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辛亥革命
(训练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有人认为:辛酉政变在晚清史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清王朝从此进入了慈禧太后的时代。这是个不同于嘉道以来不思改革、墨守成规,在中世纪徘徊的新时代,这也是一个不同于以往自我封闭而力图面向世界的新时代其理由是,这个时代( )
A.有曾国藩、李鸿章等中兴名臣,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
B.慈禧太后推动改革变法开辟了晚清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C.经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推动中国近代化
D.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和甲午战争等多次打断中国近代化
2.清末新政前,新式学堂仅有39所,截至1911年,已达到52500新。新式学堂的学生人数也由之前的几千人增长到数百万人。在国家统一颁行的书目中,“中学书籍9种,而西学方面书籍多达72种”。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
A.西学东渐彻底改变了国人的观念 B.国家教育方针的改变
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D.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3.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4.20世纪初,新的知识精英群体开始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准则,“专制太甚,人心难收,自费留学、国外求学或著书立说以图学制革命者,颇不乏人”。这说明在当时的中国社会
A.清朝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成为主流
C.救亡图存的方向发生转移 D.形成了政治变革的思想和群体基础
5.1905年,四川总督锡良向清廷奏请设置川滇边务大臣,称:“川滇边藏,声气相通,联为一致,一劳永逸,此西南之计也。”这一建议
A.表明清廷边疆治理的全面进步 B.凸显了地方督抚尾大不掉之势
C.有利于通过联防强化边疆稳定 D.激化了西南各省官僚间的矛盾
6.《革命军》是近代邹容撰政书,一册。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5月上海大同书局刊行,“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定名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所有宣战、议和、订盟、通商,及独立国一切应为之事,俱有十分权利与各大国平等”。该书被誉为“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它
①以宣传民主共和为其主旋律②以资产阶级进化论为主要武器
③深受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④旗帜鲜明地鼓动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如图为民国五年底,大总统黎元洪签署的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状,后有总理段祺瑞和教育总长范源廉的签名。这一任命状可以用于说明当时政府
A.积极创办高等新式学堂 B.决策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C.违背《临时约法》精神 D.名义上实行责任内阁制
8.学者李泽厚说:“遗憾的是,就在这期间,也就是在1908年,慈禧死掉了。如果她早死十年就好了,戊戌变法可能成功;如果她晚死十年也好,就不会有辛亥革命了。”如果她早死十年就好了,戊戌变法可能成功;如果她晚死十年也好,就不会有辛亥革命了。”在李泽厚看来
A.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
B.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
C.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在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D.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与慈禧的死有直接关系
9.1903年,章太炎致信康有为:“至于近世,戊戌之变,长素(康有为)所身受……且所谓立宪者,今上院之法定议员,谁为之耶?其曰皇族,则亲王、贝子是已:其曰贵族,则八家与内外蒙古是已”“而可以不革者哉?”章太炎意在强调
A.君主立宪政体颇受清廷官员欢迎 B.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
C.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D.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
10.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吾邑学堂业立三年,而诸生月课尚未曾废,乃于本月停止,而寒唆无生路矣。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据此可推知
A.传统的士人阶层将被分流 B.新式教育备受大众质疑
C.儒家思想已丧失正统地位 D.科举废除带来吏治败坏
11.武昌起义后,一些先进女性或组织女子北伐队,直接参加革命战争;或组织女子医疗队,参与战场救护工作;或组织女子后援会,为革命军队募捐筹饷。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前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的妇女,有姓名可查者有380多人,其中有54人加入了同盟会。这种现象说明
A.女性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B.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革命推动思想解放 D.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崩溃
1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这一宣誓的主要价值是
A.激发国民党人的斗志 B.号召实行责任内阁制
C.凝聚国家复兴的力量 D.确立民主共和的制度
13.1903—1906年,全国各省成立的铁路公司多达18个,其中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江苏等铁路公司,系由各省绅商士民集股自办,经商部代为奏准成立。这反映出清政府( )
A.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B.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C.看到了工业文明的先进性 D.改变了抑制工商业的传统做法
14.某学者认为,清末十年,新政、立宪与革命三种社会运动,分别体现出“变事”“变法”和“旧邦新造”的三级定位层次。终清之际革命运动的最后收功,对于新政和立宪运动来说,是“三国归晋”;对于清末所有社会政治运动来说,是“万流归宗”。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B.为人民的解放奠定了政治基础
C.使社会面貌发生了质的转变 D.弥合了资产阶级各派别的分歧
15.1911年9月,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等人组织发动起义,宣布荣县独立,建立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荣县军政府主动派兵进攻周边地区,保路运动进入了全面的武装斗争状态。据此推断,这次起义
A.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 B.推动了各省相继宣布独立
C.受到了辛亥革命的鼓舞 D.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庚子之变后,国人无论朝野咸知非变法不足以自存。到1903年,君主立宪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国内知识界和留学生中勃兴起来。1905年,“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督抚和出使各国大臣的奏请也是立宪运动蓬勃的原因。最终,清政府也不得不做出改革政体的姿态。
清廷预备立宪之措施梗概为:1906年7月,清廷下诏仿行宪政,以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入手。1907年8月,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察馆。9月,清廷成立制宪局,筹备资政院及各省咨议局,命令成立省、州、县各议会。1908年8月清廷颁布“宪法大纲”,定九年之后召开国会。只是议会可与商议,但不决定政府的决策。后清廷缩短预备立宪年限,改于1913年召开议院。
——摘编自王富聪《清末新政时期统治者内部对立宪政体的接受进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改革政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廷预备立宪。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7年,怀特布雷特向议会提交用公款资助建立国民教育的提案,虽然该提案未获通过,但却推动了自愿为国家提供普及初等教育社团的建立。1830年,辉格党上台,贵族被迫与正在兴起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分享权力。1832年,议会改革议案扩大了选举权。1833年,在舆论压力下,议会终于通过2万英镑的教育拨款,1839年该项拨款增至3万英镑,并成立了“枢密院教育委员会”-英国第一个国家监督和管理教育的机构。1858年,教育委员会设立教育行政部,加强对民众教育的管理。1862年,议会通过教育修正案,教育投入被纳入正常的以征税为保障的立法轨道。1880年,英国实施小学义务教育法。
——摘编自谢天冰《试论英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共创办各类学堂37所,其中外语学堂8所,专门技术学堂11所,军事技术学堂18所。从时间上看,19世纪70年代以前,洋务教育以办外语学堂为主,七八十年代,洋务教育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有技术、军事、医学、工程学、矿学、电学等。甲午战争后,清朝创办的学堂已开始注意学堂的不同等级之分,如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苏州、无锡等地出现的三等公学堂,一个较完整的学制系统已经形成。到1901年,逐渐出现了门类明确的小学、中学、大学堂和女塾,学堂逐渐走向系统化。这一时期,清朝还创办了大量的农业类、商业类学堂,学堂的门类更加广泛。举凡工、商、农、桑、矿、声、医、化、光、电、格致各目均有学堂,近代教育趋向系统化。
——摘编自张雪蓉《论洋务时期的教育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近代教育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根据所学,辛酉政变是1861年,因此慈禧太后的时代是从1861年开始,因此经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推动中国近代化,C项正确;洋务运动最后失败,没有挽救清政府的统治,排除A项;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和甲午战争并没有打断中国近代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解析】清末新政后,新式学堂大量出现,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且西学书籍也增多,这意味着新学得到了发展,新思想得到了传播,为后来的变革图强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C项正确;A项错在“彻底”,排除A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国家层面教育方针的变化,排除B项;洋务运动标志近代教育起步,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解析】材料反映了新政期间清政府鼓励留学,不断削弱科举地位,人才培育方向和人才流动方向发生变化,新型知识分子阶层的力量不断壮大,因此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C项正确;根据《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的出台可知当时社会对于出国留学并没有广泛认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的主要来源,排除B项;“改变了”属于完成时态,此时国人中依然存在不少保守派,另外本文发表于1903年,科举制废除于1905年,排除D项。故C选项。
4.D
【解析】20世纪初伴随着新式学堂和教育的发展,接受西方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体制下的知识分子群体日益壮大,他们成为传播新思想,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结合材料,这些新的知识分子群体主张教育改革,反对专制体制,成为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材料关联度不大,排除A项;新式知识分子的壮大有利于革命队伍的扩大,但不是所有的新式知识分子都拥护革命,排除B项;中国救亡图存的方向与内涵发生变化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解析】根据“川滇边藏,声气相通,联为一致,一劳永逸,此西南之计也。”可得出高雷川滇大臣,可以使西南地区形成联防体系,有利于强化边疆稳定,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是全面的进步,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要求加强边防,并不是尾大不掉的态势,排除B项;这一建议与地方官僚矛盾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解析】20世纪初,邹容的《革命军》中痛陈民族危机的严重,倡导建立“中华共和国”,争取民族独立等,以宣传民主共和为主旋律,以资产阶级进化论为主要武器,旗帜鲜明地鼓动资产阶级革命,说法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1905年底,说法③不符合史实,排除与之组合的ACD三项。故选B项。
7.D
【解析】根据材料中“大总统黎元洪签署的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状,后有总理段祺瑞和教育总长范源廉的签名”说明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理起到制约总统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只是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状,不能得出“积极创办高等新式学堂”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北京临时政府的权力制约,与新文化运动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任命状没有违背《临时约法》精神,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解析】在李泽厚看来,如果慈禧早死十年,就不会发动政变,囚禁光绪,戊戌变法就可能成功;如果慈禧晚死十年,武昌起义不一定成功,就可能不会有辛亥革命了,因此戊戌变法的失败和辛亥革命的爆发都有一定的偶然性,B项正确;材料中作者强调的主语是辛亥革命,主要强调戊戌变法失败和辛亥革命爆发都具有偶然性,排除A项;成戌变法失败的根源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C项;材料中只是作了一个假设,辛亥革命爆发时,慈禧已经死掉,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解析】章太炎在揭露清政府发动戊戌政变拒绝改革,组织立宪骗局和皇族内阁强化贵族统治后,反问除了革命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意在强调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D项正确;君主立宪政体颇受清廷官员欢迎与章太炎力主革命救中国不符,排除A项;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只是材料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侵华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解析】根据“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可知,1905年废科举制后,传统的士人阶层深受影响,欲图他业以谋生,即将被分流,A项正确;材料强调传统的士人阶层将被分流,不涉及学堂等新式教育,排除B项;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此时儒家思想仍占正统地位,排除C项;根据材料不能推知科举废除带来吏治败坏,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解析】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前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的妇女,有姓名可查者有380多人,其中有54人加入了同盟会”可知民主革命推动了女子思想的解放,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革命队伍,C项正确;材料只能体现部分女性思想解放,参加革命活动,无法得出女性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排除A项;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封建伦理道德秩序崩溃,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解析】总统誓词中强调了推翻了专制,强调了国家政权的合法性,意在凝聚国家复兴的力量,C项正确;誓词并不是强调斗争,而是建设,排除A项;誓词中没有提到政府组织形式,排除B、D项。故选C项。
13.D
【解析】由题干信息“铁路公司……系由各省绅商士民集股自办,经商部代为奏准成立”可知,清末新政中,清政府逐渐改变传统“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工商业,D项正确;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发生在清末新政之前,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甲午中日战争后,在题干时间之前,排除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就已经看到了工业文明的先进性,开始了洋务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变事”“变法”“旧邦新造”“三国归晋”“万流归宗”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国家,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A项正确;B、C两项表述与辛亥革命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表述中“各派别”之说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A项。
15.A
【解析】荣县独立使得保路运动进入了全面的武装斗争状态,而保路运动的发展使得清政府抽调湖北新军进入四川,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武昌起义推动了各省相继宣布独立,排除B项;辛亥革命爆发时间是在1911年10月,排除C项;荣县革命后建立的是军政府,并非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排除D项。故选A项。
16.(1)原因:严重的民族危机或统治危机(内忧外患);立宪派的倡导;督抚和使节的奏请;国内知识分子和留学生的推动。
(2)评价:预备立宪的改革方案并没有将国会的性质、权限以及责任内阁的关系明确规定下来,没有体现立宪政体的基本精神,其根本目的还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最后的“皇族内阁”更是一场骗局,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清政府终于开始改革政治制度,决定效法日本,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政体,客观上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表现;在危机四伏之下,统治者把接受立宪政体作为一种挽救自身统治的应急之法。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庚子之变后,国人无论朝野咸知非变法不足以自存”可知,严重的民族危机或统治危机(内忧外患);“君主立宪……在国内知识界和留学生中勃兴起来”“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督抚和出使各国大臣的奏请也是立宪运动蓬勃的原因”可知,立宪派的倡导、督抚和使节的奏请、国内知识分子和留学生的推动。
(2)评价:对预备立宪一定要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要看到预备立宪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也要看到其有一定的进步性。局限性方面,预备立宪的改革方案并没有将国会的性质、权限以及责任内阁的关系明确规定下来,没有体现立宪政体的基本精神,其根本目的还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最后的“皇族内阁”更是一场骗局,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进步性方面:清政府终于开始改革政治制度,决定效法日本,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政体,客观上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表现;在危机四伏之下,统治者把接受立宪政体作为一种挽救自身统治的应急之法。
17.(1)背景: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国民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英国民主政治改革深化。资产阶级进-步掌握政权;近代自然科学加快发展;英国民众科学教育意识增强。
(2)不同点:英国处于领先地位,晚清积极吸收西方成果:英国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晚清为封建统治服务:英国以民间为先导,晚清以政府为主导;英国课程设置全面均衡,晚清侧重外语、科技、军事等课程的设置。
相同点:中英政府对近代教自采取支持态度:中英两国都致力于建立完备的近代教育系统;中英均重视教育立法。
(3)历史意义:促进了近代新式人才的培养;加快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思想解放的湖流: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转型。
【解析】(1)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国民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根据材料“1830年,辉格党上台,责族被迫与正在兴起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分享权力。1832年,议会改革议案扩大了选举权。”可知,英国民主政治改革深化、资产阶级进-步掌握政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自然科学加快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民众科学教育意识增强。
(2)不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材料“从时间上看,19世纪70年代以前,洋务教育以办外语学堂为主,七八十年代,洋务教育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有技术、军事、医学、工程学、矿学、电学等”可知,晚清积极吸收西方成果;从服务对象看,英国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晚清为封建统治服务;从推动力量看,根据材料“1807年,怀特布雷特向议会提交用公款资助建立国民教育的提案,虽然该提案未获通过,但却推动了自愿为国家提供普及初等教育社团的建立”“甲午战争后,清朝创办的学堂已开始注意学堂的不同等级之分,如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苏州、无锡等地出现的三等公学堂,一个较完整的学制系统已经形成”可知,英国以民间为先导,晚清以政府为主导;从设置课程内容看,英国课程设置全面均衡,根据材料“清朝还创办了大量的农业类、商业类学堂,学堂的门类更加广泛。举凡工、商、农、桑、矿、声、医、化、光、电、格致各目均有学堂,近代教育趋向系统化。”可知,晚清侧重外语、科技、军事等课程的设置。相同点: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中英政府对近代教自采取支持态度;根据材料“1862年,议会通过教育修正案,教育投入被纳入正常的以征税为保障的立法轨道。1880年,英国实施小学义务教育法。”“到1901年,逐渐出现了门类明确的小学、中学、大学堂和女塾,学堂逐渐走向系统化”可知,中英两国都致力于建立完备的近代教育系统;根据材料“1862年,议会通过教育修正案,教育投入被纳入正常的以征税为保障的立法轨道。1880年,英国实施小学义务教育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英均重视教育立法。
(3)历史意义:晚清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了近代新式人才的培养;晚清教育重视西学教授,加快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近代教育的发展推动了近代思想解放的湖流;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转型。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