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28 10:1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五个人练习跳绳,张丽每分钟跳150个,李明每分钟跳120个,刘华每分钟跳90个,另外两个人每分钟跳的个数比李明少,比刘华多。这五个人每分钟跳绳个数的平均数应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大于90小于120 B.120
C.大于120小于150 D.大于150
2.下面三幅图都是笑笑一周获得奖励的笑脸个数情况统计图,下面选项中,( )的虚线所在的位置能够表示笑笑一周平均每天获得奖励的笑脸个数。21cnjy.com
A. B. C.
3.如图是四位同学语、数成绩总分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的语文成绩最高。
A.A B.B C.C D.D
4.天利家园小区去年年底全部改用节能灯,赵阿姨家上半年节约用电40.2千瓦时,王伯伯家第三季度共节约18千瓦时.(  )家平均每月节约用电多.www-2-1-cnjy-com
A.王伯伯家 B.赵阿姨家 C.两家一样多
5.洪磊期中考试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目平均分是92分,其中语文是90分,数学是96分,那么英语是(  )分.2-1-c-n-j-y
A.90 B.96 C.92 D.93
6.如图,( )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
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
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
C.小明1——8岁的身高
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
四年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图
7.喜欢( )项目的人数最多.
A.乒乓球 B.跳绳 C.游泳 D.足球
8.喜欢( )项目的人数最少.
A.乒乓球 B.跳绳 C.游泳 D.踢毽子
9.四年级一共有( )名同学.
A.29 B.187 C.200 D.207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0.有六个数排成一行,它们的平均数是65,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55,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0,第四个数是__。21教育网
11.3个数的平均数为10,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9,这时3个数的平均数是11,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_____。21·cn·jy·com
12.欢乐队和开心队各有6名队员,要比较两队队员身高的总体情况,可以用( ),也可以用( )。【出处:21教育名师】
13.两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90厘米,其中一个同学身高是110厘米,另一个同学身高是( )厘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4.如图是某校四年级师生向希望小学捐书情况统计图。
①图中每格代表_____本。
②_____捐的最多,_____捐的最少,捐的最多的是捐的最少的_____倍。
③如果把捐的书全部捐给希望小学的25名小朋友,平均每人可分得_____本。
15.一个书架第一层有52本书,第二层和第三层共92本.平均每层有( )本书.
16.期末考试临近,华灿制定目标: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为90分,科学48分、品德与社会42分.他前三科的总分是( )分,后两科的平均分是( )分.
评卷人 得分
三、判断题
17.游泳池平均水深130厘米,小华身高135厘米,他下水玩耍不会有危险。( )
18.四年级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5厘米,所以班上不可能有身高140厘米的同学。( )21*cnjy*com
19.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52,那么三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53. ( )
20.四(1)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四(2)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3千克,所以四(1)班的刘明一定比四(2)班的李辉重。( )
评卷人 得分
四、解答题
21.双休日,学生们到郊外去玩。甲买了5只面包,乙买了同样的面包4只,当午餐用。不料丙也参加午餐,但没有买面包,三人就均分着吃。丙按买价拿出钱来,他给甲1元5角,给乙1元2角。问:他这样算对不对,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
22.15个人去照相馆拍照合影,最初付48元有6张照片,之后每加印一张照片要另付3元。要使每人有一张照片,平均每人应付多少钱?【来源:21cnj*y.co*m】
23.小芳今年9岁,比爸爸小30岁,爸爸比妈妈大3岁,多少年后,他们一家三口的平均年龄是34岁?
24.一个旅游团租车出游,平均每人应付车费40元。后来又增加了8人,这样每人应付的车费是35元,租车费是多少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5.下面是四(1)班同学从下午放学后到晚饭前的活动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四(1)班同学从下午放学后到晚饭前的活动情况统计图
(1)这段时间内参加哪项活动的女生最多?参加哪项活动的男生最多?
(2)四(1)班共有多少人?
(3)由图可以看出,哪项活动男、女生的人数相差最多?哪项活动男、女生的人数相差最少?
(4)根据活动情况统计图,画出统计表。
26.为了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某小学五年级举行了绘画展览,各班上交绘画作品情况如下表: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人数(人) 45 42 43 50
数量(张) 95 68 45 102
求:(1)五年级平均每班交多少张?
(2)五年级平均每人交多少张?
(以上问题只列式)
27.小组同学体检量身高时发现其中3人的身高是125厘米,另外2人的身高均为130厘米,这个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张丽每分钟跳150个,李明每分钟跳120个,刘华每分钟跳90个,则这三个人每分钟跳绳个数的平均数是(150+120+90)÷3=120。另外两个人每分钟跳的个数比李明少,比刘华多,也就是另外两个人每分钟跳的个数大于90小于120,则这五个人每分钟跳绳个数的平均数应是大于90小于120。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这五个人每分钟跳绳个数的平均数应是大于90小于120。
故答案为:A。
【点睛】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2.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求法可知,笑笑一周平均每天获得奖励的笑脸个数为(3+6+4+5+7)÷5个。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3+6+4+5+7)÷5
=25÷5
=5(个)
所以笑笑一周平均每天获得奖励的笑脸个数为5个,与B选项中虚线所在的位置表示笑脸个数相符。
故答案为:B。
【点睛】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3.B
【解析】
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这四个同学的语文成绩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
96>95>94>90,
答:小杰的语文成绩最高。
故选:B。
4.B
【解析】
【详解】
40.2÷6=6.7(千瓦时)
18÷3=6(千瓦时)
6.7>6
答:赵阿姨家平均每月节约用电多.
故选:B.
5.A
【解析】
【详解】
92×3﹣90﹣96
=276﹣90﹣96
=90(分)
答:英语是90分.
故选A.
6.B
【解析】
【详解】
A.表示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用单式条形统计图;
B.表示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必须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C.表示小明1﹣﹣8岁的身高,用单式统计图;
D.表示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但是统计图中只有4组,所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C
8.A
9.B
【解析】
【分析】
(1)、(2)把喜欢每个项目的男女生人数相加,比较后判断喜欢感种项目的人数最多,喜欢哪种项目的人数最少;
(3)把喜欢每个项目的人数相加求出四年般的总人数。
7.15+14=29(人),20+10=30(人),20+25=45(人),22+22=44(人),15+24=39(人),
所以喜欢游泳项目的人数最多;
故答案为:C
8.喜欢乒乓球项目的人数最少,有29人;
故答案为:A
9.(15+20+20+22+15)+(14+10+25+22+24)
=92+95
=187(人)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复式条形统计的应用于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用不同的条形表示2种以上的量。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此解答。
10.70
【解析】
【分析】
根据“六个数的平均数是65,”求出六个数的和;再根据“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55,”求出前四个数的和;再由“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0,”求出后三个数的和;把前四个数的和与后三个数的和加起来再减去六个数的和就是第四个数。
【详解】
55×4+80×3-65×6
=220+240-390
=460-390
=70
故答案为70。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前四个数的和与后三个数的和加起来就是7个数的和,是因为第四个数加了两次,所以再减去六个数的和就是第四个数。
11.6
【解析】
【分析】
先用原来的平均数乘3,先求出原来3个数的和,同理再求出后来3个数的和,两次和的差就是9比原数多了多少,进而求出原数。
【详解】
11×3﹣10×3
=33﹣30
=3
9﹣3=6
答: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6。
故答案为:6
【点睛】
解决本题根据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求出和的变化,从而得出改动的数是怎么变化的,从而解决问题。
12. 平均数 中位数
【解析】

13.70
【解析】
【分析】
先求出两个同学的身高总和,再减去其中一个同学的身高,即可求出另一个同学的身高。
【详解】
90×2-110
=180-110
=70(厘米)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先求出总数,再从总数中减去其中一部分即可。
14. 5 科技书 故事书 3 5
【解析】
【分析】
①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图中每格表示5本。
②科技书捐的最大,故事书捐的最少,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
③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捐的各种书的总本除以25即可。
【详解】
②45>40>25>15
45÷15=3
答:科技书捐的最大,故事书捐的最少,捐的最多的是捐的最少的3倍。
③(15+40+45+25)÷25
=125÷25
=5(本)
答:平均每人可分得5本。
故答案为:5;科技书、故事书、3;5。
15.48
【解析】
【详解】

16. 270 45
【解析】
【详解】

17.×
【解析】
【详解】

18.×
【解析】
【分析】
平均身高为145厘米,并不代表班级里所有同学的身高都是145厘米,有的同学的身高可能比145厘米要高的多;有的同学可能比145厘米矮的多,要明确平均数的意义。
【详解】
平均身高为145厘米,并不代表班级所有同学的身高都是145厘米,有的同学的身高可能比145厘米要高的多,可能有140厘米的,还可能有比145厘米还高的;有的同学可能比145厘米矮的多;所以原题错误。2·1·c·n·j·y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对平均数的含义的理解,做题时应认真分析,想的要周全,不要被数据所迷惑。
19.√
【解析】
【详解】

20.×
【解析】
【详解】

21.不对;丙应给甲1元8角,给乙9角
【解析】
【分析】
甲买了5只面包,乙买了同样的面包4只,总共9个面包,三个人来吃,每人平均吃3个,所以丙拿出的2元7角相当于是3个面包的钱,每个面包9角钱,而甲多付了2个面包的钱,理应拿回去1元8角,乙多付了1个面包的钱,理应拿回去9角。
【详解】
(个)
(个)
1元5角=15角,1元2角=12角
(角)
(角)
(个)
(角)
18角=1元8角
(角)
答:不对,丙应该给甲1元8角,给乙9角。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求出面包的单价,丙拿出的2元7角只是自己吃的3个面包的价钱,而不是9个面包的价钱。
22.5元
【解析】
【分析】
48元有6张照片,现在还差9张照片,还需要27元,总共需要75元,总钱数除以总人数,得到平均数。
【详解】
15-6=9(张)
48+9×3
=48+27
=75(元)
75÷15=5(元)
答:平均每人应付5元。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问题,可以看成原来的6张,每张8元,和后面的9张,每张3元进行平均,得到平均每张5元。21*cnjy*com
23.6年
【解析】
【分析】
当他们一家三口的平均年龄是34岁时,三人的年龄和是102岁,减去今年三人的年龄和,再除以3,得到经过的时间。【版权所有:21教育】
【详解】
(岁)
(岁)
(岁)
(年)
答:6年后三人的平均年龄是34岁。
【点睛】
年龄问题中,每个人的年龄同时增加,同时减少。
24.2240元
【解析】
【分析】
原来每人付40元,现在每人付35元,每人少付5元,新来的8人总共付280元,租车费不变,原有的人少付的钱正好是新来的8人付的钱,先求出原有的人数,再计算租车费。
【详解】
(人)
(元)
答:租车费是2240元。
【点睛】
随后学习了方程,可以设原有人数是未知数,通过租车费相等列方程求解。
25.(1)参加兴趣小组;出去玩
(2)57人
(3)出去玩;做作业
(4)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分别将参加四项活动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比较大小解答。
(2)将参加四项活动的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求出四(1)班学生总人数。
(3)分别求出参加四项活动的男生与女生人数的差,比较差的大小解答。
(4)将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即可。
【详解】
(1)10>8>7>4
12>6>4
答:这段时间内参加兴趣小组的女生最多,出去玩的男生最多。
(2)6+8+4+7+12+4+6+10=57(人)
答:四(1)班共有57人。
(3)8-6=2(人)
7-4=3(人)
12-4=8(人)
10-6=4(人)
8>6>4>2
答:出去玩的男、女生的人数相差最多,做作业的男、女生的人数相差最少。
(4)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即可。
26.(1)
(2)
【解析】
【分析】
用总的作品数量除以班级数,得到平均每班的数量;用总的作品数量除以总人数,得到平均每人的数量。
【详解】
(1)
(2)
【点睛】
平均数等于总数量除以总份数,这里注意前后两问的区别。
27.127厘米
【解析】
【分析】
根据总数量÷份数=平均数,先求出5人的身高和,再除以5即可解答。
【详解】
(125×3+130×2)÷5
=(375+260)÷5
=635÷5
=127(厘米)
答:这个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27厘米。
【点睛】
熟练掌握求平均数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