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4-21 09:06:1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读图,回答问题.如图3所示,北半球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昼夜更替 B.太阳东升西落
C.四季的变化 D.不同的地方产生时差
3.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B.地球太阳公转一周,需要时间是一年
C.地球公转过程中,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D.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正圆
4.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这一天地球正运行在下图中的(  )位置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5.冬至日有关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D.北半球昼长平分
6.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当地时间7月13日结束,此时地球运行在右图中所示的(  )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7.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C.四季更替 D.昼夜更替
8.关于地球公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自转方向相反
B.自东向西
C.自西向东
D.与自转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9.划分五带的最主要依据是(  )
A.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B.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C.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D.正午时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10.相对于黑夜而言,四川的白昼较短时,应该是(  )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11.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如图所示),当地球运行至③时(  )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C.北半球昼夜平分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没有影子
12.此时通辽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昼最长夜最短
13.对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描述正确的是(  )
A.方向相同 B.周期相同
C.自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 D.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
1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更替 B.四季变化 C.时间差异 D.太阳活动
15.读图,这一天北极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极昼 B.昼短夜长 C.极夜 D.昼夜平分
二、填空题
16.低纬度气温   ,高纬度气温   。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   的多少不同。
17.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五带的划分等。
18.根据各地区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其中,热带地区有
   现象,温带地区   ,寒带地区有   现象。
19.地球公转运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倾斜着身子围绕   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的   倾角;二是   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   附近。
三、综合题
20.读“东半球海陆分布及经纬网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B点的经纬度是    .B点位于A点的    方向.
(2)图1中A、B、C三点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点.
(3)在图2中的地轴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绘图用2B铅笔或签字笔)
(4)当太阳直射在图1中B点所在的纬线上时,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    处附近.
(5)根据学过的地球运动知识并结合你的观察可知,春分到夏至期间,我们这里的白昼在逐渐变    (长或短).
21.仔细读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五带分布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由于地轴始终朝一个方向倾斜,随着地球的公转,各地在一年内不同的时间内接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从而形成了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季,温和的春季和秋季,南北两球季节相反。
(1)如果今天是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今天南半球按四季划分属于   。
(2)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因此地球上热带的范围在   
之间,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变为   时温带的划分界限与低中高纬的划分界限是一致的。
(3)如果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得夹角为90°,则地球上不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
①昼夜长短变化 ②四季变化 ③昼夜更替 ④昼夜半球 ⑤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⑥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⑥ D.①②⑥
2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一年中,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之间来回移动。
(2)地球公转至乙位置时为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我们居住的小区房间内能够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面积为一年中的   (最大、最小)值,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   (最大、最小)值。
(3)在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   地区。
23.读甲、乙、丙三幅图,回答问题:
(1)读甲图:沈阳的小悦在某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大雪纷飞,路上的行人很少,天黑的时间也特别的早…”据此判断,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读乙图: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那么新加坡(0°)、广州(23.5°N)、北京(40°N)和漠河(53°N)这四个地方,白昼时间最长的地方是   。
(3)读丙图:为了取得更好的采光效果,北方地区在设计居民楼南北间距的时候,应充分考虑   季的光照情况,这样太阳高度低,就能看出前排楼房是否挡住了后排楼房的阳光。
(4)小畅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巴西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这是地球的什么运动方式造成的?
(5)一位在太空遨游的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爸爸笑着回答:“我围绕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请为爸爸的话进行合理解释。
24.读地球运动的演示实验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
(2)图中示意太阳直射在   (纬线),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
(3)A点的经度是   ;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即12月22日.
【分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
2.【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故选C
【分析】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3.【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地轴成66.5°的夹角,并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是一个正圆、故选D
【分析】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属于基础题
4.【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地球公转到③点时是春分,④处是夏至,①处是秋分,②处是冬至、故选B、
【分析】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点
5.【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冬至日,太阳直射到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一年当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故选C。
【分析】考查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6.【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7月13日刚过了夏至,地球运动到d段,故选D
【分析】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点
7.【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据此可判断,选项A、B、D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C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故选:C.
【分析】
(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8.【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地球公转的方法是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公转的方向,需要学生稍加记忆。
9.【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带的划分依据。要区分五带的划分依据和五带的特点,有怎样的不同。
10.【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四川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时,即太阳直射点直射在南半球,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时都直射北半球,只有国庆节直射南半球。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主要注意随直射点的移动,南北半球的点昼夜情况的变化。
11.【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出,当地球位于位置③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最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昼最短夜最长.根据题意.
故选:B.
【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12.【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赤道,地球运行在图中的④处,为北半球的秋分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地球运行在图中的①处,为北半球的冬至日;位于北半球的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市12月13日昼短夜长.根据题意.
故选:A.
【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13.【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方向相同;故A正确;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故B错误;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故C错误;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A.
【分析】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14.【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根据题意.
故选:B.
【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15.【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据图示可知,此时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地区有极昼.
故选:A.
【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16.【答案】高;低;太阳光热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因此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少,因此气温低。
【分析】本题考查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17.【答案】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地球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沿着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需要一年,公转的方向同自转方向一样,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属于基础题。
18.【答案】阳光直射;四季分明;极昼、极夜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温带地区四季分明;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分析】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属于基础题。
19.【答案】太阳;66.5°;地轴;北极星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地球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沿着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需要一年,公转的方向同自转方向一样,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运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倾角;二是地轴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学生理解记忆。
20.【答案】(1)20°E,23.5°N;西南
(2)A
(3)
(4)③
(5)长
【知识点】经纬网;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1)读图分析可知,图1中B点的经纬度是20°E,23.5°N;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点位于A点的西南方向.
(2)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读图可知,图1中A、B、C三点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4)当地球运动到②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①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④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③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
(5)春分时,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因此,春分到夏至期间,我们这里的白昼在逐渐变长.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1.【答案】(1)0°(或赤道);春季
(2)23.5°;23.5°N﹣23.5°S;30°
(3)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1)9月23日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其纬度是0°;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半球为春季.(2)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23.5°,因此地球上热带的范围在23.5°S﹣23.5°N之间;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变为30°时,热带的范围是30°S﹣30°N,北温带的范围是30°N﹣60°N,北寒带的范围是60°N﹣90°N,南温带的范围是30°S﹣60°S,南寒带的范围是60°S﹣90°S;五带的划分界限与低中高纬的划分界限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是一致的。(3)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变为90°,那么太阳会一直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同一地区将不会再有季节的变化;但地球依旧自转,所以会有昼夜半球,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
【分析】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及地球公转,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22.【答案】(1)南北回归线
(2)夏至;最小;最大
(3)中纬度
【知识点】地球公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解答】(1)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一年中,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2)地球公转至乙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大,位于北半球的我们居住的小区房间内能够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面积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3)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温带位于回归线和极圈之间,即23.5°~66.5°之间;中纬度地区为30°~60°之间.低、中、高三个纬度地区四季变化明显的是中纬度地区。
【分析】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
23.【答案】(1)D
(2)漠河
(3)冬
(4)地球自转
(5)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转一圈.宇航员的爸爸60岁,随地球绕太阳转了60圈。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解答】当地球运动到①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②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③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④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
读图分析可知:(1)根据描述可知,这一天,是冬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图中的④地;(2)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最长, 漠河位于最靠北,所以白昼时间最长;(3)北方地区在设计居民楼南北间距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冬季的光照情况,这时太阳高度低,就能看出前排楼房是否挡住了后排楼房的阳光;(4)小畅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巴西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是由于有时差,这是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造成的;(5)地球绕太阳运动是公转,其周期是一年宇航员爸爸的年龄是60岁,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60圈就是60年。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节气及其昼夜长短特点,理解记忆即可。
24.【答案】(1)自西向东;一天
(2)南回归线;冬至日
(3)30°N,60°E;西北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1)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2)图中示意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夜现象,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3)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可判定A点的经度是30°N,60°E。同时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定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经纬网的判读,要理解记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读图,回答问题.如图3所示,北半球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即12月22日.
【分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
2.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昼夜更替 B.太阳东升西落
C.四季的变化 D.不同的地方产生时差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故选C
【分析】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3.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B.地球太阳公转一周,需要时间是一年
C.地球公转过程中,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D.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正圆
【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地轴成66.5°的夹角,并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是一个正圆、故选D
【分析】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属于基础题
4.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这一天地球正运行在下图中的(  )位置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地球公转到③点时是春分,④处是夏至,①处是秋分,②处是冬至、故选B、
【分析】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点
5.冬至日有关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D.北半球昼长平分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冬至日,太阳直射到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一年当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故选C。
【分析】考查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6.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当地时间7月13日结束,此时地球运行在右图中所示的(  )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7月13日刚过了夏至,地球运动到d段,故选D
【分析】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点
7.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C.四季更替 D.昼夜更替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据此可判断,选项A、B、D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C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故选:C.
【分析】
(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8.关于地球公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自转方向相反
B.自东向西
C.自西向东
D.与自转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地球公转的方法是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公转的方向,需要学生稍加记忆。
9.划分五带的最主要依据是(  )
A.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B.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C.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D.正午时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故选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带的划分依据。要区分五带的划分依据和五带的特点,有怎样的不同。
10.相对于黑夜而言,四川的白昼较短时,应该是(  )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四川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时,即太阳直射点直射在南半球,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时都直射北半球,只有国庆节直射南半球。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主要注意随直射点的移动,南北半球的点昼夜情况的变化。
11.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如图所示),当地球运行至③时(  )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C.北半球昼夜平分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没有影子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出,当地球位于位置③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最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昼最短夜最长.根据题意.
故选:B.
【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12.此时通辽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昼最长夜最短
【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赤道,地球运行在图中的④处,为北半球的秋分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地球运行在图中的①处,为北半球的冬至日;位于北半球的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市12月13日昼短夜长.根据题意.
故选:A.
【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13.对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描述正确的是(  )
A.方向相同 B.周期相同
C.自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 D.公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方向相同;故A正确;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故B错误;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故C错误;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A.
【分析】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1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更替 B.四季变化 C.时间差异 D.太阳活动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根据题意.
故选:B.
【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15.读图,这一天北极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极昼 B.昼短夜长 C.极夜 D.昼夜平分
【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据图示可知,此时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地区有极昼.
故选:A.
【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二、填空题
16.低纬度气温   ,高纬度气温   。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   的多少不同。
【答案】高;低;太阳光热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因此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少,因此气温低。
【分析】本题考查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17.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五带的划分等。
【答案】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地球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沿着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需要一年,公转的方向同自转方向一样,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属于基础题。
18.根据各地区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其中,热带地区有
   现象,温带地区   ,寒带地区有   现象。
【答案】阳光直射;四季分明;极昼、极夜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温带地区四季分明;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分析】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属于基础题。
19.地球公转运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倾斜着身子围绕   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的   倾角;二是   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   附近。
【答案】太阳;66.5°;地轴;北极星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地球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沿着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需要一年,公转的方向同自转方向一样,也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运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倾角;二是地轴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学生理解记忆。
三、综合题
20.读“东半球海陆分布及经纬网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B点的经纬度是    .B点位于A点的    方向.
(2)图1中A、B、C三点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点.
(3)在图2中的地轴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绘图用2B铅笔或签字笔)
(4)当太阳直射在图1中B点所在的纬线上时,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    处附近.
(5)根据学过的地球运动知识并结合你的观察可知,春分到夏至期间,我们这里的白昼在逐渐变    (长或短).
【答案】(1)20°E,23.5°N;西南
(2)A
(3)
(4)③
(5)长
【知识点】经纬网;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1)读图分析可知,图1中B点的经纬度是20°E,23.5°N;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点位于A点的西南方向.
(2)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读图可知,图1中A、B、C三点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4)当地球运动到②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①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④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③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
(5)春分时,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因此,春分到夏至期间,我们这里的白昼在逐渐变长.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1.仔细读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五带分布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由于地轴始终朝一个方向倾斜,随着地球的公转,各地在一年内不同的时间内接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从而形成了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季,温和的春季和秋季,南北两球季节相反。
(1)如果今天是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今天南半球按四季划分属于   。
(2)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因此地球上热带的范围在   
之间,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变为   时温带的划分界限与低中高纬的划分界限是一致的。
(3)如果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得夹角为90°,则地球上不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
①昼夜长短变化 ②四季变化 ③昼夜更替 ④昼夜半球 ⑤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⑥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⑥ D.①②⑥
【答案】(1)0°(或赤道);春季
(2)23.5°;23.5°N﹣23.5°S;30°
(3)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1)9月23日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其纬度是0°;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南半球为春季.(2)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23.5°,因此地球上热带的范围在23.5°S﹣23.5°N之间;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变为30°时,热带的范围是30°S﹣30°N,北温带的范围是30°N﹣60°N,北寒带的范围是60°N﹣90°N,南温带的范围是30°S﹣60°S,南寒带的范围是60°S﹣90°S;五带的划分界限与低中高纬的划分界限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是一致的。(3)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变为90°,那么太阳会一直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同一地区将不会再有季节的变化;但地球依旧自转,所以会有昼夜半球,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
【分析】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及地球公转,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
2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一年中,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之间来回移动。
(2)地球公转至乙位置时为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我们居住的小区房间内能够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面积为一年中的   (最大、最小)值,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   (最大、最小)值。
(3)在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   地区。
【答案】(1)南北回归线
(2)夏至;最小;最大
(3)中纬度
【知识点】地球公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解答】(1)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一年中,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2)地球公转至乙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为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大,位于北半球的我们居住的小区房间内能够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面积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3)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温带位于回归线和极圈之间,即23.5°~66.5°之间;中纬度地区为30°~60°之间.低、中、高三个纬度地区四季变化明显的是中纬度地区。
【分析】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
23.读甲、乙、丙三幅图,回答问题:
(1)读甲图:沈阳的小悦在某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大雪纷飞,路上的行人很少,天黑的时间也特别的早…”据此判断,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读乙图: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那么新加坡(0°)、广州(23.5°N)、北京(40°N)和漠河(53°N)这四个地方,白昼时间最长的地方是   。
(3)读丙图:为了取得更好的采光效果,北方地区在设计居民楼南北间距的时候,应充分考虑   季的光照情况,这样太阳高度低,就能看出前排楼房是否挡住了后排楼房的阳光。
(4)小畅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巴西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这是地球的什么运动方式造成的?
(5)一位在太空遨游的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爸爸笑着回答:“我围绕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请为爸爸的话进行合理解释。
【答案】(1)D
(2)漠河
(3)冬
(4)地球自转
(5)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转一圈.宇航员的爸爸60岁,随地球绕太阳转了60圈。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解答】当地球运动到①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②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③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时间为9月23日前后;当地球运动到④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
读图分析可知:(1)根据描述可知,这一天,是冬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图中的④地;(2)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最长, 漠河位于最靠北,所以白昼时间最长;(3)北方地区在设计居民楼南北间距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冬季的光照情况,这时太阳高度低,就能看出前排楼房是否挡住了后排楼房的阳光;(4)小畅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巴西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是由于有时差,这是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造成的;(5)地球绕太阳运动是公转,其周期是一年宇航员爸爸的年龄是60岁,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60圈就是60年。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节气及其昼夜长短特点,理解记忆即可。
24.读地球运动的演示实验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
(2)图中示意太阳直射在   (纬线),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
(3)A点的经度是   ;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答案】(1)自西向东;一天
(2)南回归线;冬至日
(3)30°N,60°E;西北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解析】【解答】(1)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2)图中示意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夜现象,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3)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可判定A点的经度是30°N,60°E。同时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定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及经纬网的判读,要理解记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