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8-27 13:0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A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
1.天文学家计量“可见宇宙”的大小,通常用的距离单位是 ( )
A.米 B.千米 C.纳米 D.光年
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3.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纬线上各地地方时相同 B.同一经线上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
C.同一经线上各地日出时间相同 D.同一纬线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5.下列地球能源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  )
①煤炭 ②地热 ③石油 ④水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是
A.光球、色球、日冕 B.色球、光球、日冕
C.光球、日冕、色球 D.色球、日冕、光球
7.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A.氢气燃烧 B.氦气爆炸 C.核裂变反应 D.核聚变反应
8.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 )
A.可见光 B.红外光 C.紫外光 D.红光和橙光
9.下列纬度范围内有极夜现象的是 ( )
A.23.5°N --30°N B.23.5°N --23.5°S
C.66.5°S --70°S D.23.5° --66.5°
10.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莫斯科 B.喜马拉雅山顶 C.拉萨 D.南极长城站
11.下列关于地转偏向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沿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B.在运动过程中,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是不变的
C.在运动过程中,地转偏向力的大小是不变的
D.地转偏向力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12.下列各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
A.北极圈内 B.赤道上 C.南回归线上 D.北纬50度
13.太阳直射点上 (   )
A.昼最长夜最短  B.太阳高度最大  C.昼夜等长 D.昼长夜短
14.3月21日至9月23日,正午物体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可能在( )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以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南北回归线之间
1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
16.一年中我国各地白昼时间都开始变长的日期大致是 (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 日 D.12月22日
17.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的夹角是 ( )
A.23.5 ° B.66.5° C.67.5° D.90°
18..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是
A.煤 B.水能 C.风能 D.地热
19.有关甲地(150°E,30°S),乙地(150°W,30°N)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不相等
B.两地地方时相差20小时,且乙地方时早于甲地
C.两地线速度相等
D.两地关于地心对称
20.某地区有一口150米深的矿井,采矿工人发现在井底每年能见到两次阳光,此井最有可能位于 ( )
 A.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B.温带地区
C.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 D.寒带地区
21.劳动节到国庆节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情况是 ( )
A.一直向北移 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C.先向北移,后向南移,然后又向北移 D.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22.如果某日某时刻120°E与晨昏线的一部分重合,则该日可能是( )
A.秋分日 B.夏至日 C.冬至日 D.任一天
23.决定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移动范围的是 ( )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
24.下列地壳结构中,主要组成物质为液态的是 ( )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外核 D.内核
25.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地幔 B.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水圈是连续而又规则的圈层
二、综合题(共5小题,满50分)
26读右图10,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用直尺等作图工具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并在地轴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晨昏线OP表示_________(晨线或昏线)。
(3)该天日期是__________,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月___日___ 时,纽约时间(西五区)是___月___日___ 时。
(5)比较该日A、B、C三点的昼长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_______。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
(8)假如黄赤交角扩大,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27.读“恒星日与太阳日示意图”,回答问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图中甲表示 日,乙表示 日。
(2)比较甲、乙地球自转周期的大小,
并说明理由。
(3)若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则甲 乙(比较大小)
28.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每空1分,共10分)
(1)图中此时是 节气,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2)A点此刻是 点。
(3)图中ABC各点中,线速度最快的是 点,物体水平运动偏转最明显的是 点。
(4)若此时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正值返青,则B是 月 日
时。三个月后,A、B、C三点白昼时间从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29.上右图是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
(每空2分,共16分)
(1)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应为______________时针。
(2)这一天是_____ ____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是__________。
(3)此时,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旗( )
A.尚未升起 B.刚刚升起
C.已经升起2小时以上 D.刚刚落下
(4)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取得全年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
,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 。
(5)该日后的一个月内,宁波昼长的变化是 ,宁波某点随地球公转的速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读地壳结构图,完成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1)A层主要成分是 、_ 等,它一般仅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B层称为______ 层,主要成分是 、
________ ,该层的大陆部分较_____________, 它是一个__ ______的圈层。
(2)界面M为____________,它的平均深度为___________KM。
(3)地壳结构的两个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C B D B D D A C B A A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B D B C C C B A D C B
二、综合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26.(1)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照射方向是图的左边。(1分)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1分)如下图
(2)昏线(1分)
(3)12月22日(1分) 冬至(1分)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1分)
(4)12 22 20(1分) 12 22 7(1分)
(5)C>A>B(1分)
(6)A>B>C(1分)
(7)23°26’S ,0°(2分)
(8)热带范围扩大,(1分)温带范围缩小,(1分)寒带范围扩大。(1分)
27.(1)恒星 太阳
(2)甲〈乙,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当以太阳为参照物时,地球自转的度数为360°59ˊ;而以恒星为参照物时,地球自转的度数为360°,因此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3)甲〉乙 (每小题2分,共6分)
28.(1)春分或秋分,(0°,180°E)
(2)18时 (3)A;C (4)3月20日20时;BAC;CAB
(每空1分,共10分)
(解析:(4)小题要注意:太阳直射180°E,则0°向东至180°E为21日,而B点位于60°W,因此应为旧的一天,即3月20日。)
29.(1)逆时针 (2)6月22日,(23.5°N,180°E)
(3)C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整个北半球
(5)慢慢变短,先变慢再变快。(每空2分,共16分)
30.(1)硅、铝,大陆,硅镁层,硅、镁,厚,完整
(2)莫霍界面,17
(3)地壳厚度不均,硅铝层不连续分布(每空1分,共12分)
了解不同类型的天体及其特点。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能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对九大行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宇宙具有物质的特性和运动的特性,树立科学的宇宙观。运用观测资料,描述月相的周期变化现象。
知识要点
图10


29题图
28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