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2022年中考真题汇编 九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2022年中考真题汇编 九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8 15:12:2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九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按照单元精选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盐城中考12.)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其中“僧侣”来自于( B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
2.(2022陕西中考8.)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组织形式,其特点是( B )
A. 政治上实行民主政体 B. 经济上自给自足
C. 庄园法庭由农奴主持 D. 教育上大学兴起
3.(2022宜昌中考16.)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符合庄园佃户生活情景的是( B )
A. 无需缴纳“什一税” B. 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C. 免费使用领主的磨坊 D. 无需为领主提供劳役
4.(2022黄冈、孝感、咸宁中考8.)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D )
A. 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 B. 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
C.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D. 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5.(2022东营中考18)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的特许状》提到“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于法律赐予彼等”改材料反映的是(C)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封君封臣制度
C.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D.大学的自治地位
6.(2022扬州中考11.)在英国,伦敦市民以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的代价,获得了亨利一世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是( A )
A. 金钱赎买 B. 武力斗争 C. 政治协商 D. 制定法律
7.(2022邵阳中考18.)研读历史教材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关于古代欧洲的说法与教材观点一致的是( A )
A.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B. 屋大维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
C. 伊斯兰教被确立为罗马国教 D. 中世纪城市没有取得自治权
8.(2022海南中考14.)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 C )
A. 庄园的流行 B. 封君封臣制度形成 C. 大学的兴起 D.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9.(2022沈阳中考10.)哈斯金斯说:“没有什么比罗马法律更能体现罗马人聪明才智的特质,也没有什么比她的法律的影响更持久、更广泛.”公元6世纪,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 C )
A.《汉漠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10.(2022云南省中考16.) 下列历史文献中,内容包括了《查士丁尼法典》、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等法律文献,为欧洲民法奠定了基础的是( D )
A. 《荷马史诗》 B. 《汉谟拉比法典》 C. 《权利法案》 D. 《罗马民法大全》
11.(2022重庆中考A卷13.)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D )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12.(2022江西中考16.) 古巴比伦王国与拜占庭帝国的相同点是( D )
A. 实行森严的种姓制度 B. 统治中心位于地中海中部
C. 疆域跨欧亚非三大洲 D. 颁布维护统治的成文法典
13.(2022泰州中考15.)东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有一位皇帝叫查士丁尼,他组织编纂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们被统称为(B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罗马民法大全》 C. 《权利法案》 D. 《拿破仑法典》
14.(2022宜昌中考17.)罗马法学成就辉煌,其中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C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拿破仑法典》
15.(2022河南中考15.)查士丁尼被誉为“文明世界的立法者”。使他获此殊荣的是( C )
A. 《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B.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 《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 D. 《拿破仑法典》的推行
16.(2022北部湾经济区中考13 .)《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据此可知,《罗马民法大全》(D )
A. 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B. 标志“种姓制度”的建立
C. 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 为后世法律制定提供借鉴
17.(2022广东中考23 .)《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这一记载,说明拜占庭帝国( B )
A. 专制统治日益巩固 B. 奴隶处境有所改善
C. 法制时代全面开启 D. 废除封建领主特权
18.(2022福建中考20 .)“《查士丁尼法典》无疑是罗马法集大成的集中表现,也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成就”。材料叙述了《查士丁尼法典》的( D )
A. 编纂背景 B. 适用范围 C. 具体内容 D. 历史地位
二.非选择题
(2022包头中考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世纪,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中世纪大学问世。大学创办之初,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学生在完成文法、修辞、逻辑等七门基础课后学习法律、医学等专业课。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材料二 19世纪的欧美大学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源头,为西方工业化提供了不竭动力。众多科学家在大学实验室中刻苦研究,反复实践,在电磁学、化学和热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被不断转化为生产技术。新的技术、新的发明层出不穷,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摘编自元鹏《大学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大学的“美好”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近代大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源头”。列举两项当时的“新技术、新发明”。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案】(1)美好之处:拥有自治权;多样的学科设置:基础课和专业课并重;世俗教育;学术研究自由:学术氛围浓厚。
(2)解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得益于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的繁密结合:而丰硕的科研成果是源于19世纪的大学在众多科学领域方面的新发展,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说大学是工业革命的源头,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不竭动力。
列举:电的应用(电灯);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化学工业和新材料(人造纤维)。
(3)关系:大学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学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九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按照单元精选2022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盐城中考12.)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其中“僧侣”来自于(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
2.(2022陕西中考8.)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典型组织形式,其特点是( )
A. 政治上实行民主政体 B. 经济上自给自足
C. 庄园法庭由农奴主持 D. 教育上大学兴起
3.(2022宜昌中考16.)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符合庄园佃户生活情景的是( )
A. 无需缴纳“什一税” B. 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C. 免费使用领主的磨坊 D. 无需为领主提供劳役
4.(2022黄冈、孝感、咸宁中考8.)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
A. 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 B. 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
C.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D. 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5.(2022东营中考18)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的特许状》提到“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于法律赐予彼等”改材料反映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封君封臣制度
C.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D.大学的自治地位
6.(2022扬州中考11.)在英国,伦敦市民以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的代价,获得了亨利一世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是( )
A. 金钱赎买 B. 武力斗争 C. 政治协商 D. 制定法律
7.(2022邵阳中考18.)研读历史教材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关于古代欧洲的说法与教材观点一致的是( )
A.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B. 屋大维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
C. 伊斯兰教被确立为罗马国教 D. 中世纪城市没有取得自治权
8.(2022海南中考14.)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 )
A. 庄园的流行 B. 封君封臣制度形成 C. 大学的兴起 D.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9.(2022沈阳中考10.)哈斯金斯说:“没有什么比罗马法律更能体现罗马人聪明才智的特质,也没有什么比她的法律的影响更持久、更广泛.”公元6世纪,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 )
A.《汉漠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10.(2022云南省中考16.) 下列历史文献中,内容包括了《查士丁尼法典》、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等法律文献,为欧洲民法奠定了基础的是( )
A. 《荷马史诗》 B. 《汉谟拉比法典》 C. 《权利法案》 D. 《罗马民法大全》
11.(2022重庆中考A卷13.)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12.(2022江西中考16.) 古巴比伦王国与拜占庭帝国的相同点是( )
A. 实行森严的种姓制度 B. 统治中心位于地中海中部
C. 疆域跨欧亚非三大洲 D. 颁布维护统治的成文法典
13.(2022泰州中考15.)东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有一位皇帝叫查士丁尼,他组织编纂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们被统称为(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罗马民法大全》 C. 《权利法案》 D. 《拿破仑法典》
14.(2022宜昌中考17.)罗马法学成就辉煌,其中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拿破仑法典》
15.(2022河南中考15.)查士丁尼被誉为“文明世界的立法者”。使他获此殊荣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B.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 《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 D. 《拿破仑法典》的推行
16.(2022北部湾经济区中考13 .)《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据此可知,《罗马民法大全》( )
A. 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B. 标志“种姓制度”的建立
C. 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 为后世法律制定提供借鉴
17.(2022广东中考23 .)《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这一记载,说明拜占庭帝国( )
A. 专制统治日益巩固 B. 奴隶处境有所改善
C. 法制时代全面开启 D. 废除封建领主特权
18.(2022福建中考20 .)“《查士丁尼法典》无疑是罗马法集大成的集中表现,也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成就”。材料叙述了《查士丁尼法典》的( )
A. 编纂背景 B. 适用范围 C. 具体内容 D. 历史地位
二.非选择题
(2022包头中考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世纪,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中世纪大学问世。大学创办之初,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学生在完成文法、修辞、逻辑等七门基础课后学习法律、医学等专业课。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
材料二 19世纪的欧美大学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源头,为西方工业化提供了不竭动力。众多科学家在大学实验室中刻苦研究,反复实践,在电磁学、化学和热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被不断转化为生产技术。新的技术、新的发明层出不穷,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摘编自元鹏《大学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大学的“美好”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近代大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源头”。列举两项当时的“新技术、新发明”。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