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步训练
(训练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1941年12月23日,中英两国在重庆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事实上缔结了中英军事同盟。1942年3月,日军大举进犯缅甸,英军兵败如山倒,急向中国求援,国民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的基本精神,组建远征军,驰援缅甸。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根本目的是( )
A.承担反法西斯主力军的重任
B.尽世界反法西斯盟国的义务
C.尽力确保国际援华通道安全
D.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
2.武汉会战后,国民党军事当局重新划分了全国战区,共设立10个战区,同时增设了苏鲁战区、冀察战区为游击战区,并提出要用整个国民党军中的约三分之一的部队开展游击战争。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党军因形势变化调整方针策略 B.国民党希望分化共产党的军事力量
C.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D.国民党意识到游击战的决定性作用
3.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4.1940年7月,中共党员人数由原来的四万多人激增到八十余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在抗日救亡高潮推动下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的出身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热血青年,虽然他们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是思想入党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由此推知,当时
A.党员队伍扩大是错误的决策 B.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任务紧迫
C.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觉悟较低 D.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5.如图是近代著名杂志《良友》中抗战图像数量的变化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注:由于抗战期间《良友》每一年出版的画册量不一,为客观反映《良友》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抗战宣传力度情况,以各年份平均每一期抗战图像数量统计作为图像传播力度的参考指标。
A.抗战图像的数量随战事深入而不断增长
B.社会舆论对抗战的态度摇摆不定
C.舆论宣传大大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
D.民族危机激发了媒体的民族意识
6.1942-1944年的三年中,陕甘宁边区农民所交的公粮,1941年占总收获量13.58%,1942年降为1.14%,1943年降至不足9%。从1943年起,敌后各根据地机关一般能自给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粮食和蔬菜,敌后根据地人民的负担只占总收入的14%左右。这反映出抗日根据地
A.重视解决人民的民生问题 B.为百团大战提供物质基础
C.获得国民政府的财政支持 D.土地改革提高农民积极性
7.1939年10月10日,《新华日报》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能成就,积极进行群众工作,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而辛亥革命之所以不彻底,没有把广大群众真正动员起来,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当时这一刊文的主要意图是
A.探寻辛亥革命失败主要原因 B.肯定民众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强调国共合作领导抗日战争 D.敦促国民政府实行全民抗战
8.图1、图2是来源于抗战时期两次重大战役的著名历史照片。其背后的事件反映了
A.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的转变 B.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化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 D.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9.1938年7月19日,《新华日报》发表文章呼吁:“我们希望……抱着与前方浴血战士同样的精神,艰苦奋斗。所有全国作者及记者,应该从速组织起来……向敌人外交堡垒努力进攻”。该文章旨在
A.呼吁文化界人士上前线抗战 B.宣传进行全民族抗战的必要性
C.谴责国民党的积极反共政策 D.号召开展文化斗争以支持抗战
10.1938年8月,国民党通过了《县各级组织纲要》,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执行管、教、养、卫任务。“管”就是清查户口,联保连坐;“教”除文化教育、抗日教育外,主要进行党化教育和军事训练;“养”是通过整理财政、规定地价、土地陈报等,开辟财源;“卫”主要是训练壮丁以靖地方,防止共产党势力渗入。这反映了国民党
A.扭转了抗战的不利形势 B.力图维护一党专制局面
C.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抗日 D.抗战政策开始发生转变
11.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应该“办理义务的小学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发出了《普及国民教育的指示》。在根据地,各级学校不断建立,教科书也得到修订,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内容融入其中。晋察冀边区的这一做法
A.适应了民族战争发展的需要 B.完善了国民教育的基本体系
C.推动了土地革命思想的传播 D.促进了抗战时期社会教育的完善
12.1937年,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在延安成立。1939年,救国联合会创作排练了《亡国恨》《打回老家去》等剧目,深入工厂、农村、学校、部队演出,还创办各种识字班、识字牌、夜校等。救国联合会的活动( )
A.扩大了统一战线的范围 B.增强了抗日救亡力量
C.旨在提升青年政治觉悟 D.加强了民主政权建设
1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政治上建立民主政治,实行普选;在经济上积极恢复发展生产;在文化教育上开展文化运动,创办多所学校,实行国防教育,还发行了《新中华报》(后改为《解放日报》)《团结》《祖国呼声》等。陕甘宁边区的这些做法旨在
A.反击国民党政府的一党专制 B.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C.巩固并扩大全民族抗战局面 D.坚持推广井冈山革命道路
14.延安根据地政府规定,小学体育课所占课时比例仅次于语文课,体育课有队列、军操、野外露营、行军、紧急集合等训练内容;并在中学或高等学校中,均开设有相关的体育课与军训课程。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A.深受苏联体育教育观的影响 B.反映出重视体育教育的社会共识
C.体现了体育教育的时代特色 D.为体育事业的显著发展提供保障
15.据统计,二战期间,不论质,单论量,美国陆军战地口粮,每人每天约6磅;日本陆军约为4磅;中国陆军官兵最多时也仅约为1.6磅。1944年,美国专家曾随机抽取1200名国军士兵进行体检,结果发现营养不良者高达57%。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中国农业经济濒临崩溃 B.中国军队轻视士兵营养
C.中国军队作战非常顽强 D.中国民族工业遭到重创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8年2月25日,中国近代第一个外交使团在蒲安臣这样一个美国人的率领下从上海虹口出发了。由于他本身是美国人这一特殊身份使得他在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他主导下签订的《蒲安臣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平等身份签订的条约。把这份条约与同期其他列强与中国签定的条约进行横向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对华政策与英法等国相比有明显的独特性,与英法等欧洲国家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和领土要求相比较,美国在这一时期没有对中国提出任何瓜分势力范围的要求,而且两国人民自由流动和入学的条约有力的促进了后来的移民和留学潮。如果把《蒲安臣条约》与先前美国对华政策进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美国已由一开始的尾随英国,本行“免费搭便车的帝国主义”,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立的对华政策也就是所谓的“合作政策”。
——摘编自倪正清《从蒲安臣和<蒲安臣条约>看晚清中美关系》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美国主要从军事上考虑。为减轻自己在对日战争中的损失,促使中国在对日战争中做出积极的努力。美国在太平洋同日本的战争是在劣势下进行的,在军事上扭转不利局面,打败日本,是当时美国制定太平洋和亚洲政策的主要出发点。为此,在对华政策上,美国的基本方针是维持中国的作战能力,利用中国雄厚的人力,在亚洲大陆牵制更多的日军,并用中国做基地轰炸日本的海上航线,进而轰炸日本本土,以此支持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对日作战。在政治上,则使中国同美国友好。为此,罗斯福“每做出一个决定时都把这些目标牢记在心。”因此,美国在这一期间执行了援助中国抗日,促使中国民主团结,以便有效地打击日寇的政策。
——摘编自胡之信《1941-1945年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蒲安臣出使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实施援助中国抗日政策的背景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三日下午五时,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正式开幕了。我第一次出席这样庄严、隆重的大会。毛泽东同志致开幕词。第二天又听了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在“七大”会议上,还听了朱德等同志的发言,深受教益,并感到全党思想统一,认识一致,团结坚强,因而对中国革命的任务更明确,胜利的信念更加坚定。
——摘自吕正操《吕正操回忆录》
材料二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1956年2月开始,毛泽东用一个半月时间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汇报。这是建国以后中共中央领导人对经济建设问题进行的一次时间比较长、内容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在这个基础上又经过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由毛泽东归纳,后在4月25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报告,随后又在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中共七大召开时的抗战形势说明这次大会所明确的“中国革命的任务”。指出这次大会实现“全党思想统一”的重要标志。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写出“报告”的名称,概括其发表前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变化,并分析该“报告”发表的重要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根据“1942年3月,日军大举进犯缅甸,英军兵败如山倒,急向中国求援,国民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的基本精神,组建远征军,驰援缅甸。”可得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根本目的是要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防止日本切断后方,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B项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C项是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解析】
武汉会战结束以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根据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战略调整,积极发展游击战,A项正确;材料中国民党的措施并不是要分化中共的军事力量,排除B项;武汉会战刚刚结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并没有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排除C项;材料是强调国民党准备进行游击战,并没有强调游击战具有决定性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解析】
依据材料“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给了其他阶级一定的权利,拉拢其他阶级,共同为抗战服务,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抗战,不是武装反抗国民党,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党的中心工作的变化,排除C项;1944年才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解析】
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吸纳了大量新党员,这些人有一腔热血,但是在思想方面并不能完全融入组织,由此可知,当时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任务紧迫,这也是整风运动兴起的背景之一,B项正确;扩大党的队伍有助于提升党的影响力,这一决策是正确的,排除A项;材料不是对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觉悟进行批判,排除C项;新增党员不是因为在思想上认同党的主张而加入共产党,更多的是因为抗日救亡高潮的推动,D项脱离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935年华北危机至全面抗张爆发时,抗战图像的数量都有所增加,可见民族危机激发了媒体的民族意识,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抗战图像的数量有增有减,并不是“不断增长”,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社会舆论对抗战的态度摇摆不定”,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媒体的抗战态度,并没有涉及其效果,无法判断“大大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为了度过了严重经济困难,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重视解决人民的民生问题,从而为抗日战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A项正确;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抗日根据地获得国民政府的财政支持,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土地改革,而是大生产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解析】
依据材料“而辛亥革命之所以不彻底,没有把广大群众真正动员起来,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结合材料时间1939年,所以该报道的意图是敦促国民政府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实行全民抗战,D项正确;材料不是在探寻辛亥革命失败主要原因,排除A项;肯定民众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不是主要意图,排除B项;国共合作在1937年已经实现,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解析】
图1是台儿庄战役,处于抗战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主战场,而图2对应的是百团大战,处于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是主战场,B项正确;两图对应的都是全面抗战时期,排除A项;两图所处的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排除C项;两图都在反攻阶段之前,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解析】
依据材料“我们希望……抱着与前方浴血战士同样的精神,艰苦奋斗。所有全国作者及记者,应该从速组织起来……向敌人外交堡垒努力进攻”可知,中共在号召全国的作者和记者,利用文化斗争来支援抗战,D项正确;“上前线抗战”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文化斗争,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谴责国民党,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解析】
根据材料中“清查户口、联保连坐、党化教育和军事训练、开辟财源.训练壮丁以靖地方、防止共产党势力渗人”,可以看出国民党加强统治,力图维护一党专制局面,B项正确;选项A和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AD项;选项C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B项。
11.A
【解析】
结合材料中“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普及国民教育”“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内容融人其中”等信息可知,当时的晋察冀边区的教育旨在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意识,晋察冀边区的这一做法适应了民族战争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国民教育体系完善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排除B项;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且这与土地革命思想无关,排除C项;材料属于文化教育、不属于社会动员教育,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解析】
依据材料“1937年,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在延安成立。1939年,救国联合会创作排练了《亡国恨》《打回老家去》等剧目”,可以看出通过在工厂、农村、学校、部队演出,扩大救国会的影响,引发人们的反思,增强抗日救亡力量,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统一战线,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还有其他群体,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主政权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甘宁边区采取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项措施,意在巩固并扩大全民族抗战局面,C项正确;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D两项表述均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D项。故选C项。
14.C
【解析】
根据材料“延安根据地政府规定”,重视体育课,这与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说明体育教育的时代特色,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苏联影响,排除A项;“共识”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规定仅代表根据地这一范围,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陆军官兵最多时也仅约为1.6磅”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士兵的口粮少,跟农业是息息相关的,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轻视营养,排除B项;材料问的是口粮少,跟作战顽强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材料考查的是农业,不是民族工业,排除D项。故选A项。
16.(1)影响:开创了中国派遣使节出国的先例,并使得中国渐渐纳人了国际的轨道;蒲安臣使团还取得了美国英国等国政府不借修约干涉中国内政的承诺;蒲安臣在华盛顿与美国代表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即《蒲安臣条约》,这一条约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首次以一个主权国家而不是以战败国且“在相对和平的条件下签订的第一个具有对等形式和内容的”国际条约,成为中国日后“对外交涉的一个重要的国际法依据”;《蒲安臣条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自主性;宣布了拐骗华工行为的非法性,保护了在美华工的利益,它也确定了中国侨民赴美的合法性以及在美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旅美华侨的作用;《蒲安臣条约》促使中国政府开始设置驻外领事制度,抵制了美国的排华运动;《浦安臣约》的签订也带来了一个赴美的新浪潮。
(2)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中国积极抗日;美国在太平洋同日本的战争是在劣势下进行的。
影响:有利于扭转美国在太平洋的劣势;有助于中国的抗日。
(3)因素: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外交政策。
【解析】
(1)影响:根据材料“1868年2月25日,中国近代第一个外交使团在蒲安臣这样一个美国人的率领下从上海虹口出发了。”并结合出使活动的地位可知,开创了中国派遣使节出国的先例,并使得中国渐渐纳人了国际的轨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蒲安臣使团还取得了美国英国等国政府不借修约干涉中国内政的承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蒲安臣在华盛顿与美国代表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即《蒲安臣条约》,这一条约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首次以一个主权国家而不是以战败国且“在相对和平的条件下签订的第一个具有对等形式和内容的”国际条约,成为中国日后“对外交涉的一个重要的国际法依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蒲安臣条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自主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条约宣布了拐骗华工行为的非法性,保护了在美华工的利益,它也确定了中国侨民赴美的合法性以及在美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旅美华侨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蒲安臣条约》促使中国政府开始设置驻外领事制度,抵制了美国的排华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浦安臣约》的签订也带来了一个赴美的新浪潮。
(2)背景:根据材料“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美国主要从军事上考虑。为减轻自己在对日战争中的损失,促使中国在对日战争中做出积极的努力”可知,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根据材料“美国的基本方针是维持中国的作战能力,利用中国雄厚的人力,在亚洲大陆牵制更多的日军”可知, 中国积极抗日;根据材料“美国在太平洋同日本的战争是在劣势下进行的,在军事上扭转不利局面,打败日本,是当时美国制定太平洋和亚洲政策的主要出发点”可知,美国在太平洋同日本的战争是在劣势下进行的。 影响:根据材料“美国的基本方针是维持中国的作战能力,利用中国雄厚的人力,在亚洲大陆牵制更多的日军,并用中国做基地轰炸日本的海上航线,进而轰炸日本本土,以此支持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对日作战”可知,有利于扭转美国在太平洋的劣势;中美联合抗日有助于中国的抗日。
(3)因素:根据材料可知,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外交政策。
17.(1)形势: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抗战即将取得胜利。任务: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标志: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名称:《论十大关系》。
变化: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
意义: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或“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亦可):成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解析】
(1)形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春天中共七大召开时,敌后抗日军民已发起局部反攻,抗战即将取得胜利。任务: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当时的形势可知,中共七大制定的革命任务是,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全党思想统一的实现。
(2)名称:根据材料二中“从1956年2月开始,毛泽东用一个半月时间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汇报。这是建国以后中共中央领导人对经济建设问题进行的一次时间比较长、内容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1956年春天作的报告名为《论十大关系》。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论十大关系》发表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由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意义:根据所学知识,从理论发展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分析可知,《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或“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成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