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川教版(2019)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1节 我的第一个Python程序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第3课时 共3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为第三单元第一节《我的第一个python程序》的第三课时,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使用print()函数、input()函数以及变量完成简单的人机对话,本节课将进一步学习简单人机对话的实现。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学生对编程充满兴趣,第一二节课重在培养兴趣,规范编写操作,学习python的基础语法,随着学习的深入,后面的学习内容会越来越难,所以本节课将进一步学习简单人机对话的实现。
教学目标 掌握“+”号在python中的两种用法; 了解数据类型并掌握int函数的使用; 正确编写人机对话程序。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号在python中的两种用法; 2、了解数据类型并掌握int函数的使用。 教学难点: 正确编写人机对话程序。
教学流程 教师批注
课堂导入 抽取学生回答问题: 1、python中的赋值符号是? 2、变量的命名要求。 3、要求在交互式编程环境下输入代码实现下列对话: ①提问:请问今天的星期几? 星期X ②回答:我知道了,今天星期X。 我们之前的两节课学习了python的基础语法,包括print()函数、input()函数、变量。那么本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人机对话。 通过复习上一节的内容巩固学生知识,并通过问题引出今天的课题。
教 学 过 程 五、实现简单的人机对话程序 启动“代码编程环境”,新建并保存代码,将文件命名为“人机对话测试示例.py”,我们可以先在自己头脑中预想一下,这三行代码运行的结果是什么? 你预想的答案正确了吗? 练习八: 请同学们仿照我们完成的人机对话程序,再编写一个程序,实现输入两个数字,然后输出两个数字的和。 为什么输出的结果并不是我们想要的那个结果呢? 其实这里面包含了python编程语言中的三个知识点: 1、python编程语言中的加号“+”,不仅可以进行数学计算,还可以将两个字符串合并为一串; 2、用input()函数获取到的内容,python语言默认将其视为字符而不是数字; 3、我们可以使用int()函数,将字符转化为整数。 思考: 除了有教材上讲解的这种修改方法,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还记得教材36页欢欢在三星堆博物馆门口与机器人的对话吗? 用代码编程环境完成下面对话: 迎宾机器人: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呀 欢欢:我叫欢欢。 迎宾机器人:你好,那你今年几岁呀 欢欢:我13岁。 迎宾机器人:我知道啦,欢欢,你今年13岁了。 练习九: 使用int()函数与input()函数,编写几个涉及加、减、乘、除运算的程序。 教师展示简单的人机对话程序,学生跟随理解。 通过练习,让学生发现问题。 抛出问题,引出知识点,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找到多种解决方法。 回顾教材,完成之前的问题,起到巩固的作用能加深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课堂小结 一、实现简单的人机对话程序 1. “人机对话”程序代码的编写与运行。 2. 用加号“+”计算的知识,使用int()函数将字符串转化为整数,注意区分字符与数字这两种基本数据类型。 3. 总结input()函数、print()函数、int()函数的作用。
课后作业 1、使用input()函数与print()函数,编写一些有趣的与电脑对话的程序。 2、预习第二节《在Python中用turtle模块画图》的内容。
教 学 反 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