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图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图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0-18 19:23:32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图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有关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B.除陡崖外,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
C.各条等高线均互相平行
D.表示海洋地形
2.读某地区简略图
图中河流N的主要流向是(  )
A.由东向西 B.由西向东 C.由南向北 D.由北向南
3.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对于③和④两条虚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③表示山谷 B.③表示山脊
C.④表示山谷 D. ③、④均表示山脊
4.(2017七上·台州期末)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由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
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
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5.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西埠顶与白头山相比(  )
①西埠顶更陡峻 ②白头山更陡峻 ③西埠顶更高 ④白头山更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最低处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848米 B.9248米 C.12848米 D.2212米
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蓝色表示的是(  )
A.海洋 B.高原 C.山地 D.平原
9.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10.在彩色地形图上,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用(  )
A.蓝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11.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绿色→黄色→褐色 B.绿色→褐色→黄色
C.黄色→绿色→褐色 D.褐色→黄色→绿色
1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  )
A.海拔越低或水域越浅 B.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
C.起伏越大 D.起伏越小
13.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与陆高海深的关系,正确的是(  )
A.高原用绿色,颜色越深地势越高
B.山地用蓝色,颜色越深海拔越高
C.平原用绿色,颜色越深海拔越低
D.海洋用蓝色,颜色越深海洋越浅
14.为了直观地看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的高低起伏,得用到(  )
A.等高线地形图 B.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C.地形剖面图 D.卫星地图
15.如图为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表示陡崖 B.图中②表示山峰
C.图中③表示山谷 D.图中④表示山脊
二、填空题
16.常用   和   来表示地面的高度和起伏状况。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   ,也叫   。
17.在地图上,将图中海拔相同的各个点连接成平滑的线,就是   。
18.中间值大,四周值小的闭合等高线圈是   ;两座山峰之间相对比较平缓的部位是   ;向等高线数值高处凸起的是   ;向等高线数值低处凸起的是   ;相邻几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   。等高线越   ,坡度越缓;等高线越   ,坡度越陡。
1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绿色表示   ;黄色、褐色表示   ;白色表示雪山冰川;蓝色表示   。
20.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   ,常见的地形类型有平原、   、山地、   、盆地。
三、探究题
21.读图,回答1、2题。
(1)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A.陡崖 B.鞍部 C.山谷 D.山顶
(2)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5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2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写出以下序号所代表的地形部位。
(1) ①     ②     ③    ④     ⑦   
四、综合题
23.(2017七上·杭州期末)读图“某地等高线(米)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峰A的海拔高度应为   米以上。山峰B位于山峰A的   方向.
(2)有C,D两条登山线路,从   处爬山比较容易,因为坡度较小.
(3)E处所代表的部位是   ,易形成河流或小溪.
(4)F处代表的部位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解答】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所以A项错;除陡崖外,其他地形的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B项对。并不是所有等高线互相平行,如陡崖处等高线重叠相交,所以C项错。等高线表示的是陆地地形,等深线才表示海洋地形。故选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解答】 图中所示的是山地,其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图中河流N的主要流向是由南向北.
故选:C.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3.【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解答】 读图可知,④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故选项A符合题意.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4.【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解答】A.甲处等高线密集坡陡,乙处的等高线稀疏坡缓,因此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费力.故不符合题意.
B.丙丁两处比较,丁处的等高线稀疏坡缓,丙处的等高线密集坡陡.故不符合题意.
C.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故符合题意.
D.甲处海拔和丁处海拔相等,都是280米.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海拔是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此题主要考查海拔的定义,结合图示明确等高线的含义.
【解答】解:海拔是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结合图中四个地点的海拔高度的数值得知:海拔最高的是丁地.
故选:D.
6.【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判读,属基础题.
【解答】解:读图可知,西埠顶等高线更为密集,坡更陡峻,海拔为840米,根据图中等高距(100米)可知,白头山海拔在900米﹣1000米之间.根据题意.
故选:A.
7.【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题目中两个高度都是海拔.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需要了解清楚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
【解答】解:据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列式计算:8848﹣(﹣400)=9248米.
故选:B.
8.【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识别不同的地形,是阅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
【解答】解: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橙色)表示高原,棕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山.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根据题意.
故选:A.
9.【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中考的常考点,也是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解答】解: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
故选:A.
10.【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识别不同的地形,是阅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
【解答】解: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为平原地形,因此在彩色地形图上用绿色表示.
故选:B.
11.【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答】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因此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应该是平原、高原、山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是绿色→黄色→褐色.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对照高程表,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一目了然.
【解答】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蓝色越深则深度越大;绿色表示平原,绿色越深则地势越低;黄色表示高原、山地,黄色越深则地势越高.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
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
故选:B.
13.【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识别不同的地形,是阅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
【解答】解: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海拔越低;蓝色越深,表示海洋越深.
故选:C.
14.【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地图的种类可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当然它还可以分为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平面示意图等,其中最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地图是学习地里的基本工具,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分清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答】解: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
故选:C.
15.【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此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方法熟练解答。
【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①山顶;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②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③山谷;图④表示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故答案为:C
16.【答案】绝对高度;相对高度;绝对高度;海拔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解答】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有隆起,也有凹陷。常用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来表示地面的高低和起伏状况。绝度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海拔。如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分析】本题考查地面的高度和起伏状况的表示方法及海拔的概念,属于基础题。
17.【答案】等高线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解答】在地图上,将图中海拔相同的各个点连接成平滑的线,就是等高线。同样道理,海洋或湖泊中水深相同各点的连线,叫等深线。用等高线和等深线表示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地图,是等高线地形图。
【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18.【答案】山峰;鞍部;山谷;山脊;陡崖;稀疏;密集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属于基础题。
【解答】中间值大,四周值小的闭合等高线圈是山峰;两座山峰之间相对比较平缓的部位是鞍部;向等高线数值高处凸起的是山谷;向等高线数值低处凸起的是山脊;相邻几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19.【答案】平原;高原和山地;海洋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解答】在几条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鲜明地表示出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各种地形的分布,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褐色表示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雪山冰川;蓝色表示海洋,颜色浅蓝至深蓝,表示海水由浅至深的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属于基础题。
20.【答案】地形;丘陵;高原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
【解析】【解答】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地形。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海拔较低、地面起伏小;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原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形类型判断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基础知识,细心认真填写
21.【答案】(1)D
(2)A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1.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判断是这样的
(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7)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由此甲处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且海拔由四周向中间逐渐增高。可以知道答案。
2.相对高度等于绝对高度的差。
【解答】 1. 甲处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且海拔由四周向中间逐渐增高,应为山顶。
2. 由题图不难发现,A、B两地的海拔分别是750米和6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l50米。
故答案为:D;A
22.【答案】(1)山脊;山谷;山顶;鞍部;峭壁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重叠的地方;
(7)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解答】对照以上分析,1处,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为山脊;
2处,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为山谷;
3处,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为山顶;
4处,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为鞍部;
5处,等高线相交重叠的地方为峭壁。
23.【答案】(1)500;正东
(2)C
(3)山谷
(4)鞍部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答】(1)山峰A处附近的等高线是500米,等高距是100米,则山顶海拔为500---600米之间.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可以判定山峰B位于山峰A的东方;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C、D两条登山线,C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缓和,爬山比较容易;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E山谷,山谷是孕育河流的地方;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F鞍部.
故答案为:(1)500;东;(2)C;(3)山谷;(4)鞍部.
1 / 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七节 地形和地形图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有关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B.除陡崖外,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
C.各条等高线均互相平行
D.表示海洋地形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解答】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所以A项错;除陡崖外,其他地形的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B项对。并不是所有等高线互相平行,如陡崖处等高线重叠相交,所以C项错。等高线表示的是陆地地形,等深线才表示海洋地形。故选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
2.读某地区简略图
图中河流N的主要流向是(  )
A.由东向西 B.由西向东 C.由南向北 D.由北向南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解答】 图中所示的是山地,其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图中河流N的主要流向是由南向北.
故选:C.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3.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对于③和④两条虚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③表示山谷 B.③表示山脊
C.④表示山谷 D. ③、④均表示山脊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解答】 读图可知,④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故选项A符合题意.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4.(2017七上·台州期末)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由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
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
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解答】A.甲处等高线密集坡陡,乙处的等高线稀疏坡缓,因此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费力.故不符合题意.
B.丙丁两处比较,丁处的等高线稀疏坡缓,丙处的等高线密集坡陡.故不符合题意.
C.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故符合题意.
D.甲处海拔和丁处海拔相等,都是280米.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海拔是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此题主要考查海拔的定义,结合图示明确等高线的含义.
【解答】解:海拔是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结合图中四个地点的海拔高度的数值得知:海拔最高的是丁地.
故选:D.
6.西埠顶与白头山相比(  )
①西埠顶更陡峻 ②白头山更陡峻 ③西埠顶更高 ④白头山更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判读,属基础题.
【解答】解:读图可知,西埠顶等高线更为密集,坡更陡峻,海拔为840米,根据图中等高距(100米)可知,白头山海拔在900米﹣1000米之间.根据题意.
故选:A.
7.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最低处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848米 B.9248米 C.12848米 D.2212米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题目中两个高度都是海拔.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需要了解清楚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
【解答】解:据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列式计算:8848﹣(﹣400)=9248米.
故选:B.
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蓝色表示的是(  )
A.海洋 B.高原 C.山地 D.平原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识别不同的地形,是阅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
【解答】解: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橙色)表示高原,棕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山.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根据题意.
故选:A.
9.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一般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中考的常考点,也是地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解答】解: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
故选:A.
10.在彩色地形图上,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用(  )
A.蓝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识别不同的地形,是阅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
【解答】解: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为平原地形,因此在彩色地形图上用绿色表示.
故选:B.
11.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绿色→黄色→褐色 B.绿色→褐色→黄色
C.黄色→绿色→褐色 D.褐色→黄色→绿色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答】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因此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应该是平原、高原、山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是绿色→黄色→褐色.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1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  )
A.海拔越低或水域越浅 B.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
C.起伏越大 D.起伏越小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对照高程表,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一目了然.
【解答】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蓝色越深则深度越大;绿色表示平原,绿色越深则地势越低;黄色表示高原、山地,黄色越深则地势越高.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
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
故选:B.
13.分层设色地形图颜色与陆高海深的关系,正确的是(  )
A.高原用绿色,颜色越深地势越高
B.山地用蓝色,颜色越深海拔越高
C.平原用绿色,颜色越深海拔越低
D.海洋用蓝色,颜色越深海洋越浅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识别不同的地形,是阅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
【解答】解: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海拔越低;蓝色越深,表示海洋越深.
故选:C.
14.为了直观地看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的高低起伏,得用到(  )
A.等高线地形图 B.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C.地形剖面图 D.卫星地图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地图的种类可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当然它还可以分为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平面示意图等,其中最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地图是学习地里的基本工具,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分清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答】解: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
故选:C.
15.如图为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表示陡崖 B.图中②表示山峰
C.图中③表示山谷 D.图中④表示山脊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此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方法熟练解答。
【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①山顶;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②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③山谷;图④表示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6.常用   和   来表示地面的高度和起伏状况。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   ,也叫   。
【答案】绝对高度;相对高度;绝对高度;海拔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解答】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有隆起,也有凹陷。常用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来表示地面的高低和起伏状况。绝度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海拔。如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分析】本题考查地面的高度和起伏状况的表示方法及海拔的概念,属于基础题。
17.在地图上,将图中海拔相同的各个点连接成平滑的线,就是   。
【答案】等高线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解答】在地图上,将图中海拔相同的各个点连接成平滑的线,就是等高线。同样道理,海洋或湖泊中水深相同各点的连线,叫等深线。用等高线和等深线表示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地图,是等高线地形图。
【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18.中间值大,四周值小的闭合等高线圈是   ;两座山峰之间相对比较平缓的部位是   ;向等高线数值高处凸起的是   ;向等高线数值低处凸起的是   ;相邻几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   。等高线越   ,坡度越缓;等高线越   ,坡度越陡。
【答案】山峰;鞍部;山谷;山脊;陡崖;稀疏;密集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属于基础题。
【解答】中间值大,四周值小的闭合等高线圈是山峰;两座山峰之间相对比较平缓的部位是鞍部;向等高线数值高处凸起的是山谷;向等高线数值低处凸起的是山脊;相邻几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19.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绿色表示   ;黄色、褐色表示   ;白色表示雪山冰川;蓝色表示   。
【答案】平原;高原和山地;海洋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解答】在几条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鲜明地表示出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各种地形的分布,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褐色表示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雪山冰川;蓝色表示海洋,颜色浅蓝至深蓝,表示海水由浅至深的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属于基础题。
20.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   ,常见的地形类型有平原、   、山地、   、盆地。
【答案】地形;丘陵;高原
【知识点】地形的类型
【解析】【解答】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地形。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海拔较低、地面起伏小;山地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原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形类型判断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基础知识,细心认真填写
三、探究题
21.读图,回答1、2题。
(1)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A.陡崖 B.鞍部 C.山谷 D.山顶
(2)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5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答案】(1)D
(2)A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1.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判断是这样的
(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7)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由此甲处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且海拔由四周向中间逐渐增高。可以知道答案。
2.相对高度等于绝对高度的差。
【解答】 1. 甲处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且海拔由四周向中间逐渐增高,应为山顶。
2. 由题图不难发现,A、B两地的海拔分别是750米和6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l50米。
故答案为:D;A
2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写出以下序号所代表的地形部位。
(1) ①     ②     ③    ④     ⑦   
【答案】(1)山脊;山谷;山顶;鞍部;峭壁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重叠的地方;
(7)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解答】对照以上分析,1处,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为山脊;
2处,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为山谷;
3处,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为山顶;
4处,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为鞍部;
5处,等高线相交重叠的地方为峭壁。
四、综合题
23.(2017七上·杭州期末)读图“某地等高线(米)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峰A的海拔高度应为   米以上。山峰B位于山峰A的   方向.
(2)有C,D两条登山线路,从   处爬山比较容易,因为坡度较小.
(3)E处所代表的部位是   ,易形成河流或小溪.
(4)F处代表的部位是   。
【答案】(1)500;正东
(2)C
(3)山谷
(4)鞍部
【知识点】地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答】(1)山峰A处附近的等高线是500米,等高距是100米,则山顶海拔为500---600米之间.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可以判定山峰B位于山峰A的东方;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C、D两条登山线,C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缓和,爬山比较容易;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E山谷,山谷是孕育河流的地方;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F鞍部.
故答案为:(1)500;东;(2)C;(3)山谷;(4)鞍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