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训练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面是清朝前期的外交体制框架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清朝外交管理权下移的趋势
B.清朝外交近代化发展的趋势
C.天朝上国观念下的分类管理
D.闭关锁国外交在政治上体现
2.康乾盛世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和交往中设置种种禁令,如严禁硝磺、火药、铁器外销,外商到达中国口岸必须卸下武器,不能让外国商人购买中国书籍、学习中国文字等。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A.闭关锁国的狭隘心理 B.天朝大国文明的优越感
C.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 D.担忧统治权威受到挑战
3.清代外销瓷大部分是根据欧洲市场的需求定制宗教题材或家族纹章的瓷器,大约从康熙晚期开始,订购商大多只从景德镇购买白瓷,在广州指导监督画工完成图案绘制后烧制出釉上彩绘瓷器,形成融汇中西特色的广彩瓷器。由此可知
A.瓷器销售被十三行所垄断 B.外商管理政策影响瓷器制作
C.广彩瓷器是官窑瓷器代表 D.交通条件造成对外贸易不便
4.嘉靖三十四年,金都御史张濂上疏:“臣颇知海寇始木,始以海禁乍严,遂致猖獗……相机稍复海市之旧,不惟散已聚之党,而滨海穷民假此为生,又足以收未溃之人心。”这表明
A.海寇的出现导致海禁的推行 B.当时出现开放海禁的思潮
C.政府意识到海禁的种种弊端 D.海禁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5.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联通中外。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
A.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B.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商品远销东欧、北非
C.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明清时期,禁止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6.嘉庆十八年九月,天理教起义愈演愈烈,史书记载:“数十逆贼,哄然直进,官兵空手遮拦,皆由经年累月不修军器”;震惊之余,嘉庆帝下诏罪己,将本朝与发生“梃击案”的明朝相提并论,亲自撰写《因循疲玩论》。据材料可推知嘉庆
A.试图引导群臣摆脱天朝上邦的意识形态束缚
B.试图对专制体制内孕育的民主色彩加以扼杀
C.意在挽救积重难返的清代吏治困局
D.意在重构兴利除弊的中央行政中枢
7.1723年,清朝设金川安抚司,以莎罗奔为土司官。乾隆十二年(1747年),金川与清廷的矛盾激化,清朝派兵征讨,土司莎罗奔投降。1771年其孙再反,至1776年被平定,金川改为流官。这些举措
A.激化了满藏民族的利益冲突 B.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力量
C.扩大了民族地区的自治权限 D.促使四川地区纳入中央版图
8.据《日下旧闻考》记载,1784年,乾隆提出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王朝的历代帝王均应具有“庙享”地位,最后使历代帝王庙享祀帝王达到188位。乾隆此举旨在
A.认可中原政治文化 B.强调自身的正统性
C.扩大帝王入祀范围 D.继承中华文化遗产
9.清朝皇帝赐宴王公宗室,在宫内已成定规。既是为表示皇恩浩荡,也有笼络清宗室人心的目的。其中,招待外蕃蒙古王公的除夕保和殿宴与招待大臣的元旦宴颇具代表性。清宫的这些宴会
A.有效地强化了君主专制 B.大大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C.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10.清朝时期的大臣谢济世说:“自后世有密奏之例,小人多以此谗害君子,首告者不知主名,被告者无由申诉,上下相忌,君臣相疑”,建议“自今除军机外,皆用露章,不许密奏”。这反映出密折制
A.加剧了君相之间的矛盾 B.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一定弊端
C.威胁到了军机处的权力 D.极大地提升了官僚机构行政效率
11.乾隆年间设立三通馆,其编修的地理志突破了之前以山川为纲要、以中原为核心的九州书写体系,采用以当朝行政区划为纲的疆域书写体系,将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一视同仁。这种地理志书写体系的变化
A.服务于国家认同的需要 B.说明了中国版图的奠定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D.推动了地方制度的改革
12.清代府学、县学都有明伦堂,清廷在每个明伦堂里都置有一块横躺的石碑即“卧碑”,卧碑上镌有几条禁令:“第一,生员不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结社。第三,不得刊刻文字。”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道学家的虚假说教 B.选官制度的日益僵化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13.谈及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有学者认为,“海禁一直是明清海洋政策的主要基调,但官方在经略海疆时也出现过退却”。下列各项属于清代官方“退却”表现的是
A.朱元璋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B.乾隆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
C.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迁海令”
D.雍正时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
14.清入关后,统治者将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发展成为“华夷一体”的新“大一统”政治思想,通过大规模的改土归流,破除土司割据局面,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团结。这
A.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B.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版图
C.推动了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 D.实现了各民族的一律平等
15.乾隆帝曾就康雍乾三朝君主治国理政作出总结:“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这三朝是清代的盛世②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③建立军机处势在必行④决策权由皇帝掌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思想贯穿整个社会发展进程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一统”一词始见于《春秋。公羊传》。《春秋》开篇首句就是:“(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对此,《春秋·公羊传》解释道:“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后代学者对此段经文有进一步的诠释,如第一位系统阐释孔子“大一统”思想的西汉大儒董仲舒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林益铭《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二 唐代文化是在大一统的局面下蓬勃发展的,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结盟,使丝绸之路向西南(指南亚)延伸……从广州出发到波斯湾、红海等地的航线已经开通,广州港中外商船云集,成为世界循环交通的一环,外来物品不光满足了贵族的奢侈需求,也引起了仿制的兴趣……直接借鉴外来造型的“胡瓶”,则成为唐代相当流行的器物……长安城中云集了各国的商人和使节,他们也把各种宗教带到中国……朝鲜半岛各国几百年间均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再如锡兰于668年建国后几乎成为一个具体而微的小唐朝。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 中国历经五千年沧桑,国内诸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迁徙与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民族认同始终如一,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越是增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
清朝顺应历史的潮流,突破了历代中原汉族王朝在边疆民族问题上的局限性。把历史上在中国疆域内活动的边疆各民族都纳入其统一的范围。清朝追求对边疆领土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从中央到边疆地区对边碰各民族进行直接管理。把历史上边疆各民族的边疆纳入了清朝大一统的疆域范围之内。
——摘编自黄朴民《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成崇德《清朝边疆统一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公羊传》中“大一统”思想的内涵,并指出这种思想的出现和哪一制度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为实现董仲舒提出的文化“一统”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述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对外来文化的方针并以宗教为例加以说明。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以秦、汉史实为例,说明人口的“迁徙”,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融汇”,推动了“民族认同”。②举例说明清朝是如何对“边疆领土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的。
三、论述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可以从历史认同与文化认同两个领域进行探讨。这里说的历史认同,主要指关于血缘、地理、治统的联系与认识;而文化认同,主要指关于心理、制度、道统的影响与传承。
——摘编自瞿林东《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以“历史认同或文化认同”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从材料中的“朝贡国”“理藩院”等可得出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是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外交理念,以自我为中心,其他为附属国或者是藩国,因此反映出天朝上国观念下的分类管理,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下移,排除A项;当时没有外交近代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闭关锁国,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解析】题干中材料的种种限制措施只是表象,其背后深层次的意图,是清朝统治者害怕危及其统治合法性和权威性,进而丧失统治地位,D项正确;康乾盛世时期,尚不明显,排除A项;B项描述与材料中种种限制措施矛盾,排除B项;材料中如进口武器,并不会直接损害中华文化,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解析】清代的外销瓷在景德镇购买白瓷,在广州完成绘彩,形成融汇中西特色的广彩瓷器,这主要是因为清朝逐渐推行一口通商政策,因此瓷器制作出现了流程分离,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广彩瓷器的地位,排除C项;广彩瓷器的产生不是因为交通要素,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解析】材料“臣颇知海寇始木,始以海禁乍严,遂致猖獗”“相机稍复海市之旧,不惟散已聚之党”体现的是明朝金都御史张濂认为倭患起于海禁,主张开放海禁,B项正确,排除A项;当时政府并未认识到海禁的种种弊端,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海禁政策不利于社会稳定,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解析】根据所学,明清推行海禁政策,是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贸易,不是禁止,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6.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嘉庆帝下诏罪己,反思自身原因,主要是为了挽救积重难返的清代吏治困局,C项正确;引导群臣摆脱天朝上邦的意识形态束缚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天朝上国”观念在有清一代根深蒂固,排除A项;扼杀民主色彩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重构兴利除弊的中央行政中枢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解析】清政府在金川地区改土归流,打击了地方叛乱,这有助于加强中央对金川的控制,B项正确;改土归流并不一定能激化矛盾,排除A项;改土归流削弱了民族地区的自治权限,排除C项;在清政府以前,四川就纳入了中央版图,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乾隆皇帝提出的“法戒兼资,古可为鉴”的祭祀要义,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完善并确立了历代帝王庙188位入祀帝王的统一多民族帝王祭祀体系,彰显了“中华统绪不绝如线”的帝系传承特点,将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境界进一步升华、进一步完善,D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继承中华文化遗产,不是简单地认为认可中原政治文化,排除A项;正统性可以看成是继承的合法程度以及在伦理道德上的地位,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是扩大帝王入祀范围,而是强调继承中华文化遗产,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解析】依据材料“招待外蕃蒙古王公的除夕保和殿宴与招待大臣的元旦宴颇具代表性”,可知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通过举办宴饮,表明对汉文化的认同,体现了民族间的交融,C项正确;“有效”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加重财政负担,排除B项;材料不能看出宫廷生活奢靡,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解析】材料叙述了密折制导致“上下相忌,君臣相疑”,这说明密折制在强化皇权过程中产生一定弊端,体现出密折制在皇权强化过程中有一定的特殊作用,B项正确;清朝时期已经没有宰相了,不存在君相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军机处的权力受到威胁,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官僚机构行政效率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解析】乾隆年间即清朝前期,官修地理志不再采用以中原为核心的旧体系,改为以当朝行政区划为纲的疆域书写体系,将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一视同仁,是为了服务于国家认同的需要,A项正确;地理志书写体系的变化不能说明中国版图的奠定,排除B项;地理志编写体系的变化与边疆地区的开发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地理志书写体系的发展推动了地方制度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清代对“府学、县学”的“禁令”,“生员”没有言论、出版自由、不得结社,表明政府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人身控制,这从本质上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化,C项正确;“禁令”并非虚假说教,排除A项;八股取士反映出选官制度的僵化,排除B项;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明清海洋政策以海禁为主要基调不同,雍正时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是官方在经略海疆时出现退却的具体表现,D项正确;明太祖朱元璋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并非清代官方的“退却”,排除A项;乾隆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是海禁,不是海禁政策的退却,排除B项;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迁海令”是明清时期海洋政策的基调,不是“退却”的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清入关后,采用了“华夷一体”的新“大一统”政治思想,并通过一些列措施,来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团结,这些做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版图,排除B项;材料措施无法表明推动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实现了各民族的一律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解析】根据材料“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可知清朝统治者认为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决策权要由皇帝掌握,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所以②君主专制高度强化④决策权由皇帝掌握符合材料意思,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清朝统治者一直遵循决策权由皇帝掌握,没有体现这三朝是清代的盛世,①错误,排除AC项;军机处在雍正时已经设立,③错误,排除B项。故选D项。
16.(1)内涵:诸侯听命于周天子,以周天子为核心将社会有序地组织起来,使中国完成真正的政治统一。
制度:分封制。
措施:政治上重用儒生;教育上设置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表彰六经等。
(2)特点:交流的范围扩大;交流的内容广泛;交流有双向性。
方针:兼收并蓄。
说明:对外来宗教提出“示存异方之教”,佛教经典大量传入;景教、回教、摩尼教传入中国。
(3)①秦始皇派蒙恬夺取河套地区以后,先后迁徙罪犯和内地居民到长城沿线定居。汉武帝在收复河套后,一次就招募内地十万人移居朔方,还命令北部边郡驻军实行屯田。这拦措施既推动了长城沿线经济文化发展,又加强了中原与边疆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②设立理藩院,管理蒙古、西藏等事务;册封达赖和班禅等活佛,管理蒙藏地区;设台湾府,隶属福建;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新疆地区控制。
【解析】(1)
内涵:材料“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大意为: “元年”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是指国君即位的头一年。“春”字是什么意思?是一年的开始。“王”指的是谁?是指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而后说正月,这是为了说明是周王朝的正月。为什么说周王朝的正月?是为了尊重周天子的一统天下。由此可见,《春秋·公羊传》中“大一统”思想的内涵是诸侯听命于周天子,以周天子为核心将社会有序地组织起来,使中国完成真正的政治统一。
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周天子是通过分封制来实现“大一统”的。
措施: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实现文化“一统”的措施包括政治上重用儒生;教育上设置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表彰六经等。
(2)
特点:根据材料“与吐蕃结盟,使丝绸之路向西南(指南亚)延伸……从广州出发到波斯湾、红海等地的航线已经开通”可概括出交流的范围扩大;根据材料“外来物品不光满足了贵族的奢侈需求,也引起了仿制的兴趣”“他们也把各种宗教带到中国”可概括出交流的内容广泛;根据材料“直接借鉴外来造型的‘胡瓶’,则成为唐代相当流行的器物”可概括出交流有双向性。
方针:根据材料“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可概括出兼收并蓄。
说明:根据材料“他们也把各种宗教带到中国”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对外来宗教提出“示存异方之教”,佛教经典大量传入;景教、回教、摩尼教传入中国。
(3)
本题较开放,根据材料要求,考生可任选一个时期进行阐述,如选择秦汉,可从以下角度作答:秦始皇派蒙恬夺取河套地区以后,先后迁徙罪犯和内地居民到长城沿线定居。汉武帝在收复河套后,一次就招募内地十万人移居朔方,还命令北部边郡驻军实行屯田。这拦措施既推动了长城沿线经济文化发展,又加强了中原与边疆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如选择明清,可从以下角度分析:设立理藩院,管理蒙古、西藏等事务;册封达赖和班禅等活佛,管理蒙藏地区;设台湾府,隶属福建;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新疆地区控制。
17.观点: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制度推动了文化认同
阐述:古代中国通过政治制度的构建、思想文化的统一传承,使得文化认同不断强化。秦朝统一之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通过郡县制,有效的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同时辅以文字、度量衡等的统一,为文化认同提供了制度保障。后世历朝历代坚持了中央集权体制,推动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认同;董仲舒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使得儒学适应了政治形势的需要,汉武帝将儒学确立为正统思想,后代奉为圭臬,使得儒学成为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而儒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使得儒学在更加广泛的空间范围内得到了认可,成为古代中国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综上可知,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制度构建,促进了文化认同,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解析】观点:根据材料“文化认同,主要指关于心理、制度、道统的影响与传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观点: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制度推动了文化认同。
阐述:采取总分总的论证方式,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角度分析古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具体而言:古代中国通过政治制度的构建、思想文化的统一传承,使得文化认同不断强化。秦朝统一之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通过郡县制,有效的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同时辅以文字、度量衡等的统一,为文化认同提供了制度保障。后世历朝历代坚持了中央集权体制,推动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认同;董仲舒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使得儒学适应了政治形势的需要,汉武帝将儒学确立为正统思想,后代奉为圭臬,使得儒学成为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而儒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使得儒学在更加广泛的空间范围内得到了认可,成为古代中国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综上可知,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制度构建,促进了文化认同,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