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基础题含答案(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秋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基础题含答案(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28 10:5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秋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基础题含答案
人教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用氯气消毒
C.用活性炭吸附臭味 D.干冰升华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抱薪救火 C.汽油挥发 D.铜丝折弯
3、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4、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分蒸发 B.纸张燃烧 C.食物变质 D.光合作用
5、点燃蜡烛时,下列对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D. 燃烧时产生黑烟,熄灭瞬间产生白烟
6、下列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称取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B.用镊子添加砝码,直接用手移动游码
C.称取指定质量的药品时,应先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再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D.天平使用完毕,应在天平托盘架下套上橡胶垫
7、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火药爆炸 C.粮食酿酒 D.海水晒盐
8、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了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做出猜想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
9、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吸水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泥沙吸水 B.生石灰吸水 C.活性炭吸水 D.纸巾吸水
11、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用导管从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引出一缕“白烟”,点燃形成子火焰。据此实验,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 子火焰处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12、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A.药匙 B.铁夹
C.坩埚 D.滴瓶
13、有新物质产生的物质变化是( )
A.粮食发酵 B.切割玻璃 C.湿衣晒干 D.粉碎废纸
14、如表是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情况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水分
吸入气体 较少
呼出气体 较多
A. 人通过呼吸能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
B. 人体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了血液
C.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多于氧气
D. 人呼出的气体中,水分所占的比例少于二氧化碳
15、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分析下列变化,然后用“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填空。
(1) 点燃蜡烛时,蜡烛先熔化而后燃烧。
前者属于 ,后者属于 。
(2) 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小液滴。
前者属于 ,后者属于 。
17、通过阅读下面二氧化碳的内容,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使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镁条,将其伸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光,冒黑烟,还生成白色固体,变成了氧化镁和碳。固体二氧化碳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____;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现象____。
18、使用酒精灯时有些安全问题值得注意,我能提出一些问题,
如:能否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1) ;
(2) ;
(3) 。
19、认真观察图片,填空。
(1) 图 中 处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 。
(2) 图 中 处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 。木柴燃烧后变成一堆灰烬,可见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下同)过程中常常伴随 。
(3) 图 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可见发光、放热的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0、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
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
(1)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活塞B_____(填“打开”或“关闭”)。
(2)人呼气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
(3)Ⅰ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
21、请指出下列各图所示各种仪器的名称:
其中,可被加热的仪器有____ (填序号)。
22、苯的化学式为C6H6,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具有有较高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它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描述苯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只填一点,下同);描述苯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描述苯的用途的是___。
(2)写出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 。
三、实验题。
23、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对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和方法(用文字表述) 现象 分析
(1)将________________罩在火焰上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生成的__________遇冷在烧杯内壁凝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秋人教化学九上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基础题含答案
人教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B.用氯气消毒
C.用活性炭吸附臭味 D.干冰升华
【答案】B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抱薪救火 C.汽油挥发 D.铜丝折弯
【答案】B 
3、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答案】D 
4、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分蒸发 B.纸张燃烧 C.食物变质 D.光合作用
【答案】A
5、点燃蜡烛时,下列对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罩在火焰上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D. 燃烧时产生黑烟,熄灭瞬间产生白烟
【答案】B
6、下列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称取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B.用镊子添加砝码,直接用手移动游码
C.称取指定质量的药品时,应先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再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D.天平使用完毕,应在天平托盘架下套上橡胶垫
【答案】B
7、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火药爆炸 C.粮食酿酒 D.海水晒盐
【答案】D
8、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了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做出猜想 C. 进行实验 D. 得出结论
【答案】C
9、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10、吸水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泥沙吸水 B.生石灰吸水 C.活性炭吸水 D.纸巾吸水
【答案】B
11、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用导管从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引出一缕“白烟”,点燃形成子火焰。据此实验,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 子火焰处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答案】C
12、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A.药匙 B.铁夹
C.坩埚 D.滴瓶
【答案】D
13、有新物质产生的物质变化是( )
A.粮食发酵 B.切割玻璃 C.湿衣晒干 D.粉碎废纸
【答案】A
14、如表是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情况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水分
吸入气体 较少
呼出气体 较多
A. 人通过呼吸能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
B. 人体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了血液
C.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多于氧气
D. 人呼出的气体中,水分所占的比例少于二氧化碳
【答案】C
15、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二、填空题。
16、分析下列变化,然后用“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填空。
(1) 点燃蜡烛时,蜡烛先熔化而后燃烧。
前者属于 ,后者属于 。
(2) 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水蒸气冷凝成小液滴。
前者属于 ,后者属于 。
【答案】 (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17、通过阅读下面二氧化碳的内容,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使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镁条,将其伸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光,冒黑烟,还生成白色固体,变成了氧化镁和碳。固体二氧化碳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____;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现象____。
【答案】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能使清石灰水变浑浊 发光,冒黑烟,还生成白色固体
18、使用酒精灯时有些安全问题值得注意,我能提出一些问题,
如:能否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1) ;
(2) ;
(3) 。
【答案】(1)能否用嘴吹灭酒精灯;
(2)向酒精灯添加酒精的量应是多少;
(3)能否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19、认真观察图片,填空。
(1) 图 中 处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 。
(2) 图 中 处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 。木柴燃烧后变成一堆灰烬,可见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下同)过程中常常伴随 。
(3) 图 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可见发光、放热的变化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 (1)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2) 化学变化;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3) 物理变化;不一定
20、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
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
(1)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活塞B_____(填“打开”或“关闭”)。
(2)人呼气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
(3)Ⅰ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
【答案】打开 关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1、请指出下列各图所示各种仪器的名称:
其中,可被加热的仪器有____ (填序号)。
【答案】 A试管  B烧杯  C胶头滴管
D量筒 E试管夹  F铁架台 A、B
22、苯的化学式为C6H6,它是一种液体,无色透明,有香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苯具有有较高的毒性,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有损害,也是一种致癌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等病症,它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描述苯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只填一点,下同);描述苯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描述苯的用途的是___。
(2)写出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 。
【答案】难溶于水 具有可燃性 作有机溶剂(本小题答案合理即可)
苯+氧气=水+二氧化碳
三、实验题。
23、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对蜡烛燃烧产物的探究。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和方法(用文字表述) 现象 分析
(1)将________________罩在火焰上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生成的__________遇冷在烧杯内壁凝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燥的小烧杯 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或两只小烧杯 澄清石灰水)
(1)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水蒸气
(2)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