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2.2 液体内部的压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下·瑞安期中)关于液体压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液体压强的大小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B.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C.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都有关
D.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体积有关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压强还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为p=ρ液gh,由此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大小、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等无关,故ABD错,C正确;
故选C.
2.物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以下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制成的是( )
A.压力锅 B.吸尘器 C.热气球 D.船闸
【答案】D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
【解析】【分析】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容器中的水不流动时,各个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关键知道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液面静止时保持相平.
【解答】解:A、压力锅是根据大气压的原理制成的;
B、吸尘器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制成的;
C、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原理制成的;
D、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
故选D.
3.(2017八上·鄞州月考)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 >Pc B. Pa=Pb =Pc
C.Pa<Pb<Pc D. Pa=Pc>Pb
【答案】A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液体压强p=ρgh,由题中压强相等判断出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由密度大小可判断出取出的液体的压强大小,再得出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判断出液体密度的大小,因为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深度hA>hB>hC,可知ρA<ρB<ρC,现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压强的变化ΔP=ρgΔh,Δh相等密度大的压强变化大,所以ΔPA<ΔPB<ΔPC,所以剩余液体的压强为Pa>Pb >Pc,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4.(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哪幅图能反应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液体内部有压强,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向各个方向都会产生压强;压强大小只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相同压强也相同;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两端的橡皮膜由于受到水的压强会产生凹陷,凹陷程度与在水中的位置,形状有关。
【解答】如图竖放时,由于玻璃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水压两端橡皮膜都会发生凹陷,由于下表面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于上表面橡皮膜受到的压强,所以下表面的凹陷程度更大,B选项正确,A错误;平放时玻璃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水压两端的橡皮膜也会发生凹陷,由于平放两端的深度相同所以凹陷程度应该相同,C、D均错误。
故选B
5. 在两支相同的平底试管内装入等量铁砂,然后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其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中排开的液体质量较小
C.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D.两支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由于装入等量铁砂的相同的平底试管在两液体中都漂浮,所以试管受到的浮力:F甲=F乙=G,故A错误;
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m排g,所以试管排开的液体质量相等,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排开的液体体积V甲>V乙,而F甲=F乙,则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ρ甲<ρ乙,
由图可知:放入试管后液面等高,根据p=ρgh可得:烧杯底部所受压强p甲<p乙,故C错误;
D、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所以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下表面,
由于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
由p=可得:p甲=p乙,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同一支装入适量的铁砂的平底试管在两液体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自身重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判断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
(3)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判断两液体密度的大小;由于放入试管后液面等高,根据p=ρgh判断烧杯底部所受压强大小关系;
(4)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关系,利用p=比较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小关系.
6.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船在湖北监利县遭遇强台风翻沉.潜水员潜入12m深水里搜救落水乘客,此时潜水员受到水的压强是(已知ρ水=1.0×103kg/m3)( )
A.0 B.12Pa C.83.33Pa D.1.2×105Pa
【答案】D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
【解析】【解答】潜水员下潜到12米深的水中时,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12m=1.2×105Pa.
故选D.
【分析】已知潜水员下潜时所处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受到水的压强.
7.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
A.Pa B.Pa C.pa D.Pa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如图,h=8cm=0.08m,
p=ρgh=1.0×103kg/m3×10N/kg×0.08m=8×102Pa.
故选:A.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直接计算,其中h是深度.
二、填空题
8.如图是三峡船闸的工作示意图:打开图乙中阀门B,闸室与下游水道构成一个 .从甲到乙的过程中,若以闸室中的水面为参照物,在这一过程中轮船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
【答案】连通器;静止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乙图中,阀门A关闭,阀门B打开,闸室内的水和下游水构成一个连通器,据其特点可知,水面会保持相平,所以水会从闸室流向下游.当它的水面与下游相平时,船驶入下游,
从甲到乙的过程中,轮船相当于水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若以闸室中的水面为参照物,轮船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连通器;静止
【分析】(1)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当所装同一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
(2)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9.如图,液压机活塞A,B处于平衡状态,活塞B的面积是A10倍.现用30N的力竖直向下压活塞A,为使活塞仍在原位置保持平衡,竖直向下压活塞B的力应为 N。
【答案】300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如图,知道F1的大小,和两个活塞的受力面积关系S2=10S1,利用帕斯卡原理求竖直向下压活塞B的力F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帕斯卡原理、分子动理论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解答】解:如右图,设A活塞的面积为S1,B活塞面积为S2,
∵两边压强相等, ,
∴ ,
∴ .
故答案为:300.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完全相同,容器内装有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其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比较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1 p2。
【答案】>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液体压强,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分析得出.
【解答】因为不同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ρ1V1=ρ2V2=m,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底面积为S0,两液体的液面表面积为S1、S2;
∵该容器形状类似量杯,则V= (S下+S上)h,
∴液面高度: , ,
∴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
,
,
由图可知:S1<S2;
∴p1>p2.
11.洗手池下面的排水管U形“反水弯”是一个 ,请你再举一个与此原理相同的实例 。
【答案】连通器;茶壶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容器中的水不流动时,各个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此题考查的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
【解答】解:洗手池的回水管,下端相通,构成了连通器,与此原理相同的有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
故答案为:连通器;茶壶.
12.(2018八上·鄞州期末)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甲<S乙<S丙,分别装有清水、酒精与盐水,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的是 ,(填甲、乙、丙,下同)则所装三种液体中,质量最大的是 。
【答案】甲;乙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P=F/S可以比较受到压强的大小;根据容器形状可知,甲F=G,乙FG,根据三者的压力关系可以得到重力的关系,由重力关系可以得出质量关系。
【解答】根据公式P=F/S可知,甲、乙、丙压力相等,S甲<S乙<S丙,所以甲的压强最大;根据容器形状可知,甲F=G,乙FG,根据三者的压力关系可以得到G丙故答案为:甲;乙
三、实验探究题
13.(2017八上·鄞州月考)某小组同学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液体甲 液体乙
实验序号 金属盒深度(厘米) 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厘米) 实验序号 金属盒深度(厘米) 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厘米)
1 10 6 4 10 7
2 20 11 5 20 13
3 30 15 6 30 18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的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
(3)小组同学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甲中同一深度,并将金属盒朝向不同方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那么,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A.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B.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
C.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
【答案】(1)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1、4(或2、5或3、6)
(3)C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利用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实验可研究多因素的问题,可通过实验组间的比较确定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根据结论“在相同的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可知此小题研究的是密度对压强的影响,选择对照实验时要让密度不同而使其它条件相同;(3)由题目信息可确定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方向不同而深度和液体密度相同,现象是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
【解答】(1)实验1、2、3控制了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有规律的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由实验得到的结论可知此小题是研究压强与密度的关系,要研究液体的密度需要控制密度不同而使深度相同,可以选择实验序号1、4(或2、5或3、6)的数据;(3)题中信息告诉我们金属盒所在深度相同,液体密度相同,金属盒的朝向不同,所以研究的是压强与方向的关系,由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1、4(或2、5或3、6);(3)C
1 / 12018-2019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2.2 液体内部的压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下·瑞安期中)关于液体压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液体压强的大小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B.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C.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都有关
D.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体积有关
2.物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以下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制成的是( )
A.压力锅 B.吸尘器 C.热气球 D.船闸
3.(2017八上·鄞州月考)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 >Pc B. Pa=Pb =Pc
C.Pa<Pb<Pc D. Pa=Pc>Pb
4.(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哪幅图能反应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
A. B. C. D.
5. 在两支相同的平底试管内装入等量铁砂,然后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其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中排开的液体质量较小
C.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D.两支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6.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客船在湖北监利县遭遇强台风翻沉.潜水员潜入12m深水里搜救落水乘客,此时潜水员受到水的压强是(已知ρ水=1.0×103kg/m3)( )
A.0 B.12Pa C.83.33Pa D.1.2×105Pa
7.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
A.Pa B.Pa C.pa D.Pa
二、填空题
8.如图是三峡船闸的工作示意图:打开图乙中阀门B,闸室与下游水道构成一个 .从甲到乙的过程中,若以闸室中的水面为参照物,在这一过程中轮船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
9.如图,液压机活塞A,B处于平衡状态,活塞B的面积是A10倍.现用30N的力竖直向下压活塞A,为使活塞仍在原位置保持平衡,竖直向下压活塞B的力应为 N。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完全相同,容器内装有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其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比较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p1 p2。
11.洗手池下面的排水管U形“反水弯”是一个 ,请你再举一个与此原理相同的实例 。
12.(2018八上·鄞州期末)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甲<S乙<S丙,分别装有清水、酒精与盐水,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对容器底的压强最大的是 ,(填甲、乙、丙,下同)则所装三种液体中,质量最大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3.(2017八上·鄞州月考)某小组同学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液体甲 液体乙
实验序号 金属盒深度(厘米) 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厘米) 实验序号 金属盒深度(厘米) 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厘米)
1 10 6 4 10 7
2 20 11 5 20 13
3 30 15 6 30 18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的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
(3)小组同学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甲中同一深度,并将金属盒朝向不同方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那么,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A.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B.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
C.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液体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压强还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为p=ρ液gh,由此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大小、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等无关,故ABD错,C正确;
故选C.
2.【答案】D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
【解析】【分析】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容器中的水不流动时,各个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关键知道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液面静止时保持相平.
【解答】解:A、压力锅是根据大气压的原理制成的;
B、吸尘器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制成的;
C、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原理制成的;
D、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
故选D.
3.【答案】A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液体压强p=ρgh,由题中压强相等判断出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由密度大小可判断出取出的液体的压强大小,再得出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判断出液体密度的大小,因为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深度hA>hB>hC,可知ρA<ρB<ρC,现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压强的变化ΔP=ρgΔh,Δh相等密度大的压强变化大,所以ΔPA<ΔPB<ΔPC,所以剩余液体的压强为Pa>Pb >Pc,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4.【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液体内部有压强,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向各个方向都会产生压强;压强大小只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相同压强也相同;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两端的橡皮膜由于受到水的压强会产生凹陷,凹陷程度与在水中的位置,形状有关。
【解答】如图竖放时,由于玻璃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水压两端橡皮膜都会发生凹陷,由于下表面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于上表面橡皮膜受到的压强,所以下表面的凹陷程度更大,B选项正确,A错误;平放时玻璃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水压两端的橡皮膜也会发生凹陷,由于平放两端的深度相同所以凹陷程度应该相同,C、D均错误。
故选B
5.【答案】D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由于装入等量铁砂的相同的平底试管在两液体中都漂浮,所以试管受到的浮力:F甲=F乙=G,故A错误;
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m排g,所以试管排开的液体质量相等,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排开的液体体积V甲>V乙,而F甲=F乙,则根据F浮=ρ水V排g可知,ρ甲<ρ乙,
由图可知:放入试管后液面等高,根据p=ρgh可得:烧杯底部所受压强p甲<p乙,故C错误;
D、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所以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下表面,
由于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
由p=可得:p甲=p乙,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同一支装入适量的铁砂的平底试管在两液体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自身重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判断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
(3)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判断两液体密度的大小;由于放入试管后液面等高,根据p=ρgh判断烧杯底部所受压强大小关系;
(4)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关系,利用p=比较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小关系.
6.【答案】D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
【解析】【解答】潜水员下潜到12米深的水中时,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12m=1.2×105Pa.
故选D.
【分析】已知潜水员下潜时所处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受到水的压强.
7.【答案】A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如图,h=8cm=0.08m,
p=ρgh=1.0×103kg/m3×10N/kg×0.08m=8×102Pa.
故选:A.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直接计算,其中h是深度.
8.【答案】连通器;静止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乙图中,阀门A关闭,阀门B打开,闸室内的水和下游水构成一个连通器,据其特点可知,水面会保持相平,所以水会从闸室流向下游.当它的水面与下游相平时,船驶入下游,
从甲到乙的过程中,轮船相当于水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若以闸室中的水面为参照物,轮船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连通器;静止
【分析】(1)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当所装同一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
(2)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9.【答案】300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如图,知道F1的大小,和两个活塞的受力面积关系S2=10S1,利用帕斯卡原理求竖直向下压活塞B的力F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帕斯卡原理、分子动理论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解答】解:如右图,设A活塞的面积为S1,B活塞面积为S2,
∵两边压强相等, ,
∴ ,
∴ .
故答案为:300.
10.【答案】>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液体压强,可以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分析得出.
【解答】因为不同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ρ1V1=ρ2V2=m,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底面积为S0,两液体的液面表面积为S1、S2;
∵该容器形状类似量杯,则V= (S下+S上)h,
∴液面高度: , ,
∴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
,
,
由图可知:S1<S2;
∴p1>p2.
11.【答案】连通器;茶壶
【知识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容器中的水不流动时,各个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此题考查的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
【解答】解:洗手池的回水管,下端相通,构成了连通器,与此原理相同的有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
故答案为:连通器;茶壶.
12.【答案】甲;乙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P=F/S可以比较受到压强的大小;根据容器形状可知,甲F=G,乙FG,根据三者的压力关系可以得到重力的关系,由重力关系可以得出质量关系。
【解答】根据公式P=F/S可知,甲、乙、丙压力相等,S甲<S乙<S丙,所以甲的压强最大;根据容器形状可知,甲F=G,乙FG,根据三者的压力关系可以得到G丙故答案为:甲;乙
13.【答案】(1)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1、4(或2、5或3、6)
(3)C
【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1)利用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实验可研究多因素的问题,可通过实验组间的比较确定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根据结论“在相同的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越大”可知此小题研究的是密度对压强的影响,选择对照实验时要让密度不同而使其它条件相同;(3)由题目信息可确定实验控制的变量是方向不同而深度和液体密度相同,现象是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
【解答】(1)实验1、2、3控制了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有规律的变化,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由实验得到的结论可知此小题是研究压强与密度的关系,要研究液体的密度需要控制密度不同而使深度相同,可以选择实验序号1、4(或2、5或3、6)的数据;(3)题中信息告诉我们金属盒所在深度相同,液体密度相同,金属盒的朝向不同,所以研究的是压强与方向的关系,由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1、4(或2、5或3、6);(3)C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