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有关“重庆大轰炸”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从1938年2月18日开始,日本对重庆的大轰炸持续了6年又10个月
B.1940年8月19日至20日,304架次日本飞机向重庆投弹900多枚
C.大轰炸造成重庆直接伤亡人口32829人,其中死亡16376人
D.大轰炸次数之多,历时之长,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惨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罕见
【答案】D
【解析】【考查点】正面战场的抗战【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得出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重庆大轰炸次数之多,历时之长,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惨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罕见属于历史解释,D项正确;ABC项属于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2022年重庆A卷)据《新华日报》报道,1943年2月12日,“一元献机”命名典礼在重庆珊瑚坝机场举行,重庆人民购买的5架战斗机献交政府。这说明当时重庆
A.航空运输发展迅速 B.军工制造水平提高
C.人民积极支援抗战 D.出现参军参战热潮
【答案】C
【解析】抗战后期,重庆人民购买的5架战斗机献交政府体现出重庆人民对于抗日战争的支持,C项正确;抗战时期中国航空运输并不是发展迅速,排除A项;此时军工制造水平并不是提高,排除B项;材料中说明的人民支援抗战,不是参军,排除D项。故选C项。
【综合题】
1.(2022年湖南郴州节选)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某校九年级同学编制的“中华英雄谱”
时代 英雄人物 英雄事迹
古代 李冰 主持修筑都江堰
A 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郑成功 驱逐荷虏收复台湾
近代 林则徐 B
左宗棠 收复新疆
谭嗣同 参与戊戌变法,为变法流血牺牲
邓中夏 领导早期工人运动
现代 C 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
雷锋 走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
邓稼先 潜心研究原子弹
请你完善表中空格处的内容。
材料二 邓华,湖南郴县永宁乡(今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人。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华参加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等。解放战争期间,率部参加辽沈、平津等战役,组织指挥了海南岛战役。1950年,邓华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后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3 年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4年回国后,邓华历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摘编自共产党员网
(2)从材料二邓华将军的征战经历中,选取一个事件并简要分析其历史意义。
(3)郴州这块红色热土,英雄辈出。你还敬佩郴州的哪一位革命英雄?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A:戚继光;B:虎门销烟;C:黄继光。
(2)平型关大捷,历史意义: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历史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3)陈友才,郴州郴县良田镇人,是抗战时期的战斗英雄。1928年2月参加湘南起义部队,1937年4月25日,在护卫周恩来率领的中共代表团从延安到西安,去南京同国民党谈判的劳山途中,遭遇敌人袭击,为掩护周恩来等安全脱险转移时,英勇牺牲。
【解析】
(1)A:根据材料中英雄事迹“荡平东南沿海倭寇”,结合所学可知,是戚继光,他是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B:林则徐1839年在广东进行虎门销烟;C:抗美援朝中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
(2)根据材料邓华的经历可以选取,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如平型关大捷,历史意义: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历史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3)郴州的民族英雄有:开国第一上将萧克,嘉禾县泮头乡(今袁家镇)小街田村人。早年在县城甲等师范学校就读,参加反帝反封的学生运动。1925年投笔从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南昌起义;陈友才,郴州郴县良田镇人,是抗战时期的战斗英雄。1928年2月参加湘南起义部队,1937年4月25日,在护卫周恩来率领的中共代表团从延安到西安,去南京同国民党谈判的劳山途中,遭遇敌人袭击,为掩护周恩来等安全脱险转移时,英勇牺牲等。
2.(2022年浙江绍兴)某校学生以“绍兴交通”为主题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阅读各小组收集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组:交通地理浙东唐诗之路是绍兴交通史上的华彩篇章。学者一般认为,西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反映了浙东唐诗之路绍兴段的主线路。
《梦游天姥吟留别》(节选) 【唐】李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①。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②。 【注释】①镜湖:古代对鉴湖的别称。②青云梯:指天姥山高峻的山路。
第二组:交通历史萧甬线(萧山至宁波)是通过绍兴境内的第一条铁路,1937年初步建成,同年12月,为堵阻日军南侵,萧甬线钢轨全部拆除。1953年7月,铁道部开始重建萧甬线,1957年萧甬线全线贯通。
——摘编自《绍兴市志》
第三组:交通发展
2022年4月,绍兴喜迎交通新时代。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通车,将绍兴、杭州两地的商圈、景区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两地人们跨市地铁换乘,可享受“一次购票、一轮安检、一站换乘、一票通行”的便利,西湖边瞻仰岳飞,鉴湖畔怀念陆游……共享文化之旅。
(1)根据如图描述绍兴地区的地势特点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结合图文信息,在对应的图中画出浙东唐诗之路的主线路。
(2)运用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萧甬线“拆除”和“重建”的历史背景,并用一句话写出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3)根据材料,分析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的开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答案】(1)地势特点:南高北低。判断依据:绍兴地区的主要河流自南向北流。(其他答案出之成理亦可)主线路:大致经过古鉴湖、剡溪到达天姥山即可。
(2)背景: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53至1957年,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感悟是开放性设问,凡能结合本题材料和主旨即可,例如,萧甬线“拆除”和“重建”是近现代中国命运的一个缩影。
(3)有利于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方便人们生活,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守望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解析】
(1)根据如图描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绍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判断依据是绍兴地区的主要河流自南向北流。结合图文信息可知,浙东唐诗之路的主线路大致经过古鉴湖、剡溪到达天姥山即可。
(2)运用所学知识可知,萧甬线“拆除”的历史背景是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重建”的历史背景是1953至1957年,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从中得到的感悟是萧甬线“拆除”和“重建”是近现代中国命运的一个缩影。
(3)根据材料分析可知,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的开通有利于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方便人们生活,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守望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