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如果微小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 ),再在上面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A.脱脂棉纤维
B.白糖
C.食盐
2.设计并制作一个保温盒,可选用的隔热材料有( )。
A.泡沫板 B.铝板 C.铁片
3.手持式简易显微镜上的调节旋钮,主要用来调节物体成像时的( )。
A.图像大小
B.图像位置
C.图像亮度
D.图像清晰度
4.下面是实验室里几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标注情况,放大能力最大的是( )。
A.5×,15×
B.5×,20×
C.10×,40×
5.下列物质中,传热最快的是( )。
A.铜 B.木条 C.塑料条
二.填空题(共5题,共14分)
1.荷兰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 )的人。
2.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从物体( )的一端传向( )的一端。
3.在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眼睛看到视野里有一个污点,污点可能在哪里?( )。
4.在我们课堂观察的显微镜上有两个凸透镜,它们名称分别是( )、( )。
5.显微镜的目镜:12×,物镜:16× ,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用被子把冰棍包起来,冰棍融化的速度会减慢。( )
2.如果显微镜的目镜或物镜比较脏,应直接用手去擦拭。( )
3.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片树叶,只要把叶子直接放到物镜下观察就可以了。( )
4.很多昆虫拥有复眼,但是它们的视力远远不及人类,但对于移动的物体反应十分敏感。( )
5.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结构都是一样的。(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其在制作标本中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五.简答题(共1题,共4分)
1.放大镜的镜片和其他能放大物体图像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六.综合题(共3题,共28分)
1.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很小的,需要放大5~10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单个病毒。它的传染性很强,一个感染者平均可以传染2~3人,其传染性远高于其他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它会引起呼吸道疾病。
(1).下列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的工具最适合的是( )。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2).借助工具观察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它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填“球状”或“杆状”)
(3).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我们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型冠状病毒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它会直接影响的器官是( )。
A.胃 B.肺 C.肝脏
(5).你觉得病毒是生物吗?请回答并说明理由。
2.选择正确的显微镜部件名称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载物台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准焦螺旋
(1)把显微镜移至平坦的桌面上,将低倍________转到镜筒下。
(2)调节载物台下面的________,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3)调节准焦螺旋抬起镜筒,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________上。
(4)从________往下看,调整________,将镜筒慢慢抬升至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尽可能地看清标本。
3.下面是学生研究“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因素”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面的问题。
镜片种类 镜片特点 是否透明 能否放大物体的图像 放大倍数的大小
玻璃 镜面水平 是 不能 -
梳妆镜的镜片 镜面水平 否 不能 -
凸度较小的放大镜 中央厚 ,边缘薄 是 能 较小
凸度较大的放大镜 中央厚 ,边缘薄 是 能 较大
凸度更大的放大镜 中央厚 ,边缘薄 是 能 更大
1.从表格中的信息可知,镜面水平的玻璃,镜片___________放大物体。
2.放大镜的凸度是指( )。A.镜片的大小 B.镜片中央的厚度 C.镜片中央厚度和边缘厚度的差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什么关系?视野与凸度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D
4.C
5.A
二.填空题
1.微生物
2.热;冷
3.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
4.目镜;物镜
5.192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六.综合题
1.(1).C
(2).球状
(3).戴口罩 勤洗手
(4).B
(5).病毒是生物,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病毒同所有生物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
2.物镜 反光镜 载物台 目镜 准焦螺旋
3.1.不能
2.C
3.放大镜凸度越大,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越大,视野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