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 电荷与电流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是简化了的玩具警车的电路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S1控制整个电路
B.电动机与小灯泡工作时互不影响
C.电动机与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不相等
D.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动机与小灯泡是串联的
【答案】B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电动机与小灯泡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形成通路,故它们是并联的,工作时互不影响,且电动机与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相等。S1和小灯泡串联,控制小灯泡;S1和电动机串联,控制电动机。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对电路的辨别,是电学基础题。
2. 下列各电路图,与实物图一致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解答】解:分析实物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经电流表、灯泡L1、开关、灯泡L2回负极,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B图与实物图符合;
A图两灯泡并联,与实物图不符合,
C图电压表并联在L2两端了,与实物图不符合;
D图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了,与实物图不符合.
故选B.
【分析】由实物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然后对各个电路图逐一分析即可.
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
B.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C.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的电压
D.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的电压
【答案】D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电压表在识别电路时可以看成是开路,
由图,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通过电流表和L1、开关和L2回到电源负极,所以灯光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处电路相等,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电路: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各支路电压相等.
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由此分析判断.
4. 火车某节车厢有两间洗手间,只有当两间洗手间的门都关上时(每扇门的插销都相当于一个开关),车厢内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提示旅客“洗手间有人”.能实现上述设计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解:
A、由电路图可知,只有两开关都闭合时灯泡发光,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闭合任意一个开关,灯泡都发光,不符合题意,故B不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2时指示灯亮,再闭合S1时指示灯不亮,且会发生电源短路.故C不合题意;
D、闭合S1时指示灯亮,再闭合S2时指示灯不亮,且会发生电源短路.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两间厕所的门都关上时指示灯才会发光说明两开关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即为串联且控制灯泡.
5. 现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其中甲带正电,丙带负电,甲吸引乙,乙吸引丙,则乙( )
A.一定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答案】A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该题中,已知丙带负电,且乙丙相吸,即说明乙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不带电;同时由于甲乙相吸,由于甲带正电,故乙有两种可能,即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而乙同时可以与甲、丙吸引,不可能带有两种电荷,因此乙一定不带电.
故选A.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即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且还应知道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6. 张强同学对相关物理知识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可以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近视眼
B.热机的大量使用会加剧“温室效应”
C.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D.家庭中的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等用电器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解答】解:A、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故A错误.
B、热机的大量使用会加剧“温室效应”,故B正确;
C、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C正确;
D、家庭电路中的电灯、电冰箱、电视机等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联在电路中,故D正确.
【分析】A、近视眼看远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在视网膜上;
B、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既可以单独工作又互不影响,因此家庭电路中的电视机、电冰箱以及电脑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并联.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有关
D.同种电荷相吸引,异种电荷相排斥
【答案】B
【知识点】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解:A、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还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错误;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正确;
C、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C错误;
D、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D错误.
故选B.
【分析】A、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则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与质量有关;
D、电荷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8. 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
B.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
【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安全用电原则;电功率
【解析】【解答】解:A、电功率的大小,不但和做功的多少有关,还与时间的长短有关,故A错误;
B、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正确;
C、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C错误;
D、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和导体中有无电流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和电流做功的多少、时间的长短有关;
(2)为了防止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大功率或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外壳要接地;
(3)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和导体中有无电流无关.
9. 卫生间里安装了照明灯和换气扇,有时需要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同时工作.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解:照明灯和换气扇,有时需要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同时工作.说明电灯与风扇相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故应使电灯与风扇并联,且各自的支路有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上没有开关.对照选项中的电路图可知,只有C符合要求.
故选C.
【分析】由题意可知,照明灯和换气扇都能各自独立工作,说明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结合选项中的电路图可做出判断.
10. 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答案】D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
说明这个小球可能带与橡胶棒不同的电荷(正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分析】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1. 当教室使用投影仪时,灯泡十分烫,要使用电风扇进行降温.在使用投影仪时,要先打开风扇确保风扇正常工作后,才通电使灯泡发光,M为电风扇.下面正确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要先启动风扇,然后灯泡才接入电路;
A、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风扇并联,灯泡与风扇同时启动,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
B、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风扇并联,没有总开关,灯泡一直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风扇才开始工作,不符合要求,故B错误;
C、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风扇并联,风扇总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灯泡才开始工作,电路符合要求,故C正确;
D、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风扇并联,两者同时工作,不符合要求,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先分析灯泡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然后根据开关的作用使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先工作、灯泡再工作.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的音调和振动的频率有关
C.摩擦生电的实质是产生了电荷
D.相互吸引的小球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小球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解:
A、振动频率不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在真空中的,距离太远或响度太小的,耳朵结构受到损伤的,这些情况听不到声音,故A错误;
B、音调和振动频率有关,故B正确;
C、摩擦生电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C错误;
D、带电物体和轻小的不带电物体之间也吸引,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人们听到声音的条件是:有振动的声源,有传声的介质,有正常的耳朵.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3)电荷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只能发生转移.
(4)异种电荷相吸引,带电物体和轻小的不带电物体之间也吸引.
13. 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小明和小刚利用“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和“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没有声音时,自动断开)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使楼道照明变得“智能化”,下列符合这种“智能”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解:
A、闭合光控开关灯泡发光;闭合声控开关会造成电源短路.不符合题意;
B、闭合任何一个开关灯泡都能发光.不符合题意;
C、闭合声控开关灯泡发光;闭合光控开关会造成电源短路.不符合题意;
D、两个开关串联,同时闭合灯泡才会发光;断开一个开关,灯泡不能发光.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当“光控开关”、“声控开关”都闭合了灯才能亮,否则灯泡不亮;这说明两开关共同控制电路,即为串联.
14. 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带的是正电
B.吸管在摩擦中失去电子而带负电
C.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D.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
【答案】C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解: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知道玻璃棒带的是何种电荷,所以无法知道吸管带的是何种电荷.此选项错误;
B、不知道吸管带何种电荷,无法确定吸管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还是得到电子.此选项错误;
C、无论带何种电荷,吸管和玻璃棒相互排斥,所以一定带的是同种电荷.此选项正确;
D、已知吸管和玻璃棒相互排斥,所以不可能是带异种电荷.此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5. 我们永州市正在创建全国交通安全文明城市,遵守交通法规从我做起.根据你对斑马线旁边红、绿信号灯的了解,在图中符合实际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解:
A、两开关都闭合时会造成电源短路且两灯泡不发光,当只有S1闭合时红绿交通信号灯同时发光,故A不正确;
B、两开关均闭合时红绿交通信号灯同时发光,否则均不发光,故B不正确;
C、只闭合开关S1时红灯亮,只闭合开关S2时绿灯亮,两灯并联,故C正确;
D、当只闭合开关S2时,两灯泡都发光,故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红绿交通信号灯不能同时工作、且互不影响即为并联,然后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二、填空题
16.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家庭中的日光灯、电视机、电冰箱等用电器是 联的.
【答案】220 ;并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解答】解: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V;由于家庭电路的各用电器既可以单独工作,又互不影响,所以家庭电路的用电器是并联连接.
故答案为:220;并.
【分析】(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2)并联电路各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互不影响,串联电路各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
17. 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 现象;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答案】摩擦起电;同种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同种电荷.
故答案为:摩擦起电;同种.
【分析】(1)用摩擦的方法使得物体带电,该现象称为摩擦起电现象;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8. 如图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当开关 时,灯亮、铃不响;当开关 时,灯亮同时铃响.
【答案】S1、S2闭合;S1闭合,S2断开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
要使灯泡发光,必须有电流通过灯泡,因此开关S1必须闭合;但此时灯泡发光,电铃发声;要使灯泡发光,电铃不发声,必须再闭合S2,使电铃短路;
所以要使灯泡发光并且电铃发声,需要闭合S1、断开S2.
故答案为:S1、S2闭合;S1闭合,S2断开.
【分析】电路的三种状态分别是:通路、断路、短路;当用电器的两端被导线相连时,用电器将发生短路现象;断路是电流不再通过该用电器,用电器不工作.
19.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 电荷.当甲乙两个通草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时,若甲带正电,则乙带 电.
【答案】负 ;正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图中所示甲乙两个小球互相排斥,所以甲乙小球带的是异种电荷,因为甲带正电,所以乙带正电.
故答案为:负;正.
【分析】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0. 路由器是一种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网络设备,通过后排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多台电脑,各接口之间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的,你的判断的依据是 .
【答案】并联;各个电脑能独立工作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解:
同一台路由器为多台电脑提供网络服务,一台电脑不工作,其它电脑不受影响,所以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各接口之间是并联的.
故答案为:并联;各个电脑能独立工作.
【分析】用电器串联时,任何一只用电器开路,则其它用电器都不能正常工作;并联电路可以使几个用电器在工作时互不影响.
三、解答题
21. 如图所示,虚线框内有两个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和一个开关S1.当开关S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加0.2A,电路的总功率增加1.6W.请画出两种可能的连接电路图,并分别计算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的阻值
【答案】解:方案有两种,一是让两个电阻并联,开关S1与其中一个电阻串联,这样当开关闭合时,两个电阻同时有电流通过,总电阻会减小;
二是让两个电阻串联,开关S1与其中一个电阻并联,当开关闭合时,电阻被短路,这样电阻会减小.
电路图设计如下:
图甲:
图乙:
设电源电压为U,每个电阻的阻值为R0.
在图甲中,开关S1断开时,
I=,P=;
开关S1闭合时,
因为I=,,
所以I′==;
P′=UI′=;
有题意知,I+0.2A=I′,
即+0.2A=,
P+1.6W=P′,
+1.6W=;
解得U=8V,R0=40Ω;
在图乙中,开关S1闭合时,
I=;
P=UI=;
开关S1断开时,
I′=,
P′=
由题意得,
I﹣0.2A=I′,
即﹣0.2A=,
P﹣1.6W=P′,
﹣1.6W=;
解得:U=8V,R0=20Ω
答:电源电压为8V;定值电阻阻值为40Ω或20Ω.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可以让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结合电阻的串并联规律,利用开关控制电路
22. 综合作图﹣﹣小雨房间的灯:
小雨的房间里有两盏灯.开关S1控制吊灯L1和L2;开关S2控制壁灯L3;开关S3和S4控制床头灯L4,使它有两种不同的亮度.
现在有一个电源、4个开关、4个灯泡、一个定值电阻和若干导线,请你设计上述电路,将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答案】解:
由题,开关S1控制吊灯L1和L2,说明S1在这两灯的干路上;
开关S2控制壁灯L3,说明S2在灯L3支路上;
开关S3和S4控制L4,使它有两种不同的亮度,通过开关转换,可将定值电阻与L4串联或L4单独连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家庭电路中灯泡之间应该是并联的,由题通过开关作用判断各灯支路的开关;要使灯泡有不同亮度,可以采用灯与电阻串联分压来实现.由此分析设计电路.
四、探究题
23.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额定电压是3.8V,电阻约为8Ω的小灯泡一个,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20Ω,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 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此现象的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继续向左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将 .
(4)若电压表0﹣15V量程开路,阿荣设计如图丁所示的电路,继续实验:
①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 位置(选填“A端”,“B端”“中间偏左”或“中间偏右”)
②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答案】(1)【解答】解:由图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小灯泡额定电压是3.8V,所以电压表应使用0﹣15V量程.如图所示:
(2)B;灯泡短路
(3)0.5;1.9;增大
(4)中间偏左;2.2
【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电功率
【解析】【解答】
(1)由图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小灯泡额定电压是3.8V,所以电压表应使用0﹣15V量程.如图所示:
(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最大值处,由图滑片乙,P应置于B端;
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可能是灯泡被短路了;
(3)由图乙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由丙图可知电流表示数为0.5A;
此时灯光正常发光,灯泡的额定功率:P=UI=3.8V×0.5A=1.9W;
向左移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变小,分压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灯泡两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
(4)①灯泡正常发时,UL=3.8V,通过灯泡电阻约为I===0.475A,
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R==≈4.7Ω,
已 知电源电压为6V,由丁图,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使用0﹣15V量程,所以电压表不会超过量程,在闭合开关前,应使电灯电压低于3.8V,变阻器 的最大值为20Ω,为使电路安全且实验中调节方便,只需要将滑片P置于略小于其最大值一半的位置就可以了,即P置于中间偏左的位置;
②灯泡正常发光时,UR=U﹣UL=6V﹣3.8V=2.2V.
故答案为:(1)见图;(2)B;灯泡短路;(3)0.5A;1.9;增大;(4)①中间偏左;②2.2.
【分析】(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注意电表量程;
(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最大值处;
在判断故障时,电表的示数的变化很关键,若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能相通,若无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不能相通,或并联部分电路短路;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无示数电路可能断路.
(3)根据电流表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示数;由P=UI计算其额定功率;根据分压原理判断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
(4)①已知电源电压,灯泡额定电压和电阻,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分析滑片P的位置;
②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
】
五、材料分析题
24.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路中,R1两端的电压为3伏,R2两端的电压为9伏,R1+R2=600欧,求:
(1)电路总电压;
(2)电路中的电流;
(3)电阻R1和R2的阻值.
【答案】(1)因为此电路为串联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电压的规律可得:
U=U1+U2=3V+9V=12V.
(2)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可得:R总=R1+R2=600Ω;再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流I= = =0.02A。
(3)R1= = =150Ω,R2= = =450Ω.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因为此电路为串联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电压的规律可得:
U=U1+U2=3V+9V=12V.(2)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可得:R总=R1+R2=600Ω;再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流I= = =0.02A。(3)R1= = =150Ω,R2= = =450Ω.
【分析】R1两端的电压为3伏,R2两端的电压为9伏,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路中.由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可知电路两端的总电压.求出总电压之后,利用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总电阻)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可分别求出电阻R1、R2.
1 /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 电荷与电流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是简化了的玩具警车的电路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S1控制整个电路
B.电动机与小灯泡工作时互不影响
C.电动机与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不相等
D.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动机与小灯泡是串联的
2. 下列各电路图,与实物图一致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
B.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C.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的电压
D.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的电压
4. 火车某节车厢有两间洗手间,只有当两间洗手间的门都关上时(每扇门的插销都相当于一个开关),车厢内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提示旅客“洗手间有人”.能实现上述设计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5. 现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其中甲带正电,丙带负电,甲吸引乙,乙吸引丙,则乙( )
A.一定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6. 张强同学对相关物理知识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可以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近视眼
B.热机的大量使用会加剧“温室效应”
C.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D.家庭中的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等用电器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有关
D.同种电荷相吸引,异种电荷相排斥
8. 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做功越多,电功率越大
B.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没有电阻
9. 卫生间里安装了照明灯和换气扇,有时需要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同时工作.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0. 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11. 当教室使用投影仪时,灯泡十分烫,要使用电风扇进行降温.在使用投影仪时,要先打开风扇确保风扇正常工作后,才通电使灯泡发光,M为电风扇.下面正确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的音调和振动的频率有关
C.摩擦生电的实质是产生了电荷
D.相互吸引的小球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小球
13. 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小明和小刚利用“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和“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没有声音时,自动断开)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使楼道照明变得“智能化”,下列符合这种“智能”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14. 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带的是正电
B.吸管在摩擦中失去电子而带负电
C.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D.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
15. 我们永州市正在创建全国交通安全文明城市,遵守交通法规从我做起.根据你对斑马线旁边红、绿信号灯的了解,在图中符合实际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家庭中的日光灯、电视机、电冰箱等用电器是 联的.
17. 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 现象;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18. 如图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当开关 时,灯亮、铃不响;当开关 时,灯亮同时铃响.
19.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 电荷.当甲乙两个通草球出现如图所示情形时,若甲带正电,则乙带 电.
20. 路由器是一种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网络设备,通过后排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多台电脑,各接口之间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的,你的判断的依据是 .
三、解答题
21. 如图所示,虚线框内有两个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和一个开关S1.当开关S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加0.2A,电路的总功率增加1.6W.请画出两种可能的连接电路图,并分别计算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的阻值
22. 综合作图﹣﹣小雨房间的灯:
小雨的房间里有两盏灯.开关S1控制吊灯L1和L2;开关S2控制壁灯L3;开关S3和S4控制床头灯L4,使它有两种不同的亮度.
现在有一个电源、4个开关、4个灯泡、一个定值电阻和若干导线,请你设计上述电路,将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四、探究题
23.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额定电压是3.8V,电阻约为8Ω的小灯泡一个,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20Ω,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 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此现象的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继续向左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将 .
(4)若电压表0﹣15V量程开路,阿荣设计如图丁所示的电路,继续实验:
①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 位置(选填“A端”,“B端”“中间偏左”或“中间偏右”)
②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五、材料分析题
24.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路中,R1两端的电压为3伏,R2两端的电压为9伏,R1+R2=600欧,求:
(1)电路总电压;
(2)电路中的电流;
(3)电阻R1和R2的阻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电动机与小灯泡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形成通路,故它们是并联的,工作时互不影响,且电动机与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相等。S1和小灯泡串联,控制小灯泡;S1和电动机串联,控制电动机。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对电路的辨别,是电学基础题。
2.【答案】B
【知识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解答】解:分析实物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经电流表、灯泡L1、开关、灯泡L2回负极,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B图与实物图符合;
A图两灯泡并联,与实物图不符合,
C图电压表并联在L2两端了,与实物图不符合;
D图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了,与实物图不符合.
故选B.
【分析】由实物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然后对各个电路图逐一分析即可.
3.【答案】D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
【解析】【解答】解:电压表在识别电路时可以看成是开路,
由图,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通过电流表和L1、开关和L2回到电源负极,所以灯光L1和L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处电路相等,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电路: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各支路电压相等.
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由此分析判断.
4.【答案】A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解:
A、由电路图可知,只有两开关都闭合时灯泡发光,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闭合任意一个开关,灯泡都发光,不符合题意,故B不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2时指示灯亮,再闭合S1时指示灯不亮,且会发生电源短路.故C不合题意;
D、闭合S1时指示灯亮,再闭合S2时指示灯不亮,且会发生电源短路.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两间厕所的门都关上时指示灯才会发光说明两开关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即为串联且控制灯泡.
5.【答案】A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该题中,已知丙带负电,且乙丙相吸,即说明乙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不带电;同时由于甲乙相吸,由于甲带正电,故乙有两种可能,即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而乙同时可以与甲、丙吸引,不可能带有两种电荷,因此乙一定不带电.
故选A.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即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且还应知道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6.【答案】A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解答】解:A、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故A错误.
B、热机的大量使用会加剧“温室效应”,故B正确;
C、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C正确;
D、家庭电路中的电灯、电冰箱、电视机等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联在电路中,故D正确.
【分析】A、近视眼看远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会聚成像的光线错后会聚在视网膜上;
B、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既可以单独工作又互不影响,因此家庭电路中的电视机、电冰箱以及电脑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并联.
7.【答案】B
【知识点】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解:A、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还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错误;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正确;
C、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C错误;
D、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D错误.
故选B.
【分析】A、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则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与质量有关;
D、电荷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8.【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安全用电原则;电功率
【解析】【解答】解:A、电功率的大小,不但和做功的多少有关,还与时间的长短有关,故A错误;
B、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正确;
C、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C错误;
D、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和导体中有无电流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和电流做功的多少、时间的长短有关;
(2)为了防止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大功率或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外壳要接地;
(3)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和导体中有无电流无关.
9.【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解:照明灯和换气扇,有时需要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同时工作.说明电灯与风扇相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故应使电灯与风扇并联,且各自的支路有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上没有开关.对照选项中的电路图可知,只有C符合要求.
故选C.
【分析】由题意可知,照明灯和换气扇都能各自独立工作,说明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结合选项中的电路图可做出判断.
10.【答案】D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
说明这个小球可能带与橡胶棒不同的电荷(正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分析】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1.【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要先启动风扇,然后灯泡才接入电路;
A、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风扇并联,灯泡与风扇同时启动,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
B、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风扇并联,没有总开关,灯泡一直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风扇才开始工作,不符合要求,故B错误;
C、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风扇并联,风扇总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灯泡才开始工作,电路符合要求,故C正确;
D、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风扇并联,两者同时工作,不符合要求,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先分析灯泡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然后根据开关的作用使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先工作、灯泡再工作.
1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解:
A、振动频率不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在真空中的,距离太远或响度太小的,耳朵结构受到损伤的,这些情况听不到声音,故A错误;
B、音调和振动频率有关,故B正确;
C、摩擦生电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C错误;
D、带电物体和轻小的不带电物体之间也吸引,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人们听到声音的条件是:有振动的声源,有传声的介质,有正常的耳朵.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3)电荷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只能发生转移.
(4)异种电荷相吸引,带电物体和轻小的不带电物体之间也吸引.
13.【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解:
A、闭合光控开关灯泡发光;闭合声控开关会造成电源短路.不符合题意;
B、闭合任何一个开关灯泡都能发光.不符合题意;
C、闭合声控开关灯泡发光;闭合光控开关会造成电源短路.不符合题意;
D、两个开关串联,同时闭合灯泡才会发光;断开一个开关,灯泡不能发光.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当“光控开关”、“声控开关”都闭合了灯才能亮,否则灯泡不亮;这说明两开关共同控制电路,即为串联.
14.【答案】C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解: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知道玻璃棒带的是何种电荷,所以无法知道吸管带的是何种电荷.此选项错误;
B、不知道吸管带何种电荷,无法确定吸管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还是得到电子.此选项错误;
C、无论带何种电荷,吸管和玻璃棒相互排斥,所以一定带的是同种电荷.此选项正确;
D、已知吸管和玻璃棒相互排斥,所以不可能是带异种电荷.此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5.【答案】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解:
A、两开关都闭合时会造成电源短路且两灯泡不发光,当只有S1闭合时红绿交通信号灯同时发光,故A不正确;
B、两开关均闭合时红绿交通信号灯同时发光,否则均不发光,故B不正确;
C、只闭合开关S1时红灯亮,只闭合开关S2时绿灯亮,两灯并联,故C正确;
D、当只闭合开关S2时,两灯泡都发光,故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红绿交通信号灯不能同时工作、且互不影响即为并联,然后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16.【答案】220 ;并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解答】解: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V;由于家庭电路的各用电器既可以单独工作,又互不影响,所以家庭电路的用电器是并联连接.
故答案为:220;并.
【分析】(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2)并联电路各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互不影响,串联电路各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
17.【答案】摩擦起电;同种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同种电荷.
故答案为:摩擦起电;同种.
【分析】(1)用摩擦的方法使得物体带电,该现象称为摩擦起电现象;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8.【答案】S1、S2闭合;S1闭合,S2断开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
要使灯泡发光,必须有电流通过灯泡,因此开关S1必须闭合;但此时灯泡发光,电铃发声;要使灯泡发光,电铃不发声,必须再闭合S2,使电铃短路;
所以要使灯泡发光并且电铃发声,需要闭合S1、断开S2.
故答案为:S1、S2闭合;S1闭合,S2断开.
【分析】电路的三种状态分别是:通路、断路、短路;当用电器的两端被导线相连时,用电器将发生短路现象;断路是电流不再通过该用电器,用电器不工作.
19.【答案】负 ;正
【知识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解: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图中所示甲乙两个小球互相排斥,所以甲乙小球带的是异种电荷,因为甲带正电,所以乙带正电.
故答案为:负;正.
【分析】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0.【答案】并联;各个电脑能独立工作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解答】解:
同一台路由器为多台电脑提供网络服务,一台电脑不工作,其它电脑不受影响,所以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各接口之间是并联的.
故答案为:并联;各个电脑能独立工作.
【分析】用电器串联时,任何一只用电器开路,则其它用电器都不能正常工作;并联电路可以使几个用电器在工作时互不影响.
21.【答案】解:方案有两种,一是让两个电阻并联,开关S1与其中一个电阻串联,这样当开关闭合时,两个电阻同时有电流通过,总电阻会减小;
二是让两个电阻串联,开关S1与其中一个电阻并联,当开关闭合时,电阻被短路,这样电阻会减小.
电路图设计如下:
图甲:
图乙:
设电源电压为U,每个电阻的阻值为R0.
在图甲中,开关S1断开时,
I=,P=;
开关S1闭合时,
因为I=,,
所以I′==;
P′=UI′=;
有题意知,I+0.2A=I′,
即+0.2A=,
P+1.6W=P′,
+1.6W=;
解得U=8V,R0=40Ω;
在图乙中,开关S1闭合时,
I=;
P=UI=;
开关S1断开时,
I′=,
P′=
由题意得,
I﹣0.2A=I′,
即﹣0.2A=,
P﹣1.6W=P′,
﹣1.6W=;
解得:U=8V,R0=20Ω
答:电源电压为8V;定值电阻阻值为40Ω或20Ω.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可以让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结合电阻的串并联规律,利用开关控制电路
22.【答案】解:
由题,开关S1控制吊灯L1和L2,说明S1在这两灯的干路上;
开关S2控制壁灯L3,说明S2在灯L3支路上;
开关S3和S4控制L4,使它有两种不同的亮度,通过开关转换,可将定值电阻与L4串联或L4单独连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家庭电路中灯泡之间应该是并联的,由题通过开关作用判断各灯支路的开关;要使灯泡有不同亮度,可以采用灯与电阻串联分压来实现.由此分析设计电路.
23.【答案】(1)【解答】解:由图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小灯泡额定电压是3.8V,所以电压表应使用0﹣15V量程.如图所示:
(2)B;灯泡短路
(3)0.5;1.9;增大
(4)中间偏左;2.2
【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电功率
【解析】【解答】
(1)由图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小灯泡额定电压是3.8V,所以电压表应使用0﹣15V量程.如图所示:
(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最大值处,由图滑片乙,P应置于B端;
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可能是灯泡被短路了;
(3)由图乙电流表使用的是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由丙图可知电流表示数为0.5A;
此时灯光正常发光,灯泡的额定功率:P=UI=3.8V×0.5A=1.9W;
向左移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变小,分压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灯泡两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
(4)①灯泡正常发时,UL=3.8V,通过灯泡电阻约为I===0.475A,
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R==≈4.7Ω,
已 知电源电压为6V,由丁图,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使用0﹣15V量程,所以电压表不会超过量程,在闭合开关前,应使电灯电压低于3.8V,变阻器 的最大值为20Ω,为使电路安全且实验中调节方便,只需要将滑片P置于略小于其最大值一半的位置就可以了,即P置于中间偏左的位置;
②灯泡正常发光时,UR=U﹣UL=6V﹣3.8V=2.2V.
故答案为:(1)见图;(2)B;灯泡短路;(3)0.5A;1.9;增大;(4)①中间偏左;②2.2.
【分析】(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注意电表量程;
(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最大值处;
在判断故障时,电表的示数的变化很关键,若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能相通,若无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不能相通,或并联部分电路短路;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无示数电路可能断路.
(3)根据电流表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示数;由P=UI计算其额定功率;根据分压原理判断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
(4)①已知电源电压,灯泡额定电压和电阻,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分析滑片P的位置;
②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
】
24.【答案】(1)因为此电路为串联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电压的规律可得:
U=U1+U2=3V+9V=12V.
(2)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可得:R总=R1+R2=600Ω;再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流I= = =0.02A。
(3)R1= = =150Ω,R2= = =450Ω.
【知识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因为此电路为串联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电压的规律可得:
U=U1+U2=3V+9V=12V.(2)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可得:R总=R1+R2=600Ω;再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流I= = =0.02A。(3)R1= = =150Ω,R2= = =450Ω.
【分析】R1两端的电压为3伏,R2两端的电压为9伏,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路中.由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可知电路两端的总电压.求出总电压之后,利用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总电阻)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可分别求出电阻R1、R2.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