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2-2023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综合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22-2023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综合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28 21:2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一、选择题
1.拔河时我们需要( )。
A.增大摩擦力 B.减小摩擦力 C.保持摩擦力不变
2.要想使气球小车运动得更远,我们需要( )。
A.把气球吹得更大一些 B.把气球吹得适中 C.把气球吹得更小些
3.在拔河比赛中,对比赛有利的做法是( )。
A.派体重轻的同学上场
B.清理场地中的沙粒
C.穿上底部光滑的鞋
4.工人叔叔在搬运重物时,往往在重物下面放圆木头,这是( )。
A.增大摩擦力 B.减小摩擦力 C.减小物体的重力
5.小朋友在蹦床上可以跳得很高,是因为蹦床受压变形后会产生( )。
A.压力 B.重力 C.弹力 D.浮力
6.下面物体中,靠反冲力运动的有( )。
A.火车 B.汽车 C.冲天鞭炮
7.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 )。
A.推力 B.动力 C.反冲力
8.给小车装上橡皮筋动力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
B.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小
C.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快慢无关
9.生活中没有应用弹力的是( )。
A.衣服袖口的松紧带 B.拉窗帘 C.蹦蹦床
10.下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箱,①号木箱直接与地面接触,②号木箱垫有滚木。向前推动这两个木箱,比较它们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结果是( )。
A.①号木箱摩擦力大 B.②号木箱摩擦力大 C.摩擦力大小相同
11.下列方法中,摩擦力减小的是( )。
A.行李箱底部安装轮子 B.花岗岩路面刻上条纹
C.汽车轮胎表面有花纹
12.要制作一辆运动速度快的小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小车的动力充足一些
B.车轴等处要增大摩擦力
C.车身尽可能重一些
13.丁丁的橡皮筋小车5秒能把两块橡皮运输20厘米,下列办法中,( )不能将小车调整到5秒把两块橡皮运输10厘米。
A.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B.减少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C.给小车增加配重
14.下列不属于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B.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C.风把地面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15.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二、填空题
16.小车运动时候的摩擦有( )摩擦和( )摩擦。
1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有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通常情况下,_______摩擦力要大于_______ 摩擦力。
18.汽车轮胎表面有花纹,是为了( )摩擦力。
19.妈妈买来几个苹果,小明想知道它们的重量,家里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他不会用,请你教小明使用。
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位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 )。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 )。
2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有两种运动方式。比如,黑板擦在黑板上的运动方式是( );车轮在地面上的运动方式是( )。
2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________伴随着。
三、判断题
22.制作的小车不能走直线可能是因为动力不足。( )
23.设计制作小车时,要先进行设计,再按照设计图制作和测试。( )
24.车轮与地面如果没有摩擦力,车子就开不动了。( )
25.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或者运动的物体静止都需要力。( )
26.拔河比赛时,应尽可能派体重重,力气大的同学参加,并穿上底部较光滑的鞋子,以减少摩擦力,争取比赛胜利。( )
四、连线题
27.请将下面车的类型与其动力连线。
小推车 人力
马车 人推
蒸汽火车 马拉
汽车 蒸汽机的动力
自行车 发动机的动力
五、排序题
28.给设计制作小车的流程排序。
①实施方案;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
②评估与改进;根据标准评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个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
③制定方案;头脑风暴,研究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制订最优方案。
④明确问题:明确设计什么,用途是什么,具体有什么要求
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是( )、( )、( )、( )。
六、简答题
29.小明有两个量程为1N的弹簧测力计,他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称量一个重物,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分别为0.7N和0.4N。该重物的重力是多少?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30.有一个特别沉重的物体,怎么搬运最省力?为什么这么做?
31.落叶从树上落下,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请你解释上述物体运动的原因,并列举两个生活中的例子。
七、实验题
如图,小柯在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磨砂纸 实验桌
2
实验桌 实验桌
32.选择装置1可以研究( )。
A.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B.摩擦力大小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C.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3.使用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的力
B.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C.使用前,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都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34.装置中测得摩擦力大小如下图,是( )。
A.1.9牛 B.2.2牛 C.1.8牛
35.在装置中测得摩擦力大小是2.8牛,那么在装置中测得的摩擦力应该( )2.8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下面是某科学小组做的小车从相同高度的不同斜面下滑撞击木块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问题。
实验次数 斜面角度 木块移动距离
第一次 30度 2.5厘米
第二次 45度 4.5厘米
第三次 60度 6厘米
36.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木块移动的距离与( )有关。A.小车质量 B.斜面角度 C.小车运动距离
37.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
A.斜面角度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B.斜面角度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近
C.斜面角度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车运动至斜面底部时,具有的能量最大
B.小车撞击木块的瞬间,木块具有的能量最大
C.小车撞击木块的瞬间,所有的能量都传递给了木块
八、综合题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请观察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39.图中的弹簧测力计,每次测量的力不能超过___________N,每一小格表示的力是___________N,现在的读数是___________N。
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拉长时才会产生弹力
B.弹簧压缩时也会产生弹力
C.弹簧不发生形变时也有弹力存在
41.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是(  )。
A.拉力越小,弹簧伸得越长
B.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C.弹簧的长度与拉力大小没有关系
42.画图题。
汽车往右行驶,用箭头画出摩檫力的方向。
用箭头画出气球受到的反冲力方向。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一些摩擦是有益摩擦,一些是有害的,以自行车为例,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就是有益摩擦,轴承、转动部分的摩擦就是有害的。拔河时我们需要增大摩擦力,增大阻力,防止被拉过去。
2.A
【解析】
【详解】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想使气球小车运动得更远,我们需要把气球吹得更大一些。
3.B
【解析】
【详解】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和物体的运动的方式有关。接触面积越粗糙和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派体重轻的同学上场,摩擦力越小,对比赛不利。清理场地中的沙粒,这样运动的方式变成滑动,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对比赛有利。穿上底部光滑的鞋摩擦力越小,对比赛不利,所有B符合题意。
4.B
【解析】
【详解】
当物体间的压力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有利有弊,生活中我们采取措施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工人叔叔在搬运重物时,往往在重物下面放圆木头,这是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5.C
【解析】
【详解】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蹦床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所以C符合题意。
6.C
【解析】
【详解】

7.C
【解析】
【详解】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式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8.A
【解析】
【详解】
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选项A符合题意。
9.B
【解析】
【详解】
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广泛,衣服袖口的松紧带、蹦蹦床都是应用弹力原理;拉窗帘应用的是滑轮的原理。
10.A
【解析】
【详解】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当物体间的压力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①号木箱的接触面比②号木箱与地面的接触面粗糙,所以①号木箱摩擦力大。
11.A
【解析】
【详解】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摩擦力减小的是轴承里加润滑油、轴承里加滚珠、行李箱底部安装轮子等。汽车轮胎表面有花纹和花岗岩路面刻上条纹是增大摩擦力,所以A符合题意。
12.A
【解析】
【详解】
要制作一辆运动速度快的小车,以上做法合理的是小车的动力充足一些,车轴等处要增大摩擦力、车身尽可能重一些使得摩擦力增大,会让小车运动变慢。
13.A
【解析】
【详解】
丁丁的橡皮筋小车5秒能把两块橡皮运输20厘米,想要调整到5秒把两块橡皮运输10厘米,应该减慢小车的速度。方法是减少动力或增大摩擦力。B的方法是减少动力,C的方法是增大摩擦力。A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增大了动力,小车运动会变快,所以A错误。
14.B
【解析】
【详解】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运动的状态,使物体运动或静止或改变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风把地面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都改变看运动状态,用力揉面团,物体的形状改变,运动状态不变。
15.A
【解析】
【详解】
运动物体的能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一定,质量越大,能量就越大;质量相同,速度越大,能量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
16. 滑动 滚动
【解析】
【详解】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小车运动时候的摩擦有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17. 滑动 滚动 滑动 滚动
【解析】
【详解】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地面上的运动方式被称为滚动;而钢笔尖在纸上的运动方式为滑动。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
18.增加
【解析】
【详解】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是滚动还是滑动)等因素有关。汽车轮胎表面有花纹,是为了增加摩擦力,提高行车稳定性。
19. 零刻度 相平 最大值
【解析】
【详解】
弾簧测力计在生活中常被称为弾簧秤。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特征制成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20. 滑动 滚动
【解析】
【详解】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如黑板擦在黑板上的运动方式是滑动;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地面上的运动方式被称为滚动;而当汽车刹车后仍前进一段路程,轮子此时的运动方式为滑动。
21.摩擦力
【解析】
【详解】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所以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22.×
【解析】
【详解】
制作小车的步骤包括确定组装步骤、选择材料和工具、加工材料、组装、调试。小车制作好了,我们还要对它进行测试,不完善的地方要加以改进。小车不能走直线,可能是因为车轴不正。动力不足、车身太重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不影响小车的运动轨迹。
23.√
【解析】
【详解】
小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等。设计制作小车时,要先进行设计,再按照设计图制作和测试,这种说法正确。
24.√
【解析】
【详解】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汽车就开不动了。这种说法正确。
25.√
【解析】
【详解】
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和物体启动或停止。但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一个足够的力。
26.×
【解析】
【详解】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和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积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拔河比赛时,应尽可能派体重重,力气大的同学参加,并穿上底部较粗糙的鞋子,以增大摩擦力,争取比赛胜利,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7.
【解析】
【详解】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生活中的力是拉力、推力、磁力、弹力等。小推车利用的是人推的力。马车利用的是马的拉力。蒸汽火车利用的是蒸汽机的动力。汽车利用的是 发动机的动力。自行车是利用的是人力运动起来的。
28. ④ ③ ① ②
【解析】
【详解】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所以设计制作是小车的流程明确问题:明确设计什么,用途是什么,具体有什么要求;制定方案;头脑风暴,研究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制订最优方案;实施方案;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评估与改进;根据标准评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个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
29.该重物的重力是1.1N。因为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测量一个物体时,可以把两个测力计上的数值相加。
【解析】
【详解】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常用来测量物体重力的仪器叫做弹簧测力计,这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道理制成的。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称量一个重物,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分别为0.7N和0.4N。该重物的重力是0.7N+0.4N=1.1N,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测量一个物体时,可以把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数值相加。
30.可以利用杠杆、滑轮组、斜面等机械搬运沉重的物体,这些机械可以起到省力作用。
【解析】
【详解】
凡是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装置,统称“机械”。利用机械既可减轻体力劳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机械的种类繁多,而且比较复杂。搬运特别沉重的物体,可以利用杠杆、滑轮组、斜面等机械搬运,这些机械可以起到省力作用。
31.原因是它们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如:跳水运动员从台此入水中、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自然成熟的苹果落向地面等。
【解析】
【详解】
落叶从树上落下,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例如:提一桶水时感觉很重,是由于地球对水桶的吸引作用产生了重力;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也是由于重力的作用引起的。
32.C
33.B
34.C
35.B
【解析】
32.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选择装置1可以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改变的条件是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所以C符合题意。
33.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所以B符合题意。
34.
用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装置中测得摩擦力大小是1.8牛,所以C符合题意。
35.
要控制弹簧秤的示数等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必须使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装置中测得摩擦力大小是2.8牛,那么在装置中测得的摩擦力应该小于2.8牛,因为无法精准的控制弹簧测力计等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所以B符合题意。
36.B
37.A
38.C
【解析】
【分析】
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6.
根据题干可知,唯一的变量就是斜面角度,所以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木块移动的距离与斜面角度有关。
37.
根据题干可知,斜面角度越大,小车的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38.
选项A小车运动至斜面底部时,具有的能量最大,正确;
选项B小车撞击木块的瞬间,木块具有的能量最大,正确;
选项C小车撞击木块的瞬间,所有的能量都传递给了木块,错误;小车撞击木块的瞬间,大部分能量传递给了木块,另一部分转化为声能等其他能量。
39. 5 2 3.6
40.B
41.B
【解析】
【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力的大小的工具。是利用弹簧的形变与外力成正比的关系制成的测量作用力大小的装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力越大,伸得越长;受力越小,伸得越短。主要是由弹簧、挂钩、刻度盘、指针、外壳、吊环等。
39.
由图可知,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值是5N,每次测量的力不能超过5N,每一小格表示的力是0.2N,现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3.6N。
40.
A.弹簧不仅仅是拉长时才会产生弹力,被压缩、弯曲时都会产生弹力,故A错误;B.弹簧被压缩时也会产生弹力,故B正确;C.弹簧不发生形变时,没有弹力存在,故C错误。
41.
A.在一定弹簧的弹力限度内,拉力越小,弹簧伸得越短,故A错误;B.在一定弹簧的弹力限度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故B正确;C.弹簧的长度与拉力大小有直接关系,故C错误。
42.
【解析】
【详解】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和反冲力的方向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6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