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单元评估试题(人教版,含解析,含2013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最新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单元评估试题(人教版,含解析,含2013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8-27 20:1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质量评估(一)
第一章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上应印有如下图所示警示标记中的(  )
2.(2013·广州高一检测)不同固态物质分子1 mol,体积大小并不相同,主要原因是(  )
A.微粒大小不同 B.微粒质量不同
C.微粒间平均距离不同 D.微粒间引力不同
3.(2013·芜湖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①取液体试剂,②取固体试剂,③溶解,④过滤,⑤蒸发。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把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倒入试管中,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多余的试剂倒入原试剂瓶中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
D.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中的水全部加热蒸干
5.(2013·珠海高一检测)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后没有洗涤烧杯
C.未冷却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
D.加水未达到容量瓶刻度线
6.(双选)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0 mL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可将待过滤溶液直接向漏斗中倾倒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7.(2013·洛阳高一检测)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KCl溶液
I2
加热,升华
B
KNO3
K2SO4
BaCl2溶液,过滤
C
Cu
CuO
稀硫酸,过滤
D
CaCO3
CaO
盐酸,过滤
8.(2013·昆明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磷酸(H3PO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 L
9.(双选)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的总物质的量为0. 9 mol·L-1
B.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标准状况)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
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10℃时,100 mL 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L-1的NaCl溶液是指由1 mol NaCl和1 000 mL水配制成的溶液
B.从1 L 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剩余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0.45 mol·L-1
C.0℃时,2 mol Cl2的体积可能为22.4 L
D.CaCl2的摩尔质量是111 g
11.(2013·余姚高一检测)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A.0.4 mol氧气
B.4℃时,5.4 mL H2O
C.标准状况下5.6 L二氧化碳
D.10 g氖
12.(双选)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 L一氧化碳分子数是0.5NA
B.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氮气分子的质量比为8∶7
C.常温常压下,2.86 g Na2CO3·10 H2O含有的Na+数为0.02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1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密度比为16∶11 ②密度比为11∶16
③体积比为16∶11 ④体积比为11∶16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在标准状况下,若V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A. B.
C. D.
15.(2013·临汾高一检测)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Na2SO4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NaCl中CaCl2、MgCl2等杂质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16.(12分)某市售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信息如下: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约1.18 g·mL-1
HCl的质量分数:36.5%
(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1。
(2)取该盐酸50 mL加水稀释到50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HCl)=________mol·L-1。
(3)取稀释后的适量盐酸与足量的锌粒作用,生成0.25 mo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L。
17.(14分)(能力挑战题)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常经过以下步骤:
①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
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④过滤;
⑤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包含以下操作步骤: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③放置酒精灯;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运用最简单方法检验粗盐的提纯步骤①后溶液中有无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为过滤操作。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使用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4分)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18.4 mol·L-1的硫酸。
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
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写仪器名称)。
(2)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________(选填①10 mL、
②50 mL、③100 mL)规格的量筒。
(3)实验中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A.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
B.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并洗涤烧杯,定容
C.烧杯没有洗涤
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眼睛一直仰视刻度线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浓硫酸属于腐蚀品。
2.【解析】选A。固体微粒间平均距离很小,相对于微粒大小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故粒子数相同时,影响其体积大小的因素是微粒大小,A正确。
3.【解析】选D。溶解、过滤、蒸发时均用到玻璃棒,作用分别是加快溶解、引流、搅拌,取用试剂不用玻璃棒。
4.【解析】选B。多余Na2CO3溶液不得倒入原试剂瓶,否则会污染试剂,A错误;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正确;称量NaOH固体时通常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不能直接放在纸上,C错误;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D错误。
5.【解析】选B。A项,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对结果无影响,错误;B项,不洗涤烧杯,会造成溶质的损失,溶液浓度偏低,正确;C项,未冷却,浓溶液的体积膨胀,故当凹液面的最低点和刻度线相平时,加的水少了,故浓度偏高,错误;D项,所加水偏少,溶液体积偏小,故浓度偏高,错误。
6.【解析】选C、D。量筒选取遵守“大而近”原则,A正确;粉末状药品可用药匙或者纸槽送入试管的底部,B正确;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不能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D错误。
【技法小结】规格选择和数据记录及读数
(1)量筒、容量瓶选择遵循“大而近”原则。
(2)量筒、托盘天平只能粗略量取或称量,记录数据时小数点后只能保留1位。
(3)量筒、容量瓶读数时要保证视线和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俯视或仰视都会造成实验误差;托盘天平的游码读数时要看游码的左端刻度。
7.【解析】选C。A项应用CCl4溶液萃取I2,错误;B项会引入新的杂质KCl,错误;C项CuO能与稀硫酸反应,而Cu不能发生反应,正确;D项CaCO3和CaO都能同盐酸反应,错误。
8.【解析】选D。H3PO4的摩尔质量是98 g·mol-1,6.02×1023个H3PO4的质量是
98 g,A正确;6.02×1023个分子是1 mol,故其质量之比是28∶2=14∶1,B正确;
32 g氧气是1 mol,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C正确;0.5 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11.2 L,而题目条件是“常温常压”,D错误。
9.【解析】选B、D。物质的量的单位是mol不是mol·L-1,故A错误;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1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能使用,c=n/V中,V指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故B正确;如果Na+和S的物质的量相等,硫酸根离子所带电荷大于钠离子所带电荷,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所以K+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Cl-的物质的量浓度,故C错误;温度相同时,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故D正确。
10.【解析】选C。A项,1 000 mL应该是溶液的体积;B项,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D项,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
11.【解析】选B。0.4 mol氧气中氧原子是0.4 mol×2=0.8 mol;4℃时,5.4 mL H2O即5.4 g,物质的量是=0.3 mol,原子是0.3 mol×3=0.9 mol;标准状况下5.6 L二氧化碳中原子是×3=0.75 mol;10 g氖中原子是=0.5 mol。
12.【解析】选A、D。A项,不是标准状况;D项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求Cl-的个数。
13.【解析】选B。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64∶1/44=11∶16,则体积比为11∶16,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16∶11,故选B。
14.【解析】选D。标准状况下,VL CH4的物质的量为mol,则氢原子数为×4×NA=n,则NA=。
15.【解析】选A。制取蒸馏水可用蒸馏的方法,A正确;NaCl、Na2SO4均溶于水,B错误;BaSO4、BaCO3均难溶于水,C错误;除去NaCl中的MgCl2、CaCl2等杂质,应加入相应的试剂,把Ca2+、Mg2+等除去才行,D错误。
16.【解析】(1)c(HCl)=
=11.8 mol·L-1。
(2)稀释10倍,溶质不变,浓度必变为原来的1/10,即
1.18 mol·L-1。
(3)V(H2)=0.25 mol×22.4 L·mol-1=5.6 L。
答案:(1)11.8 (2)1.18 (3)5.6
17.【解析】(1)先放置酒精灯,据外焰的高度固定铁圈位置,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加热搅拌,待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2)静置后继续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有S。
(3)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
(4)经过步骤④过滤可以除去BaSO4、CaCO3、Mg(OH)2、BaCO3、泥沙。
(5)溶解和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
答案:(1)③①②④⑤
(2)静置后继续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有S;否则,溶液中无S
(3)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
(4)BaSO4、CaCO3、Mg(OH)2、BaCO3、泥沙
(5)搅拌、引流、搅拌
【技法小结】实验装置的组装和拆卸
(1)实验装置的组装按由下至上,由左至右的顺序,拆卸顺序正好相反。
(2)若是蒸馏装置,记忆口诀:灯定圈高,圈上放网,网上放瓶,铁夹定瓶。
18.【解析】(1)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无需烧瓶、药匙、托盘天平,还缺少100 mL容量瓶、玻璃棒。
(2)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得0.1 L×1 mol·L-1=18.4 mol·L-1
×V,V≈0.005 4 L,即5.4 mL,应选用10 mL量筒。
(3)A项无影响;B项未冷却,所加水偏少,浓度偏高;C项,造成溶质减少,浓度偏小;D项,仰视读数,会造成所加水偏多,浓度偏小。
答案:(1)②④⑥ 100 mL容量瓶、玻璃棒
(2)5.4 ① (3)B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