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光
一、选择题
1.科学家用( )在地下室里观察火箭的发射。
A.放大镜 B.潜望镜 C.望远镜
2.奇奇体验和参观完室内区,于是跟家人一起来到室外区。 奇奇看到农场果园区的树木排列得很整齐,一眼望过去,前面果树的树干会挡住了后面果树的树干,这主要是因为( )。
A.光传播速度快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3.在“光照射烟雾的探索”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香刚被点燃时,用激光笔照射就能观察到清晰的光束
B.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时,用激光笔照射能观察到一道清晰的笔直光束
C.在水槽中线香的烟气不断增多的过程中,光束越来越模糊
4.物体的影子总是在( )的一面。
A.背光 B.向光
5.我们在小孔成像实验中看到的像是( )。
A.正立的 B.倒立的 C.水平的
6.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B. C.
7.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本书,你( )这本书。
A.能看到 B.不能看到 C.适应后能看到
8.下列有关“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湖光倒影 B.形影不离 C.立竿见影
9.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在空气中沿着直线传播
B.蜡烛、电灯属于人造光源
C.光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10.光在水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直线 B.曲线 C.波浪线
11.用红光和绿光混合可以得到( )。
A.黄光 B.蓝光 C.白光
12.下列物体中,( )属于透明的物体。
A.一张A4纸 B.一块木板 C.一块纯净的冰
13.在盛水的方形玻璃容器内放入一条金鱼,调整你的观察角度,使玻璃容器里的金鱼看上去是两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条金鱼都是真实存在的
B.这两条金鱼都可能是虚像
C.两条金鱼中必然有一条是真实的
14.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是( )。
A.长一长一短 B.短一短一长 C.长一短一长
15.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波光粼粼的湖水 B.熊熊燃烧的火把 C.皎洁的月光
二、填空题
16.潜望镜的两面镜子可以让光转( )次弯。
17.偏振片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18.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通过________在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________的感觉。
19.我们把( )的物体称为光源,对人类来说( )是最重要的光源。
20.皮影戏利用了光沿________传播的原理。科学家利用光的________原理,解决了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问题。
21.______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三、判断题
22.当铅笔放入水中时,看起来“折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
23.光从空气进入水中,都会发生折射。( )
24.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
25.日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 )
26.发生日食时,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
四、连线题
27.三、连线题。
太阳 阳光
点亮的电灯 属于光源 汽车后视镜
人眼看到的鲜花 不属于光源 镜子中的太阳
熄灭的蜡烛 发光鱼
五、排序题
28.排序题。
( )用剪刀将4条斜线剪开。
( )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
( )在纸盒两个长边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
( )在纸盒的对应面上重复画上面的线。
( )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
( )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
六、简答题
29.地上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30.请解释台灯灯罩的作用?
31.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但我们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七、实验题
32.小方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反射的规律,进行如下的实验。
a、在烟雾箱中,用激光笔发出一束光AO照射到平面镜上,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沿OB射出,并用固定机位的手机拍下一张照片。
b、然后改变AO与镜面的夹角,重复三次a步骤。
c、把四张照片中AO、OB与镜面的夹角用量角器量出并记录表格中。
实验序次 AO与镜面的夹角(度) OB与镜面的夹角(度)
1 12 12
2 35 35
3 44 ( )
4 67 ( )
(1)把表格中的两空格数据填写出来;
(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光在平面镜上反射时,反射光与镜面的夹角_____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反射光与镜面的夹角随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的减小而______;
(3)实验应在比较_______(选填“暗”或“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光的传播。
33.光是怎样传播的?小明为了验证自己对光的传播路线的猜想,把3张同一位置打孔的卡纸和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屏)排成整齐的一列,纸之间间隔10厘米,第一次用手电筒照射,使光进入小孔,第二次把第二张卡纸向右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照射。
①要保证实验顺利完成,卡纸中小孔高度必须_________ 。
②请在图1中用箭头分别画出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中光前进的路线。
__________
③这个实验说明光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34.用手电筒照射镜子,当光碰到镜面后改变了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
35.请在图2中用箭头画出改变后的光的传播路线。
36.光和影子:用手电筒分别照射三个木块,墙壁上会留下不同的影子(图3)。请在图3中标出“光源”、“屏”。
37.三个木块在屏上投出的影子,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38.图4表示在一个盒子中,竖着一本书,书的右侧有一个小球,请想办法用多面镜子(用图表示)改变激光手电的光路,使光线照亮小球“○”。并画出光的路线图。
八、综合题
39.下图是一个潜望镜,请画出沿水平方向射入镜筒的光线的传播路线。
40.请你在下面的潜望镜中添画镜片,并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景象通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成像,从而从下边看到了上面的景象。科学家用潜望镜在地下室里观察火箭的发射。
2.B
【解析】
【详解】
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所以奇奇一眼望过去,前面果树的树干会挡住了后面果树的树干,这主要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3.B
【解析】
【详解】
选项A线香刚被点燃时,用激光笔照射就能观察到清晰的光束,错误;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时,用激光笔照射能观察到一道清晰的笔直光束;
选项B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时,用激光笔照射能观察到一道清晰的笔直光束,正确;
选项C在水槽中线香的烟气不断增多的过程中,光束越来越模糊,错误;在水槽中线香的烟气不断增多的过程中,光束越来越清晰。
4.A
【解析】
【详解】
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故物体的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5.B
【解析】
【详解】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做小孔成像的试验中,我们看到的像是与实物相符,但像是倒立的。
6.C
【解析】
【详解】
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的速度很快,光传播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只有斜射时才会发生折射,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激光笔从空气垂直射入花生油,所以C符合题意。
7.B
【解析】
【详解】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过程,是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后才能看到物体。但是在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没有光反射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就无法看到这本书。
8.A
【解析】
【详解】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立竿见影、形影不离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湖光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9.C
【解析】
【详解】
选项A光在空气中沿着直线传播,正确;
选项B蜡烛、电灯属于人造光源,正确;
选项C光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错误;光是一种能量,不是气体。
10.A
【解析】
【详解】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达到地球约需要8分钟。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11.A
【解析】
【详解】
18世纪,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用红光和绿光混合可以得到黄光。
12.C
【解析】
【详解】
透明物体是可以透光的物体,就是通过它可以看到它背后的物体的,就是透明物体。分析选项可知,一块纯净的冰属于透明的物体。一张A4纸、一块木板都是不透明的。
13.B
【解析】
【详解】
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盛水的方形玻璃容器内放入一条金鱼,调整你的观察角度,使玻璃容器里的金鱼看上去是两条,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这两条金鱼都可能是虚像。
14.C
【解析】
【详解】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一短一长,所以C符合题意。
15.B
【解析】
【详解】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熊熊燃烧的火把是光源;波光粼粼的湖水、皎洁的月光不是光源。
16.两
【解析】
【详解】
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原理制成的。制作简单的潜望镜最少需要两面平面镜。两面镜子可以让光转两次弯。
17.对光具有遮蔽和透过功能
【解析】
【详解】
玻璃偏光镜片以优质光学玻璃制造,多项卓越优点,采用多层贴合钢化玻璃偏光镜片技术,产品的屈光度、弯度都经过先进的生产技术严格控制,确保了镜片的精确度无误。偏振片的主要作用是对光具有遮蔽和透过功能。
18. 镜头 胶片 晶状体 视网膜 倒立的像 人脑 正立
【解析】
【详解】
根据眼睛的构造来分析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其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当看物体时,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即凸透镜),将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人脑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感觉。
19. 自身能发光 太阳
【解析】
【详解】
我们把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比如:太阳、萤火虫、电灯等。对人类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20. 直线 反射
【解析】
【详解】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手影游戏、皮影戏等。皮影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问题。
21.夜视仪
【解析】
【详解】
夜视技术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或增强)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技术。微光夜视器材依靠夜天的微光照明,首先把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这就是一切夜视器材实现夜间观察的共同途径。
22.×
【解析】
【详解】
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比如:河水变浅、筷子变“折”、鱼缸里的鱼变“大”了、海市蜃楼等。当铅笔放入水中时,看起来“折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23.×
【解析】
【详解】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这种现象是光的折射。光线如果垂直射入则不会发生折射。
24.×
【解析】
【详解】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白天,太阳照亮了大地。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光源,属于天然光源。月亮自身不发光,它是反射太阳光,月亮不是光源。
25.×
【解析】
【详解】
日食是月球绕地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月球挡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阳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日食的时间往往在我们农历的每月初一。
26.√
【解析】
【详解】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27.
【解析】
【详解】
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水母、点燃的蜡烛等。太阳、点亮的电灯、发光鱼都属于光源,阳光、点亮的电灯、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镜子中的太阳、熄灭的蜡烛都不属于光源。
28. 4 2 1 3 6 5
【解析】
【详解】
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两块平面镜和三节纸筒可以做潜望镜。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制作潜望镜的步骤是:在牙膏盒两个长边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用直角三角板在牙膏盒两端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在画了斜线那一面的对应面上,重复画斜线。用剪刀将4条斜线剪开。将两面镜子插入牙膏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
29.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而光线被物体挡住就会形成影子。
【解析】
【详解】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光线被物体挡住就会形成影子。影子的出现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0.灯罩的作用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起到增强亮度的作用。
【解析】
【详解】
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如果碰到物体,就有一部分光线从物体表面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灯罩的作用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起到增强亮度的作用。
31.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解析】
【详解】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比声传播速度快,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32. 44 67 等于 减小 暗
【解析】
【分析】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详解】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入射角与反射角是相同的,所以实验3、4OB与镜面的夹角依次是44和67;
(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光在平面镜上反射时,反射光与镜面的夹角等于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反射光与镜面的夹角随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的减小而减小;
(3)实验应在比较暗的情况下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观察到光线,避免其他光线的影响。
33. 相同 直线
34.光的反射
35.
36.
37.A
38.
【解析】
【分析】
像电灯这样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在同一种物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3.
因为在同一种物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卡纸中小孔高度必须相同;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第一幅图能够找到最后的纸板上,第二幅图只能照到第二块纸板上;
34.
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35.
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在照射镜子后会被反射回去,反射也是直线;
36.
物体之所以有影子是因为物体本身挡住了一部分光线,光线不能穿透物体,就会形成影子。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光屏;光源是手电筒,屏就是墙壁。
37.
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影子就大;离光源远,影子就小.这说明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和物体的距离有关。三个木块在屏上投出的影子,从大到小的排序是甲—乙—丙;
38.
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利用光的反射照射即可。
39.
【解析】
【详解】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40.
【解析】
【详解】
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无法直接观察到发光的小灯泡,但是可以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分别在潜望镜的两个拐角处放镜片,进行两次光的反射后就可以观察到灯泡了。光的反射指的是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