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海水的运动 同步检测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海域表层水温距平值。读图完成小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海域位于高纬度地区 B.该海域水温比正常年份水温偏高
C.南极臭氧空洞在扩大,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 D.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2.该海域水温分布状况( )
A.是由大气逆辐射增强造成的 B.导致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C.可扰乱水热输送和交换 D.导致该海域热量收支平衡
读冬季洋海域表层洋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①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受盛行风影响 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C.受海水密度差异影响 D.受陆地形状和岛屿影响
4.②洋流属于( )
A.风海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暖流
海水运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有关海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浪的能量十分密集,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源 B.海啸只能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
C.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D.海浪主要由地、日、月三者的相互吸引产生
6.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候潮进港 ②麦田灌溉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图1为北极上空俯视日、地、月运动示意图,图2为中国崇明岛附近2021年1月19日(农历初八)实时潮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图,2021年1月19日月球位置在( )
A.甲附近 B.乙附近 C.丙附近 D.丁附近
8.读图2判断,当日生产、生活时间安排合适的是( )
A.渔民赶海时间可以安排在6:00前后 B.当地利用潮汐一天可以发两次电
C.满载货物大型货船在6:00前后进出港安全 D.18:00前后岸边晒盐池蓄水
下图1为“某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图2为“某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1所示海区,对应可能是图2中的点(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2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由图可知该洋流是( )
A.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寒流
C.北半球的暖流 D.南半球的暖流
11.若图2中点①与②,③与④分别处于同一纬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的盐度大小相同 B.②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C.④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D.①的盐度小于④的盐度
潮汐现象是地球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下产生的,一般具有周期性变化。以月球为参照对象,地球的自转周期平均是24小时50分,月球阴晴圆缺的周期约为29.6天。下图为地球表面某地潮汐的变化周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如果图示潮汐变化为潮汐的日变化(只考虑月球的影响),可以推测( )
A.A至B的时间间隔为6小时 B.B至C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
C.C至D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 D.A至D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50分
13.如果图示潮汐变化是受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影响,可以推测( )
A.产生B、D现象时,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 B.产生A、C现象时,月球的引潮力被太阳削弱
C.产生A、C现象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D.产生B、D现象时,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甲处洋流的流向与性质是( )
A.东南、暖流 B.西北、寒流 C.东南、寒流 D.西北、暖流
15.甲附近海域( )
A.海水的盐度和密度都很大 B.不易受北部石油泄漏的污染
C.有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 D.比同纬度的海水蒸发旺盛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雷州半岛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半岛的西南部的苞西盐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6-9月为该盐场晒盐的黄金季节,此时盛行偏南风。下图为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示意图(%)。
海水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当河水中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就成为咸潮。
(1)A、B两处海区盐度较低的为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珠江口咸潮多发的季节为________,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除海盐资源外,海洋也蕴藏着巨大的能源,请列举三例人类已开发利用的海洋能源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苞西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3.3 海水的运动 同步检测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海域表层水温距平值。读图完成小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海域位于高纬度地区 B.该海域水温比正常年份水温偏高
C.南极臭氧空洞在扩大,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 D.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2.该海域水温分布状况( )
A.是由大气逆辐射增强造成的 B.导致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C.可扰乱水热输送和交换 D.导致该海域热量收支平衡
【答案】1.B
2.C
【解析】1.读图可知,该海域位于赤道与30°纬线之间,属于低纬度地区,A错误;据图可知,该海域表层水温距平值大部分为正值,说明水温高于正常年份,B正确;从图中无法得知紫外线增强,C错误;此图只反映了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域的水温状况,无法体现全球平均气温升高,D错误。故选B。
2.该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其气温较正常年份明显偏高,说明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与信风减弱有关,不是由大气逆辐射增强导致的,A错误;导致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是黄赤交角的存在,B错误;厄尔尼诺现象会扰乱水热输送和交换,导致该海域热量收支不平衡,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厄尔尼诺是指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赤道 附近的太平洋西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湿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科学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
读冬季洋海域表层洋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①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受盛行风影响 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C.受海水密度差异影响 D.受陆地形状和岛屿影响
4.②洋流属于( )
A.风海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暖流
【答案】3.A
4.C
【解析】3.①洋流为北太平洋暖流,是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A项正确;地转偏向力只影响洋流的方向,不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故B错;①洋流自西向东流,表层海水的密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大,同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差异不大,故C错;陆地形状和岛屿影响主要影响洋流方向,所以不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D错。所以本题选A。
4.②洋流为秘鲁寒流,属于由离岸风影响下形成的上升补偿流,C项正确,D错;风海流在南太平洋主要是南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呈东西流向,②洋流为秘鲁寒流,不是风海流,故A错;密度流分布于密度差异较大的两个海域之间。密度低的海域海面略高一点,密度高的海域海面略低一些,海水由高处流向低处形成密度流,即密度流是表层海水由低密度区流向高密度区。而表层海水的密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变大,如果②洋流属于密度流,其流向则应由低纬向高纬流。但②洋流的实际流向却是由高纬向低纬流,所以②洋流不属于密度流,B错。故本题选C。
【点睛】洋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1)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例如: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世界大洋中主要有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巴西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
(2)补偿流: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典型的补偿流有赤道逆流、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3)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例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
海水运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有关海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浪的能量十分密集,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能源 B.海啸只能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
C.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D.海浪主要由地、日、月三者的相互吸引产生
6.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候潮进港 ②麦田灌溉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5.C
6.B
【解析】5.由所学知识可知,海浪是由风吹拂海面而形成的,主要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如海蚀崖、海蚀柱等,C正确。海啸可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也可以由台风引起,B错误。波浪能量分散,且不稳定,很难作为能源利用,A错误。潮汐是由地、日、月三者的相互吸引产生,D错误。故选C。
6.由所学知识可知,潮汐现象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所产生的能量巨大;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候潮进港、潮汐发电、滩涂养殖,①③④正确,B正确。而麦田灌溉需要淡水,而潮汐为咸水,不能灌溉,②错误,ACD错误。故选B。
【点睛】海浪是由风吹拂海面而形成的;潮汐现象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注意概念的区分。
图1为北极上空俯视日、地、月运动示意图,图2为中国崇明岛附近2021年1月19日(农历初八)实时潮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图,2021年1月19日月球位置在( )
A.甲附近 B.乙附近 C.丙附近 D.丁附近
8.读图2判断,当日生产、生活时间安排合适的是( )
A.渔民赶海时间可以安排在6:00前后 B.当地利用潮汐一天可以发两次电
C.满载货物大型货船在6:00前后进出港安全 D.18:00前后岸边晒盐池蓄水
【答案】7.C
8.A
【解析】7.由材料可知,1月19日为农历初八,图中乙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为初一,B错;丙为初七、八,C正确;丁为十五,D错;甲为二十二、三,A错。故选C。
8.赶海即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A正确;把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的势能转化为电能,一般一天之内海水有两次涨落,所以一天可以发4次电,B错;为避免船舶搁浅,在涨潮水位高时进出更安全,6点前后水位低,C错;岸边晒盐池蓄水应选择水位高时,18点前后水位低,D错。故选A。
【点睛】潮汐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潮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农历初一、十五涨大潮。此时,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与太阳的引潮力几乎作用于同一个方向,两者的合力最大,海水就涨得最高,落得最低,即大潮。到了农历初八、二十三左右,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形成直角,此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两者合力最小,为小潮。
下图1为“某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图2为“某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1所示海区,对应可能是图2中的点(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2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由图可知该洋流是( )
A.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寒流
C.北半球的暖流 D.南半球的暖流
11.若图2中点①与②,③与④分别处于同一纬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的盐度大小相同 B.②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C.④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D.①的盐度小于④的盐度
【答案】9.A
10.C
11.C
【解析】9.从图中看,图1所示海区表层水温为10~20℃;图2中①的水温为10~20℃,A正确;②的温度为20~30℃,B错;③的水温为0~10℃,C错;④的水温为0℃,D错。故选A。
10.图中等温线向北温度减少,说明向北纬度高,为北半球,B、D错;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流向,图中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C正确,A错。故选C。
11.暖流可增温、增湿、增盐度,因此②比①温度高、盐度高,A错。一般来说,海水表层温度越高,密度越低,②温度比③高,密度比③小,B错;④温度③低,密度比③大,C正确;海水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根据温度可推测出图示区域位于中高纬度,①温度高于④,纬度较④低,则盐度高于④,D错。故选C。
【点睛】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潮汐现象是地球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下产生的,一般具有周期性变化。以月球为参照对象,地球的自转周期平均是24小时50分,月球阴晴圆缺的周期约为29.6天。下图为地球表面某地潮汐的变化周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如果图示潮汐变化为潮汐的日变化(只考虑月球的影响),可以推测( )
A.A至B的时间间隔为6小时 B.B至C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
C.C至D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 D.A至D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50分
13.如果图示潮汐变化是受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影响,可以推测( )
A.产生B、D现象时,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 B.产生A、C现象时,月球的引潮力被太阳削弱
C.产生A、C现象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D.产生B、D现象时,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
【答案】12.C
13.D
【解析】12.以月球为参照对象,地球的自转周期平均是24小时50分,也是海洋潮汐的日变化周期。图中A至C或B至D都表示潮汐的日变化周期,因此A至B、B至C、C至D都是半个日变化周期,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当日、月、地在一条直线上,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产生A、C现象,可以是月球在日地之间,也可以是地球在日月之间;当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时,太阳的引潮力削弱月球的引潮力,产生B、D现象。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甲处洋流的流向与性质是( )
A.东南、暖流 B.西北、寒流 C.东南、寒流 D.西北、暖流
15.甲附近海域( )
A.海水的盐度和密度都很大 B.不易受北部石油泄漏的污染
C.有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 D.比同纬度的海水蒸发旺盛
【答案】14.B
15.B
【解析】14.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读图可知,甲处海水等温线向西北凸出,所以该处洋流向西北流,即由高纬海区流向低纬海区,性质为寒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甲附近海域纬度低,海水温度高,密度小,A错误;甲处洋流向西北流动,因此易受南部石油泄漏的污染,北部石油泄漏对其影响不大,B正确;该海域不位于寒暖流交汇处,C错误;受寒流影响,海水温度下降,蒸发作用减弱,D错误。故选B。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雷州半岛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半岛的西南部的苞西盐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6-9月为该盐场晒盐的黄金季节,此时盛行偏南风。下图为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示意图(%)。
海水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当河水中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就成为咸潮。
(1)A、B两处海区盐度较低的为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珠江口咸潮多发的季节为________,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除海盐资源外,海洋也蕴藏着巨大的能源,请列举三例人类已开发利用的海洋能源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苞西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
【答案】(1) B B处位于珠江入海口,陆地径流的汇入稀释海水盐分
(2) 冬季 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3) 石油 天然气 潮汐能
(4)海水的盐度较大;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位于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广,地形平坦。
【解析】本大题以雷州半岛及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咸潮形成原因,海洋能源资源、盐场形成条件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素养。
(1)从图中看,A和B都位于沿海地区,B处有西江注入,A处没有河流注入,可推测出B处因有河流稀释作用,盐度较低。
(2)由材料“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可知,河流枯水期时,水量少,易出现咸潮。珠江口为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海水倒灌易出现咸潮。
(3)沿海大陆架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另外人们也开发利用了潮汐能。
(4)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可从气温、降水、地形等方面来回答。从图中看,苞西盐场位于沿海地区,海水盐度大,原料丰富;该盐场位于20°N附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从图中看,位于雷州半岛的西南,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晒盐;位于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广,地形平坦,有利于晒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