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2022_2023学年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2022·上海·格致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物质属于分散系,且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
A.悬浊液 B.胶体
C.溶液 D.液氨
2.(2022·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高一学业考试)下列按“氧化物、盐类”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A.Cl2、NaCl B.SO2、H2SO3 C.Na2O、NaOH D.CO2、Na2CO3
3.(2022·陕西咸阳·高一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CO B. C. D.
4.(2022·北京怀柔·高一期末)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Na2CO3溶液 B.蔗糖溶液 C.Fe(OH)3 胶体 D.H2SO4 溶液
5.(2019·黑龙江·高一学业考试)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食盐 B.纯碱
C.烧碱 D.小苏打
6.(2019·黑龙江·高一学业考试)雾霸(粒子直径介于之间)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胶体 B.悬浊液 C.乳浊液 D.溶液
7.(2022·全国·高一)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8.(2022·全国·高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干冰、铁、过氧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
9.(2022·上海交大附中高一期末)下列金属氧化物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B. C. D.
10.(2022·全国·高一)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粒特有的运动方式,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11.(2020·黑龙江·高一学业考试)下列物质属于胶体的是
A.鸡蛋清溶液 B.豆腐 C.酒精 D.
12.(2022·四川巴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纯净物 混合物 酸 碱 盐
A 超级钢 铁红 食盐
B 液氯 碱石灰
C 陨铁 冰水 碳酸
D 硬铝 云雾 盐酸 氯化铜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3.(2022·全国·高一)有下列十种物质:①草木灰、②纯碱、③金刚石、④苛性钠、⑤生石灰、⑥硫酸、⑦碘酒、⑧氯化钠、⑨金属钠、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
(2)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
(3)属于单质的是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
(4)属于酸的是____,属于碱的是_____,属于盐的是____。
14.(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把下列氧化物填入相应的空格:BaO、CO2、CO、Na2O、Mn2O7、H2O、NO、N2O5(同一物质可能填在多处)。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图所示)。
(1)从K、H、O、C中任选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列表格的横线上。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Ca(OH)2 ⑤CaCO3 ⑥_______ ⑦CO ⑧Fe2O3
(2)⑦与⑧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反应,其生成物分别属于_______(填物质类别)。
(3)写出利用(1)表格中的物质制备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6.(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定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某浓度的盐酸中,得到呈棕黄色的饱和FeCl3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利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2)取少量该FeCl3溶液置于试管甲中,滴入NaOH溶液,可以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此反应属于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在小烧杯甲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2mL该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4)另取一小烧杯乙加入25mL蒸馏水,然后再加入2mL该FeCl3溶液,振荡均匀,将乙烧杯与另一盛有Fe(OH)3胶体的丙烧杯一起放置在暗处,分别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填“乙”或“丙”)烧杯中产生丁达尔效应。用这个实验可以区别___。
(5)取丙烧杯中的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乙中,向试管乙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在此过程中可看到试管乙中生成的红褐色沉淀逐渐溶解,最终又得到棕黄色的溶液,发生此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6)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1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2)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3)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
A.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
(4)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所示,放置2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__填“有”或“无”丁达尔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
18.(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__(填“有”或“无”)丁达尔现象。
(3)将半透膜内的液体倒入U形管中,如图所示,在液体上方加入少量电解液以保护胶体,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看到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__,说明Fe(OH)3胶体粒子带___电(填“正”或“负”)。
(4)若向Fe(OH)3胶体中滴入硫酸直到过量,描述此过程的实验现象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悬浊液属于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
B.胶体属于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
C. 溶液属于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D.液氨是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
属于分散系,且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溶液,故答案选C。
2.D
【解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盐类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A. Cl2属于单质、NaCl 属于盐,A不符合题意;
B. SO2、H2SO3 分别属于氧化物、酸,B不符合题意;
C. Na2O、NaOH 分别属于氧化物、碱,C不符合题意;
D. CO2、Na2CO3 分别属于氧化物、盐,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解析】
由氧化物的性质可知,一氧化碳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故选D。
4.C
【解析】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属于胶体;当光束通过溶液时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C满足题意。
答案选C。
5.C
【解析】
A.食盐是NaCl的俗名,NaCl由Na+和Cl-构成,属于盐,A项不选;
B.纯碱是Na2CO3的俗名,Na2CO3由Na+和构成,Na2CO3属于盐,B项不选;
C.烧碱是NaOH的俗名,NaOH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NaOH属于碱,C项选;
D.小苏打是NaHCO3的俗名,NaHCO3由Na+和构成,NaHCO3属于盐,D项不选;
答案选C。
6.A
【解析】
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之间属于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为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为浊液,综上所述雾霾属于胶体,故A正确;
答案选A。
7.C
【解析】
A.K2O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盐,A不合理;
B.Na2CO3属于盐,不是碱,B不合理;
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C合理;
D.Na2SiO3属于盐,不是氧化物,D不合理;
故选C。
8.A
【解析】
A.烧碱为NaOH属于化合物,液态氧为单质,碘酒为溶液属于混合物,A项正确;
B.生石灰为CaO属于化合物,白磷为单质,熟石灰为Ca(OH)2属于化合物,B项错误;
C.干冰为固态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铁属于单质,过氧化氢为H2O2属于化合物,C项错误;
D.空气属于混合物,氮气为单质,胆矾为属于化合物,D项错误;
答案选A。
9.C
【解析】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
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不能与酸反应,为酸性氧化物,A错误;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水,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
C.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为碱性氧化物,C正确;
D.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D错误;
答案选C。
10.A
【解析】
A.物质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胶体粒子、溶液中微粒、浊液中粒子均能发生布朗运动,A选项错误;
B.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能对光线进行散射汇聚,发生丁达尔现象,B选项正确;
C.胶体粒子半径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水分子等小粒子可自由通过,C选项正确;
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吸附某些离子,从而胶粒带有部分电荷,所以在电场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泳现象,D选项正确;
答案选A。
11.A
【解析】
A.鸡蛋清溶液为胶体,A正确;
B.豆腐不是胶体,是胶体聚沉后得到的,B错误;
C.酒精不是胶体,是溶液,C错误;
D.硫酸钡为沉淀,不是胶体,D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
A.超级钢为合金,是混合物;铁红为氧化铁,是纯净物;乙醇不是碱,A错误;
B.B中所有物质分类正确,B正确;
C.陨铁为混合物,冰水为纯净物,C错误;
D.硬铝为合金,是混合物,氨气不是碱,D错误;
故选B。
13.(1) ③⑨⑩ ⑤⑧
(2) ①⑦⑩ ②③④⑤⑥⑧⑨
(3) ③⑨ ②④⑤⑥⑧
(4) ⑥ ④ ②⑧
【解析】
单质(③金刚石、⑨金属钠)、酸(⑥硫酸)、碱(④苛性钠)、盐(②纯碱、⑧氯化钠)、氧化物(⑤生石灰)都是纯净物;①草木灰、⑦碘酒、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都是混合物。
(1)
据分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只由一种元素组成,有③⑨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是:⑤生石灰(CaO)、⑧氯化钠(NaCl)。
(2)
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多于一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据分析,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⑦⑩;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③④⑤⑥⑧⑨。
(3)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多于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据分析,属于单质的是③⑨;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④⑤⑥⑧
(4)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属于酸的是⑥;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属于碱的是④;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属于盐的是②⑧。
14. BaO、Na2O、Mn2O7 CO2、CO、H2O、NO、N2O5 CO、H2O、NO CO2、Mn2O7、N2O5 BaO、Na2O
【解析】
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根据组成元素,氧化物分类: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是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根据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的性质,可以对氧化物再分类: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CO2、SO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CuO。
金属氧化物是金属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BaO、Na2O、Mn2O7;
非金属氧化物是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CO2、CO、H2O、NO、N2O5;
不成盐氧化物是不与酸和碱反应的氧化物:CO、H2O、NO;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Mn2O7、N2O5;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BaO、Na2O。
故答案为:BaO、Na2O、Mn2O7;CO2、CO、H2O、NO、N2O5;CO、H2O、NO;CO2、Mn2O7、N2O5;BaO、Na2O。
15.(1) H2CO3 KOH K2CO3
(2)单质、氧化物
(3)K2CO3+Ca(OH)2=CaCO3↓+2KOH
【解析】
(1)
K、H、O、C可组成的酸为H2CO3;碱为KOH;盐为K2CO3,故答案为:H2CO3;KOH;K2CO3;
(2)
⑦与⑧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Fe属于单质,CO2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 单质、氧化物;
(3)
③为KOH,K2CO3和Ca(OH)2反应可得到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OH)2=CaCO3↓+2KOH,故答案为:K2CO3+Ca(OH)2=CaCO3↓+2KOH。
16.(1)Fe2O3+6HCl=2FeCl3+3H2O
(2) FeCl3+3NaOH=Fe(OH)3↓+3NaCl 复分解反应
(3)红褐色
(4) 丙 溶液和胶体
(5)Fe(OH)3+3HCl=2FeCl3+3H2O
(6)A
【解析】
(1)
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某浓度的盐酸中,得到呈棕黄色的饱和FeCl3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答案为:Fe2O3+6HCl=2FeCl3+3H2O;
(2)
取少量该FeCl3溶液置于试管甲中,滴入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为:FeCl3+3NaOH=Fe(OH)3↓+3NaCl;复分解反应;
(3)
在小烧杯甲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2mL该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答案为:红褐色;
(4)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具有,故可以看到丙烧杯中产生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可以区溶液和胶体;答案为:丙;溶液和胶体;
(5)
向少量Fe(OH)3胶体中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在此过程中氢氧化铁胶体先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答案为:;
(6)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答案为:A。
17. B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A 无 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
(1)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即得到氢氧化铁胶体,饱和FeCl3溶液直接加入NaOH浓溶液得到氢氧化铁沉淀,答案选B;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故答案为:A;
(4)由于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不到丁达尔现象;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是氯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所以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
18.(1) 红褐 Fe3++3H2OFe(OH)3(胶体)+3H+
(2)无
(3) 电泳 正
(4)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解析】
(1)
制备Fe(OH)3胶体的操作为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故答案为:Fe3++3H2OFe(OH)3(胶体)+3H+;
(2)
由图可知,该装置为渗析装置,实验结束后,半透膜的袋内为氢氧化铁胶体,袋外为盐酸溶液,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不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故答案为:无;
(3)
将半透膜内的液体倒入U形管中,如图所示,在液体上方加入少量电解液以保护胶体,接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看到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电泳,说明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故答案为:电泳;正;
(4)
若向Fe(OH)3胶体中滴入硫酸直到过量,开始时在硫酸的作用下,Fe(OH)3胶体发生聚沉转化为Fe(OH)3红褐色沉淀,后红褐色沉淀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能观察到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故答案为: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