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训练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据记载,明代15朝内阁阁臣平均人数最多时7.67人,最少时3.73人。明中叶以后内阁出现了首辅,首辅之争导致内阁相互倾轧严重,必须仰仗皇帝和司礼监太监的支持才能获得实际权力。这说明明朝( )
A.宦官专权的严重性 B.六部权力不亚于内阁
C.内阁权势的伸缩性 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2.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政府设河州卫,以何锁南普为指挥同知:“又遣西宁州同知李喃哥等招抚其酋长,至者亦悉授官,乃改西宁州为卫,以喃哥为指挥”;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元璋派沐英平定洮州叛乱后认为“洮州,西番门户,遂置洮州卫”。明初这些做法旨在( )
A.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B.增强边疆经济活力
C.维护国家政权稳定 D.削弱土司统治权威
3.明太祖亲自撰写的遗诏要求藩王:“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国王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军所王。诸不在令中者,惟此令从事。”该遗诏意在
A.保障君主权威 B.减轻政府负担 C.提高行政效率 D.增强地方实力
4.明成祖朱棣授权锦衣卫可以直接逮捕和拷问官员,司法机关无权过问,明宪宗又铸北镇抚司印信,使锦衣卫北镇抚司成为皇帝直辖的特务机构。这反映出
A.明朝司法系统名存实亡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司法体系在逐渐走向完善 D.特务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5.有学者在研究中注意到,“从永乐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皇帝‘其不接见臣下而能统治天下者,以有阁臣票拟故耳’。但是,他们谁也不敢担当违反祖制的罪名,谁也不愿从已经取得彻底胜利的皇权中,又拿出一部分给阁臣分享。”这表明明代内阁
①跻身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②成为加强皇权的工具
③有效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④拥有一定的议政权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揭帖”原为明初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明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等。这种变化表明
A.内阁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 B.官僚队伍能够有效制衡专制皇权
C.明代政治体制日益走向僵化 D.内阁在中枢决策中具有重要地位
7.据记载,“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前明天子拱默,委任左右,故阁臣往往比(结交)中涓(宦官),作威福,营奸利,虽分权于部,而权益重。国朝凝旨有定例,内外大臣言官摺奏,则直达御前,天子亲笔批答,阁臣不得与闻”。以上史料说明
A.明朝内阁为中央决策机构 B.明清内阁显著提高行政效率
C.清朝内阁的权力逐渐削弱 D.清朝内阁有效防止宦官专权
8.明初朱元璋分封皇子们镇守各军事重地;朱棣及后来几代皇帝则剥夺藩王军权,护卫兵被撤掉,没有皇帝批准,不能出城、出京、不能做官,甚至不能从事士农工商任何职业,但可按照级别领取丰厚的禄米。这些变化说明
A.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B.藩王威胁皇权统治
C.藩王自由受到严控 D.四民社会结构稳固
9.明成祖时期,阁臣“裨益不在尚书下也”,但终永乐之世,阁臣的品秩未过五品。从仁宣时期开始阁臣的品秩与地位不断提高。景泰时期,阁臣午朝班次位列六部尚书之上,“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种变化有助于
A.提高内阁决策效率. B.抑制宦官权力膨胀
C.削弱六部的行政权. D.限制皇帝滥用权力
10.“中轴线”在学术文献中有以下解释:《中国建筑史》把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并且指出“世界各国唯独我国对此最强调,成就也最突出”。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中轴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故宫的中轴线和整个城市的中轴线相重合,有人把它称为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
B.万寿山前山的南北轴线,依次穿过排云门、排云殿、智慧海、德辉殿、佛香阁
C.平遥古城的古民居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尊卑有序
D.大昭寺坐东朝西,中轴线上有门廊、庭院和经堂大殿
11.明代后期和清代前中期长三角地区急递铺(传递军政信息的基层驿传机构)数量有所增加,且主要集中在松江府和苏州府嘉定一带(今上海境内)。该现象反映了当时
A.邮驿体系日臻完善 B.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
C.海外贸易不断拓展 D.加强海防建设的需要
12.明太祖统治时期,制定了《大明律》,内容集中,条例分明,维护专制统治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立法。其增加经济法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改变 B.专制统治扩展到经济领域
C.商品货币关系不断发展 D.工商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3.明初设置布政使,掌一省之行政,考察官吏,征收财赋等。宣德、正统以后,随着原本作为临时差遣性质的总督、巡抚权力不断加重,布政使的权力随之缩减。清初规定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再分左右。上述变化反映出明清时期
A.中央集权日益强化 B.国家注重地方行政效率
C.地方财政困难加剧 D.君主专制加剧社会矛盾
14.明代,若遇四品以上大臣缺员,必由六部官员、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等共相计议,而后推荐,再经皇帝批准任用,称“廷推”。大臣们若未经廷推而是由皇帝特旨简拔的话,则深以为耻。据此可知,廷推制度
A.有利于理性构建政治领导层 B.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
C.成为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工具 D.致使科举的选官功能被削弱
15.隆庆五年(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封页互市。互市时,明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叹,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赠遗而返”。这反映了
A.蒙汉之间交流方式多元 B.佛教成为蒙汉文化纽带
C.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D.明朝实现边境长治久安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今天下兵政之本系于五军,五军能修其政令,以表率天下,都司卫所使各理其职,则武备充实,足以壮中国、服四裔,天下国家用安靖。
——《明宣宗实录》
隆庆四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把汉那吉与俺答汗闹翻,归附明朝。宣州大总督王崇古建议采取安抚政策,优待把汉那吉,以此为契机改善明朝与蒙古各部的关系,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和高拱表示支持。俺答汗也有和明朝改善关系的愿望,于是双方议和,恢复贡市,边境的紧张情势才渐渐地缓和下去。
——摘编自雷海宗《中国史要》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明朝后期民族安抚政策的利与弊。
三、论述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城:军事防御线或地理分界线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
材料三 远至秦汉,许多游牧民族南下长城。历史上金主阿骨打、蒙古成吉思汗都南越长城,明朝时蒙古人曾在1449年、1545年、1550年三次兵临北京城下,长城如同虚设。……长城由夯土变成砖石,城墙更加坚固,但防御效果并不理想。
东亚大陆东南面临太平洋,受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明显,而西北面远离太平洋,加上印度洋暖流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故中国西北部地区湿润程度越来越低。正是这种气候、地缘(区位)、地貌的综合影响,在距离递减规律的影响下,东南地区普遍温暖湿润,西北内陆地区普遍干燥少雨。这样的地理环境使东亚大陆北部地区为茫茫草原,西北地区也多干旱的沙漠戈壁,形成了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的对立。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长城与明长城的差异,并对长城的功能予以阐释。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必须仰仗皇帝和司礼监太监的支持才能获得实际权力”可知,在内阁制度下,皇帝利用司礼监太监制衡内阁,宦官权力扩张,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A项正确;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六部,排除B项;材料反映内阁的权力受到皇帝和司礼监太监的制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实质是君主专制加强,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解析】由材料可知,明初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设置了河州卫、西宁卫和洮州卫,中央授官,有利于防范西北地区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社会稳定,C项正确;“强化封建君主专制”与题干中央加强边疆管辖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明初对西北地区设立卫所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的管控力度,与经济的活力是否增强关联度不大,也非明政府的主要意图,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削弱土司的统治权威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晚年时,诸侯势力膨胀,因恐明太祖死后诸王争权,禁止诸王至京奔丧,要求“国王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军所王”,以保障君主权威,A项正确;B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该遗诏目的在于限制地方藩王势力,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锦衣卫属于明朝时期特务机构,直接隶属皇帝,“司法机关无权过问”反映出君主专制加强,B项正确;明朝司法系统只是无权管理特务机构,并不是名存实亡,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司法体系走向完善,排除C项;材料中显示明朝特务机构正走向鼎盛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皇权取得彻底胜利后,由明成祖设立的,后来的皇帝“不接见臣下而能统治天下”,是因为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有阁臣票拟故”等,表明内阁是明代统治者加强皇权的工具,拥有一定的议政权力,说法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内阁跻身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并未说明内阁有效弥了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说法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BD三项。故选C项。
6.D
【解析】材料中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并成为内阁的特权,与明代中后期政治变化有关系,由于密揭涉及内容多且重要性强,故显示了内阁的重要性,D项正确;密揭内容均是内阁制完善后一贯拥有的权力,不能说职能发生重大转变,排除A项;B项不符合内阁制的特征和属性,排除;“政治体制僵化”一般指拘泥旧制,缺乏灵活处置权力,导致政治运转丧失活力,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解析】根据材料“天子亲笔批答,阁臣不得与闻”可知,明朝时期内阁权重,到了清朝内阁不得干预天子批阅奏章,说明清朝内阁权力受到削弱,C项正确;明朝内阁为皇帝的秘书机构,排除A项;材料强调内阁在明清的变化,无法说明行政效率提高,排除B项;清朝内阁名存实亡,作用并不明显,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解析】根据材料“剥夺藩王军权,护卫兵被撤掉,没有皇帝批准,不能出城、出京、不能做官,甚至不能从事士农工商任何职业”可知后来明朝统治者严格限制藩王,C项正确;边患问题得到解决,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限制藩王,不是问原因,排除B项;四民社会结构稳固,不符合史实,与材料也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阁臣午朝班次位列六部尚书之上”“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阁臣职权的扩大削弱了六部的行政权,C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得出内阁决策效率的提高,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阁臣的升降是由皇帝决定,不能限制皇权滥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解析】根据所学,中国式建筑的审美观,历来重视"中轴贯通,左右对称”。这在故宫和老北京城的布局上看得最清楚。颐和园虽然是行宫,依山傍水,随坡就弯而建,设计师还是千方百计地体现了这种传统的审美情趣。最明显的是万寿山南麓以佛香阁为中心的建筑群了:从昆明湖北岸的中央码头开始,经云辉玉宇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这九个层次,层层上升,从水面到山顶构成一条垂直的中轴线,两边布局也是严格对称的。B项错误,符合题意;A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11.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急递铺数量有所增加,且主要集中在松江府和苏州府嘉定一带(今上海境内),这是为了密切中央与沿海地区的联系,加强海防建设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急递铺的建设,不能体现邮驿体系日臻完善,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排除B项;明代实行海禁政策,海外贸易并未出现不断拓展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解析】据题意可知,《大明律》在维护专制统治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立法,说明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立法,是商品货币关系不断发展的表现,C项正确;明代没有改变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是经济发展影响立法,而非专制统治扩展到经济领域,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雇佣关系,不能说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解析】依据材料的叙述,总督巡抚等地方要员权力加重,而行政权的布政使地位日趋卑微,显示出地方权力的集中,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B项正确;地方权力的集中不利于中央权力的掌控,排除A项;C项结论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提及的是地方机构的变化,属于中央集权范畴,而非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解析】廷推而来的高级官员意味着得到了官僚体系的认可,这种制度较为理性,有助于构建政治领导层,A项正确;廷推制度与加强专制无关,排除B项;明代废除了宰相,排除C项;廷推是在现有官员体系中推选,和科举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解析】据题意可知,明朝和蒙古之间的互市包括封赐、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说明交流方式多元,A项正确;佛教是明朝和蒙古之间交流的方式之一,并不能体现其纽带作用,排除B项;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是在宋代,排除C项;明朝边境受到蒙古的威胁,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排除D项。故选A项。
16.利:
(1)实行“因俗而治”,让少数民族保留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这种灵活的民族政策,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现固有重大意义。
(2)明朝后期对北方蒙古势力采取安抚政策,有利于维护和巩固边境的稳定,为明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安抚政策有利于加强民族之间的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弊:
(1)明朝边境政策有时单纯依赖征服,有时又一味强调政治安抚,未能真正做到“恩威兼施””。
(2)“恩威兼施”政策需要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由此而导致的繁重徭役,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盾;为镇压各地方的起义又削弱了边境的防务力量。
(3)对北方蒙古势力的安抚政策实质上叶反映了明朝军事、经济势力的衰弱。
【解析】明朝的边疆政策从早期“拓地御边”到中后期的“敛兵守塞”,慢慢地趋向了保守。“安抚政策”对明朝统治来讲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让少数民族保留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这种灵活的民族政策,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现固有重大意义。有利于维护和巩固边境的稳定,为明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加强民族之间的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弊端则是没有真正做到“恩威并施”,为了维持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导致的繁重徭役,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盾;为镇压各地方的起义又削弱了边境的防务力量。
17.差异:汉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到河西地区,在长城以南修内层防线。明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防御蒙古旧部;对原有长城修补,在东北新修边墙,在长城沿线设置军镇,形成完整防御体系。(从目的、范围角度作答,其他角度言之合理可酌情赋分)
阐释:
角度1:从军事防御线的功能看,能从汉武帝、明朝修筑长城并设军镇的角度,分析汉长城对匈奴、明长城对东北少数民族及蒙古族后裔南下的防御作用;能从明朝长城防御效果并不理想角度作答也可以。
角度2:从地理分界线的功能看,能从地理位置、气候因素分析长城(明朝)以南主要是农耕文明、以北为游牧文明,是一条农牧业分界线。
角度3:从促进民族交融的功能看,能从互市、和亲、移民、屯田、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分析,长城文化带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的走廊,所设军事重镇也是南北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带。
(任答2个角度即可,若从其他角度,如长城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等,可酌情赋分)
层次要求:
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
层次2:能表述成文,逻辑不够清晰,叙述不够完整。
层次3:能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叙述完整、条理,语言流畅。
【解析】【解析】差异:根据汉长城图和“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许多游牧民族南下长城”等信息,说明汉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到河西地区,在长城以南修内层防线。根据汉长城图、明长城图和“长城由夯土变成砖石,城墙更加坚固”,结合所学可知,明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防御蒙古旧部;对原有长城修补,在东北新修边墙,在长城沿线设置军镇,形成完整防御体系。
阐释:角度1:从军事防御线的功能看,根据“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防御效果并不理想”,从汉武帝、明朝修筑长城并设军镇,分析汉长城对匈奴起到一定防御作用,明朝长城防御效果并不理想角度作答。角度2:根据“东亚大陆东南面临太平洋……形成了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的对立”,从地理分界线的功能看,长城(明朝)以南主要是农耕文明、以北为游牧文明,是一条农牧业分界线。角度3:从促进民族交融的功能看,长城文化带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的走廊。(任答2个角度即可)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