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 18 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 18 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28 12:4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囊萤夜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读“囊、萤、恭、勤、博、贫、焉”七个生字,会写“囊、萤”两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法、扩词法、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古文中每句话的意思,感受车胤勤奋好学的品质。
3.体会通过一个事例体现人物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自主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读懂文言文,感受人物品质,学习通过具体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音频、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指导生字
1.猜谜语。
白天草丛待,夜晚空中游。
一盏小灯笼,挂在身后头。(萤火虫)
(1)萤火虫是一种昆虫,它生活在草丛里,所以我们看到这个“萤”是——(预设:草字头,下面是“昆虫”的“虫”)
(2)关于萤火虫,还有这样一则谜语:
小飞虫,尾巴明,夜黑闪闪像盏灯,
古时有人曾借用,刻苦读书当明灯。
谜语中说古时候曾有人在夜里用萤火虫聚光来读书,猜猜看:要把萤火虫聚集起来当成一盏灯,要怎么做才行?
2.相机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关于古人用萤火虫照明的故事。(出示课题,学生个别读,学生齐读课题)
(2)指导书写“囊”字。(“囊”是本课生字,乍一看很复杂,其实不然。(出示相应图片)上面一横代表的绳子,口就是口袋,一竖代表袋子里有东西,一横一竖形成了一个十字表示把口袋扎紧,放在案子上。下面是一个“襄”省去了点横。)
(3)学生观察并指出老师“囊”字书写不规范之处,师相机指导:在写笔画特别多的字时,要注意——把每个部分的笔画都写得紧凑一些时,整个字才显得不那么大并且美观。
(4)板书指导“囊”并补充完成课题,生书空“囊”字,并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把字音读准确。(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2.学生回顾学习古文的方法有哪些。
(三)运用方法,理解意思
1.借助所学方法尝试朗读并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学生尝试朗读并分析句意)
2.结合注释可以把句子读懂,但在这句话中并不是每个字都有注释,比如说“倦”,如何理解?这句话中还有哪个字可以用扩词法理解?读到“勤”,你想到了什么?放在这里,哪个词最合适,为什么?
3.借助扩词法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车胤?
4.温故而知新,借助所学方法理解第二句话的意思。
(1)知道多音字“盛”、“数”。(学生借助句意分析读音)
(2)解决字音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学生分析句意并朗读)
(3)读古文最重要的一点是注意它的节奏,但停顿不等于断开,尾音拖长、语速慢一点可以显得更有韵味。(指名读)读文言文不要太着急,稍微慢一点儿,有时候还可以把音稍微拖一点儿,这样就像读古文了。(生再读,男女赛读)
(4)读了这一句,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车胤?
(5)第一句话已经写了车胤的勤奋,为什么第二句还要写勤奋的车胤呢?
小结:作者开篇概括车胤的勤奋,后面借助事例写出了他的勤奋,这种方法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生齐读全文,感受写法)
(四)拓展阅读,巩固方法
1.在我国古代,像车胤这样勤奋的人你还知道谁?
2.出示《凿壁借光》古文及图片,生借助方法自学并交流分析古文意思。
3.无论是匡衡,还是车胤,他们身上都有一种美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联系自己的学习情况,谈谈感受。(生谈感受)
(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出示《三字经》及相应插图,找一找其中关于勤奋好学的故事,课后讲给大家听一听。
板书设计
囊萤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