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 变阻器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 )
A.改变导线的粗细来改变电阻
B.改变接入电路中的导线长度来改变电阻
C.改变导线两端的电压来改变电阻
D.改变通过导线的电流来改变电阻
【答案】B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之所以能变阻,靠的是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长度变长,电阻变大;长度变小,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在电压一定时,电阻变化,则电流也随之改变.
故选B.
2.在收音机等用电器中,有一种叫电位器的变阻器.电位器的外形及其内部构造如图所示.A、B、C三个焊接点相当于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以下论述使用电位器正确的是( )
A.只把A和C接入电路时,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B.只把A和B接入电路时,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C.将A,B接入电路同一点,C接电路的另一点时,不可以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D.将B,C接入电路,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大
【答案】A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电位器是一个滑动变阻器,当把A、C接入电路时,相当于定值电阻,当把A、B接入电路时,接入了左半段,滑片顺时针转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当把C、B接入电路时,接入了右半段,滑片顺时针转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
【解答】解:A、只把A和C接入电路,电位器相当于定值电阻,移动滑片,电阻不变,电源电压不变,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说法正确;
B、把A和B接入电路,接入了左半段,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电阻增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变小,说法错误;
C、将A、B接入电路同一点,C接电路另一点,左半段被滑片短路,只接入右半段,移动滑片能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电源电压不变,可以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说法错误;
D、只将B、C两点接入电路,接入了右半段,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小,说法错误.
故选A.
3.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B.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材料来改变导体的电阻的
C.因为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任一因素来改变导体的电阻的
D.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答案】D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的材料、横截面积、温度都不变,改变电阻大小的方法是改变连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
故选D.
4.一个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1.5A”的字样它的意义是( )
A.电阻的最小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B.电阻的最小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5A
C.电阻的最大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5A
D.电阻的最大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答案】D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的电流值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标有的电阻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
【解答】解:一个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1.5A”的字样,表示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50Ω,1.5A
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故选D.
5.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如图)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是用铜丝或铝丝制成 B.滑片与金属棒之间是绝缘的
C.滑片与线圈之间是绝缘的 D.瓷筒与线圈是绝缘的
【答案】D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是一个可变的电阻,故其线圈是利用电阻大的合金制成的,其它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故据变阻器的构造逐个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A、线圈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的,故A选项错误;
B、滑片与金属棒之间是导电的,否则无法改变电阻,故B选项错误;
C、滑片与线圈之间是导电的,否则无法改变电阻,故C选项错误;
D、瓷筒与线圈之间是绝缘的,因为陶瓷是绝缘体,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6.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后,移动滑片能改变电阻是因为移动滑片时改变了( )
A.电阻线的材料 B.电阻线的横截面积
C.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 D.电阻线的温度
【答案】C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工作原理:移动滑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时,不能改变接入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和材料,只能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以此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和电流.
故选C.
7.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电阻大小会发生变化,其电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发生了变化
B.加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发生了变化
C.电阻线的长度发生了变化
D.电阻线的横截面积发生了变化
【答案】C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靠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电压.
【解答】解: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发生变化,在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电流相应改变.不是电流引起电阻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是两端电压改变的原因.不是电压引起电阻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线越长,电阻越大;接入电路的电阻线越短,电阻越小.此选项符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是由电阻线的长度变化引起的,横截面积不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下列各组应用中,不属于滑动变阻器的是( )
A.调台灯亮度的装置 B.调收音机音量大小的电位器
C.调收音机频道的装置 D.调节电动车速度的装置
【答案】C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解答】解:调台灯亮度的装置、调收音机音量大小的电位器、调节电动车速度的装置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大小,使电路中电流发生改变的;
调收音机频道的装置是通过改变电磁波波段的接受信号的.故C选项与滑动变阻器无关.
故选C.
9.将图甲中滑动变阻器连入图乙电路的a、b两点间,当滑片P向C端移动时,电灯L逐渐变亮,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该是( )
A.A和B B.B和D C.A和D D.B和C
【答案】C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它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哪一段电阻丝被接入电路中是由下面的接线柱决定的.若接左下接线柱,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变大;若接右下接线柱,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变大.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能够正确判断哪一段电阻丝被连入电路中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
【解答】解:A、接A和B时,连入电路中的是一个定值电阻(最大电阻),这种接法是不能变阻的,也就无法改变电流,无法改变灯泡的亮度,这种接法不正确.
B、接B和D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是PB部分.当滑片P向C端移动时,PB电阻丝长度变长,电阻变大,则电流变小,电灯L逐渐变暗,这种接法不符合题意要求.
C、接A和D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是PA部分.当滑片P向C端移动时,PB电阻丝长度变短,电阻变小,则电流变大,电灯L逐渐变亮,这种接法符合题意要求.
D、接B和C时的情况与接B和D的情况是一样的.
故选C.
10. 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解:A、图中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丝接入部分变长,连入的阻值变大,不合题意;
B、同时接入上方两接线柱,相当于接入一导线,滑片移动,接入电阻不变,不合题意;
C、同时接入下方两接线柱,相当于接入一定值电阻,滑片移动,接入的电阻值不变,不合题意;
D、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丝接入部分减小,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滑动变阻器正确接法是上下接线柱各接一个,若要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下边的D接线柱要接入电路.
11. 在许多实验中,闭合开关前常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极大端,这样做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其原因是闭合开关后( )
A.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小 B.变阻器两端电压最小
C.变阻器电阻发热最大 D.电源两端的电压最小
【答案】A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解:A、滑动变阻器的连入电路时,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电阻最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最小,故A正确;
B、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特点可知,电阻越大分的电压越大,故变阻器两端电压达到最大,故B错误;
C、根据焦耳定律可知,通电时间和电阻一定时,电流越小产生的热量越小,故C错误;
D、电源两端电压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电源电压不变,电流中的电流最小,起到保护作用
12.如图所示,要使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变小,应选择的接线柱是( )
A.A和B B.B和D C.C和D D.D和A
【答案】D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左边部分接入电路中。一定接A,上面的C、D都可以。
故选D.
【分析】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接线柱要“一上一下”,下面的接线柱为有效接线柱。
二、填空题
1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改变电阻丝 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
【答案】长度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之所以能变阻,靠的是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变阻的,长度变长,电阻变大;长度变小,电阻变小.
故答案为:长度.
14.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 Ω.
【答案】20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电阻箱的读数方法:用△所对的数字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把他们相加,就可得出电阻箱的示数.
【解答】解:电阻箱的示数:0×1000Ω+0×100Ω+2×10Ω+0×1Ω=20Ω.
故答案为:20.
15.小宇同学想自制一个滑线变阻器,在他的手头上有同规格的铁丝和锰铜丝供他选择,根据下表他应该选择 做变阻器的电阻丝.原因是 .如图组装好电路后,要使灯泡亮些,导线夹应向 端移动.
下表为 长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Ω)
银 0.016 铁 0.096
铜 0.017 锰铜 0.44
【答案】锰铜;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锰铜的电阻最大;A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①滑动变阻器是依靠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的;②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电阻成反比.
【解答】解:
由不同金属电阻比较知: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一定时,锰铜的电阻最大,所以用来作电阻线变阻效果最好;
要使灯泡亮些,也就是电路电流增大,所以要减小电路电阻,即导线夹向A移动.
故答案为:锰铜;长度、面积相同时锰铜的电阻大;A.
16.如图甲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它的最大电阻值是 Ω,图中A、B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 Ω;乙图中电阻箱的示数是 Ω,它与滑动变阻器相比,最大好处是
【答案】15;7;4705;能直接读出连入的电阻值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1)插入式电阻箱的原理:是利用铜塞插入或拔出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变阻的,即把铜塞插进去,铜塞处的电阻丝就会短路,电流不从电阻丝走了;(2)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分别读出旋钮对应的读数,用数字乘以底下的倍数,最后将四个数据相加;根据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变阻特点分析回答.
【解答】解:(1)当5个铜塞都拔出时,此时5根电阻丝串联,总电阻最大,它们的总电阻R=5Ω+5Ω+2Ω+2Ω+1Ω=15Ω;
当铜塞插入时,则该铜塞处的电阻丝就会短路,这部分电阻不连入.由图可知,A、B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5Ω+2Ω=7Ω.(2)由图可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4×1000Ω+7×100Ω+0×10Ω+5×1Ω=4705Ω;和滑动变阻器比较,滑动变阻器能连续改变电阻,电阻箱跳跃式改变电阻,但电阻箱的最大好处是能直接读出连入的电阻值.
故答案为:15;7;4705;能直接读出连入的电阻值.
三、实验探究题
17. 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Ω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
(1)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要求导线不交叉)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他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或
(3)排除故障后,他将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1= Ω.
【答案】(1)
(2)R1断路 ; R2短路 .
(3)减小;10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解:
(1)由题意知,电源电压U=1.5V×2=3V,电压表应选0﹣3V量程;
电路最大电流约为I==≈0.33A,因此电流表应选0~0.6A量程,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R1发生了断路或R2短路.
(3)由图向右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增大,电源电压不变,由I=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U=IR,R1的阻值不变,电流变小,所以它两端的电压变小;
根据实物图可知,电压表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V;
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A;
所以R1===10Ω.
故答案为:(1)见上图;(2)R1断路;R2短路;(3)减小;10.
【分析】(1)在连接电路时,注意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及量程的选择;
(2)电压表示数始终约等于电源电压,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或与电阻串联的滑动变阻器短路.
(3)会分析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关键看下面的接线柱.在读数时,要注意电表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1 /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 变阻器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 )
A.改变导线的粗细来改变电阻
B.改变接入电路中的导线长度来改变电阻
C.改变导线两端的电压来改变电阻
D.改变通过导线的电流来改变电阻
2.在收音机等用电器中,有一种叫电位器的变阻器.电位器的外形及其内部构造如图所示.A、B、C三个焊接点相当于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以下论述使用电位器正确的是( )
A.只把A和C接入电路时,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B.只把A和B接入电路时,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C.将A,B接入电路同一点,C接电路的另一点时,不可以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D.将B,C接入电路,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大
3.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B.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导体的材料来改变导体的电阻的
C.因为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任一因素来改变导体的电阻的
D.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导体电阻的
4.一个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1.5A”的字样它的意义是( )
A.电阻的最小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B.电阻的最小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5A
C.电阻的最大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5A
D.电阻的最大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5.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如图)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是用铜丝或铝丝制成 B.滑片与金属棒之间是绝缘的
C.滑片与线圈之间是绝缘的 D.瓷筒与线圈是绝缘的
6.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后,移动滑片能改变电阻是因为移动滑片时改变了( )
A.电阻线的材料 B.电阻线的横截面积
C.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 D.电阻线的温度
7.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电阻大小会发生变化,其电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发生了变化
B.加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发生了变化
C.电阻线的长度发生了变化
D.电阻线的横截面积发生了变化
8.下列各组应用中,不属于滑动变阻器的是( )
A.调台灯亮度的装置 B.调收音机音量大小的电位器
C.调收音机频道的装置 D.调节电动车速度的装置
9.将图甲中滑动变阻器连入图乙电路的a、b两点间,当滑片P向C端移动时,电灯L逐渐变亮,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该是( )
A.A和B B.B和D C.A和D D.B和C
10. 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
A. B. C. D.
11. 在许多实验中,闭合开关前常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极大端,这样做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其原因是闭合开关后( )
A.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小 B.变阻器两端电压最小
C.变阻器电阻发热最大 D.电源两端的电压最小
12.如图所示,要使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变小,应选择的接线柱是( )
A.A和B B.B和D C.C和D D.D和A
二、填空题
1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改变电阻丝 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
14.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 Ω.
15.小宇同学想自制一个滑线变阻器,在他的手头上有同规格的铁丝和锰铜丝供他选择,根据下表他应该选择 做变阻器的电阻丝.原因是 .如图组装好电路后,要使灯泡亮些,导线夹应向 端移动.
下表为 长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Ω)
银 0.016 铁 0.096
铜 0.017 锰铜 0.44
16.如图甲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它的最大电阻值是 Ω,图中A、B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 Ω;乙图中电阻箱的示数是 Ω,它与滑动变阻器相比,最大好处是
三、实验探究题
17. 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Ω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
(1)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要求导线不交叉)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他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或
(3)排除故障后,他将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1= 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之所以能变阻,靠的是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长度变长,电阻变大;长度变小,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在电压一定时,电阻变化,则电流也随之改变.
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电位器是一个滑动变阻器,当把A、C接入电路时,相当于定值电阻,当把A、B接入电路时,接入了左半段,滑片顺时针转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当把C、B接入电路时,接入了右半段,滑片顺时针转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
【解答】解:A、只把A和C接入电路,电位器相当于定值电阻,移动滑片,电阻不变,电源电压不变,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说法正确;
B、把A和B接入电路,接入了左半段,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电阻增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变小,说法错误;
C、将A、B接入电路同一点,C接电路另一点,左半段被滑片短路,只接入右半段,移动滑片能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电源电压不变,可以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说法错误;
D、只将B、C两点接入电路,接入了右半段,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小,说法错误.
故选A.
3.【答案】D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的材料、横截面积、温度都不变,改变电阻大小的方法是改变连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
故选D.
4.【答案】D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的电流值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标有的电阻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
【解答】解:一个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1.5A”的字样,表示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50Ω,1.5A
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故选D.
5.【答案】D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是一个可变的电阻,故其线圈是利用电阻大的合金制成的,其它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故据变阻器的构造逐个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A、线圈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的,故A选项错误;
B、滑片与金属棒之间是导电的,否则无法改变电阻,故B选项错误;
C、滑片与线圈之间是导电的,否则无法改变电阻,故C选项错误;
D、瓷筒与线圈之间是绝缘的,因为陶瓷是绝缘体,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6.【答案】C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工作原理:移动滑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时,不能改变接入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和材料,只能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以此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和电流.
故选C.
7.【答案】C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靠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电压.
【解答】解: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发生变化,在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电流相应改变.不是电流引起电阻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是两端电压改变的原因.不是电压引起电阻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线越长,电阻越大;接入电路的电阻线越短,电阻越小.此选项符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是由电阻线的长度变化引起的,横截面积不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C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解答】解:调台灯亮度的装置、调收音机音量大小的电位器、调节电动车速度的装置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大小,使电路中电流发生改变的;
调收音机频道的装置是通过改变电磁波波段的接受信号的.故C选项与滑动变阻器无关.
故选C.
9.【答案】C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它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哪一段电阻丝被接入电路中是由下面的接线柱决定的.若接左下接线柱,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变大;若接右下接线柱,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变大.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能够正确判断哪一段电阻丝被连入电路中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
【解答】解:A、接A和B时,连入电路中的是一个定值电阻(最大电阻),这种接法是不能变阻的,也就无法改变电流,无法改变灯泡的亮度,这种接法不正确.
B、接B和D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是PB部分.当滑片P向C端移动时,PB电阻丝长度变长,电阻变大,则电流变小,电灯L逐渐变暗,这种接法不符合题意要求.
C、接A和D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是PA部分.当滑片P向C端移动时,PB电阻丝长度变短,电阻变小,则电流变大,电灯L逐渐变亮,这种接法符合题意要求.
D、接B和C时的情况与接B和D的情况是一样的.
故选C.
10.【答案】D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解:A、图中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丝接入部分变长,连入的阻值变大,不合题意;
B、同时接入上方两接线柱,相当于接入一导线,滑片移动,接入电阻不变,不合题意;
C、同时接入下方两接线柱,相当于接入一定值电阻,滑片移动,接入的电阻值不变,不合题意;
D、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丝接入部分减小,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滑动变阻器正确接法是上下接线柱各接一个,若要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下边的D接线柱要接入电路.
11.【答案】A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解:A、滑动变阻器的连入电路时,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电阻最大,电源电压不变,电流最小,故A正确;
B、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特点可知,电阻越大分的电压越大,故变阻器两端电压达到最大,故B错误;
C、根据焦耳定律可知,通电时间和电阻一定时,电流越小产生的热量越小,故C错误;
D、电源两端电压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电源电压不变,电流中的电流最小,起到保护作用
12.【答案】D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左边部分接入电路中。一定接A,上面的C、D都可以。
故选D.
【分析】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接线柱要“一上一下”,下面的接线柱为有效接线柱。
13.【答案】长度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之所以能变阻,靠的是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变阻的,长度变长,电阻变大;长度变小,电阻变小.
故答案为:长度.
14.【答案】20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电阻箱的读数方法:用△所对的数字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把他们相加,就可得出电阻箱的示数.
【解答】解:电阻箱的示数:0×1000Ω+0×100Ω+2×10Ω+0×1Ω=20Ω.
故答案为:20.
15.【答案】锰铜;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锰铜的电阻最大;A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①滑动变阻器是依靠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的;②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电阻成反比.
【解答】解:
由不同金属电阻比较知: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一定时,锰铜的电阻最大,所以用来作电阻线变阻效果最好;
要使灯泡亮些,也就是电路电流增大,所以要减小电路电阻,即导线夹向A移动.
故答案为:锰铜;长度、面积相同时锰铜的电阻大;A.
16.【答案】15;7;4705;能直接读出连入的电阻值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分析】(1)插入式电阻箱的原理:是利用铜塞插入或拔出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变阻的,即把铜塞插进去,铜塞处的电阻丝就会短路,电流不从电阻丝走了;(2)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分别读出旋钮对应的读数,用数字乘以底下的倍数,最后将四个数据相加;根据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变阻特点分析回答.
【解答】解:(1)当5个铜塞都拔出时,此时5根电阻丝串联,总电阻最大,它们的总电阻R=5Ω+5Ω+2Ω+2Ω+1Ω=15Ω;
当铜塞插入时,则该铜塞处的电阻丝就会短路,这部分电阻不连入.由图可知,A、B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5Ω+2Ω=7Ω.(2)由图可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4×1000Ω+7×100Ω+0×10Ω+5×1Ω=4705Ω;和滑动变阻器比较,滑动变阻器能连续改变电阻,电阻箱跳跃式改变电阻,但电阻箱的最大好处是能直接读出连入的电阻值.
故答案为:15;7;4705;能直接读出连入的电阻值.
17.【答案】(1)
(2)R1断路 ; R2短路 .
(3)减小;10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解:
(1)由题意知,电源电压U=1.5V×2=3V,电压表应选0﹣3V量程;
电路最大电流约为I==≈0.33A,因此电流表应选0~0.6A量程,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R1发生了断路或R2短路.
(3)由图向右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增大,电源电压不变,由I=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U=IR,R1的阻值不变,电流变小,所以它两端的电压变小;
根据实物图可知,电压表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V;
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A;
所以R1===10Ω.
故答案为:(1)见上图;(2)R1断路;R2短路;(3)减小;10.
【分析】(1)在连接电路时,注意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及量程的选择;
(2)电压表示数始终约等于电源电压,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或与电阻串联的滑动变阻器短路.
(3)会分析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关键看下面的接线柱.在读数时,要注意电表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