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同步训练(含答案及解析)(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同步训练(含答案及解析)(全国通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29 08:1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训练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清政府开始“借师助剿”。但当英国拟调印度兵助剿时,清廷“谕曾国藩等迅克金陵、苏、常,以杜觊觎”。同时,当俄国愿出兵助剿时,也谕示“准俄兵船上在上海助剿,毋入江”。这体现出清政府( )
A.已经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
B.与帝国主义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警惕列强借出兵扩大侵略
D.注重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2.公司制在晚清时被引入中国,股票大量发行。人们“不但愿附西人之股,且多自设公司,自纠股份”,一批近代工矿企业相继创办。“至今日而开平煤矿”、平泉铜矿……蒸蒸然有日上之势”,这些企业其数“不下二三十处”。这反映出( )
A.晚清经济近代化程度加深 B.洋务企业实行新型经营模式
C.中企受西方管理模式影响 D.股份制成为洋务企业经营方式
3.陈旭麓指出,领导洋务运动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在传统官制以外另成系统的一个机构,逐渐成为清政府事实上的另一个中枢。由此可知
A.中国外交开始近代化 B.清政府“天朝”观念的动摇
C.洋务运动布新而不除旧 D.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
4.1861年,法国驻沪代理领事爱棠称,“法租界长期以来不被注意地皮突然变得身价百倍,所有出卖的地皮都被争相购买”,因此“地皮价格抬得很高,最初每亩地卖200两,已经被认为很贵了,现在即使卖1200两,买方还争先恐后”,这种势头一直保持到1864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上海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B.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D.洋务运动的有力刺激
5.19世纪90年代,清木知识分子开办的政治性社团在1895年、1896年均为4个,1897年、1898年分别增加到了27个、33个。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维新变法的展开 C.清末新政的实行 D.洋务运动的推动
6.清朝建立后,在国家的东北边疆和西北边疆采取与行省一督抚制截然不同的军府制加以管辖。晚清时期,政府于1884年改伊犁将军府辖区为“新疆省”,又于1907年撤黑龙江、吉林、奉天将军,设立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这一变化主要缘于,晚清政府
A.逐渐沦为“洋人的朝廷” B.中央集权体制走向崩溃
C.加强对边疆危机的应对 D.开始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7.“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公司”是中国第一家采用新式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钢铁联合企业,初为洋务派筹办。1907-1913年,面向社会大规模招股集资,以解决自创办以来的资金困境并谋求扩大生产规模,但是招股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公司不得不依靠借贷维持运转,给公司埋下致命隐患。这说明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陷入萧条 B.官僚资本主义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实业发展缺少政策保障 D.缺少构建完整工业体系社会环境
8.19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列强的侵略,李鸿章认为而东南海防比西北塞防更重要,应该集中力量保卫东南沿海地区,“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棘”。而左宗棠则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主张。左宗棠的主张
A.有利于保卫西北领土,抗击英、俄侵略
B.促进了洋务运动兴起和军事工业的开办
C.不利于集中资源进行西南方的对法战争
D.造成了力量分散,加速甲午战争的失败
9.如图是1841年至1910年进口鸦片所占中国总进口货物的比重变化(单位:%)示意图。由图中数据变化可推断
A.西方列强停止向中国输出鸦片 B.列强扩大了对华的商品倾销
C.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 D.中国成为了世界市场的中心
10.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美国的《哈勃周刊》和《论坛》都分别撰文,认为“战争确实具有广泛的意义——它是进步与停滞不前之间的一场斗争。日本的胜利意味着现代文明扩大到朝鲜,以及她的财富向世界开放。”这一观点
A.辩证地看待甲午中日战争 B.为侵略战争制造理论依据
C.激化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 D.旨在赞扬日本文明先进性
11.如图为清末洋务派兴办的福州船政局的组织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创办
②是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③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并引进外国技术人员
④管理制度落后阻碍企业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1895年,大英图书馆收购了一套大清版画作品,并珍藏至今。这批由当时文人画师创作的画报主要用于宣传清王朝在甲午海战中如何英勇作战,以及日本在战败后向大清王朝投降的情景。下面版画为这套系列作品中的一幅,综合图文信息可知
版画标题:迎迓李傅相
主要内容:清军大胜,日本乞和。在各国公使的恳请下,李鸿章赴日谈判。
A.清政府封锁消息并开展愚民宣传 B.晚清的中国画师们缺乏版权意识
C.家国情怀影响着历史记录的视角 D.中日马关谈判受到国际舆论关注
13.1876年,天津机器局建成第一座铅室法硫酸厂,成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开端,此后各类化工厂陆续建成,如下表所示。永利碱厂的纯碱赢得国际金奖,合成氨厂的产品为农业提供化肥。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
①中国化学工业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 ②中国化工厂都设在沿海和通商口岸
③中国某些化工产品已达到世界水平 ④中国的化工产品推动了农业近代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从1861年到1884年,广东督抚不无热心洋务者如郭嵩焘、刘坤一等,但任期长、受朝廷信赖的多为传统的满员。1884年张之洞就任两广总督后,博采西学,大办洋务,广东近代化终于有了新气象。这反映出
A.广东开近代化风气之先 B.督抚制影响洋务运动兴衰
C.汉族官僚遭到满人压制 D.践行中体西用思想较艰巨
15.上海轮船招商局诞生后,能否承担运输漕粮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1875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试图抢夺承运漕粮的生意,表示可将漕粮运费由招商局的每担6钱左降至1钱。《申报》惊呼:“此事惊闻之下,未免太觉其减价。”后因李鸿章等的抵制才未成行。这说明当时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漕运成为中外争夺焦点
C.洋务企业生存环境恶劣 D.大众媒介关注政治变革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晚清时期的郭刘之辩
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向各方征集兴办洋务“求强”的意见、方法与谋略。时任地方官员的郭嵩焘积极响应,把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写成《条陈海防事宜》上奏,同时把奏折给同僚刘锡鸿看,请他评论。刘锡鸿也把此事记录了下来。
嵩焘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策,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一节也。故先欲通商贾之气……(洋人)以保护商贾为心,故能资商贾之力以养兵……盖洋人皆有保护商贾之心,而于地方官多所捍格,此即因其意所向利导之者也。(西方各国的轮船、铁路等,主要是商人制造,经济实力在商人而不在国主,政策起着调控作用)是以国家大政,商贾无不与闻者。
——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折
洋人之商贾与闻政,官商相保卫,资商力以养兵,非其法较中国为善也,情形迥不侔也。洋人所谓国主,无异乡里中之首事;所谓官,无异乡里中之富室大家。国主由公众举,畀以一定分禄,承办一国之事,而不能专断其事,遇事则集富室大家及一国之众而公议之。……中国天下为家,已更数千载,政令统于一尊,财富归诸一人,尊卑贵贱体制殊严,士农工商品流各派。涣汗(帝王的圣旨﹑号令)颁而八方罔不承听,矧(况且)其在逐末之人何得妄参国是……夷狄之道未可施诸中国也。中国制治必须朝廷操利权。利不足操朝廷之权,然后可冀效诚于商贾;使富商大贾视官宦如帝天,偶一盼睐便可以为至荣极宠,斯匍匐以献其财力而惟恐不纳矣。
——刘锡鸿《论时事书偶笔》
问题
(1)比较两人的观点,其具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从材料中可以推测出两人各持怎样的心态?两人的心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对洋务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从作者视角和史料价值的角度,你如何看待郭刘之辩?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881年开始,中国留美幼童开始陆续回国。归国后的学子积极改造中国社会,并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把近代风气带进政府部门,冲击着封建官僚旧习,尤其是在抵制贪污、求真务实、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方面效果较为显著,为近代中国政治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1875年赴美留学的梁诚,在晚清交涉赎回兴筑粤汉铁路权益的进程中作出巨大贡献,这件事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梁诚在美多年,深知美国政治运行模式,因此,他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美国各界的支持,请求他们支持中国的庚子退款要求,利用报刊舆论对美国政府和时任美国总统的老罗斯福施压。部分留美幼童又以极大热情投入到民主化的建设潮流中,不断奋斗,不断前进,努力追求民主共和制度的实现。因而,他们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摘编自鲁涛《留美幼童与近代中国政治》
材料二 1950年,我国与波兰、捷克等5个东欧国家交换25名留学生,学习语言、历史等科目。从1951年起,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新中国开始正式较大规模地向苏联派出留学生,用以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后派出的留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6~45岁之间,并对留学生的资格作了严格的规定,在选拔程序上则需经派出单位初选、全国外语统考、省级高教行政部门复审、教育部监察等四道关。1981年开放自费留学政策后,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留学人员对留学国别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选择趋向,人们的留学热情空前高涨,留学成为牵动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社会热点,留学的动机也不仅仅是求学为第一,而是有了更多个人功利的考虑。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在中国出国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另一个人潮开始涌现,这就是“海归”潮。
——摘编自张雪蓉《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和时代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留美幼童回国后为改造中国而努力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留学教育的变迁并分析其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和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后,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调整了对外政策,由抵抗转变为争取外国人的支持,列强和清政府为了维护各自利益,相互勾结,因此出现了“借师助剿”局面。依据材料“谕曾国藩等迅克金陵、苏、常,以杜觊觎”、“准俄兵船上在上海助剿,毋入江”可知,在英国和俄国出兵助剿时,清政府对两国出兵助剿的地点进行限制,其目的是警惕列强借出兵扩大侵略,损害其统治利益,C项正确;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对英俄出兵助剿的地点的限制,不是强调清政府与帝国主义联合镇压太平天国,排除B项;材料现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利益,而非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解析】根据“公司制在晚清时被引入中国,股票大量发行”可知,中国企业经营方式深受西方影响,C项正确;仅从公司制经营方式不足以说明经济近代化程度加深,排除A项;材料中企业无法体现是洋务企业,排除BD项。故选C项。
3.C
【解析】材料“......逐渐成为清政府事实上的另一个中枢。”说明总理衙门和旧的机构没有太大区别,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中国外交开始近代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天朝”观念,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中体西用”,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61-1864年间,上海“法租界长期以来不被注意地皮突然变得身价百倍,所有出卖的地皮都被争相购买”,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攻打上海,许多人到租界避难所致,C项正确;《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后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中心,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为涉及洋务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90年代,政治性社团数量急剧增加,是因为这一时期民族危机的加深,国人救亡图存意识强烈,A项正确;维新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清末新政开始于190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是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边疆危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新疆和东北地区由军府制改为行省制,强化了当地的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强化对边疆危机的应对,C项正确;材料所述现象是符合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进步举动,逐渐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央集权体制走向崩溃,与此明显不符,排除AB项;材料并不涉及外交领域,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公司筹资招股困难,说明当时缺少构建完整工业体系社会环境,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7-1913年的民族资本主义并没有陷入萧条,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官僚资本主义,排除B项;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公司为洋务派筹办,并没有缺少政策支持,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边疆危机,左宗棠提出海防、塞防并重的主张,有利于当时保卫西北领土,抗击英、俄侵略,A项正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已然兴起,军事工业也在开办中,排除B项;左宗棠的主张并未对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产生消极影响,排除C项;左宗棠海防塞防并重思想与1890年代甲午战争的失败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解析】通过观察图片中柱状图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1年至1910年进口鸦片所占中国总进口货物的比重不断下降,可以推断出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列强扩大了对华的商品倾销,不再以输入鸦片作为主要的侵华手段,B项正确;西方列强停止向中国输出鸦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爆发于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材料中数据的变化无关,排除C项;近代中国是世界市场的附庸而非中心,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报刊认为“日本的胜利意味着现代文明扩大到朝鲜”、“财富向世界开放”,这些语言都是在美化日本的侵略战争,为战争制造理论依据,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辩证观点,排除A项;美国报刊不能激化中日民族矛盾,它的目的也不在于赞扬日本,排除CD项。故选B项。
11.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洋务官员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1866年左宗棠任闽浙总督时,奏请清政府在福州马尾一带设立“福州船政局”,由沈葆桢担任首任总理船政大臣。福州船政局是清末洋务运动时期官办的第―批近代军事工业。由材料表格可以看出,由于缺乏相应的企业管理制度,福州船政局在人事管理和分配等方面受封建衙门作风和旧式企业管理方法的影响,导致弊病丛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福州船政局是清末洋务运动时期官办的军事工业,③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C项;因为③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是以清王朝的失败而告终,但是版画却在宣传清军的胜利,显然政府是想封锁消息并开展愚民宣传,A项正确;材料中版画并没有涉及版权意识,排除B项;材料中清政府的目的是开展愚民宣传,并不是站在家国情怀的立场上,排除C项;并不能得出马关谈判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解析】根据“1876年,天津机器局建成第一座铅室法硫酸厂,成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开端”可得出中国化学工业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根据“永利碱厂的纯碱赢得国际金奖,合成氨厂的产品为农业提供化肥”得出中国某些化工产品已达到世界水平;根据“合成氨厂的产品为农业提供化肥”得出中国的化工产品推动了农业近代化,①③④C项正确;②中国化工厂都设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太绝对,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香港近邻的广东沿海地区的近代化,直到1884年,才在张之洞等人的推行下有所成效,说明洋务运动的社会阻力大,践行中体西用思想较艰巨,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广东在中国历史上开近代化风气之先河,排除A项;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是汉族地主中的个别督抚并非整个督抚制度,排除B项;汉族官僚遭到满人压制与1861年辛酉政变后,汉族官僚尤其是曾国藩等湘淮集团在晚清影响很大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解析】由材料“承运漕粮成为招商局发展的重要条件”、“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表示,情愿将漕粮运费从招商局的每担6钱左右降至1钱”可知民族企业的发展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外国企业任意打压民族企业的发展,说明民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A项;中外争夺的焦点不是漕运,而是国家利益,排除B项;晚清时期的政治变革始于维新变法运动,材料并未涉及政治变革,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差异:①在认识西方时的出发点不同:郭从现实和将来的视角认识西方的强大,“其本在朝廷政策,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刘从历史和现在的视角认识西方,“非其法较中国为善也” “夷狄之道未可施诸中国也”。②如何对待商人的态度不同:郭认为要重视和保护商贾,“国家大政,商贾无不与闻”;刘认为要抑商,剥夺商人的利权,“使富商大贾视官宦如帝天”。(大意相近即可;有其他合理内容酬情给分)
(2)心态:郭主张学习西方的开放心态;刘是反对学习西方的保守心态和自大心理。
影响:中国开始了早期艰难的现代化尝试,没有根本改变,在重重阻力下最后失败。
(3)认识:两则材料都是研究郭刘之辩的原始史料,史料作者都是当时当事的亲历者(史料来源、性状说明其史料价值);但是从作者的角度而言又体现了不同的证史价值,从主张学习西方的角度而言,郭的价值更高,反之,则刘的价值更高;因此,在研究具体历史问题的时候,不仅要对史料的来源做证史价值判断,也要对史料的作者做具体分析了解。
【解析】(1)通过阅读两段材料可知,两个人都对学习西方的问题做出了回应,但是二者认识西方的视角和对待商人的态度有明显差异。具体来说,在认识西方时的出发点方面二者存在不同:由材料中的“其本在朝廷政策,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可得,郭从现实和将来的视角认识西方的强大;而由“非其法较中国为善也” “夷狄之道未可施诸中国也”可得,刘从历史和现在的视角认识西方,认为主张学习西方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再有就是二人对待商人的态度不同:由材料中的“国家大政,商贾无不与闻”可得,郭认为要重视和保护商贾;而由“使富商大贾视官宦如帝天”可得,刘认为要抑商,剥夺商人的利权。
(2)第一小问心态,通过阅读材料可知,郭嵩焘认为需要学习西方来实现中国的富国强兵,所以郭属于主张学习西方的开放心态;刘锡鸿则认为西方的国情与中国不同,所以西方的做法不适合中国,所以属于反对学习西方的保守心态和自大心理。第二小问影响,由于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的心态,推动中国开始了早期艰难的现代化尝试,但是由于刘锡鸿的保守和自大心态,又使得当时的现代化尝试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现状,在重重阻力下最后失败。
(3)这一小题需要给出结论,然后结合材料进行简单的说明和论述,并上升到一般史学研究的角度写出最终的结论。具体来说,从史料价值的角度看,两则材料都是研究郭刘之辩的原始史料,史料作者都是当时当事的亲历者;但是从作者的角度而言又体现了不同的证史价值,从主张学习西方的角度而言,郭的价值更高,反之,则刘的价值更高。最后要得出一般性结论,即在研究具体历史问题的时候,不仅要对史料的来源做证史的价值判断,也要对史料的作者做具体分析了解。
17.(1)表现:引进近代风气;维护铁路主权;投身革命实践。
(2)变迁: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到改革开放后留学国别的多元化;由国家公费派出精英转向普通百姓自费留学与公费并存局面;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留学到改革开放后更多为了提升个人而留学;由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生走出国门,定居国外到21世纪海归时代的到来。(任答三点即可)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教育的重视;国家留学政策的推动;21世纪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1)表现:根据材料“归国后的学子积极改造中国社会,并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把近代风气带进政府部门,冲击着封建官僚旧习,尤其是在抵制贪污、求真务实、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方面效果较为显著,为近代中国政治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进近代风气;根据材料“1875年赴美留学的梁诚,在晚清交涉赎回兴筑粤汉铁路权益的进程中作出巨大贡献,这件事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护铁路主权;根据材料“部分留美幼童又以极大热情投入到民主化的建设潮流中,不断奋斗,不断前进,努力追求民主共和制度的实现。因而,他们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投身革命实践。
(2)变迁:根据材料“1950年,我国与波兰、捷克等5个东欧国家交换25名留学生,学习语言、历史等科目”“1981年开放自费留学政策后,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留学人员对留学国别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选择趋向”可知,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到改革开放后留学国别的多元化;根据材料“1981年开放自费留学政策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国家公费派出精英转向普通百姓自费留学与公费并存局面;根据材料“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新中国开始正式较大规模地向苏联派出留学生,用以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人们的留学热情空前高涨,留学成为牵动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社会热点,留学的动机也不仅仅是求学为第一,而是有了更多个人功利的考虑”可知,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留学到改革开放后更多为了提升个人而留学;根据材料“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在中国出国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另一个人潮开始涌现,这就是‘海归’潮”可知,由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生走出国门,定居国外到21世纪海归时代的到来。原因:根据材料“ 1950年,我国与波兰、捷克等5个东欧国家交换25名留学生,学习语言、历史等科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留学的国家大多是社会主义国家,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根据材料“从1951年起,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新中国开始正式较大规模地向苏联派出留学生,用以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1981年开放自费留学政策后,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留学人员对留学国别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选择趋向,人们的留学热情空前高涨,留学成为牵动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社会热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教育的重视;国家留学政策的推动;根据材料“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在中国出国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另一个人潮开始涌现,这就是‘海归’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