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4.1 太阳和月球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4.1 太阳和月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12 21:10:09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4.1 太阳和月球
一、单选题
1.(2019七上·奉化期末)太阳大气层结构由里到外的正确顺序是(  )
A.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B.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D.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高温、低密度的等离子体所组成。 光球是太阳大气最低的一层,即一般用白光所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500公里左右,我们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基本上是光球发出的。因此,太阳的光谱实际上就是光球的光谱。 色球是恒星大气的一层,包围在光球层之外。平时,由于地球大气中的分子以及尘埃粒子散射了强烈的太阳辐射而形成"蓝天",色球和日冕完全淹没在蓝天之中。
【解答】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故答案为:D
2.(2019七上·奉化期末)下列与太阳或月球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的周期为11年
B.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日冕层
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耀斑
D.月球跟地球一样具有大气层
【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成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看到。 黑子是太阳光球层表面局部温度较周围气体地区低的区域,地球有大气层的保护,很多小天体才不会撞击地球,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因此月球的表面是坑坑洼洼的天体撞击的一个个的坑。
【解答】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A符合题意。
B、关于太阳平时肉眼能看到的只有光球层,B不符合题意。
C、太阳黑子活动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不符合题意。
D、月球没有大气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2020七上·鄞州期末)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载人登月仅仅是时间问题。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
B.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C.月球上没有风,月球表面不会有沙尘暴天气
D.月球上的一天特别漫长,几乎是地球上的一个月
【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A、月球本身不能发光,依靠的是反射太阳光,说法错误。
B、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说法正确。
C、 月球上没有空气,就不会形成风,所以不会有沙尘暴天气,说法正确。
D、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同,月球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30天,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4.(2020七上·北仑期末)发生在太阳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日珥 C.耀斑 D.太阳风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
【解答】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上的黑子数目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故答案为:A
5.(2019七下·天台期末)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同时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下列现象不可能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无线电通讯受干扰 B.地球两极形成极光
C.气候发生明显变化 D.夜晚天空出现流星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需要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解答】A、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地球的极光是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大气粒子发光现象,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太阳活动通过多种因素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夜晚天空出现流星是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 ( 流星体 ) 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产生的,与太阳活动无关,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
A.月球上没有大气
B.月球的质量较小
C.月球的体积较小
D.月球距离太阳较近
【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太阳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上,白天太阳光得不到削弱,晚上也没有大气逆辐射,所以月球上的气温就没有像地球大气一样的调节作用,昼夜温差大,A正确。
故答案为:A
7.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  )
A.没有动物和植物 B.没有空气
C.没有水 D.到处是环形山
【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解答】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D正确。
故答案为:D
8.下列活动能在月球上进行的是(  )
A.跳远 B.游泳 C.放风筝 D.听音乐
【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A、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人在月球上可以进行跳远运动,且要比地球上更远,符合题意。
B、月球上没有水,无法游泳,不符合题意。
C、月球上没有空气,无法放风筝,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无法听音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下列物质月球上存在的是(  )
A.大气 B.冰川 C.矿产资源 D.生物
【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A、月球的表面没有空气,故A错误。
B、月球的表面没有水,所以不存在冰川,故B错误。
C、月球的表面有岩石及,故C正确。
D、月球的表面没有生命,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的侵蚀形成 B.雨水冲刷形成
C.外来星体撞击形成 D.河流侵蚀形成
【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C正确。
故答案为:C
11.月球表面看上去有的地方比较黑暗,有的地方比较明亮,比较明亮的区域一般是月球的(  )
A.冰山 B.山地 C.平原 D.海洋
【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是月球早期陨石撞击所形成的,使得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出现高山平原。
【解答】月亮主要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那些“高原”地区反射光的能力强,看上去就明亮;那些“平原”地区反射光的能力弱,看上去就比较暗了。“高原”占月球正面面积的60%,区内有蜿蜒数百千米的高大山脉。“平原”占月球正面面积的40%,基本是覆盖着沙砾和尘埃的大平原。
故答案为:B
12.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A.太阳黑子的大小及多少 B.太阳风
C.日珥 D.耀斑和太阳风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的运动,即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的不稳定状态的表现,但不影响太阳的基本稳定。
其中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其主要标志。
【解答】A:太阳黑子的大小及多少,太阳表层温度较低的大气区域,看上去颜色暗一些,故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反映了太阳活动的强弱。一般黑子愈大、愈多,太阳活动越强;
B:太阳风,太阳表面向外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耀斑爆发后,太阳风的强度迅速增大;
C: 日珥,太阳表层经常有巨大的“火焰”喷射物向外伸展,叫做日珥,耀斑爆发后,飘忽不定的日珥增多、变大;
D:耀斑和太阳风,太阳黑子活动的区域突然连在一起,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能量把太阳上相应区域的气体加热到上百万摄氏度,会突然猛烈爆发并有增亮的现象 耀斑的出现与黑子的多少呈正相关,它总是以瞬时爆发为特征。
故答案为:A
13.黑子、耀斑、太阳风等太阳活动依次发生在(  )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
【解答】光球层: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色球层:耀斑、日珥
日冕层:太阳风(高能粒子吹向地球,在两极形成极光)
故答案为:B
14.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
A.有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B.有碧海蓝天
C.有日光、彩虹和风 D.有平原、高山、山脉
【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月球概括回答.
【解答】月球是一个固体星球,表面无空气,水分,因此不可能有各种天气现象,更不可能有蓝天白云,彩虹和风。月球表面有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暗的区域为地势较低的地方,亮的地方为地势较高的地方,所以有高山,平原和山脉。
故答案为:D
15.下列是一位宇航员在月球上生活片段的描述,可能真实的是(  )
①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 ③举起200千克的大石头 ④听大风呼啸
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⑥拍一张照片
⑦袋鼠式走路
A.②③④⑦ B.①④⑤⑥ C.②③⑥⑦ D.②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 月球特点: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的引力较小,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受到重力的1/6。据此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①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月球上没有生命,不真实;
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由于月球的引力较小,所以人能轻松的跳得很高,真实;
③举起一块200千克重的大石头,月球上200千克的石头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1/6,所以月球上这块石头的重力是200千克×10牛/千克×1/6=333.3牛,相当于地球上30千克的物体产生的重力,所以可以举起,真实;
④听到大风呼啸,月球上没有空气,不会有大风,不真实;
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月球上温差大,没有空气,人在月球上需要穿宇航服,不真实;
⑥拍了一张照片,照片利用的光,光能在真空中传播,真实;
⑦“袋鼠式”走路,宇航员在月球上采用跳跃的方式进行行走,真实。
故答案为:C
16.下列是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你觉得可能的是(  )
A.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周围一片死寂
B.我们看到了众多的环形山,还看到了月海,水波荡漾,景色非常秀丽
C.我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面上行走时举步艰难
D.月面上没有空气,常常有大风吹起,尘土飞扬,让我们看不清路面
【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特点: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的引力较小,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受到重力的1/6。据此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A: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声音传播所需的介质,因此一片死寂,正确;
B:月球上没有水分,不可能有江河湖泊,故错误;
C:月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1/6,因此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轻飘飘的,错误;
D:月球上没有空气,而风是空气的对流运动所形成的的,故错误。
故答案为:A
17.月球的直径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但看上去它们的大小却相似,原因是(  )
A.月球和太阳的亮度相似
B.月球和太阳离地球都太遥远了
C.月球距离地球比太阳距离地球近多了
D.月球和太阳都是球体
【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离地球比月球离地球远的多,故看起来差不多一样大。
【解答】月球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38万公里,太阳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一亿五千万公里,两两相除我们得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的395倍远,太阳直径约为138万公里,月球直径约为3400多公里,两两相除,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直径的395倍大,395倍。多么巧合的数字,它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大家想一想,太阳直径是月球的395倍大,它们离地球又有395倍远,那么由于距离抵消了大小,使这两个天体在地球上空看起来 ,他们的圆面就变的一样大了。
故答案为:C
18.下列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不科学的是 (  )
A.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
B.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
C.调节目镜焦距,使像清晰
D.不加滤镜直接观测太阳,图像更加清晰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 在晴朗的夜晚,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安放好天文望远镜。2. 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①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标星体。② 在寻星镜内利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向和不同高度的搜索。③发现目标后,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3. 用主镜观测目标星体:①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②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③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
注意: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性损伤。不同型号的天文望远镜结构有所不同,请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
【解答】根据分析中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步骤可知,A、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B、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C、调节目镜焦距,使像清晰,上述操作正确。D、不加滤镜直接观测太阳,图像更加清晰,错误,这样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性损伤,D选项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9.我们肉眼能看见的太阳外部构造层次是   层。
【答案】光球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肉眼所看见的是太阳的光亮表面,即为光球层。
【解答】太阳光球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太阳圆面,通常所说的太阳半径也是指光球的半径。紧贴光球以上的一层大气称为色球层,平时不易被观测到,过去这一区域只是在日全食时才能被看到。当月亮遮掩了光玫瑰色的色球层开始露出球明亮光辉的一瞬间,人们能发现日轮边缘上有一层玫瑰红的绚丽光彩,那就是色球。
故答案为:光球
20.(2019七下·嵊州期末)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1)月球形成之初,受小天体的频繁撞击,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2)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3)即使白天在月球上看天空,它的背景也是黑色的,其原因是 。
A.月球上总是有一半的地方看不到太阳
B.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答案】(1)环形山
(2)小于
(3)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结合月球的概括分析回答即可。
【解答】(1)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
(2)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所以 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小于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3)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就无法将照射过来的太阳光进行折射,所以 即使白天在月球上看天空,它的背景也是黑色的 ,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环形山;(2)小于;(3)B
21.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耀斑出现在图中字母   代表的太阳大气层中.
(2)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   层;太阳风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会产生使指南针失灵的   现象.
(3)平常我们看到像圆盘一样,明亮发光的太阳表面是图中字母   表示的太阳大气层.
(4)图中温度最高的太阳大气层是   ,它的名称是   .
【答案】(1)B
(2)电离;磁暴
(3)A
(4)A;光球层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肉眼可以看到太阳表面光亮的一层为光球层.
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时间为11年.
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解答】解:(1)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耀斑出现在图中字母B代表的太阳大气层中.(2)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太阳风抛出的带电粒流会产生使指南针失灵的磁暴现象.(3)平常我们看到像圆盘一样,明亮发光的太阳表面是图中字母A表示的太阳大气层.(4)图中温度最高的太阳大气层是光球层,对应的是A.
故答案为:(1)B.(2)电离;磁暴.(3)A.(4)A;光球层.
22.根据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   ,它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2)据图可知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   年.
(3)在70°N~8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   ;
在60°N~7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   .
(4)以上分析表明地球   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
【答案】(1)光球;耀斑
(2)11
(3)正相关;负相关
(4)气候(降水)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类型主要为太阳风、耀斑、黑子,相对应的太阳大气层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耀斑出现最多的区域也是太阳黑子比较集中的区域.(2)周期即相邻两个峰值(谷值)所间隔的时间,根据图中峰值可以判断在11年左右.(3)读图,70°N﹣8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多时,黑子相对数较多,成正相关.在60°N﹣7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少时,黑子相对数反而多,成负相关.(4)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对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有影响.据统计,凡是黑子活动剧烈的年份,地球上气候异常的概率就增多.
【解答】解:(1)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上,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耀斑往往与太阳黑子同时出现,并且具有同样的周期.(2)读图,根据图中相邻两个峰值(谷值)所间隔的时间可以判断周期大约为11年.(3)读图,70°N﹣8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多时,黑子相对数较多,成正相关.在60°N﹣7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少时,黑子相对数反而多,成负相关.(4)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凡是黑子活动剧烈的年份,地球上气候异常的概率就增多.
故答案为:(1)光球;耀斑.(2)11.(3)正相关;负相关.(4)气候(降水).
三、解答题
23.假设任命你去设计一种让宇航员在月球上穿的宇航服,你得考虑解决月球上可能遇到的哪此问题?
【答案】食物,呼吸,温度调节,移动问题,排泄问题,环境观察,防辐射,防御太空垃圾的撞击等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月球没有大气,所以宇航服需要密封而且充满空气,即具有空气循环过滤系统;
2.月球没有大气、磁场,裸露在宇宙射线之下,需要宇航服具有抗紫外线、宇宙辐射能力,表面采用银色金属涂料是一个选择;
3.宇航员与外接的联络需要无线电设备,连在宇航服的头盔,必须具备此条件;
4.月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要控制宇航员装备总重量不能超过人的地面负重能力的六倍。
【解答】月球没有大气,所以宇航服需要密封而且充满空气,即具有空气循环过滤系统;月球没有大气、磁场,裸露在宇宙射线之下,需要宇航服具有抗紫外线、宇宙辐射能力,表面采用银色金属涂料是一个选择;宇航员与外接的联络需要无线电设备,连在宇航服的头盔,必须具备此条件;月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要控制宇航员装备总重量不能超过人的地面负重能力的六倍。
故答案为:食物,呼吸,温度调节,移动问题,排泄问题,环境观察,防辐射,防御太空垃圾的撞击等。
24.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抛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
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答案】(1)碰撞说。
(2)环形山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由图示可知在月球形成过程中有外来星球与地球发生了碰撞,碰撞中激射出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空中不断吸引形成了一个新的天体,即月球;根据对月球的了解可回答月球表面的月坑。
【解答】(1)从左向右看,第一幅图中有外来星球飞向原始地球,图二外来星球与地球相撞,图三空中有激射出去的天体及地球上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空中运动时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图四中的情景,即形成了月球,故上图符合了碰撞说;
(2)月球表面由于没有空气,所以不会像落向地球时克服摩擦做功而烧毁,故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而在月球表面形成一个个较大的坑,故称月坑;坑的周边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环形山。
故答案为:碰撞说;环形山(月坑)。
25.小军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 m(克) 体积V(厘米3) 下落高度(厘米) 坑的深度d(厘米)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填实验序号)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另外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答案】(1)下落高度
(2)3、6、7
(3)越浅
(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可知,可通过实验中控制了什么条件不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研究的因素,再由现象可得出与这一因素的关系;
(2)要得出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需要选取的实验控制了流星的质量不同,而使其它条件相同的实验序号;
(3)选取表格中,流星体积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数据,根据现象可得出结论;
(4)月坑的深度涉及下落的流星体和月面,表格中研究了流星的不同条件,还可能与月面的松实等条件有关。
【解答】(1)在1、2、3三组数据中,控制了质量相同,体积相同,下落高度不同,所以在研究与下落高度的关系,得到的现象是下落高度越高,坑的深度越深,所以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下落高度有关;
(2)要得到“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需要设计的实验是控制流星质量不同,而使其他因素相同,符合条件的是3、6、7;
(3)要得出结论“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需要控制流星的体积不同,而使其它因素相同,可选取实验序号3、4、5的实验,现象是流星体积越大,坑的深度越浅;
(4)月坑的深度除了与流星有关,还与月面有关,所以可提出的猜想是: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下落高度;(2)3、6、7;(3)越浅;(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26.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和“太阳黑子的周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A   ,B   ,C   。
(2)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   ,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3)与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关的太阳活动是   ,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层。
(4)从图中可知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大约是   年。太阳活动增加时,对电话及传呼机等   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另外,还将扰乱地球的   。
【答案】(1)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耀斑;色球;黑子和耀斑
(3)太阳黑子;光球
(4)11;短波;磁场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 (1)太阳大气结构及太阳活动,
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色球层:耀斑、日珥
日冕层:太阳风(高能粒子吹向地球,在两极形成极光)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如下图)
②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对地磁场的影响:磁针不能正确指向,即“磁暴”现象
【解答】(1)太阳大气结构及太阳活动,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耀斑 , 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
(3) 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 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4)由图可知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大约是11年,太阳活动干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同时扰乱地球的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向.
故答案为: (1)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2)耀斑;色球;黑子和耀斑;(3)太阳黑子;光球;(4)11;短波;磁场
1 / 1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4.1 太阳和月球
一、单选题
1.(2019七上·奉化期末)太阳大气层结构由里到外的正确顺序是(  )
A.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B.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D.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2019七上·奉化期末)下列与太阳或月球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的周期为11年
B.我们肉眼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日冕层
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耀斑
D.月球跟地球一样具有大气层
3.(2020七上·鄞州期末)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载人登月仅仅是时间问题。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
B.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C.月球上没有风,月球表面不会有沙尘暴天气
D.月球上的一天特别漫长,几乎是地球上的一个月
4.(2020七上·北仑期末)发生在太阳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  )
A.太阳黑子 B.日珥 C.耀斑 D.太阳风
5.(2019七下·天台期末)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同时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下列现象不可能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无线电通讯受干扰 B.地球两极形成极光
C.气候发生明显变化 D.夜晚天空出现流星
6.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
A.月球上没有大气
B.月球的质量较小
C.月球的体积较小
D.月球距离太阳较近
7.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  )
A.没有动物和植物 B.没有空气
C.没有水 D.到处是环形山
8.下列活动能在月球上进行的是(  )
A.跳远 B.游泳 C.放风筝 D.听音乐
9.下列物质月球上存在的是(  )
A.大气 B.冰川 C.矿产资源 D.生物
10.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的侵蚀形成 B.雨水冲刷形成
C.外来星体撞击形成 D.河流侵蚀形成
11.月球表面看上去有的地方比较黑暗,有的地方比较明亮,比较明亮的区域一般是月球的(  )
A.冰山 B.山地 C.平原 D.海洋
12.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A.太阳黑子的大小及多少 B.太阳风
C.日珥 D.耀斑和太阳风
13.黑子、耀斑、太阳风等太阳活动依次发生在(  )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14.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
A.有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B.有碧海蓝天
C.有日光、彩虹和风 D.有平原、高山、山脉
15.下列是一位宇航员在月球上生活片段的描述,可能真实的是(  )
①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 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 ③举起200千克的大石头 ④听大风呼啸
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 ⑥拍一张照片
⑦袋鼠式走路
A.②③④⑦ B.①④⑤⑥ C.②③⑥⑦ D.②③④⑤
16.下列是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你觉得可能的是(  )
A.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周围一片死寂
B.我们看到了众多的环形山,还看到了月海,水波荡漾,景色非常秀丽
C.我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面上行走时举步艰难
D.月面上没有空气,常常有大风吹起,尘土飞扬,让我们看不清路面
17.月球的直径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但看上去它们的大小却相似,原因是(  )
A.月球和太阳的亮度相似
B.月球和太阳离地球都太遥远了
C.月球距离地球比太阳距离地球近多了
D.月球和太阳都是球体
18.下列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不科学的是 (  )
A.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
B.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
C.调节目镜焦距,使像清晰
D.不加滤镜直接观测太阳,图像更加清晰
二、填空题
19.我们肉眼能看见的太阳外部构造层次是   层。
20.(2019七下·嵊州期末)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1)月球形成之初,受小天体的频繁撞击,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2)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3)即使白天在月球上看天空,它的背景也是黑色的,其原因是 。
A.月球上总是有一半的地方看不到太阳
B.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21.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耀斑出现在图中字母   代表的太阳大气层中.
(2)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   层;太阳风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会产生使指南针失灵的   现象.
(3)平常我们看到像圆盘一样,明亮发光的太阳表面是图中字母   表示的太阳大气层.
(4)图中温度最高的太阳大气层是   ,它的名称是   .
22.根据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   ,它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2)据图可知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   年.
(3)在70°N~8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   ;
在60°N~7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   .
(4)以上分析表明地球   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
三、解答题
23.假设任命你去设计一种让宇航员在月球上穿的宇航服,你得考虑解决月球上可能遇到的哪此问题?
24.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抛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
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25.小军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 m(克) 体积V(厘米3) 下落高度(厘米) 坑的深度d(厘米)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填实验序号)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另外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26.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和“太阳黑子的周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A   ,B   ,C   。
(2)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   ,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3)与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关的太阳活动是   ,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层。
(4)从图中可知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大约是   年。太阳活动增加时,对电话及传呼机等   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另外,还将扰乱地球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高温、低密度的等离子体所组成。 光球是太阳大气最低的一层,即一般用白光所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500公里左右,我们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基本上是光球发出的。因此,太阳的光谱实际上就是光球的光谱。 色球是恒星大气的一层,包围在光球层之外。平时,由于地球大气中的分子以及尘埃粒子散射了强烈的太阳辐射而形成"蓝天",色球和日冕完全淹没在蓝天之中。
【解答】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成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看到。 黑子是太阳光球层表面局部温度较周围气体地区低的区域,地球有大气层的保护,很多小天体才不会撞击地球,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因此月球的表面是坑坑洼洼的天体撞击的一个个的坑。
【解答】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A符合题意。
B、关于太阳平时肉眼能看到的只有光球层,B不符合题意。
C、太阳黑子活动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不符合题意。
D、月球没有大气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A、月球本身不能发光,依靠的是反射太阳光,说法错误。
B、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说法正确。
C、 月球上没有空气,就不会形成风,所以不会有沙尘暴天气,说法正确。
D、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同,月球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30天,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4.【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
【解答】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上的黑子数目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故答案为:A
5.【答案】D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需要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解答】A、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地球的极光是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大气粒子发光现象,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太阳活动通过多种因素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夜晚天空出现流星是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 ( 流星体 ) 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产生的,与太阳活动无关,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太阳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上,白天太阳光得不到削弱,晚上也没有大气逆辐射,所以月球上的气温就没有像地球大气一样的调节作用,昼夜温差大,A正确。
故答案为:A
7.【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解答】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D正确。
故答案为:D
8.【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A、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人在月球上可以进行跳远运动,且要比地球上更远,符合题意。
B、月球上没有水,无法游泳,不符合题意。
C、月球上没有空气,无法放风筝,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无法听音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A、月球的表面没有空气,故A错误。
B、月球的表面没有水,所以不存在冰川,故B错误。
C、月球的表面有岩石及,故C正确。
D、月球的表面没有生命,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
【解答】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C正确。
故答案为:C
11.【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是月球早期陨石撞击所形成的,使得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出现高山平原。
【解答】月亮主要靠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那些“高原”地区反射光的能力强,看上去就明亮;那些“平原”地区反射光的能力弱,看上去就比较暗了。“高原”占月球正面面积的60%,区内有蜿蜒数百千米的高大山脉。“平原”占月球正面面积的40%,基本是覆盖着沙砾和尘埃的大平原。
故答案为:B
12.【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的运动,即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的不稳定状态的表现,但不影响太阳的基本稳定。
其中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其主要标志。
【解答】A:太阳黑子的大小及多少,太阳表层温度较低的大气区域,看上去颜色暗一些,故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反映了太阳活动的强弱。一般黑子愈大、愈多,太阳活动越强;
B:太阳风,太阳表面向外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耀斑爆发后,太阳风的强度迅速增大;
C: 日珥,太阳表层经常有巨大的“火焰”喷射物向外伸展,叫做日珥,耀斑爆发后,飘忽不定的日珥增多、变大;
D:耀斑和太阳风,太阳黑子活动的区域突然连在一起,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能量把太阳上相应区域的气体加热到上百万摄氏度,会突然猛烈爆发并有增亮的现象 耀斑的出现与黑子的多少呈正相关,它总是以瞬时爆发为特征。
故答案为:A
13.【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
【解答】光球层: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色球层:耀斑、日珥
日冕层:太阳风(高能粒子吹向地球,在两极形成极光)
故答案为:B
14.【答案】D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根据月球概括回答.
【解答】月球是一个固体星球,表面无空气,水分,因此不可能有各种天气现象,更不可能有蓝天白云,彩虹和风。月球表面有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暗的区域为地势较低的地方,亮的地方为地势较高的地方,所以有高山,平原和山脉。
故答案为:D
15.【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 月球特点: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的引力较小,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受到重力的1/6。据此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①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月球上没有生命,不真实;
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由于月球的引力较小,所以人能轻松的跳得很高,真实;
③举起一块200千克重的大石头,月球上200千克的石头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1/6,所以月球上这块石头的重力是200千克×10牛/千克×1/6=333.3牛,相当于地球上30千克的物体产生的重力,所以可以举起,真实;
④听到大风呼啸,月球上没有空气,不会有大风,不真实;
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月球上温差大,没有空气,人在月球上需要穿宇航服,不真实;
⑥拍了一张照片,照片利用的光,光能在真空中传播,真实;
⑦“袋鼠式”走路,宇航员在月球上采用跳跃的方式进行行走,真实。
故答案为:C
16.【答案】A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月球特点: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的引力较小,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受到重力的1/6。据此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A: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声音传播所需的介质,因此一片死寂,正确;
B:月球上没有水分,不可能有江河湖泊,故错误;
C:月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1/6,因此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轻飘飘的,错误;
D:月球上没有空气,而风是空气的对流运动所形成的的,故错误。
故答案为:A
17.【答案】C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离地球比月球离地球远的多,故看起来差不多一样大。
【解答】月球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38万公里,太阳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一亿五千万公里,两两相除我们得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的395倍远,太阳直径约为138万公里,月球直径约为3400多公里,两两相除,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直径的395倍大,395倍。多么巧合的数字,它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大家想一想,太阳直径是月球的395倍大,它们离地球又有395倍远,那么由于距离抵消了大小,使这两个天体在地球上空看起来 ,他们的圆面就变的一样大了。
故答案为:C
18.【答案】D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 在晴朗的夜晚,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安放好天文望远镜。2. 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①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标星体。② 在寻星镜内利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向和不同高度的搜索。③发现目标后,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3. 用主镜观测目标星体:①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②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③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
注意: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性损伤。不同型号的天文望远镜结构有所不同,请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
【解答】根据分析中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步骤可知,A、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B、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C、调节目镜焦距,使像清晰,上述操作正确。D、不加滤镜直接观测太阳,图像更加清晰,错误,这样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性损伤,D选项正确。
故选D
19.【答案】光球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肉眼所看见的是太阳的光亮表面,即为光球层。
【解答】太阳光球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太阳圆面,通常所说的太阳半径也是指光球的半径。紧贴光球以上的一层大气称为色球层,平时不易被观测到,过去这一区域只是在日全食时才能被看到。当月亮遮掩了光玫瑰色的色球层开始露出球明亮光辉的一瞬间,人们能发现日轮边缘上有一层玫瑰红的绚丽光彩,那就是色球。
故答案为:光球
20.【答案】(1)环形山
(2)小于
(3)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结合月球的概括分析回答即可。
【解答】(1)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
(2)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所以 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小于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
(3)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就无法将照射过来的太阳光进行折射,所以 即使白天在月球上看天空,它的背景也是黑色的 ,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环形山;(2)小于;(3)B
21.【答案】(1)B
(2)电离;磁暴
(3)A
(4)A;光球层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肉眼可以看到太阳表面光亮的一层为光球层.
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时间为11年.
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解答】解:(1)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耀斑出现在图中字母B代表的太阳大气层中.(2)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太阳风抛出的带电粒流会产生使指南针失灵的磁暴现象.(3)平常我们看到像圆盘一样,明亮发光的太阳表面是图中字母A表示的太阳大气层.(4)图中温度最高的太阳大气层是光球层,对应的是A.
故答案为:(1)B.(2)电离;磁暴.(3)A.(4)A;光球层.
22.【答案】(1)光球;耀斑
(2)11
(3)正相关;负相关
(4)气候(降水)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1)太阳活动类型主要为太阳风、耀斑、黑子,相对应的太阳大气层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耀斑出现最多的区域也是太阳黑子比较集中的区域.(2)周期即相邻两个峰值(谷值)所间隔的时间,根据图中峰值可以判断在11年左右.(3)读图,70°N﹣8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多时,黑子相对数较多,成正相关.在60°N﹣7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少时,黑子相对数反而多,成负相关.(4)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对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有影响.据统计,凡是黑子活动剧烈的年份,地球上气候异常的概率就增多.
【解答】解:(1)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上,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耀斑往往与太阳黑子同时出现,并且具有同样的周期.(2)读图,根据图中相邻两个峰值(谷值)所间隔的时间可以判断周期大约为11年.(3)读图,70°N﹣8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多时,黑子相对数较多,成正相关.在60°N﹣70°N测站测得的降水量少时,黑子相对数反而多,成负相关.(4)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凡是黑子活动剧烈的年份,地球上气候异常的概率就增多.
故答案为:(1)光球;耀斑.(2)11.(3)正相关;负相关.(4)气候(降水).
23.【答案】食物,呼吸,温度调节,移动问题,排泄问题,环境观察,防辐射,防御太空垃圾的撞击等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月球没有大气,所以宇航服需要密封而且充满空气,即具有空气循环过滤系统;
2.月球没有大气、磁场,裸露在宇宙射线之下,需要宇航服具有抗紫外线、宇宙辐射能力,表面采用银色金属涂料是一个选择;
3.宇航员与外接的联络需要无线电设备,连在宇航服的头盔,必须具备此条件;
4.月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要控制宇航员装备总重量不能超过人的地面负重能力的六倍。
【解答】月球没有大气,所以宇航服需要密封而且充满空气,即具有空气循环过滤系统;月球没有大气、磁场,裸露在宇宙射线之下,需要宇航服具有抗紫外线、宇宙辐射能力,表面采用银色金属涂料是一个选择;宇航员与外接的联络需要无线电设备,连在宇航服的头盔,必须具备此条件;月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要控制宇航员装备总重量不能超过人的地面负重能力的六倍。
故答案为:食物,呼吸,温度调节,移动问题,排泄问题,环境观察,防辐射,防御太空垃圾的撞击等。
24.【答案】(1)碰撞说。
(2)环形山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由图示可知在月球形成过程中有外来星球与地球发生了碰撞,碰撞中激射出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空中不断吸引形成了一个新的天体,即月球;根据对月球的了解可回答月球表面的月坑。
【解答】(1)从左向右看,第一幅图中有外来星球飞向原始地球,图二外来星球与地球相撞,图三空中有激射出去的天体及地球上的物质,这些物质在空中运动时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图四中的情景,即形成了月球,故上图符合了碰撞说;
(2)月球表面由于没有空气,所以不会像落向地球时克服摩擦做功而烧毁,故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而在月球表面形成一个个较大的坑,故称月坑;坑的周边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环形山。
故答案为:碰撞说;环形山(月坑)。
25.【答案】(1)下落高度
(2)3、6、7
(3)越浅
(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可知,可通过实验中控制了什么条件不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研究的因素,再由现象可得出与这一因素的关系;
(2)要得出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需要选取的实验控制了流星的质量不同,而使其它条件相同的实验序号;
(3)选取表格中,流星体积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数据,根据现象可得出结论;
(4)月坑的深度涉及下落的流星体和月面,表格中研究了流星的不同条件,还可能与月面的松实等条件有关。
【解答】(1)在1、2、3三组数据中,控制了质量相同,体积相同,下落高度不同,所以在研究与下落高度的关系,得到的现象是下落高度越高,坑的深度越深,所以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下落高度有关;
(2)要得到“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需要设计的实验是控制流星质量不同,而使其他因素相同,符合条件的是3、6、7;
(3)要得出结论“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需要控制流星的体积不同,而使其它因素相同,可选取实验序号3、4、5的实验,现象是流星体积越大,坑的深度越浅;
(4)月坑的深度除了与流星有关,还与月面有关,所以可提出的猜想是: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1)下落高度;(2)3、6、7;(3)越浅;(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松实程度有关
26.【答案】(1)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耀斑;色球;黑子和耀斑
(3)太阳黑子;光球
(4)11;短波;磁场
【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
【解析】【分析】 (1)太阳大气结构及太阳活动,
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色球层:耀斑、日珥
日冕层:太阳风(高能粒子吹向地球,在两极形成极光)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如下图)
②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对地磁场的影响:磁针不能正确指向,即“磁暴”现象
【解答】(1)太阳大气结构及太阳活动,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耀斑 , 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
(3) 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 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4)由图可知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大约是11年,太阳活动干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同时扰乱地球的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向.
故答案为: (1)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2)耀斑;色球;黑子和耀斑;(3)太阳黑子;光球;(4)11;短波;磁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