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 第三章 第1节 机械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 第三章 第1节 机械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19 15:51:37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 第三章 第1节 机械运动
一、单选题
1.(2020七下·吴兴期末)《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静止的
C.以路边的大树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静止的
2.(2020七下·余杭期末)晋朝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月亮向东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山、地面 B.月亮、地面 C.山、云朵 D.江水、山
3.(2020七下·江干期末)当下人们崇尚身体锻炼,小金妈妈以2米/秒的速度快走,小金以7.2千米/时的速度慢跑,则(  )
A.小金的跑步速度比妈妈走路速度快
B.妈妈2米/秒的快走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相同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是相同的
D.以妈妈为参照物,小金向前运动
4.(2020七下·长兴期末)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电梯上升 B.树木的生长
C.月球绕地球转动 D.空气的流动
5.(2020七下·桐庐月考)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
A.枯黄的树叶落地 B.电铃声传入人耳
C.太阳光照射大地 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6.(2020七下·台州月考)中华传统文化中古诗词词句优美,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自仰头朝天望,天高月色照我面,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月羞躲云中”是以云为参照物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的
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有力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7.(2020七下·丽水期中)“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货运飞船可以通过交会对接向空间飞行器补给货物,从而延长飞行器的在轨飞行寿命。2017年4月23日7时26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进行推进剂补加试验。如图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左半部分)与“天宫二号”(右半部分)组合体在轨道上运行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C.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D.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
8.(2019七下·金华期中)据报道,1999年5月17日下午3时许,一片彩云飞快飘过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正在建设的一幢高为291.6米的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这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造成这种判断的失误,是由于观察者选用的参照物是(  )
A.大楼 B.地面 C.观察者自己 D.彩云
9.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 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10.下列速度—时间图像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国庆节时爸爸驾车带小明出去游玩,途经一座桥,如果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 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   s。车行驶在桥中央时,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们看到桥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小明告诉爸爸,这是因为他们选择了   为参照物。
12.“森林运动会”中龟兔进行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跑得快。由于兔子麻痹大意,中途睡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科学中用   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13.如图是一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秒,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厘米,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速度是   米/秒,该水滴下落过程是   (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14.(2017七下·萧山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在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直升机编队组成“70”字样飞过天安门上空的情景,直升机相对旁边其他的直升机是   的,直升机相对地面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15.由于运动的描述与   有关,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   的。被选作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如果选取的参照物不同,那么对物体是否运动的判断结果也会   。
三、实验探究题
16.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     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四、解答题
17.(2020七下·仙居月考)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大桥全长约36km。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18.一次,张先生外出办事,他乘坐的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打印出的车费发票。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   。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10元,单价按超过起步价内路程后开始计算,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坐   。
19.据媒体报道,广州-珠海高速铁路将采用造价适中、技术成熟的轮轨技术,设计的运行速度达180Km/h.建成后,广州到珠海只需40min;问:
(1)广州到珠海轨道线的长度是多少km?
(2)若在这条线路上采用磁悬浮技术,列车的运行速度可达到400Km/h,采用磁悬浮技术比轮轨技术节省多少min?
20.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如图所示),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在运动;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那么它在静止,据此分析。
【解答】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相对兔子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乌龟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相对于乌龟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兔子是静止的,故B正确;
C. 以路边的大树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相对于大树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它们都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它们都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就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解答】如果以地面上静止不动的山为参照物,云朵在向西的方向上距离山越来越远,那么云朵是向西运动的。以云朵为参照物,月亮在向东的方向上距离不断增大,所以它是向东运动的,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3.【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1m/s=3.6km/h,将单位换算后比较大小即可;
(2)速度的大小与运动轨迹无关;
(3)根据公式s=vt比较即可;
(4)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解答】A.小金妈妈的速度2m/s=7.2km/h,与小金的速度相等,故A错误;
B.妈妈快走的路线不一定是直线,因此她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根据s=v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是相同的,故C正确;
D.以妈妈为参照物,小金与妈妈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因此小金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机械运动的分类
【解析】【分析】在物理学中,将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解答】A.电梯上升,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改变,是机械运动,故A不合题意;
B.树木的生长,是一种生命活动,与机械运动无关,故B符合题意;
C.月球绕地球转动,月球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断变化,是机械运动,故C不合题意;
D.空气的流动,空气相对与地面的位置不断改变,是机械运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A
【知识点】机械运动的分类
【解析】【分析】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解答】A.枯黄的树叶落地,树叶相对于树尖的位置发生改变,因此树叶是运动的,故A符合题意;
B.电铃声传入人耳,描述的是声音的传播,与机械运动无关,故B不合题意;
C.太阳光照射大地,描述的是光的传播,与机械运动无关,故C不合题意;
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描述的是一种生命运动,与机械运动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解答】A.“我自仰头朝天望,天高月色照我面,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月羞躲云中”是说月亮在运动,因为月亮相对于云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以云为参照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相对于山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它的运动是以旁边的山为参照物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说青山在运动,因为青山相对于船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是以船为参照物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以地球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以其他星球为参照物,一天跟随地球运动了八万里,这有力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就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解答】A.以地面为参照物,“天舟一号”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相对于它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故C正确;
D.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相对于它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发生改变。
【解答】“楼要倒了”是说楼在运动,因为楼相对于天空的彩云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造成这种判断失误者选用的参照物是彩云,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9.【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要弄清汽车以地面为参照物是向哪个方向运动的,就要找到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首先以树木为参照物确定乙车上的运动方向,然后再根据甲车以自己为参照物看到乙车的运动情况确定甲车的运动方向。
【解答】乙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南运动,那么以树木为参照物,乙车肯定是向北运动的;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也在向南运动,说明甲乙两车的距离在增大,可能情况有: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北运动,但速度小于乙车,故B正确。
故选B。
10.【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速度保持不变且运动路线沿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解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在v-t图象中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故答案为:B。
11.【答案】45;车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已知v=36km/h=10m/s,s=450m,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式求时间;路灯是运动的,路灯的位置相对于车改变了。
【解答】由v=可得,过桥所需的时间为:t===45s;
看到桥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这是因为选择了车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45;车。
12.【答案】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速度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比较运动快慢的一般采取:(1)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的长短,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2)相同的路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3)科学中用速度表示运动快慢,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
【解答】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裁判员”通过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科学中用速度来表示运动快慢。
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速度。
13.【答案】20厘米;1米/秒;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解析】【分析】由刻度尺读出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由时间间隔可知运动时间;利用v=计算速度;通过观察两点间距的变化就可以判断雨滴的运动情况。
【解答】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为sAC=20.0厘米=0.2米;tAC=0.1秒+0.1秒=0.2秒,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速度是vAC===1米/秒;雨滴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两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雨滴做变速直线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20.0;1;变速直线。
14.【答案】静止;运动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直升机相对旁边其他的直升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因此直升机是静止的,直升机相对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因此直升机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15.【答案】参照物;相对;标准;不同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选取的参照物不同,那么对物体是否运动的判断结果也会不同。
【解答】人们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总是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认为它是运动的;否则,就认为它是静止的。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如果选取的参照物不同,那么对物体是否运动的判断结果也会不同。由于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有关,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故答案为:参照物;相对;标准;不同
16.【答案】(1)时间
(2)大;大
(3)0.25
(4)7
【知识点】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解析】【解答】(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这样可以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3)小车长15.00cm,所以两个车长的距离s=15.00cm×2=30.00cm=0.3m,所以小车的平均速度v===0.25m/s;
(4)已知木板长为120.0cm,小车长15.0cm,所以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小车数量是﹣1=7个.
故答案为:
(1)时间;(2)大;大;(3)0.25;(4)7.
【分析】(1)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3)根据公式v=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
(4)已知一个小车的长度和木板的长度,用除法计算出小车的数量,但要注意数量是整数时要减1.
17.【答案】解: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已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根据公式计算汽车行驶的时间。
【解答】所需的时间为: 。
18.【答案】(1)5min
(2)20m/s
(3)3km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下车时间和上车时间的差值即为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行驶里程即为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根据v=st求出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3)已知出租车的起步价和总金额,可求超过起步价的金额,求出在起步价外行驶的路程,出租车行驶的路程减去在起步价外行驶的路程即为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的量程。
【解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t=10:05-10:00=5min;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s=6km=6000m,行驶的时间t=5min=300s;
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20m/s;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10元,总金额为16元,超过起步价的金额为6元,则在起步价外行驶的路程:s′==3km,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坐的路程:s″=s-s′=6km-3km=3km。
19.【答案】(1)120km
(2)22mi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广州到珠海轨道线的长度 ;(2)采用磁悬浮技术所用的时间 ,采用磁悬浮技术比轮轨技术节省40min-18min=22min。
【分析】本题考查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在解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0.【答案】①静止;②向东行驶;③向西行驶,但速度比B车小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只要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是运动。
【解答】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说明B车是向西运动的;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说明A车也是往西运动的,并且车速比B车快;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说明C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①静止;②向东行驶;③向西行驶,但速度比B车小。
1 / 1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 第三章 第1节 机械运动
一、单选题
1.(2020七下·吴兴期末)《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静止的
C.以路边的大树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静止的
【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在运动;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那么它在静止,据此分析。
【解答】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相对兔子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乌龟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相对于乌龟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兔子是静止的,故B正确;
C. 以路边的大树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相对于大树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它们都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它们都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2.(2020七下·余杭期末)晋朝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月亮向东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山、地面 B.月亮、地面 C.山、云朵 D.江水、山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就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解答】如果以地面上静止不动的山为参照物,云朵在向西的方向上距离山越来越远,那么云朵是向西运动的。以云朵为参照物,月亮在向东的方向上距离不断增大,所以它是向东运动的,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3.(2020七下·江干期末)当下人们崇尚身体锻炼,小金妈妈以2米/秒的速度快走,小金以7.2千米/时的速度慢跑,则(  )
A.小金的跑步速度比妈妈走路速度快
B.妈妈2米/秒的快走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相同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是相同的
D.以妈妈为参照物,小金向前运动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1m/s=3.6km/h,将单位换算后比较大小即可;
(2)速度的大小与运动轨迹无关;
(3)根据公式s=vt比较即可;
(4)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解答】A.小金妈妈的速度2m/s=7.2km/h,与小金的速度相等,故A错误;
B.妈妈快走的路线不一定是直线,因此她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根据s=v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是相同的,故C正确;
D.以妈妈为参照物,小金与妈妈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因此小金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4.(2020七下·长兴期末)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电梯上升 B.树木的生长
C.月球绕地球转动 D.空气的流动
【答案】B
【知识点】机械运动的分类
【解析】【分析】在物理学中,将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解答】A.电梯上升,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改变,是机械运动,故A不合题意;
B.树木的生长,是一种生命活动,与机械运动无关,故B符合题意;
C.月球绕地球转动,月球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断变化,是机械运动,故C不合题意;
D.空气的流动,空气相对与地面的位置不断改变,是机械运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2020七下·桐庐月考)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
A.枯黄的树叶落地 B.电铃声传入人耳
C.太阳光照射大地 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答案】A
【知识点】机械运动的分类
【解析】【分析】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解答】A.枯黄的树叶落地,树叶相对于树尖的位置发生改变,因此树叶是运动的,故A符合题意;
B.电铃声传入人耳,描述的是声音的传播,与机械运动无关,故B不合题意;
C.太阳光照射大地,描述的是光的传播,与机械运动无关,故C不合题意;
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描述的是一种生命运动,与机械运动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6.(2020七下·台州月考)中华传统文化中古诗词词句优美,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自仰头朝天望,天高月色照我面,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月羞躲云中”是以云为参照物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的
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有力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解答】A.“我自仰头朝天望,天高月色照我面,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月羞躲云中”是说月亮在运动,因为月亮相对于云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以云为参照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相对于山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它的运动是以旁边的山为参照物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说青山在运动,因为青山相对于船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是以船为参照物的,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以地球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以其他星球为参照物,一天跟随地球运动了八万里,这有力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7.(2020七下·丽水期中)“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货运飞船可以通过交会对接向空间飞行器补给货物,从而延长飞行器的在轨飞行寿命。2017年4月23日7时26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进行推进剂补加试验。如图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左半部分)与“天宫二号”(右半部分)组合体在轨道上运行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C.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D.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就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解答】A.以地面为参照物,“天舟一号”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相对于它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故C正确;
D.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相对于它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8.(2019七下·金华期中)据报道,1999年5月17日下午3时许,一片彩云飞快飘过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正在建设的一幢高为291.6米的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这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造成这种判断的失误,是由于观察者选用的参照物是(  )
A.大楼 B.地面 C.观察者自己 D.彩云
【答案】D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发生改变。
【解答】“楼要倒了”是说楼在运动,因为楼相对于天空的彩云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造成这种判断失误者选用的参照物是彩云,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9.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 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要弄清汽车以地面为参照物是向哪个方向运动的,就要找到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首先以树木为参照物确定乙车上的运动方向,然后再根据甲车以自己为参照物看到乙车的运动情况确定甲车的运动方向。
【解答】乙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南运动,那么以树木为参照物,乙车肯定是向北运动的;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也在向南运动,说明甲乙两车的距离在增大,可能情况有: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北运动,但速度小于乙车,故B正确。
故选B。
10.下列速度—时间图像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速度保持不变且运动路线沿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解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在v-t图象中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1.国庆节时爸爸驾车带小明出去游玩,途经一座桥,如果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 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   s。车行驶在桥中央时,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们看到桥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小明告诉爸爸,这是因为他们选择了   为参照物。
【答案】45;车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已知v=36km/h=10m/s,s=450m,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式求时间;路灯是运动的,路灯的位置相对于车改变了。
【解答】由v=可得,过桥所需的时间为:t===45s;
看到桥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这是因为选择了车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45;车。
12.“森林运动会”中龟兔进行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跑得快。由于兔子麻痹大意,中途睡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科学中用   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答案】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速度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比较运动快慢的一般采取:(1)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的长短,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2)相同的路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快;(3)科学中用速度表示运动快慢,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
【解答】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裁判员”通过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科学中用速度来表示运动快慢。
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速度。
13.如图是一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秒,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厘米,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速度是   米/秒,该水滴下落过程是   (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20厘米;1米/秒;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解析】【分析】由刻度尺读出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由时间间隔可知运动时间;利用v=计算速度;通过观察两点间距的变化就可以判断雨滴的运动情况。
【解答】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为sAC=20.0厘米=0.2米;tAC=0.1秒+0.1秒=0.2秒,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速度是vAC===1米/秒;雨滴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两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雨滴做变速直线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20.0;1;变速直线。
14.(2017七下·萧山期中)如图所示,是我国在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直升机编队组成“70”字样飞过天安门上空的情景,直升机相对旁边其他的直升机是   的,直升机相对地面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静止;运动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直升机相对旁边其他的直升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因此直升机是静止的,直升机相对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因此直升机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15.由于运动的描述与   有关,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   的。被选作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如果选取的参照物不同,那么对物体是否运动的判断结果也会   。
【答案】参照物;相对;标准;不同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选取的参照物不同,那么对物体是否运动的判断结果也会不同。
【解答】人们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总是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认为它是运动的;否则,就认为它是静止的。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如果选取的参照物不同,那么对物体是否运动的判断结果也会不同。由于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有关,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故答案为:参照物;相对;标准;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
16.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     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案】(1)时间
(2)大;大
(3)0.25
(4)7
【知识点】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解析】【解答】(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这样可以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3)小车长15.00cm,所以两个车长的距离s=15.00cm×2=30.00cm=0.3m,所以小车的平均速度v===0.25m/s;
(4)已知木板长为120.0cm,小车长15.0cm,所以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小车数量是﹣1=7个.
故答案为:
(1)时间;(2)大;大;(3)0.25;(4)7.
【分析】(1)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3)根据公式v=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
(4)已知一个小车的长度和木板的长度,用除法计算出小车的数量,但要注意数量是整数时要减1.
四、解答题
17.(2020七下·仙居月考)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大桥全长约36km。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解: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已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根据公式计算汽车行驶的时间。
【解答】所需的时间为: 。
18.一次,张先生外出办事,他乘坐的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打印出的车费发票。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   。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10元,单价按超过起步价内路程后开始计算,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坐   。
【答案】(1)5min
(2)20m/s
(3)3km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下车时间和上车时间的差值即为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行驶里程即为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根据v=st求出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3)已知出租车的起步价和总金额,可求超过起步价的金额,求出在起步价外行驶的路程,出租车行驶的路程减去在起步价外行驶的路程即为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的量程。
【解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t=10:05-10:00=5min;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s=6km=6000m,行驶的时间t=5min=300s;
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20m/s;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10元,总金额为16元,超过起步价的金额为6元,则在起步价外行驶的路程:s′==3km,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坐的路程:s″=s-s′=6km-3km=3km。
19.据媒体报道,广州-珠海高速铁路将采用造价适中、技术成熟的轮轨技术,设计的运行速度达180Km/h.建成后,广州到珠海只需40min;问:
(1)广州到珠海轨道线的长度是多少km?
(2)若在这条线路上采用磁悬浮技术,列车的运行速度可达到400Km/h,采用磁悬浮技术比轮轨技术节省多少min?
【答案】(1)120km
(2)22mi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广州到珠海轨道线的长度 ;(2)采用磁悬浮技术所用的时间 ,采用磁悬浮技术比轮轨技术节省40min-18min=22min。
【分析】本题考查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在解题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0.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如图所示),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
【答案】①静止;②向东行驶;③向西行驶,但速度比B车小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只要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是运动。
【解答】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说明B车是向西运动的;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说明A车也是往西运动的,并且车速比B车快;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说明C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①静止;②向东行驶;③向西行驶,但速度比B车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