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1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
平利县老县九年制学校 陈绪杰
教学目标 1.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分析生活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用反比例关系式表示出来,初步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
教学重点 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难点 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问题中的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调查:1、哪些同学过年时收到压岁钱?如果长辈们每人给你100元,你的钱数与人数有怎样的关系,试用关系式表示。你想用掉100元,嫌钱面值大了,想换成面值小的另一些钱,可以怎么换?(分别用列表和解析式法表示) 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复习正比例函数和函数表达式,引出课题。
探究新知 出示学习目标。探究下列问题中,变量间具有函数关系吗?如果有,它们的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点?(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 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 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h)的变化而变化;(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块面积为1000 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单位: m)随宽x(单位: m)的变化而变化;(3)已知某市的总面积为16800 km2,人均占有面积S(单位: km2/人)随全市总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初步感知反比例函数模型中的变化与对应思想. 让学生感受量与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体会实际问题中蕴含的函数关系,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续表)
3.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问题:列出上述问题的函数解析式,并观察各个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点?v=,y=,S=.补充和总结:函数与自变量成反比例关系.问题:类比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你能根据特点给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其一般形式吗?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指导总结:一般地,形如y=(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问题:回顾以上问题的答案,想一下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还可以有哪些形式?反比例函数的三种形式:①y=(k为常数,k≠0);②xy=k(k为常数,k≠0);③y=kx-1(k为常数,k≠0).5.反比例函数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取值范围:问题:(1)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有没有限制条件?为什么?(2)反比例函数中,函数y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的形式,所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因为k≠0,x≠0,所以y≠0.教师板书: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函数y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6、辨析下面哪些函数是反比例函数?(教材练习2) 1.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让学生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分析生活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2.使学生从上述不同的数学关系式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模型,让学生感受反比例函数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反比例函数的能力.
【应用举例】例1 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2时,y=6.(1)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当x=4时,求y的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如何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①根据题意设函数解析式;②根据条件选点或对应值代入;③解方程;④把求出的系数代入所设函数解析式.师生活动:学生书写解题过程,教师做好评价和辅导. 通过例题使学生学会根据已知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熟悉函数值的求法.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教材练习12、提升拓展(多煤体补充2题)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对反比例函数三种形式的理解与把握;3、教材练习3 通过练习和拓展提升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课堂总结 1.课堂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主要内容:(1)本课时主要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哪些知识?如何获得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反比例函数中的两个变量是什么?自变量和函数的取值范围是什么?(3)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布置作业:必做:教材第8页习题26.1第1,2题.选做:教材第9页习题26.1第6,7题。 注重课堂小结,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表现创造机会.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